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姐妹相認
作者:刹時紅瘦      更新:2021-07-21 13:14      字數:3871
  “蓁,自然清楚。”四娘卻決然說到:“大母先恕孫女今日這番話大逆不道,然,此回叩別親長,隻恐便是永別,將來怕再沒機會痛訴直言!孫女猶記母親之死,外王父滅族之痛!隻恨不能……隻恨身為女子軟弱無能,不能為親長血恨!太後逼迫至此,孫女絕不能為一己安危置家族涉險,故,甘願入宮,這確為孫女身為柳氏女義不容辭。”

  ??說到這裏,四娘略微一頓,再度避席長跪:“然則,蓁誓不奉承血仇,更不願對奸戾屈膝,寧願拚卻一死!隻要孫女‘暴病’,不嫁王家,太後得償心願應再不會為難逼迫……大母,蓁隻覺不孝,受尊長庇護多年,卻不能承歡……”說到這裏,難免哽咽泣音,然而柳蓁卻並未落淚,隻通紅著眼眶匍匐磕拜:“蓁唯有一求……寧願暴病家中,實不願……再對太後假以辭色!”

  ??言盡於此,幾乎已經徹底揭開姑母死亡真相,果然是,太後逼迫!

  ??十一娘自然忍不住心潮起伏,她咬一咬牙,正要孤注一擲再求韋太夫人庇護,卻聽聞一聲重喝:“糊塗!”

  ??韋太夫人非但喝斥出聲,甚至一掌拍在案上,這時,她的眼眶也已泛紅,似乎強忍悲痛:“你母親,當日為保闔族平安而亡,我護不住她,直到今日仍舊愧悔不放,她隻留下你與三郎一雙子女,我若看你步她後塵,也無顏活在這世上,四娘,你須謹記,雖心懷仇恨,這時卻不得不委屈求全,無論何時,無論何時都不能……輕言生死不顧。”

  ??“大母,可是如今……”

  ??“我早知會有變故,也已經籌謀在前,雖無萬全把握,但慶幸則是王家確為重信重義之族,事到如今,也不肯毀諾負信。”

  ??聽了這話,十一娘才堪堪放心,當然也同時有了決斷——為讓阿蓁徹底斷絕輕生之念,隻能將她身份坦言告之。

  ??“四娘,明日你先隨我入宮,也許不得不隱忍一些時日,但你記住,無論是你父親,抑或我這個祖母,都不會將你置之不顧。”韋太夫人說完這話,才囑咐十一娘:“伊伊,扶你四姐先回你居處,今日她便留宿旭曉堂,你先安撫著四姐,大母有些話,還要與你母親交待……”

  ??十一娘連忙稱諾,果然上前扶起四娘,隻剛剛繞過隔屏,就聽太夫人交待蕭氏:“這事也沒必要再瞞,就借七娘身邊仆婢之口,張揚開去就好……”

  ??十一娘這時自然不大清楚韋太夫人全盤計劃,然則隻憑剛才略微泄露,大約也知道已經與王家結為同盟,柳家為免太後忌恨,當然要裝作妥協,也許重頭戲需要王家來唱,隻這故意讓仆婦將事傳開……也不知是不是為了迷惑喬氏。

  ??或許是故意讓太後誤解——太夫人為顧親孫女而將四娘“供獻”出去,柳姑丈勢必會存不滿,進一步掩示其實太夫人與姑丈母子之間是齊心協力的真相。

  ??隻諸如這些她暫時助益不上,眼下大事便是要與阿蓁坦誠布公,為防萬一,最好通過三郎與賀十四聯絡,才能及時掌握外頭形勢,無論如何,也必須力保阿蓁平安。

  ??柳蓁被小堂妹扶回閨居,情緒也逐漸平複下來,但是當然沒有閑話笑談心情,隻蹙眉悶坐窗前,似乎籌謀思慮著什麽,沒有注意十一娘悄無聲息地打發走仆婢,沾墨疾書起來,直到小丫頭將一頁文字展現,柳蓁才驚訝得瞪目。

  ??那紙文書並不繁雜,唯有四字——節哀珍重。

  ??然而這字跡……

  ??柳蓁從前就以裴五姐手帖臨摩,當然一眼認出舊跡。

  ??她正驚疑不定,卻又聽聞一句:“阿蓁,轉眼春季將盡,這時篷萊殿前,牡丹怕已凋萎……我卻仍記得當年允諾,隻惜,不能應誓。”

  ??篷萊殿前牡丹好……當年外祖父壽宴,她終於再見貴為皇後的五表姐,當時,便糾纏著來年春好,定要去篷萊殿前賞花……隻可惜,來年春至時,蓬萊殿中再無親人長居。

  ??剛才悲憤填膺時強忍著沒有落下的眼淚,這時才再忍不住。

  ??柳蓁深吸口氣,隻覺脊梁一陣顫栗,然而更有太多期望忽然湧上心頭,卻又難以置信,她站起身來,不由自主後退一步,碰撞得一樽梅瓶幾乎橫倒跌墜,然而她卻一無知覺,隻用兩眼緊盯著麵前身量尚不及胸口的女孩,搖頭,搖頭,淚落如雨,但因哽咽而不能問出心頭驚異。

  ??“阿蓁,是我,是渥丹。”

  ??十一娘輕輕一笑,卻也是淚眼婆娑:“你這小猴靈,這回可信了?”

