第586章
作者:南海十四郎      更新:2021-08-10 03:07      字數:4709
  第586章

  ??美國哪位總統曾經說過,咖啡煮熱了以後,要涼一涼。意思是說,政策出台以後,也要涼一涼,冷靜冷靜,或許在涼一涼的過程中,就會發現問題。唐末很多政策出台,都是不經大腦的,例如國庫虛空,就下令掠奪地方富豪的資產,結果將支撐帝國的最後一根柱子,也完全砍斷了。

  ??白居易所謂“刑獄有未合於理者,得駁正之”,就是《大唐六典.門下省》說的“凡國之大獄,三司詳決,若刑名不當,輕重或失,則援法例,退而裁之”的意思一樣。給事中可“與禦史、中書舍人聽天下冤滯而申理之”,就是指他們可以組成“三司”,越過執法機構,受理天下冤錯案件,聽其訴訟,這種製度稱為“三司受事”或“三司詳決”。白居易所謂“有司選補不當者,則與侍中裁退之”,就是“六品以下奏擬,則校功狀殿最、行藝,非其人,則白待中而更焉。”這種製度稱為“過官”。

  ??又有起居郎2人,從六品上,掌錄天子法度。天子禦正殿,則起居郎居左,舍人居右。若天子有詔命,起居郎俯陛以聽,退而書之,每季終了時交給史官。貞觀初年,以給事中、諫議大夫兼知起居注、或知起居事。唐高宗時,許敬宗、李義府為相時,為了防止泄密,上言減少預聞機密的人員,故命起居郎、舍人承旨之後,與百官同出,不得與聞機務。至文宗大和九年(公元835年)才詔令起居郎、舍人於入閣之日,具紙筆立於螭頭下,恢複貞觀時期的製度。

  ??此外,門下省還設有錄事4人,從七品上;主事4人,從八品下;左補闕6人,從七品上;左拾遺6人,從八品上;典儀2人,從九品下。掌讚唱及殿中版位之次序。城門郎4人,從六品上,掌京城、皇城、宮殿諸門開關之節。符寶郎4人,從六品上,掌天子八寶及國家之符節,大朝會,則奉寶進於禦座,天子行幸,則奉寶隨從。凡命將、遣使,皆請旌、節。旌以顓賞,節以顓殺。

  ??中書省與門下省還各有補闕拾遺,它們均分左、右置,“左”隸門下省,“右”隸中書省。左右補闕,從七品上;左右拾遺,從八品上,均是武則天垂拱元年(公元685年)創置的。相關典籍記載,白居易於憲宗元和二年(公元808年)曾任過左拾遺,他說:“左右拾遺,掌供奉諷諫,凡發令舉事,有不便於時,不合於道者,小則上封,大則廷諍”。“朝廷得失無不察,天下利弊無不言,此國朝置拾遺之本意也”。

  ??諫官有直接向皇帝提意見的機會,所以,官品雖低,也頗為時人所重。從理論上說,諫官的本職,就是建言諷諫,即使言辭激烈,也無可責難,白居易在任拾遺、補闕期間,曾盡其職而力諫,屢次上書言事,甚至當麵和皇帝爭執,據典籍記載:“白居易因議事,言陛下錯,上色莊而罷,密召承旨李絳,謂‘白居易小臣不遜,須令出院’。”

  ??所以,元和八年(公元813年),白居易被改任太子左讚善大夫,這是一個不得過問朝政而專門陪伴太子讀書的閑官。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宰相武元衡被平盧節度使李師道派人刺死,白居易激於義憤,首先上書“急請捕賊,以雪國恥”,而當時舊官僚集團卻攻擊他說“宮官非諫職,不當先諫官言事”,並借機加以誣陷,把他貶為江州司馬。這件事既說明了諫官有言事的特權,也說明諫官處境的艱難。

  ??總的來說,門下省做的,都是給人難堪的事情,例如現代的監察部門,但是比現代的監察部門權力大很多很多,它有權力將皇帝的旨意,都封還。因此,這個給人難堪,不僅僅是指文武百官,還包括皇帝在內。因為它有權力,將皇帝的旨意退回去,所以,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看做是對皇帝的監督,比皇帝的權力還要大。

