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76. 集思廣益
作者:馬桑嵐埡      更新:2021-08-07 14:56      字數:3627
  高銘跟蘭德互視一眼,最後高銘出聲道:“汙水處理和垃圾無害化處理,應該重點攻克。”

  ??蘭德補充道:“我們現有技術可以處理一部分,港府一定會歡迎。這可以增加集團的話語權。”

  ??林耀祖點頭道:“確實如此,總部已經接到過環境署的邀約,希望金環集團能夠出一份力。”

  ??“而且我很肯定的說,這方麵將會是發展的一個側重點,請大家放心。”

  ??從美國趕回來的喬治說道:“四維公司從矽穀買到不少技術,會交給總部...”

  ??“有一些汽車技術,如果總部需要也會買回來。港島汽車組裝和銷售的潛力也不小。”

  ??林耀祖也知道,太古集團的其中一個業務就是做配件生產及整車組裝。

  ??“這方麵研發跟技術積累,我倒是想放在美國。因為那邊的配套更加完善一些,可以到港島組裝、銷售...”

  ??林耀祖對於汽車並沒有忽略,但是關鍵技術沒有的話還是不要去碰的好。

  ??“那行,我留意一下美國的汽車研發機構,有合適的就並購下來。”喬治說道。

  ??“還有歐洲,特別是英國跟意大利,技術和藝術的典範,不要忽視了。”林耀祖提醒道。

  ??日係車打著省油、便宜的口號,在美元升值的時候大肆攻占市場,這招林耀祖也會。

  ??何況這是連拖拉機公司都能發展成豪華超跑公司的時代,林耀祖也很想說:不就是四個輪子扛個殼子嗎?

  ??哪天看日島不順眼,就買下一些品牌以白菜價返銷日島,看看它受不受得了?

  ??林耀祖對金澳投資的奧斯汀說道:“留意著澳洲的鋼鐵廠,合適的時候買下來...話說,鋼鐵廠的日子不好過吧?”

  ??原本林耀祖想從美國淘換鋼鐵廠,但是琢磨過後覺得很虧,還不如買澳洲的鋼鐵廠劃算。

  ??何況澳洲的鐵礦及其它的礦產足以支撐鋼鐵廠發展,隻是需要點時間,等到全球鋼鐵過剩的時候...

  ??也就是明後年而已,他說道:“鋼鐵廠不需要太大,主要做建築鋼材,還有碼頭、隧道、橋梁需要的鋼材。”

  ??全港島鋼材需求才剛剛超過60萬噸,林耀祖隻需要低價將競爭者趕出去就行。

  ??鋼鐵廠是作為研發基地用的,“奧斯汀,我需要你注意多開發新產品,為了不虧損,可以將專利授權出去...”

  ??對於鋼鐵廠,暫時沒有盈利的要求,隻要盈虧平衡就行。“重點在研發上麵,澳洲的技術還是很不錯的。”

  ??當然,金環集團旗下企業是鋼鐵廠的必然用戶,“不然,光靠著鋼鐵廠自己,弄不好要虧損。”

  ??奧斯汀明白了林耀祖的要求,很快表示回去後就著手此事,“探礦隊已經開始工作,估計需要6個月以上出結果。”

  ??對此,林耀祖心知肚明,相關區域的探測還是他交給奧斯汀的。具體實施的是金滿樓旗下的探礦隊。

  ??林耀祖看到李明田準備說話,便抬手示意。

  ??李明田說道:“將軍澳的土地情況已經摸清了。除了最大的邵榮鋼鐵廠,其他的工廠加起來有30公頃,邵榮有50公頃。”

  ??“那出售意願方麵有什麽問題沒有?”林耀祖問道。

  ??“那邊現在比較偏僻,價格倒是不高。業主希望金環集團能夠全部買下來,算是解套了。”

  ??李明田解釋道,“我看過港府批件,整塊土地有30%可以自建員工宿舍、娛樂運動場等設施...”

