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宮中變動
作者:乾乾靜聽      更新:2021-07-26 08:10      字數:5825
  京城郊區一小院子裏,這是王安暫時的落腳點。

  ??“老祖宗,您這又是何苦啊?”一聲淒厲的哭聲在院子中響起。

  ??爬伏在地上的曹化淳看到王安如今的模樣,忍不住嚎啕大哭起來。

  ??“您何苦非要去到南京守皇陵,孤苦過完這一生呢。您走了,讓我們這些徒子徒孫在這宮中又該如何自處啊。”

  ??時隔半年,王安終於再次見到了自己的這個幹兒子。想當年收曹化淳的時候,還是萬曆年間,那時曹化淳剛剛進宮不久,還是一個乳臭未幹的毛頭小子,一晃這麽多年過去,鬢角也早已有了白發。

  ??二人雖感情深厚,可是這一次王安卻沒有給曹化淳好臉色,嚴聲斥責道。

  ??“什麽老祖宗!我早已不是你們的老祖宗。還有,從今往後記住了,這宮裏隻有兩個老祖宗,那就是太祖爺和成祖爺。宮裏人多口雜,以後切忌禍從口出。”

  ??語氣雖然嚴厲,但是曹化淳卻聽出了其中包含的關切和教導之意,猶如當初一般。

  ??這使得曹化淳心裏更加難受了,哽咽著說道。

  ??“兒子謹記幹爹教誨。可是……”

  ??還沒等曹化淳將話說完,便見院子裏又進來一個人,來人麵白無須,憨厚的麵龐下,一雙精明的眼睛卻不時在其中閃爍。

  ??“承恩拜見老祖……額……幹爹,還有曹公公。”

  ??來人正是王承恩,祖籍為北直隸順德府邢台縣,因家貧無奈淨身進到宮裏,時值萬曆年間。

  ??王承恩自小便聰明伶俐,當時受到王安提拔,得以識文斷字。

  ??去年王安領旨前往東南數省收集玉米,土豆等農作物,宮中隨行之人中便有王承恩。

  ??去到東南後,王承恩不辭辛苦,一路鞍前馬後,將事情處理的井井有條,更得王安看重。

  ??此次王安將要離京遠行,還不忘再將其叫來,好生安頓一番。

  ??看到該來的人都來了,王安終於說話了。

  ??“承恩來了啊,快,找地方坐。”

  ??王承恩剛剛坐下來,還沒等王安繼續開口呢,便搶先說道。

  ??“幹爹,我聽說陛下賞賜您金銀您不要,讓您做司禮監掌印太監您也不要,這也就罷了,可您為何卻要偏偏執意要去南京守皇陵呢。”

  ??這個問題剛才曹化淳就已經問過一遍,此時王承恩同樣再次問起。

  ??看著這兩個一直追隨在自己身邊的幹兒子,王安知道,今天必須要把其中緣由解釋清楚,不然的話他們反而會怪罪自己執意棄他們而去呢。

  ??思考了片刻後,隻聽王安說道。

  ??“一朝天子一朝臣啊,這天早就變了。”

  ??不等曹化淳和王承恩問出心中疑惑,王安便繼續說道。

  ??“你們還看不出來嗎,陛下從一開始就是在試探我。去東南收集玉米番薯這等粗糧,又何須二十萬兩銀子。”

  ??“不管是貪汙所得,還是陛下賞賜,我若真的拿了這筆銀子,那麽離死也就不遠了。”

  ??“還有司禮監掌印這個位置,現今陛下勤政,事無巨細皆由自己蓋章才能通過,掌印的權利早已被陛下收回手中,我若真的敢去坐上那個位置,明天就可能暴死街頭。”

  ??這些道理或許一時間曹化淳王承恩兩人想不明白,可是經過這麽一會功夫他們也早已回過味來。

  ??但他們還是不甘心地說道。

  ??“那您也不至於將自己流放去南京守皇陵啊,哪怕隻是在宮中擔個不重要的職務,我們這幫徒子徒孫也好有個照應,也好在您膝下盡盡孝,報答於您。”

  ??王安苦笑一聲,搖了搖頭。

  ??“陛下不喜東林等文士,而我卻早已和他們糾纏不清,這是斬不斷的。我若執意留在京城,不僅自己會有殺身之禍,也將連累你們。更重要的是,也會阻礙陛下對於朝堂的掌控。”

  ??“若如此,我心何安,到了地下,又何以麵見先帝啊。”

  ??這時,曹化淳和王承恩為王安抱打不平,說道。

  ??“可是您是為了先帝才和朝臣有來往的,現今如此對您,實屬不公。”

