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六章 王不見王
作者:怕起重複      更新:2021-01-15 23:54      字數:2261
  崇禎在心裏暗暗鬆了一口氣,如果太子不在京城,那麽崇禎的壓力也會小一點。

  既然不能解決這個問題,那還不如這樣王不見王,你去你的域外經營,而我繼續守著大明國內。

  崇禎沉吟一下說道:“既然如此,那這事就在你走之前辦好吧。”

  出了暖閣,朱慈烺一時間沉默下來,他並沒有爭取讓崇禎立刻同意軍功爵製度改革。

  實際上爵位製度目前還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例如對於原有爵位的認定,對於原有爵位的定位。

  認定是一個麻煩的事情,既要考慮其祖上功勞,又要考慮其本身的功績,最後爵位還不能降等。

  要不然你一個公爵因為沒有功勞你給人家定成了勳爵,人家會接受才怪。

  還有就是對原本的世襲罔替爵位,要不要降等,這個也是爭論的重點。

  當年大明是承諾其與國同休的,不能因為改革就食言了吧?但是要是不改革,那原本的爵位跟以後的爵位不一樣,那會不會讓人生出不滿。

  你有功勞我也有功勞,那憑啥你就能與國同休,我就要逐代降等?

  所以這裏麵還有很多問題,那就是封地獎賞等等。

  既然給爵位那就不可能不獎賞一點土地,朱慈烺原則上是不害怕獎賞這些人有爵位的人土地的。

  畢竟爵自開疆拓土出,那麽有爵位就代表著大明的國土增加了,從這些增加的土地裏麵拿出一部分獎賞,這並不是困難的事情。

  畢竟按照後世的發展趨勢,土地這種資源,最後不僅不是財富,還會變成負擔,即使一分錢稅收都不收,也沒有人願意種。

  甚至還要給予補貼才有人願意種地,到時候那些農場主都可以有大片土地,為啥一個有爵位的貴族不能有大片土地?

  但是土地怎麽獎賞,獎賞多少,該給予這些貴族在自己的土地上哪些特權,這些都需要好好研究。

  軍功爵製度,不是一個簡單的賞罰製度,他涉及到很多方麵的改革。

  例如一旦軍功位定下,大明采用軍師旅團營編製,在配合上將校尉的軍銜,那麽相應的指揮作戰還有軍官體係都要跟著變動。

  原本的獎懲製度,還有後勤管理軍銜,科技職位軍銜,技術兵種軍銜,醫療兵種軍銜等等都要改變。

  不過朱慈烺不是在考慮軍功爵的事情,他是在考慮最後崇禎的話。

  從話裏他能聽出,崇禎好像已經不反對他去北方了,甚至還有鼓勵的意願。

  這可不是好兆頭,崇禎明顯對他有了防備。

  其實朱慈烺要求的並不多,至少成年之前他不準備接手皇位。

  在他看來,現在這樣就挺好,崇禎幫他處理朝堂瑣事,他自己可以全力規劃大明的改革。

  看著大明一天天變好,朱慈烺就很有成就感,再說了,這個大的國家,朱慈烺也不可能都管得過來。

  準確的說,朱慈烺還沒有做好全都管過來的準備,更不想跟朝堂上哪些官員扯蛋浪費時間。

  但是看現在的形勢,這明顯是天無二日國無二主了呀。

  這不由得讓他想起了當初賽伯溫說的那些話,賽伯溫的論斷還是有道理的。

  朱慈烺企圖通過南下轉移了父子之間的矛盾,結果是成功的。

  崇禎感覺到了太子的好,自己也享受到了作為皇帝指揮大軍掃平敵酋的快樂。

  然後崇禎就又覺得自己行了,開始眼巴巴的盼著朱慈烺回來。

  朱慈烺回京了,在京城待了半年而已,崇禎現在又感覺到了威脅。

  這個就像你出門上學上班一走半年,父母眼巴巴的盼著你回來,等到回來沒有兩天,又看你不爽,對你橫批豎評,一天天啥也不是!

  現在擺在朱慈烺麵前的有兩條路,一個是給崇禎升個官:恭喜您!皇帝陛下,您升官了,成太上皇了!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一個就是繼續出去躲一段時間,進行他的北方開發大計!先把問題壓下去,防止父子關係惡化。

  今年朱慈烺的身體年齡隻有十一歲,還是虛歲,周歲十歲,就算等到第一個五年計劃完成,朱慈烺也不過十六歲而已。

  五年之後是崇禎十六年,如果按照玄學來說,崇禎命中必有一劫,此劫在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

  要是可以的話,朱慈烺還是希望崇禎能好好的活著,即使意外,也不要因為他。

  大明國政剛見起色,朱慈烺實在不願意再起波瀾。

  現在還有崇禎替他擋著,幫他吸引一部分火力,這些朝臣心中還有念想,還盼著通過朝堂來左右政局,限製朱慈烺。

  如果朱慈烺自己真的稱帝了,那麽這些沒有希望的朝臣,還有他們背後代表的勢力,必然會另外尋找宣泄口,到時候稍不注意搞不好就會天下動蕩。

  用後世的分析方式就是既得利益集團利益受損,如果訴求得不到滿足,那麽就會爆發衝突。

  以朱慈烺的本事,他不能保證自己就能完全掌握問題會出在哪,會從哪裏出現。

  所以在新的利益階級還沒有足夠強大的情況下,貿然跟原本的就利益集團開戰,國家分裂動蕩的例子屢見不鮮。

  別鬧來鬧去,把自己送上斷頭台了,那就搞笑了!

  用一句話來形容朱慈烺那就是:‘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大明的一切來之不易,即使有動蕩,朱慈烺也寧願他發生在崇禎十七年之後,至少證明他為大明續命成功了!

  不過避開矛盾不意味著逃避,大明之所以沒有出現繼承人變動廢長立幼的事情,那是因為文臣的拚命抵抗阻止。

  現在大明的那幫子文臣恨不得朱慈烺快點死,所以指著他們維護朱慈烺的太子之位那簡直是癡心妄想。

  人不能把命運交到別人手裏任人擺布。

  所以離京之前,該做的事情還是要做好,總不能學公子扶蘇,等到有一天刀斧加身了還不知道自己是為什麽死的。

  想到這些朱慈烺目光堅定:“通知下去,明日開始,孤要對皇明係進行巡視,各商號要準備好相應的文書賬冊以備查閱。”

  桂喜連忙躬身:“是,那殿下明日從哪裏查起呢?”

  朱慈烺哼哼一聲:“從哪裏查起明日再說,錦衣衛那邊也要做好準備,不要出現疏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