  ??但是,真正能夠做到這一點的,實在不多。在唐朝建立的兩百多年前,門下省封還的皇帝旨意,可能不到十封。令人覺得諷刺的是,這些封還的旨意,都是封還武則天的,結果武則天居然也接受了。後人研究武則天,覺得她的性格實在是複雜,許多男子做不到的事情,她做到了,甚至比男子做得更好,這些封還的旨意,就是很好的證據。所以,門下侍中的選擇,是非常關鍵的,而一般的官員,也不願意出任這個得罪人的位置。

  ??新帝國的門下侍中兩人,除了崔碣和王承顏,沒有其他人主動競爭。

  ??因此,崔碣和王承顏,主政門下省,基本上已成定局。

  ??有些人甚至預料到,兩人主政門下省,隻怕艾飛雨、朱有淚和李怡禾都要頭痛。

  ??若是政令不完善,隻怕門下省是很難通過的,哪怕是劉鼎親自說情,他倆也未必賣麵子。

  ??尚書省,尚書省置令1人,正二品。唐高宗龍朔二年(公元662年),改稱東台,廢尚書令,改尚書為太常伯,侍郎為少常伯,武則天光宅元年(公元684年)又改稱文昌台,不久再改為文昌都省。垂拱元年(公元685年)稱為都台,長安三年(公元703年)稱為中台。唐代尚書省的辦事機構設在長安皇城的承天門大街東側,位於中書、門下二省之南端,所以又別稱南省或南宮。

  ??從中書門下發出的詔令製敕,均經由尚書省轉發到中央各部門及地方各州縣,或者根據詔令製敕的精神製成政令,下達到有關部門。諸州計奏達京師,以事大小多少為之節。凡符、移、關、牒(按:皆公文名),必遣於都省乃下。天下大事不決者,皆上尚書省。這說明尚書省的權位相當重要。

  ??唐太宗曾說:“尚書省,天下綱維,百司所稟,若一事有失,天下必受其弊者。”這幾句話就足以說明尚書省在中樞行政機構中的重要地位了,也就是說在三省中,尚書省才是行政的實際總匯。唐代的尚書省組織更加整齊嚴密,由隋之六曹固定為吏、戶、禮、兵、刑、工六部。而每部的組織,則以隋之侍郎升為尚書的佐貳,在尚書左右丞下,每部有4個屬司,共24個司。

  ??對尚書省不理解的朋友,可以參考今天的國務院。

  ??其實,尚書省就是一個執行機構,負責執行所有的行政事務。

  ??新帝國基本維係了這個架構,隻是新設了一些部門,以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

  ??尚書省的長官是尚書令,掌典領百官。因為唐太宗即位前曾任其職,故唐代例不複置。以左右仆射為本省的實際長官。

  ??新帝國恢複了尚書令的設置。

  ??竇浣成了尚書令最熱門的人選。

  ??另有左丞1人,正四品上,右丞1人,正四品下,主持省內日常事務,“掌辯六官之儀,糾正省內,劾禦史舉不當者”。有左右司郎中各1人,從五品上,員外郎各1人,從六品上,為丞的助手,分判本省六部諸司事務。唐高宗龍朔元年(公元661年),改左右丞為左右肅機,郎中為左右承務,諸司郎中為大夫。

  ??唐初,仆射的地位十分尊崇,因為在中樞的職事官中,正一品的三公、三師不單獨設置,而正二品的尚書令又被廢,隻有從二品的仆射官階最高,其他兩省的副官如門下侍郎、中書侍郎以及各寺、監的長官均在三品以下。所以《唐會要》稱左右仆射為“師長百僚,雖在別司,皆為統屬”。

  ??據說仆射於都堂上書,宰相皆送,文武三品以上官均升階列坐,左右丞、各部侍郎、禦史中丞以及四品、五品以下者皆羅拜階下,仆射不答拜,可見其威權之重。自中唐以後,由於仆射被排斥於宰相行列之外,尚書省的地位因受到使職差遣的衝擊,加上用非其人,其享有的地位就逐漸下降了。

