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75. 規劃工業園區
作者:馬桑嵐埡      更新:2021-08-07 14:56      字數:3552
  “抓在手裏的籌碼,才是真正的籌碼,起碼有了討價還價的資本...”

  ??林耀祖最終還是下了決心要狠狠地截胡一批農地,與其讓別的人來操弄,還不如自己來。

  ??再次將目光注意到地圖上,因為農地的事情倒給了他一些啟發。

  ??港島未來會有3處工業園區,即大埔工業邨、元朗工業邨以及將軍澳工業邨。

  ??工業邨規劃是為不能在多層樓宇或商業大廈運作,擁有新型的技術工藝的生產及服務商,給予極低租金促進發展。

  ??結果大埔的大量製造業北移,隻在港島留下總部或少量研發機構;

  ??元朗成為了石油化工、鋼鐵生產、有色金屬開發等企業集聚之地;

  ??將軍澳更是奇特,原本寄望於發展高科技,也圍攏了大批類似企業如數碼港、港交所數據中心、匯豐數據中心...

  ??還有傳媒、電視廣播、新聞媒體....結果呢?沒有一處工業邨達成目標。

  ??原因何在呢?真的是港島企業短視嗎?不見得。

  ??特別是8、90年代,港府對於能夠掙大錢的地產進行了非理性支持,導致大量企業轉型。

  ??誰願意再去做費力不討好的製造業?誰願意花錢投入見不到底的科研?

  ??最後產業空心化更加嚴重,曾經的工業化城市成為了鋼筋混凝土壘疊的空中花園...

  ??要知道同樣製造業空心化的美國,可是有著絕對優勢的科技領先。

  ??而港島,唯一剩下的就是金融服務、旅遊、酒店...太多的第三產業如何支撐?

  ??因此在未來某個節點,港島再次推行“再工業化”政策之時,看看港島的機器人技術吧...

  ??看看站在眾多新能源汽車背後的寧德時代...數百億市值的德昌電機、一流的工業設計...

  ??林耀祖的手指無意識地滑動,突然,停在了一處地方,“哎呀,我怎麽沒有想到呢?”

  ??拍拍頭,林耀祖又懊惱又好氣,“這裏大片的工廠,估計沒有多少在生產了吧?”

  ??將軍澳調景嶺一帶從建設拆船廠開始,就集聚了大量的企業購地發展,但是隨著拆船業沒落,現在許多工廠都空置著。

  ??“玉琳,你問問李明田,有沒有調景嶺那邊廠房的詳細消息?”林耀祖說道。

  ??“特別是空置廠房的具體情況,我需要了解一下。”

  ??“好的,我馬上聯係...”顧玉琳回答道,馬上去打電話。

  ??------

  ??------

  ??必須要建工業園!林耀祖堅定了想法,就不再猶豫。

  ??依靠港府那些鬼佬的規劃,絕對是指望不上的。現在還不晚,努努力應該還有作為。

  ??哪怕就是自己或者少數人堅持工業化之路,也要守住這片基石。

  ??林耀祖看過啞仔提供的資料:紡織業、製衣業、鍾表業、電子業、玩具業、印刷業、塑膠業...

  ??號稱港島工業支柱產業“七姐妹”,也是世界上排名靠前的產業,就連日島也不如。

  ??算起來,林耀祖旗下電子、玩具還有部分鍾表(電子表),其他行業還未曾涉足。

  ??“下一步要多加注意其他行業的情況了...不過,金瀚和金山,以及金海算是為港島增添了新的競爭力。”

  ??林耀祖發現,港島製造業盡管發達,但是一直有個致命缺陷,就是沒有核心技術支撐。

  ??就像後來成為世界工廠的東莞,製造力很強但是抗風險能力卻很弱。

  ??設備是外來的,工藝是外來的,隻有流水線裝配、整合的能力,還有點看頭的就是設計。

  ??哪怕到了未來,港島的工業設計能力都是世界一流,但少了技術就隻能是一條腿走路。

  ??“看來跟大學的合作要加快了,研發中心要建立起來。”林耀祖思忖著。

  ??“港島眾多的行業協會,以後隻有地產協會受到吹捧,其他的力量也不行...”