  ??當年發生的事情,曹化淳和王安也是親身經曆者,雖然因為職位低微,不了解具體詳情,但是大體事情發展還是知道的。

  ??當年先帝還是皇長子的時候,並不得神宗喜愛,宮中又有鄭貴妃等一幹人虎視眈眈。全憑朝中文臣和神宗據理力爭,最終才被確立為太子,並最終保住太子之位,一直到順利登基。

  ??世人隻知道朝中文臣是其中最大的功臣,卻不知道當時先帝身邊伴讀的太監王安在其中起了多大的作用。

  ??一方麵要麵對宮中鄭貴妃等人的欺壓和迫害,一方麵又要聯絡朝中文臣繼續支持先帝。

  ??為了更好地充當這個角色,王安隻好將自己也偽裝的像個讀書人一般,混跡於文臣之中。

  ??其實很多人都看得出來,尤其是同樣身為太監的曹化淳和王承恩,文臣其實打心底裏是看不起王安這個身體殘缺之人的。

  ??就連曹化淳等人都看得出來,精明如王安又如何不知道呢。

  ??但是迫於形勢所逼,他不得不繼續下去。

  ??隻是現在形勢變了,當今陛下相較於先帝,性格強勢,對於朝中文臣能打壓則打壓,毫不手軟。所以王安的這一套已經不需要了,這也是他必須離開的主要原因。

  ??雖然明白這一點,但是曹化淳和王承恩還是替王安覺得心裏委屈,同時也為他們自身今後的處境感到擔憂。

  ??“先帝雖對我不薄,但是我卻更加欣賞當今陛下。當年陛下年幼之時,性格沉悶,不善言辭。先帝駕崩之後,我也曾擔憂陛下會如先帝那般隻能依仗於文臣。”

  ??相較於曹王二人的不滿,王安卻對自己將來要麵對的處境看得很淡,不僅如此,談及起朱由校的時候,反而更多的是欣賞和安心。

  ??“陛下登基後的一係列表現卻讓我開始重新認識起來,果敢,聰慧,心細如發,完全具備了一個帝王該有的品質。到了這個時候,我知道,陛下已經不再需要我。”

  ??“現在哪怕是到了地下,我也可以安心麵見先帝了。”

  ??對於當今陛下的認知,曹化淳和王承恩也基本認同王安的觀點,並且隨著時間的流逝,陛下身上的帝王威嚴與日俱增。

  ??“所以,你們不要再勸我了。現在的我不再需要和朝中文臣虛與委蛇,不再需要在宮中勾心鬥角,這麽多年如在刀尖上行走的生活,我真的累了。”

  ??現在的王安,臉上有的隻是解脫之後的放鬆,沐浴著陽光,吹著風。

  ??知道再難勸動王安後,曹化淳和王承恩如鬥敗的公雞一般,垂下了頭,臉上滿是愁苦之色。

  ??卻在這時聽到王安說道。

  ??“將要離去之際,讓我最放心不下的就隻有你們這幫徒子徒孫們了。”

  ??聽到王安還記得他們這些徒子徒孫,曹化淳和王承恩心下一喜,趕忙抬起頭來,一臉期許地望了過去。

  ??卻聽王安說道。

  ??“曹化淳,你其實我是不用擔心的,你現今為五殿下伴讀,之後雖不會位高權重,但卻也可以保一生富貴,安然度過餘生。”

  ??“今日我叫你來,是有事相求於你。”

  ??曹化淳一臉惶恐,趕忙擺手,說道。

  ??“您這是折煞我呀,有事您吩咐,何須用求字。”

  ??王安也沒有客氣,指了指王承恩說道。

  ??“承恩隨我一道去往東南,早已打上了我的烙印,現今宮中魏忠賢勢大,必然容不得他。我是想求你將承恩引薦給五殿下,求得一生平安。”

  ??王承恩做夢也沒有想到,王安竟然是為了自己才這樣委曲求全的,不由更加感恩於王安。

  ??此刻徹底控製不住自己的情緒,跪拜在地上,喊道。

  ??“老祖宗!”

  ??曹化淳則是連忙保證道。

  ??“老祖宗您放心,我一定會照顧好王承恩,不讓您失望。”

  ??“好,好,好!”

  ??王安高興地連說三聲好,抓著曹化淳和王承恩的胳膊,說道。

  ??“當今陛下和五殿下感情深厚,你們呆在五殿下身邊隻要安心做事,想那魏忠賢也必然不敢把你們怎麽樣。”

  ??“你們既然呆在了五殿下身邊,便必然受命於東廠負責監視五殿下,這是曆來的規矩,你們切不可因為我的緣故而敷衍懈怠,如此隻會害了你們自己的性命。”

  ??王安絮絮叨叨說個不停,聲聲關切之情盡付於此。

  ??親手將曹化淳和王承恩扶起來後,出乎兩人的意料,王安‘撲通’一聲卻反而跪在了他們倆的麵前。

  ??“老祖宗!”