  ??據《唐會要》記載,貞觀時,唐太宗曾規定:“尚書細務屬左右丞,惟大事應奏者乃送仆射”。可見左右丞在尚書省內的權位也是相當重要的,其中左丞統吏、戶、禮三部;右丞統兵、刑、工三部。六部諸司文案均需送都省由左右丞勾檢後,方下達到有關部門。因為規定省內有大事才向仆射請示,其餘細務均由左右丞處理。這樣,左右仆射已漸被架空,都省的實權自然落在左右丞手中了,所以到新帝國,左右丞也是執政官之一。

  ??鄭從讜、劉崇龜、劉崇魯、裴易靖等人,都是左右丞的熱門人選。

  ??尚書都省所屬的六部二十四司,負責處理全**政、財文、兵刑、錢穀等一應行政事務。

  ??其中吏部掌文選、勳封、考課之政,下統吏部、司封、司勳、考功四司。唐代規定官員的選授製度是:三品以上者由皇帝親自選授,五品以上者由宰相提名呈報皇帝禦批,吏部聽製授官;六品以下者由吏部根據其身材、資曆、才能、功勞、德行、言辭、書判諸方麵的優劣予以“注批”,並報請門下省審複後授職。

  ??四司官員分掌如下:吏部郎中,掌文官階品,朝集、祿賜、給假告身、假使,其中有一人專掌選補流外官。員外郎二人,從六品上,一人判南曹,均為尚書、侍郎之副貳。司封郎中,掌封命、朝會、賜予之級。司勳郎中,掌官吏勳級;考功郎中,掌文武百官功過、善惡之考法及其行狀。若官員死亡後,史官要為其立傳,太常要議諡,若要銘於碑者,則會同百官議其宜記述的事跡上報,然後考功郎中通報其家屬。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以前,由考功員外郎主持科舉考試。

  ??在六部裏麵,吏部排在第一,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它掌管官員的升遷,相當於我黨的組織部,還有公司企業的人事部。掌握了這個部門,自然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以往興風作浪的楊國忠、李林甫、李德裕等人,都是兼任吏部尚書,又或者是親信擔任吏部尚書的。

  ??新帝國的吏部尚書,竇浣、盧觀影、鄭從讜、劉崇龜、劉崇年等人,都是熱門人選。

  ??由於競爭激烈,相信戶部官員的出台,需要一段相當長的時間。

  ??戶部,掌天下財政、民政,包括土地、人民、婚姻、錢穀、貢賦等,所屬有戶部、度支、金部、倉部四司。其中戶部郎中、員外郎,掌戶口、土地、賦役、貢獻、蠲免、優複、婚姻、繼嗣之事;度支郎中、員外郎掌天下租賦、物產豐約之宜、水陸道塗之利,歲計所出而支調之,與中書門下省議定上奏;金部郎中、員外郎掌天下庫藏出納、權衡度量之數,管理兩京市、宮市等交易之事,並供給宮人、王妃、官員奴婢衣服;倉部郎中、員外郎掌天下庫儲、出納租稅、祿糧、食稟之事。

  ??可以這麽理解,戶部其實就是財政部、民政部、商務部、審計部等多部門的聯合體。

  ??它的權力到底有多大,可想而知,排在第二,不是沒有道理的。

  ??新帝國的戶部尚書,基本認定是殷紅林。

  ??戶部侍郎,則認定是唐嫣。

  ??若是唐嫣出任戶部侍郎,將是數千年來,第一位如此高官的女性官員。

  ??武則天不算,她是皇帝,而且是走後宮路線的。

  ??禮部掌禮儀、祭享、貢舉之政。所屬有禮部、祠部、膳部、主客四司。其中禮部郎中、員外郎,掌禮樂、學校、衣冠、符印、表疏、圖書、冊命、祥瑞、鋪設,及百官、宮人喪葬贈賻之數,為本省尚書、侍郎之副;祠部郎中、員外郎掌祠祀、享祭、天文、漏刻、國忌、廟諱、卜筮、醫藥、僧尼之事;膳部郎中、員外郎,掌陵廟之牲豆酒膳;主客郎中、員外郎,掌諸蕃朝謹之事。開元二十四年玄宗詔禮部侍郎主持科舉考試。這樣,禮部的地位就大大提高了。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