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一入江湖深似海(四)
作者:納蘭陽朔      更新:2021-07-21 08:08      字數:5698
  袁崇煥和佘逐末兩個人得南仙翁出手救治,在昆侖山休養了一個月有餘,便下的昆侖山。兩個人朝夕相處,袁崇煥心中想到,口中說道都是遼東局勢。佘逐末因為神龍子才可重獲新生,又跟隨袁崇煥多日,漸漸的被袁崇煥的正氣所打動,便決定跟隨袁崇煥,甘願為他牽馬執鞭。

  ??天大地大,兩個人卻又不知道去什麽地方,正好趁著這段空閑,遊覽了各地風光。那一日,來到了甘肅寧夏之地,聽得路人談論,方才得知後金睿親王多爾袞掃平蒙古林丹汗殘部,喜得元朝傳國玉璽已經班師回盛京。兩人心中更是感到悲憤,連夜快馬趕到北京城,想要探聽朝廷動靜。

  ??袁崇煥雖然曾經在朝為官,但是一直都是在遼東,何況現在早已經請辭歸鄉。魏忠賢耳目眾多,自己仍是他眼中釘肉中刺。雖然到的京城,卻也無處安身。佘逐末卻又接到十三樓五老之一書老的飛鴿傳書,要在八月十五,在軒轅台另立新樓主。

  ??那日湊巧見到糖大師趕著一輛馬車進城,馬車上卻躺著兩個死人,正是苟不理和朱不同。他們本是十三樓堂主,佘逐末便和袁崇煥悄然跟隨入得法源寺。

  ??糖大師知道佘逐末乃是十三樓毒蛇堂堂主,與侯天行也是舊交。聽得袁崇煥乃是前遼東巡撫,並多次擊退後金滿洲韃子入侵,心中更是佩服之至,便將二人收留在法源寺內。

  ??佘逐末每日或上街,或出城,就是想多了解一些明軍和後金韃子的軍事動向,糖大師見他二人心係天下,便將大雄寶殿中佛祖像前的香爐撤掉,改成了沙盤。袁崇煥還曾改頭換麵,在佘逐末陪同下,悄然的出關探尋後金滿洲韃子的軍事動向。

  ??從那日開始,糖大師便緊閉寺門,以防外人打擾。今日,正與袁崇煥查看沙盤,忽聞的信王爺到訪,一時之間又不能將如此沙盤撤走,便隻好將殿門緊閉。

  ??朱由檢上下打量著這位中年漢子,似乎有些眼熟,卻又不知道何時何地見過此人,便開口問道:“在下信王朱由檢,不知閣下是什麽人?對遼東戰事卻是如此關心?倘若是我大明有幾個像義士這般心係天下安危的人,何愁滿洲韃子的進攻啊。”袁崇煥心內一驚,他仿佛看見了希望,臉上露出一絲笑意,他單膝跪地,抱拳施禮道:“原薊遼總督熊廷弼手下幕僚,廣州府東莞縣袁崇煥。”

  ??“袁崇煥?”朱由檢大吃一驚,道:“你真的是袁崇煥?你還活著?”袁崇煥單膝跪地,道:“臣本無顏活著,但是臣卻又不想死不瞑目。滿洲韃子覬覦我大明江山,臣有心殺敵,卻……”

  ??朱由檢扶起袁崇煥,也不禁歎口氣,道:“袁崇煥,萬曆四十七年中三甲第四十名,賜同進士出身,授福建邵武知縣。萬曆四十八年,被朝廷任命為福建邵武知縣。你在邵武知縣任上就開始關注遼東局勢。天啟二年,遵照朝廷的規定,到北京朝覲,接受朝廷的政績考核。你利用在京的時機,察視邊塞,了解形勢,為遼事進行準備。你在大明朝關外局勢空前嚴重的態勢下,單騎出關,巡視遼東形勢……”

  ??朱由檢接著道:“天啟帝采納侯恂等的建議,授你為兵部職方司主事,旋升為山東按察司僉事、山海監軍。你作為薊遼總督熊廷弼的幕僚,出謀劃策。”