  ??曹化淳和王承恩被驚的不輕,驚呼出聲,說著便也要跪下去。

  ??“你倆聽我說,我這一跪是替宮中那些徒子徒孫們跪的。我走後,他們就全靠你們倆照顧了,我替他們謝謝你們了。”

  ??說完後,王安便深深的將頭磕了下去。

  ??“如今魏忠賢勢大,你倆告訴他們,被打幾下就乖乖挨著,被罵幾句就乖乖受著。切不可逞一時之勇而白白丟了性命啊。”

  ??ps:當初這本書剛上架的時候,我記得首訂是九百四十,這個成績對於我一個新人第一本書來說已經很不錯了。然後也在努力的更新,可是期間我也不知道是什麽原因,追訂一路下滑,從最初的九百到最後的不足三百。我也在評論區問過,說有什麽問題盡管提,可是卻沒有人提建議。或許是我寫的真的很差吧,巨大的落差感還是挺讓人難受的,尤其是改變不了也找不出其中原因時。

  ??當時正值工作調動,一切一團亂麻,期間回到老家後,不知父母從哪裏聽說了我在寫小說,很奇怪的是沒有鼓勵,沒有讚賞,竟然是嘲諷或是看不起,“就你會寫小說?”“你是吃這碗飯的人?”等等,諸如此類的話語我經常聽到,這或許就是中國家長習慣於打壓式教育吧,當時我正值心灰意冷的時候,更加覺得我不適合寫小說了。

  ??期間還有著各種催婚,街坊鄰居問詢在哪裏工作等等話題。這種各方麵的壓力撲麵而來,壓的我喘不過氣來。

  ??直到上個月,終於逃離出來,開始了新的工作。

  ??沒錯,就是逃離,遠在他鄉的時候是思念,剛剛回到家裏的時候是欣喜,在家呆時間久了就變成兩看相厭。也是神奇。

  ??有了新的工作後,終於開始了我自認為忙碌卻很充實的生活,直到這時我才再次打開電腦,繼續開始寫下去。

  ??如果問我為什麽又要回來重新開始寫,其實答案很簡單。這本書傾注了我很多的心血,裏邊的那些人物有時做夢都會夢到。

  ??我知道,裏邊的那些人物,那個世界,那些故事,在我聽筆的那一瞬間就永遠的定格在了那一刻,猶如被封印了一般。如果那些人物真的有生命的話,一定會怪我吧,沒有給到他們應該有的結局。

  ??所以我又回來了。

  ??當時在我決定不寫的那一刻,我將作家助手,起點讀書等等這些軟件全部卸載,甚至連網頁版的都沒有再打開過,當時真的不想看到關於這本書的任何消息。

  ??然後當我決定重新提筆再寫的時候,下載回了起點讀書這個app後,看到了很多讀者朋友的留言,心裏有的隻是愧疚,當第一章發表上去之後,有讀者朋友留言一直在等著,更多的是感動。

  ??作家助手這個app一直沒有再下載回去,不想看到關於這本書的數據了。

  ??之前每天幾乎每個半個小時都會打開這個app查看這本書的數據,推薦票漲了多少,月票有沒有,收藏又增加了多少。這些數據每天都在影響著我的心情。隻要數據稍不如意,就會瞎想是不是又是哪裏寫的不好,該怎麽調整,這樣做的後果就是完全打亂了我之前預想的進程,也更加沒有時間去好好構想之後的故事發展。

  ??現在終於從這些數據裏解脫出來,隻感覺一身輕鬆,可以不受影響寫自己想寫的故事。

  ??在斷更期間有讀者朋友離開了,應該的。其實在我決定斷更的那一刻開始,就沒想過這本書能出什麽成績,況且斷更前的成績也已經很慘淡了。

  ??無論怎樣,這本書都會繼續下去,給到每個人物他們該有的結局。

  ??其實我覺得這些額外的話是不需要說的,畢竟一切都是自己的事情,時間過去了,默默調整過來了就好,並不需要讓其他人知道,畢竟世上沒有人能真正做到感同身受,無論好的壞的,都是自己的,自己承受就好。

  ??而且一個網絡寫手,隻要寫好小說就好了,其他的就交給運氣吧。

  ??但是我看到一個讀者朋友說,斷更連個解釋也沒有。也有其他同行說,讀者是需要維護的。

  ??看到這裏,我才覺得確實需要給出一個解釋。信與不信,這確實是我那段時間所經曆的,所想的。

  ??好了,就這樣吧。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