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五章 功自訓戰出爵自開疆來
作者:怕起重複      更新:2021-01-11 10:32      字數:2325
  崇禎終於開始接受朱慈烺搞軍功爵:“那要是搞軍功爵,大明的軍功爵應該是怎麽樣的?”

  朱慈烺自信的說道:“兒臣計劃的大明軍功爵製度一句話概括‘功自訓戰出,爵自開疆來’。

  把功和爵分開,爵位分為鎮字國公、定字州公、開字縣公、縣侯、萬戶侯、威字侯、征字伯、平字伯、開字伯、一等至三等子爵、一等至三等男爵、勳十六級。爵位可以繼承,但是必須要每代降一等。

  而所有爵位最後降低到勳爵之後,將不再降低,勳爵除了名位之外,將不再享受國家俸祿。

  但是其每五年可以向皇家學院推薦一個學生,這個學生可以是他們家的爵位繼承人,也可以是其他人。

  勳爵為最低之爵位,除得爵之時封賞之外,帝國將不再承擔其餘的封賞和俸祿,但是所有勳爵都有每五年推薦一個學生到皇家學院學習的名額。

  勳爵之上的爵位,則依照等級封賞俸祿等遞增。

  爵位必須由開疆拓土之功勞方能獲得,沒有開疆拓土則不獲得爵位。隻能獲得功勳。

  功勳分為將五等,校尉四等,尉衛四等,士四等,兵四等。共二十一級。

  其中功勳除了跟功勞掛鉤,還跟指揮的軍級掛鉤,但是爵位確不跟軍級掛鉤。

  軍隊指揮作戰之時,隻根據功勳位來確定上下從屬關係,爵位隻能用於軍隊之外。

  作戰之時朝廷如果任命則按照朝廷任命劃分從屬,如果朝廷無任命,或者部隊打散,失去指揮機關等等情況,下級功勳者必須服從上級功勳者指揮。

  功勳位為終身製,但是確不能傳下一代,功勳主要獎勵相應的職位津貼和一次性獎勵銀錢,一般不獎賞土地等。

  隻有獲得爵位,擁有開疆拓土的功勞才可以獲得一定的土地獎勵。

  這樣一來,就可以避免因為土地不足而引起將來賞無可賞的局麵。

  而功勳位緊緊是作戰或者訓練演習優異時獲得,且跟銀錢掛鉤,不繼承,即能保證其進取之心,又不至於濫發。

  而之所以在軍中以功勳位定尊卑指揮而不是以爵位定,也是考慮到一些爵位繼承人未必會有相應指揮才能。

  軍隊自然要用專業人才,而功勳位最能代表其的才能,因為爵位可能來自祖宗餘蔭,但是功勳位一定是他們自己一刀一槍的拚出來的。”

  崇禎聽的有點撓頭:“你這又是爵位,又是功勳位,還有相應的官職級別,是不是太複雜了?為何不化繁為簡?”

  朱慈烺嘿嘿一笑:“父皇,這樣省錢啊!”

  崇禎一愣:“省錢?”

  朱慈烺點點頭:“父皇您想,要是一個人立功了,我們既可以提升他的官職,也可以提升他的功勳位,還可以給予爵位,或者給予物資上的獎勵。

  隻要四樣給一樣,這些士兵也就滿足了,統一在一起,就不能搞這麽多級別了。”

  崇禎心裏麵盤算著:“但是你這好像並沒有解決秦軍功爵製度的弊端,若是各軍為了獲得爵位無休止的發動外戰,大明不是一樣要消耗國力?

  然後就是各地戰爭時,怎麽保證大明內部一直不會空虛?”

  朱慈烺解釋道:“因為大明有參謀部,製定作戰計劃,製定國家戰略,不再是以一人之喜好,而是幾十乃至數百人不停分析總結出最優解。

  這樣既能確保少數人頭腦發熱犯錯,也能保證‘智者千慮必有一失’的情況發生。

  至於無休止的發動外戰,這主要有兩個限製,一個是父皇的聖旨,隻要父皇保持清醒頭腦,自然就不用擔心他們亂來。

  第二個就是預算限製,大明每年的軍費是提前計劃好的,是有限的,不是像以前一樣,想花多少就花多少。沒有了加稅,再上折子要。

  而預算的編製也不是他們要多少給多少,預算是根據大明明年的收入,還有各種需求的平衡最後定下的數字。

  所以大明的軍隊,想要發動戰爭,其戰爭規模和戰爭計劃要父皇批準,還要受到預算限製。

  這樣就避免了這些人盲目打仗的發生。”

  崇禎眯著眼睛,崇禎覺得,現在軍隊越改他越看不懂了,太子好像在下一盤很大的棋,大到他這個皇帝都覺得自己隻是棋盤上的一顆棋子,而不再是棋手了。

  其實在崇禎看來大明的軍隊製度已經足夠完善了,完善到他這個皇帝想要插手軍事都感覺無從下手。

  參謀部裏麵一大幫子年輕軍官,對他這個皇帝是畢恭畢敬,但是確沒有一個是那種忠誠的唯命是從。

  崇禎知道,人心是經不起試探的,一旦他開始試探,那麽可能就會導致皇帝跟太子係的間隙。

  在崇禎還沒有研究明白這個製度的運行機製,沒有找好插手的地方的時候,自己這個兒子又過來告訴自己‘製度還不完善,還要改革!’

  崇禎心裏是慌亂的,他還年輕,還沒有到而立之年,滿打滿算他今年才二十八歲,他還不想退休。

  就算按照大明皇帝的平均壽命四十歲左右來算他還能在幹十多年呢。

  但是現在明明大明內部安定江山穩固,他當皇帝都有種風雨飄搖的感覺。

  兒子太優秀了,他這個皇帝當的不踏實啊!

  有心不同意軍改,但是想著太子熱切的模樣,在想想那些參謀們為了軍改製定了詳細的政策。

  自己要是不同意,軍隊那邊熱切等待的人會不會很失望?軍隊會不會進一步離心離德?

  朝堂上反對太子的呼聲一波接著一波,反對窮兵黷武的人一個接著一個,這其實要是沒有皇上的默許,怎麽會這樣?

  可能崇禎自己都不知道的時候,那些善於揣摩聖意的人已經看出了皇上的心思。

  但是很明顯,這麽多人跳出來,也沒有壓製住太子,甚至現在太子已經有脫離朝堂自成體係的趨勢。

  一旦人家不需要你,你就是在叫囂也威脅不到別人。

  崇禎神情複雜:“皇兒,你過完年之後還要北上麽?”

  朱慈烺奇怪的看了崇禎一眼,不是聊軍功爵製度麽?怎麽又繞到北上的問題了?

  朱慈烺拱拱手:“今後五年大明將會盡量減少戰爭,唯一的摩擦地點就在北疆了。

  北疆既要建設又要和沙俄作戰,而且這些戰爭動輒決定數百萬裏國土的歸屬,兒臣要是不去不放心,也不甘心。

  再有就是去往美洲的道理也打通了,兒臣想連那邊一起管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