  ??袁崇煥沒有想到朱由檢會對自己的事情如數家珍,佘逐末看著袁崇煥臉上也露出了笑意。瀟湘子更是沒有想到麵前這個中年漢子居然有如此曆史,能令信王爺喜出望外。

  ??朱由檢雖然身為皇弟,本無太多政事,便騰出了更多時間去研究兩國戰事。自從熊廷弼傳首九邊,孫承宗罷官歸鄉,王化貞逮捕入獄,整個遼東陷入無人之地。不曾想袁崇煥以文人之身占據寧遠,大敗努爾哈赤,借用寧錦防線多次打退了後金入侵。到最後,卻被奸人所害,罷官歸鄉。

  ??他接著道:“滿洲韃子威脅日大,邊境形勢緊張。由神宗朝發展而來的黨爭門戶更趨惡劣,言官居中借諫劾興風作浪,大壞朝政。王化貞、熊廷弼因廣寧失陷,均入獄論死。熊廷弼有膽略,擅戰守,守邊有功,但卻還是不幸傳首九邊,其死於言官論劾,時人冤之。後朝廷撤罷孫承宗,以高第代為遼東經略。高盡棄關外各城,幸袁大人堅守寧遠二城,更借用紅衣大炮打退了滿洲韃子數次圍攻,將努爾哈赤這個老賊送上了西天。”

  ??朱由檢長歎一口氣,卻道:“邊將動輒受朝廷大臣,特別是言官的掣肘,導致你們這些總督,巡撫對韃子戰爭一敗再敗。寧遠一戰後,你上書辭官,卻從此下落不明,活不見人,死不見屍,仿佛就從這個世間蒸發了一樣。沒有想到你就在皇城邊,竟然就在糖大師的法源寺中。”

  ??袁崇煥卻開口道:“罪臣乃是無官之人,不僅滿洲韃子視我為肉中之刺,就算是朝廷舊人,也將我視為眼中釘。”他又看一眼身旁的糖大師,接著道:“幸得大師出手,讓我等暫寄此地。”

  ??朱由檢哈哈一笑,道:“大隱隱於朝,最危險的地方往往就是最安全的地方。”他看著身旁的瀟湘子,開口道:“若不是瀟湘子魯莽,打開這大殿之門,所有人誰又能想到,袁崇煥竟然會藏身在這冷清的法源寺呢?”

  ??袁崇煥輕歎一聲,低聲道:“寧遠一戰,炮轟了努爾哈赤。黨爭之患,微臣上書請辭,準備停當便要離開遼東回廣東家鄉,卻不曾想到後金多爾袞這個韃子廝,暗中找來江湖殺手暗殺我,又派出死士截殺。微臣不幸中途遭遇殺手追殺,中了毒箭,命在旦夕。”

  ??袁崇煥想到那一天,仍是心有餘悸,指著佘逐末,道:“幸好這位佘義士挺身而出,救罪臣性命。整個朝堂之上卻謠言四起,有說我已經戰死,又說是畏罪潛逃。魏忠賢視我為眼中釘,肉中刺,錦衣衛也是不肯放過我,暗中對我大肆搜捕。罪臣也是不敢公然露麵,幸好糖大師深明大義,我們躲進這法源寺。平日裏閑來無事,就研究一下遼東局勢,以解心中苦悶,製出了這副沙盤。如此,還請王爺降罪……”

  ??朱由檢點點頭,明白了事情來龍去脈,原來又是魏忠賢這奸佞之人在作祟。他低歎一聲,道:“何來降罪一說?如此,倒是委屈了你,明日我就進宮麵見聖上,讓聖上下旨恢複你原職,繼續領兵禦敵。”袁崇煥施禮道:“多謝王爺。但是……”心中有話卻說不出口。

  ??朱由檢道:“你有什麽話,盡管放心說開來就是了。”袁崇煥點點頭,道:“王爺,現在朝廷閉塞,魏忠賢大權獨攬,如果不除掉這顆毒瘤,那將是後患無窮。但是魏忠賢在朝中耳目眾多,此事卻也過於棘手啊?”

