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無果而終
作者:閃爍      更新:2021-07-17 13:46      字數:4051
  到了泉城裏,牧浩洋才意識到,自己稀裏糊塗的參加了這檔子事。

  ??作為職業軍人,牧浩洋根本不懂談判技巧。在戰場上,他從來不跟敵人談判。真要算的話,用來審訊戰俘的方法應該比較靠譜吧。隻是在談判桌上,不可能用審訊戰俘的方法來對待談判對手。

  ??還好,牧浩洋不是主要談判人員,他的工作隻是闡述電磁武器的實戰用途。

  ??說簡單一點,就是為誌願軍增加一些談判籌碼。

  ??毫無疑問,談判進行得非常艱難。

  ??進入分享談判階段之後,牧浩洋代表誌願軍做了較為完整的說明,即電磁武器在戰爭中的巨大價值,以此證明電磁武器是誌願軍的重要戰爭工具,誌願軍不會無緣無故的放棄這種利器。

  ??數天的準備,隻用了十五分鍾。

  ??不過,這十五分鍾至關重要。

  ??隨後,陸雯親自做了補充說明,即電磁武器的軍事用途,而不是具備全麵破壞性質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雖然從理論上講,電磁武器就是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以誌願軍安裝在彈道導彈上的電磁彈頭為例,一枚彈頭就能讓首爾這種超級大都市徹底癱瘓,造成難以估量的經濟損失,並且附帶嚴重的人員傷亡。但是在陸雯說來,是否是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關鍵不是看武器的殺傷範圍與威力,而是使用武器的方式與方法。

  ??電磁武器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高能電磁場破壞晶體管電子設備,而核武器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原子核裂變與聚變釋放出來的巨大能量,電磁場可以用來通信,而核能可以用來發電。既然像核武器這類毀滅性武器都能得到正確與合理的利用,那麽電磁武器為什麽不能得到正確與合理的利用呢?

  ??陸雯的辯解,隻有一個目的:證明誌願軍沒有把槍口對準平民百姓。

  ??為了加強陸雯的論點,人民軍談判代表提出了更加尖銳的問題,即聯軍在作戰中曾未經審判的處決了數以千計的人民軍官兵。

  ??這個論點,立即遭到聯軍談判代表否認。

  ??隻是,人民軍代表拿出了非常確鑿的證據,甚至列舉了被聯軍處決的人民軍官兵的詳細名單。

  ??嚴格說來,人民軍的觀點也有問題。

  ??聯軍確實處決了一些戰俘,不過按照聯軍的標準,他們都不是戰俘,而是非政府的武裝力量,即長期活躍在敵後戰場上的遊擊隊。可是按照人民軍的標準,他們就是軍人,而且是為國家作戰的軍人,被俘後理應得到戰俘的待遇,聯軍沒有權力處決放下武器、以及失去作戰能力的遊擊隊員。

  ??爭論開始後,談判落到了細節問題上。

  ??談判本來就是這樣,雙方打嘴仗,看誰說得有理。

  ??隻是,這種糾纏於細節的談判,很難取得實質性的成果。

  ??到了十月五日,雙方仍然在一些關鍵細節上存在嚴重分歧。比如誌願軍堅持認為電磁武器是合法的,不具備大規模殺傷性,僅承諾在戰爭中不針對平民與民用目標使用,拒絕按照聯軍的要求,禁止使用電磁武器。又比如,在對待被俘遊擊隊員的問題上,聯軍也不肯做出讓步,堅持認為遊擊隊是非政府武裝組織,不具備合法性,因此被俘的遊擊隊員沒有資格享受戰俘待遇。

  ??難能可貴的是,在一個重要問題上,雙方達成了一致,即交換傷殘戰俘。

  ??這個問題,最初的時候也非常棘手。

  ??因為聯軍手裏的戰俘多得多,特別是人民軍戰俘就有將近四十萬,而誌願軍與人民軍手裏的戰俘加起來還不到五萬,其中美軍隻有兩萬多,所以最初的時候,誌願軍與人民軍提出按照一比十的比例交換戰俘,即一名美軍交換十名人民軍或者誌願軍,而聯軍堅決反對這種不平等的交換方式,認為軍人的價值是一樣的,軍人的人權也是一樣的,因此應該按照一比一的比例進行交換。

  ??雙方都知道,交換戰俘,等於增強對方的戰鬥力。

  ??特別是對誌願軍與人民軍來說,換回去的戰俘,很有可能再次得到武裝,補充到各級作戰部隊。

  ??四十萬人民軍戰俘,相當於五十個步兵師!