  ??柳蓁幼時好動頑皮,被五表姐戲稱小猴,她卻引以為傲,說小猴機靈,自此,五表姐私下便常愛喚她小猴靈,這事連三郎都不知,而知道這事的長輩……眼下無一還在人世。

  ??“十一妹,你別……別捉弄我。”卻仍然,難以置信這樣驚喜突然又匪夷所思之事。

  ??十一娘歎了一聲:“說來話長,阿蓁。”

  ??……

  ??待十一娘完全恢複裴五姐的口吻,將她前世陷於深宮最後一段經曆,以及睜眼便是三年過去,轉生於柳十一娘這段經曆說來,以及這些日子以來,是怎麽懷疑柳家事涉舊案,又是怎麽旁敲側擊推斷出韋太夫人清白,如是等等,無一隱瞞訴諸,柳蓁這才信之不疑,情緒激動地摟著十一娘:“真是五姐,你真是我五姐……五姐,萬幸,萬幸……”

  ??十一娘輕輕安撫柳蓁肩背,好容易才等她平息心情,便就問道:“阿蓁,姑母當年……”

  ??“是太後!”柳蓁咬牙說道:“外王父與舅舅處斬,裴鄭二族遇誅,太後便遣宮中內侍送來藥品問候,稱聽聞母親因為傷痛患疾,太後特意恩撫,交待母親好生養病,萬不可過於憂傷以致疾重。”

  ??“當時母親雖然心懷悲痛,卻明明安好無恙在大母跟前,一同聽候太後口訊,那內侍卻仍然口稱母親已經疾重!如何用意,昭然若揭!”

  ??“大母安撫母親,讓她不需過於擔憂,最多不過……讓父親與兩位叔父辭官,這樣,太後便不會顧忌。”

  ??“然而,內侍日日前來問詢母親病情,大母氣不過,直言母親深知太後恩撫有加,不敢自傷,已經大有好轉,請太後安心……那內侍卻冷笑,說太後實在放心不下,已經囑咐醫官問症。”

  ??“那醫官,竟也睜著眼睛說瞎話,稱母親病勢沉重,萬萬不能吊以輕心……又說聽聞三郎自幼體弱,太後也有交待細心診治……眼見太後步步緊逼,而大母也不肯退讓,母親她……為保家族尤其是三郎平安,服毒……”

  ??十一娘聽到這裏,不由狠狠拽緊拳頭:“裴鄭族滅,姑母不過婦人,太後竟也緊逼至此!”

  ??柳蓁忍不住痛哭道:“母親服毒後,沒有張揚,隻將我喚去跟前,臨終之前囑托……讓我好好聽教於大母,不要驚動旁人,隻需悄悄告訴大母,大母自然明白應該如何……父親聞訊趕回時,母親已經……竟是臨死之前,也沒得見父親一麵留下隻言片語。”

  ??十一娘又問:“姑丈可是與太夫人並無不睦。”

  ??柳蓁頷首:“非但父親,便連二叔,也對大母一直恭順敬服。”

  ??果然如她所料,至少柳家這三房之間,兄弟並無嫌隙,一切都是太夫人有意營造假象,那麽,是為了……

  ??“父親不能接受母親與外王父一族被人逼害,決意要察明隱情……我也是後來聽大母說起,外王父在大禍前,應是有所預料,讓外王母來見大母,拜托庇護母親,還有五姐……可是,可是一切發生得太過突然,大母無能為力。”

  ??十一娘閉目,韋太夫人在姑母一事上已經竭盡全力,不惜與太後硬頂,但仍然沒有護得姑母平安,更何況是身陷深宮的她。

  ??“太後涉政,聖人卻因諸多人事引群臣勸諫,十分為難,後外王父力諫聖人不應容後宮幹政……太後也有所收斂,是以,外王父雖然有所擔心,卻也沒太多防範……外王父入罪後,大母料定一切皆為太後操縱,對於父親忍辱負重之念十分支持,便是兩位叔父,實則也不甘任縱太後把持專權。”

  ??柳蓁再度深吸口氣,握緊十一娘的手:“可是因為五姐薨逝,聖人哀慟不已,據二叔判斷,聖人雖仍上朝聽政,可神不守舍,更像隻是走個過場,隻怕眼下朝政……已經被政事堂那幾個國相直接上報太後處斷。”

  ??十一娘眉心一動,她似乎隱約明白了太後為何連阿蓁都不放過,甘心被喬氏這樣貨色利用,不惜自稱犯厄,也要逼迫阿蓁為女冠而不嫁。

  ??針對者,其實也並非阿蓁。

  ??那麽也就是說,韋太夫人一番計劃應該有八分成算。

  ??想到這裏,十一娘也回握住阿蓁的手:“聽我一句,千萬信任太夫人,再不能有輕生之念,否則姑母怕是泉下難安……阿蓁,今後我離不開你與三郎助益,你信我,我決不會讓裴鄭含冤不雪,放縱韋太後這個元凶得償所願。”

  ??柳蓁這時自然再無遲疑:“隻要有望替外王父與母親血恨,做牛做馬我也心甘情願。”

  ??“那好,我們這就便去見三郎,就說……你入宮前,有話要對他交待。”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