  ??袁崇煥一席話卻也說進了朱由檢的心中,他知道皇兄朱由校獨居深宮,自己想要見上一麵也是困難重重。國事已然如此,自已已經不能再坐視不理。

  ??瀟湘子看著佘逐末,他知道十三樓的人各個都是殺人不眨眼的魔頭,沒有想到佘逐末卻還會出手救人,心中不由產生了一種敬佩之情。看見朱由檢如此心急,卻也無可奈何。

  ??糖大師見狀卻轉話口,道:“各位既然都已經相識,我看時間也已經不早。老衲已經略備素酒素菜,大家若有什麽事情,我們可以一邊吃酒一邊聊嗎?”所有人都很是讚成這個提議。

  ??朱由檢和瀟湘子雖然在天仙閣吃了些酒菜,但是由於田爾耕出現,攪擾了兩個人興致。而佘逐末陪著袁崇煥研究沙盤忘記了吃飯時間,經糖大師一言,頓覺得肚子早已經饑腸轆轆了。

  ??轉過大雄寶殿,一塊破舊的空地上卻散落著破磚爛瓦,磚瓦已經被風雨侵蝕的失去了原來的顏色,斷壁殘垣就像是接受著曆史歲月的洗禮,矗立在地基上,厚重的石塊記刻著曆史的滄桑。

  ??瀟湘子看著麵前的滿目瘡痍,本就落寂的寺院顯出一種淒涼景象。

  ??他輕輕的看看問道:“糖大師,這塊地方是什麽,建築倒塌了想必已經很久了,為什麽不去修複一下呢?”

  ??一句話,仿佛觸到了糖大師的傷心處。

  ??他看著這斷壁殘垣,曆史的回盤又一次出現在他的腦海。

  ??他臉上露出一種無法言說的表情,他念一句佛號,輕歎一口氣,開口道:“阿彌陀佛。京城之中,其他的寺廟,興建的原因大多比較單純,像隆福寺、法華寺,那都是前朝皇帝應太監的請求,為了弘揚佛法,就蓋起來了;而像護國寺、普渡寺,乃是元朝丞相托克托的宅邸,舊宅邸一改就完成了。再說這寺廟名字,柏林寺、賢良寺、普濟寺、廣化寺、寶禪寺、妙應寺、廣濟寺、崇效寺、龍樹寺、龍泉寺等等,都沒有悲愴淒涼的意味,嵩祝寺、瑞應寺、大慶壽寺、延壽寺等等,甚至還洋溢著一片喜氣。”

  ??糖大師頓一下,看著腳邊那塊破舊的磚塊,接著道:“但不同的是,法源寺在京城的寺廟裏,有它特有的悲涼淒慘的氣氛。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易安居士的這句辭用在我們法源寺再合適不過了。”

  ??所有人都在認真的聽著,糖大師講到的曆史仿佛就是所有人的曆史。朱由檢無處排遣孤獨憂愁的時候,就喜歡到法源寺找糖大師。兩個人相交已久,但是每次無非就是講解佛經,而關於法源寺的曆史卻未曾聽糖大師講起過。這次糖大師講解,他也很是認真的聽,就像是一個私塾裏聽課的孩童。

  ??了解一座寺廟的曆史也算是對佛法的另一種解讀。

  ??糖大師停下腳步,看著此處的斷碑殘垣,曆史的畫麵似乎又都在腦海飄浮。

  ??糖大師開口接著道:“說起法源寺,曆史還是要回到隋朝隋煬帝楊廣身上,一切源頭都在他。當年楊廣好大喜功,一心要證明自己強大。雖然修建了蘇杭運河,但是他卻一心想要征戰朝鮮半島的高麗,害得國內空虛,百姓流離失所,苦不堪言。各地起義軍風起雲湧,太原的李家算是勢力最大的一家。”

  ??朱由檢道:“大師說的可是後來建立大堂基業的李淵一家?”糖大師點點頭,道:“正是李淵,他的兒子秦王李世民,征討四方,為了解決後顧之憂,他們西結突厥,東附朝鮮,一舉蕩平其他勢力,建立盛世大唐。玄武門事變,李世民狙殺自己兄弟從而登基坐上了皇帝,他就是唐太宗。高麗那時候,不僅在朝鮮半島稱霸,北邊的勢力,還延伸到東北的遼水流域,也就是現在的滿洲地麵,隨時都會威脅唐朝江山。這是好大喜功的唐太宗絕不能忍耐的。唐太宗征伐四方,令四方臣服,而被稱為‘天可汗’。”