  ??得到中國的武器裝備後,這五十個步兵師的戰鬥力非常可觀。

  ??即便人民軍的貢獻遠低於誌願軍,而聯軍手裏的誌願軍戰俘還不到三千,可是人民軍能夠承擔很多非戰鬥性任務,比如運送作戰物資、守衛後方的戰略要地,從而讓誌願軍把主力集中到戰線上。

  ??五十個人民軍的步兵師,在後方至少能頂替二十萬誌願軍。

  ??從鞏固政權的角度出發,五十個步兵師,足以讓朝鮮當局控製所有地區,並且幫助誌願軍控製奪回的失地。

  ??雙方不得不做出讓步,即在正式簽署停戰協議之前,僅交換喪失作戰能力的傷殘俘虜。

  ??即便如此,矛盾依然存在,而且仍然是交換比例。

  ??按照聯軍提供的資料,被俘的人民軍與誌願軍官兵中,傷殘人員大約有六萬五千人,而誌願軍與人民軍手裏的傷殘俘虜隻有一萬七千人。如果按照聯軍的要求,即以一比一的方式交換,誌願軍與人民軍占不到便宜。

  ??談到最後,雙方都做出了妥協。

  ??按照雙方達成的協議,美軍與誌願軍的交換比例為一比一,美軍與人民軍的交換比例為一比十,誌願軍與韓軍的交換比例為一比五,人民軍與韓軍的交換比例為一比一,雙方將在談判結束後的二十四小時之內,交換首批傷殘俘虜,所有交換工作在四十八小時內完成,因此停火時間在談判結束後延長四十八小時。

  ??達成這個協議後,談判也就差不多了。

  ??因為在其他問題上存在的分歧過於巨大,雙方都不肯做出實質性讓步,所以談判進行到十月七日,就宣布休會。

  ??按照之前的約定,暫時停火將延長到十月九日二十三點五十九分。

  ??如果在此之前,雙方均未提出新的談判意向,並且得到對方認同,戰火將在十月十日淩晨複燃。

  ??誌願軍與人民軍的談判代表團沒有留下,談判結束後就離開泉城裏,返回鹹州。

  ??在鹹州停留了幾個小時後,牧浩洋與陸雯等人一同搭乘小型運輸機返回新義州。

  ??按照停火協議,在停火期間,聯軍不會攻擊用來運輸重要人員的小型運輸機,隻是運輸機的飛行線路必須提前向聯軍通報。

  ??回到新義州,牧浩洋就忙碌了起來。

  ??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黃峙博匯報談判情況。

  ??“少校,按照你的理解,聯軍會不會針鋒相對的使用電磁武器?”

  ??“肯定會,沒有什麽可懷疑的。”牧浩洋回答得非常肯定,“雖然在談判中,聯軍一再強調電磁武器對民用設施、以及平民人生安全存在的巨大危害,但是在我們堅持之後,聯軍並沒有提出對等的交換條件,即沒有為阻止我們使用電磁武器盡到全力。足以證明,聯軍要麽掌握了對抗電磁武器的方式方法,要麽將針鋒相對的使用電磁武器。我與陸工談過,對付電磁武器的辦法並不多,而聯軍高度依賴信息係統,無法像我們這樣,用低標準的通信指揮係統來應對現代化戰爭。”

  ??“所以你認為,聯軍會使用電磁武器?”

  ??牧浩洋點了點頭,說道:“這也許是聯軍唯一的應對手段。”

  ??黃峙博思考了一陣,把目光轉向了坐在另外一側的戚凱威。

  ??“果真如此的話,我們就得做好充分準備。”戚凱威也在思考問題,“雖然聯軍大規模使用電磁武器,我們不會喪失主動權,但是優勢將明顯減弱,作戰難度會大大提高,新到達的三個集團軍未必能適應。”

  ??“原來的三個集團軍呢?”

  ??“問題應該不大,三十九軍與六十五軍已經獲得了充足的實戰經驗,十六軍也適應了這場戰爭。問題是,三十九軍與六十五軍的補充兵員還沒到位,補充的官兵也需要培訓,很難充當主力。”

  ??“那得看怎麽用這三個集團軍。”黃峙博笑了笑,轉而對牧浩洋說道,“少校,你得盡快恢複狀態,第二次戰役打響後,特種部隊的任務肯定非常繁重。有時間,多向陸工了解一下最新的技術進展。如果聯軍打算跟我們對著幹,我們就得全麵開花,讓聯軍知道該如何使用電磁武器。”

  ??牧浩洋點了點頭,起身準備告辭。

  ??“對了,你的晉升令已經下來了,去人事處辦手續吧。”

  ??“晉升?”

  ??“對,你已經是中校了,我親自簽署的晉升令。”

  ??牧浩洋一愣,趕緊說道:“謝謝總司令。”

  ??“謝什麽,這是你應得的。”黃峙博笑了笑,說道,“快去吧,順便去領套新軍服,身上這套也該換掉了。”

  ??牧浩洋笑了笑,點頭答應下來,他現在穿的還是誌願軍剛入朝時的軍服,也就是人民軍的軍服。為了與人民軍區別開來,黃峙博專門請總後勤部頂製了一批軍服,樣式比人民軍的好看多了。

  ??等牧浩洋離開,黃峙博才點上煙,與戚凱威商討作戰問題。(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