  ??其實很不錯了,大致有24公頃258萬呎麵積,足夠規劃所有的配套設施了。

  ??剩下的56公頃600萬呎麵積也足夠林耀祖規劃工業園區了,麵積跟觀塘填海區差不多了。

  ??“那你去買下來吧,然後讓人做規劃,我要先看看再說。”林耀祖說道,未來將軍澳新市鎮弄不好會提前麵世。

  ??自己做了工業園區,那麽以後說不定港府不再規劃將軍澳工業邨,也避免了土地浪費。

  ??未來可以將觀塘地皮改建成商廈或者商住樓,旗下正好有商超入住,帶動東九龍的人氣。

  ??何況調景嶺這邊距離觀塘並不遠,就算是前期交通不便,安排通勤車也能夠解決。

  ??納爾遜問道:“老板,那所有企業都遷入工業園區嗎?代工廠有什麽條件沒有?”

  ??林耀祖說道:“配套企業、代工廠願意遷入的都給優惠吧,3年免租金,2年減半...”

  ??“我聽說港府那邊也在做工業園區規劃,參照一下價格,我們可以更加優惠。”

  ??本來就不是拿園區來掙錢的,隻是希望通過利益牽扯綁定一群盟友,共同發展而已。

  ??何況土地價值未來就是個天文數字,還沒有人會有異議,因為此時這裏是荒郊野外。

  ??林耀祖繼續說道:“我們自己的企業,到時候全部遷入工業園區。我會在此建房。”

  ??“為了避免員工通勤和家庭照顧的麻煩,我準備將住房低租金交給員工。工作滿10年可以市價7折購買。”

  ??納爾遜道:“如此倒是吸引員工,但是公司會很吃虧的。”

  ??旁邊的羅伯特沒有說話,他看著林耀祖,覺得老板此舉另有深意。

  ??林耀祖笑笑:“金環集團主業不在地產,或者說我從不將地產作為盈利的主要手段。”

  ??“在我看來,港島現行政策最多支撐工業化10年時間裏,所以我要搶時間...”

  ??別人都去撈地產,也好,自己就安心做工業、做技術、做海外貿易...到時候看看誰更掙錢?

  ??港島的土地有限,到了價格居高不下之時,自己旗下的員工全部享有優惠房產,誰會更得人心?

  ??這絕對不是施舍,而是林耀祖權衡之後做出的選擇,或者有悖於商業原則,但是林耀祖會在乎嗎?

  ??恒生銀行利國維舉手道:“老板,如此大規模的工業園建設,資金會不會很吃力?”

  ??羅伯特在一邊笑了,“利生放心,即便有需要也不會太多的,老板已經做好資金計劃了。”

  ??作為林耀祖的錢管家,羅伯特是知道林耀祖的想法的,不會將旗下企業作為提款機。

  ??他清楚記得林耀祖的叮囑:“現在是各家企業發展的黃金時間,不能竭澤而漁。它們還需要充氧...”

  ??盡管羅伯特有些不解,但不妨礙他堅決執行。所以,他才會如此說道。

  ??當然,金環集團不缺資金,也跟旗下企業上交了大量的利潤有關係。

  ??林耀祖手裏還捏著數億美金的現金,算起來也有數十億港幣了。

  ??羅伯特估計沒有哪家公司可以比金環集團現金量更大,所以投入工業園也是必然。

  ??盡管羅伯特還是覺得地產在未來更好賺錢,但誰叫林耀祖是老板呢?

  ??利國維放下心來,恒生銀行今年發展很快,投入也不少,就怕老板抽調資金。

  ??相比於去年,恒生銀行各方麵變化很大,除了被嚴令控製的地產貸款外,工商業貸款增長了60%以上。

  ??銀行存款更是突破了80億港幣,弄得遠東交易所三天兩頭跑來詢問是否上市。

  ??恒生銀行被業界估值達到了30億港幣之上,成為林耀祖旗下又一個大塊頭公司。

  ??但是林耀祖告訴他,“別想著上市的事情,以後,不上市照樣能分享企業發展紅利。”

  ??張淩雲(金滿樓)和郭臨濤(金海能源)也發表了自己的意見。

  ??郭臨濤提到了石油天然氣下遊加工的問題,希望得到技術支持,“隻是賣初級產品,價值沒有最大化。”

  ??張淩雲的問題差不多,“一方麵開設珠寶店,另一方麵與歐洲精品品牌合作、參股或並購...”

  ??林耀祖趕緊止住他,“還是那句話,時機不成熟,再等等吧。”

  ??“倒是石化產品深加工,可以慢慢積累技術...”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