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74. 儲地狂魔金城地產
作者:馬桑嵐埡      更新:2021-08-07 14:56      字數:4077
  “說說看,今年到現在為止,金城地產怎麽樣了?”林耀祖不耐煩看報表、報告。

  ??他最喜歡的是麵對麵交流,有不清楚的還有顧玉琳會提供資料。

  ??要不然,他養著那麽多人幹嘛?“至少儲地的計劃執行的怎麽樣了?”

  ??林耀祖特別關心儲地計劃,那比開發物業還要上心一些。

  ??一說起儲地,李明田也是喜笑顏開,“今年有所加速,目前儲地投資資金已經超過了10億港幣...”

  ??他拿出資料,是一張簡約地圖,“首先是香港島這裏,中環、灣仔、北角...”

  ??黃金之地上金城地產收到儲地麵積超過60萬呎,花費5億多港幣。“還收到一些樓麵...”

  ??有的是可以推倒重建的老式樓麵,但是占地麵積可觀,改建後可以收獲更多。

  ??“油尖旺區域,儲地麵積超過了80萬呎,花費了4億多港幣...”

  ??李明田指著地圖說道,“九龍可以改造區域更多,公司計劃未來10年的重點建設就在這裏...”

  ??“還有葵湧、荃灣、屯門、將軍澳...新填海地區以及港府開發新市鎮,會是一個好的機會。”

  ??林耀祖眼睛盯著地圖,狠狠地說道:“我再給金城追加10億港幣,最近兩年有多少地儲備多少...”

  ??李明田大喜,“老板,現在公司賬上還有資金,加上銀行杠杆,未來儲地將會超過500萬呎!”

  ??林耀祖擺擺手:“不夠,我的計劃是最少600萬呎,需要資金到時候列出計劃來。”

  ??“今年在建的樓盤有哪些?”他又追問道,樓盤一麵消化儲地,一麵轉化成資金。

  ??“港府公房及新市鎮改擴建有3處,不過利潤很薄;自建樓盤3處,可容納近8000戶入夥...”

  ??李明田說道:“不過今年並購了碼頭建設及橋梁道路公司5家,準備投標港府的公用項目。”

  ??林耀祖頗為驚喜,“有建設大型港口、碼頭的經驗嗎?”

  ??見李明田點頭,林耀祖說道:“會有大型項目給你練手,不過先將隊伍帶出來再說。”

  ??於是,林耀祖將澳洲那邊的情況講了一遍,“甚至還有鐵路建設,所以任務不會簡單。”

  ??在林耀祖心裏,最多三年時間,金城地產就會具備完全的能力,成為大型開發及建設地產公司。

  ??最後,李明田問道:“老板,按照儲地計劃,那麽未來10年都將是地產業高速發展的時候?”

  ??林耀祖點點頭,道:“應該如此,不過經濟發展沒有一帆風順,所以還得量力而行。”

  ??他是深知港島過山車式樓市的,起伏不定、顛簸前行,儲地無疑是為了建造避風港。

  ??“樓盤建設最多還有兩年時間,到了一定高峰就會調整...所以得抓緊點”林耀祖提醒道。

  ??“哦,對了,這次主要是想問問,金城地產手裏有沒有適合建設工業園的土地?”

  ??李明田想了想,道:“有,但不多。主要是配合新市鎮開發做的儲備...”

  ??他指著地圖道:“西貢那邊大埔填海區,政府是計劃未來作為工業邨建設的,正好依托吐露港。”

  ??“現在新市鎮距離填海區有1.5公裏,填海區共有800多萬呎,不過要到兩年後才能開工建設。”

  ??大埔工業邨計劃納入那些無法使用高層屋宇工廠,有創新力和發展前景的企業。

  ??因此,租金很低廉,也是想借此將一些企業遷移至此,促進附近新市鎮發展。

  ??不過林耀祖知道,大埔工業區要到78年才會投入使用,到時候黃花菜都涼了。

  ??林耀祖原來想的是自己建設園區,但是聽了李明田的話也有點猶豫起來。

  ??“如此的話,自建似乎就不是那麽合理了,以後改用途也麻煩得很。怎麽處理才好呢?”

  ??林耀祖就問道,“難道隻有入住港府開發的工業園嗎?就沒有別的選擇啦?”

  ??李明田耐心地解釋道:“首先,私人土地價值高,投入工業園區不劃算。其次,用途限製大。”

  ??“當然,有長遠規劃和競爭力的產品,或許不同。但是現在多數人不看好工業的發展。”

  ??林耀祖無奈笑笑,李明田說的是實話,團隊裏偏重地產的呼聲一直都很高。

  ??李明田突然想起什麽來,對林耀祖說道:“老板,最近新界的乙種換地書交易有人在炒,我建議買進一些。”

  ??林耀祖道:“乙種換地書?那是怎麽回事?”