  ??非官方協會的威力,林耀祖時很清楚的,“包括環保組織、各類工會...還有教培係統,都不可低估。”

  ??越來越清晰的思路,使得林耀祖整整一天時間,都在謀劃著自己的計劃。

  ??“工業園就是孵化器,以之為基地...”林耀祖在紙上圈起一個圓,又在旁邊圈起一個。

  ??研發中心、策劃中心、設計中心、製造中心、培訓中心...一個個圓出現在紙上,被一個大圓包圍。

  ??這是工業園區縱向構想的一部分,以後說不定還有營銷中心、利潤中心...

  ??圓圈外麵,是院校聯合研發、政府公關、協會合作、社區幫扶...這是橫向勾畫的部分。

  ??他想起捷和鋼鐵的老板說過的話,“港島其實最應該學習瑞士,地小資源少,應該發展多工序、少原料的產業...”

  ??這句話有偏頗之處,因為沒有計算內地的龐大市場...但是,此時卻是金玉良言。

  ??比如在林耀祖看來,紡織業是不可能支撐太久,但是製衣業就不同了。

  ??同樣的,在港島根本無法發展鋼鐵業,但是鋼鐵製品卻不同,適用麵極為廣闊。

  ??此外,隨著金瀚、金山的發展,汙水處理、垃圾處理技術的提升,未嚐不是一個大有前景的新產業。

  ??全世界都會求著去投資,都會需要這些技術...或許,安心於生存在髒亂差的地方除外。

  ??------

  ??------

  ??數日後,金環集團會議室裏。

  ??林耀祖坐在主位,其下是納爾遜、羅伯特...董事會董事、各部總監全部到了。

  ??顧玉琳作為董秘,也是需要出席會議的,就坐在林耀祖左手邊。

  ??“各位,今天隻有一個議題:如何規劃公司未來20年的工業發展。玉琳,將情況都說說...”

  ??林耀祖示意道,顧玉琳打開資料夾,清脆悅耳的聲音響起:“根據老板安排,我向港府統計署找到了一些資料...”

  ??這套資料主要集中在工業製造業方麵,並以上一個年度為止。

  ??“上年港島工業出口占到81%,總額超過150億港幣。可說是一個驚人的數字。由此完成了轉口港向工業城市轉變。

  ??目前港島工業主要集中在紡織、製衣、電子、印刷、玩具、鍾表、塑膠這7大項。

  ??金環集團涉及到其中的電子、玩具,雅讚的電子表今年也會成為出口大宗產品...

  ??老板計劃規劃一處大型工業園區,所以邀請各位來共同商議。”

  ??顧玉琳話語剛落,納爾遜就看看其他人,發現暫時沒人發言,就問道:“老板,工業園區怎麽定位的?”

  ??其他人也看向林耀祖,林耀祖笑笑:“研發為重,技術為核,精於設計,人才搖籃。”

  ??大家不由得琢磨起來,目標很大,內容很多,涉及到的投入嘛...

  ??“我說說看法吧...”李滿舟是最積極的工業化倡導者,雖然他也知道港島的局限性。

  ??“紡織業式微是必然的,還有塑膠業,不過塑膠業的設備製造能力不能忽視...”

  ??按他的想法,就是要圍繞自己的優勢,電子、海水淨化、化工、玩具、石油產品、機械、電機等優先發展。

  ??還有涉及到的食品、食品機械也不能忽視,“總之就是將優勢產業發展好,別的管不了那麽多。”

  ??李滿舟最後說道:“保留工業化我是讚同的,但是應該保留優勢的工業。”

  ??林耀祖點點頭,他也讚成李滿舟的說法,轉向其他人:“還有誰有看法,都說說吧。”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