  ??糖大師接著道:“但是小小的高麗卻屢屢進犯,因此李世民決心親征東北的高麗了,像當年楊廣一樣教訓一下這些外邦蠻夷。唐太宗的計劃是,用二十萬人以下的兵力,快速進攻,速戰速決。他把這個計劃告訴了一個三十年前曾參加打高麗的老戰士。但老戰士卻說:遼東太遠了,補給困難,高麗人很會守城,速戰速決恐怕很難。但是,老戰士勸阻不了唐太宗,因為最後勸阻他的一個大臣魏征也死了。沒有人勸得住他,他決心打這場仗了。”

  ??朱由檢道:“諫臣魏征,就像是我朝的海瑞海大人一樣忠貞的諫臣。”袁崇煥也道:“不錯,當年,海瑞海大人是抬著棺材去赴任的,這份俠氣和膽氣,至今也無人望其項背。”

  ??糖大師點點頭,他自然也是聽說過海瑞的。

  ??他卻開口道:“唐軍要出發討伐高麗時候,他留守後方的兒子李治很緊張,哭了好幾天。最後,為太宗李世民送行的時候,他指著自己的衣服對兒子說:‘等到下次看見你,再換這件袍子。’”

  ??瀟湘子不理解卻驚問道:“為什麽要等到見麵再換袍子呢?”朱由檢自然明白其中緣由,哈哈一笑道:“唐太宗身經百戰,是個打仗的老手,且手下精兵良將眾多。他認為高麗不過就是外邦小國,衣服都不用換季,說明仗很快就會打勝的。”瀟湘子點點頭。

  ??糖大師又開口道:“唐軍能征善戰是所有人都知道的,想那淩煙閣二十四名士,不少都是能征善戰的武將。但是,太宗皇帝想的太過簡單,太過理想化了。五月,唐朝的大軍打到了遼東城下,血戰以後,攻下了遼東城。六月,已進軍到安市。高麗動員了十五萬人,雙方展開了惡鬥,最後高麗打不過,就決定堅壁清野,將幾百裏內斷絕人煙,使唐朝軍隊無法就地找到補給。就這樣的,戰爭拖下去了。高麗軍隊在自己熟悉的地方以守為攻,但是唐軍卻是在千裏之外。夏天快到了,唐太宗還穿著原來的袍子,不肯脫下來。”

  ??糖大師似乎就處在那場殘酷的戰場,就站在李世民的身旁,看著前方將士,接著道:“八月過去了,儲存的糧食快光了,東北的天氣也冷了,唐太宗的袍子也破了。部將將新袍子拿來,他拒絕換。他說,將士們的袍子也都破了,我一個人怎麽穿新的?最後,隻好撤軍了,九月在撤退裏度過,十月在撤退裏度過,十一月,才回到幽州。到幽州的時候,所有的兵馬,隻剩下五分之一了。幽州,就是現在的都城北京。”

  ??糖大師看著斷壁殘垣,長長歎一口氣,道:“自從李世民跟隨李淵起兵反隋以來,從來就沒有如此失敗過。討伐高麗的失敗,讓他接受不了,他痛苦至極,雖換掉了舊袍子,可是換不掉舊的創痕。他在幽州,蓋了一座廟,追念這次征東而死的所有的將士。他們的死亡,是為國盡忠而死,死在家鄉以外。他們的死亡是叫人心痛的,他們的身世是可憐的,這座廟的名字,應該表達出這種意思。”

  ??袁崇煥是一個文人,但是卻真真的上過戰場的。他見過太多的流血,更是見慣了死亡。他看著麵前一切,開口道:“那座寺廟就是現在的法源寺?”

  ??糖大師點點頭道:“唐太宗最後決定,這座廟,叫做‘憫忠寺’,也就是法源寺的前身。寺裏麵,蓋了一座大樓,叫憫忠閣,立了許多許多有名的和無名的紀念牌位,閣蓋得極高,高得後來有一句諺語:‘憫忠高閣,去天一握。’表示它離天那麽近。也就是大家現在所看到的這塊地方就是憫忠閣的所在。”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