  ??李明田解釋道:“我們習慣說換地書,其實全稱為換地權益書,分為甲乙兩種。”

  ??“現在交易多的是乙種權益換地書,港府授權按5:2進行置換,當然地址必須在新界內。”

  ??簡單點講,就是可以憑借乙種權益換地書與港府按照5呎農地換2呎屋地的條件,在新界覓地建屋。

  ??“知道都有哪些地產公司在買進嗎?”林耀祖問道,他想從悄悄炒買的公司身上判斷利弊。

  ??“最初,有華懋集團、新鴻基地產在做,最近聽說南豐集團也加入了其中...”

  ??李明田說道:“據說還有一些中小地產商也在做,不過份額很少...畢竟需要大量現金進行交易。”

  ??林耀祖眼前一亮,“哦?那你準備怎麽做呢?希望做到哪種程度為止?”

  ??李明田道:“總部如果能夠支持的話,我希望能買進至少500萬呎換地書,到時候可以儲地200萬呎。”

  ??林耀祖搖搖頭,道:“太少了,如果情況如你所說,我希望提高5倍儲地,那怕花上幾個億都值得。”

  ??按照李明田的說法,每呎農地約在10~13元,那麽就算買進2500萬呎也才3億多港幣。

  ??但是一旦涉及到開發,就可以得到1000萬呎的開發麵積,要知道港府的開發土地拍賣是年年上漲的。

  ??難怪華懋集團、新鴻基還有南豐集團後來發展地產那麽順利,別人手裏有大把土地儲備啊。

  ??“這個事情要作為重點工作安排...”林耀祖叮囑道,“專門組織一個團隊操作,可以實施獎勵製度。”

  ??最後,林耀祖強調:“不用去設置上限,現在農地還沒有人真正的去大力投資,不用怕花錢。儲地數量越多越好。”

  ??------

  ??------

  ??李明田離開後,林耀祖拉開抽屜,麵上是一本薄薄的記事簿。

  ??隨手翻開,林耀祖不由得歎息一聲:或許未來港島人無法住上合適的房屋,在這裏一目了然。

  ??在1970年代初到1983年港府廢棄換地權益書之時,10多年裏僅僅四大開發商就占有了超過1億呎農地。

  ??1975年才成立的恒基兆業居首,獨占了4500萬呎;其次,新鴻基超過3132萬呎;新世界發展有1700萬呎。

  ??排名最末的長實集團,也占據了900萬呎...算起來共有950公頃地!

  ??所以看上去地產商被港人唾棄似乎很有道理,但是呢?

  ??幾乎所有的地產商都想開發農地,但是限於政策法令、環保、民眾意見...

  ??通常一個小項目拖上5年很常見,有的大型項目超過20年還沒有得到批複...

  ??看上去,地產商似乎成了“背鍋俠”,但是因此在其中得到實際的利益卻無可辯駁。

  ??被稱為港島“地產霸權”的漁護署、規劃署,更被指責將港島超過7成土地批作了綠化帶和郊野公園...

  ??那麽,還有什麽土地可以建屋呢?所以不停地填海...直到填海被環保非議...那又如何呢?

  ??年輕人等著排隊住港府公屋的都要等上5.4年時間,就這樣還有數十萬人排隊...

  ??這就似一團亂麻,但是理順掰開一看:嘈,各方太極推手熟練至極,生生托起了超高房價。

  ??最後弄得年青一代直接躺平,就連“李半城”都被畫上青麵獠牙,一副吸血鬼模樣...

  ??合上資料,林耀祖猛地覺得自己對地產的疏離,原來真的有來處...想象未來某一天,那畫像成了自己...

  ??嘖...想想最終誰是最大受益人?雖說港英不抽取稅收離港,但是最大的金融銀行是誰?最獲利的商人群體是誰?

  ??那些人的稅收可是直接返回倫敦的,難怪匯豐“幫助”了李半城後,讓他從此成為了挖空港島的先鋒。

  ??直到他跑路之後,人們才發現他在港島及內地的資產不及全部身家的五分之一,其他的資產去了哪裏?

  ??所以,委屈的李半城曾說:“我隻是一個商人而已...”

  ??商人無國!

  ??林耀祖身體裏一陣冰涼,就連骨頭中都透著絲絲寒氣...“媽的,要不是因為農地之事,我還真沒有想那麽多...”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