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帝國初春
作者:銀刀駙馬      更新:2021-07-17 11:31      字數:6078
  正是在這種認識的指導下,宗方小太郎才用金錢賄賂的手段,成功的拿到了“林氏火藥”的樣品。

  ??“和我具體說說你冒險的經過吧,宗方君。”荒尾精急切的想要知道事情的經過,“一定是極為精彩的故事。”

  ??宗方小太郎微微一笑,“可以,不過,您知道就行了,可千萬不要在報告裏提到這些,荒尾君。這條情報線還有別的用處。不過,這一次的功勞,將算在您的頭上。”

  ??“我明白。”荒尾精點了點頭,“待帝國偉業成就之後,我們再將真相提示給國民吧!您的貢獻,帝國是不會忘記的!”

  ??此刻的荒尾精根本不會想到,這一次他們能夠得手的真相是什麽,而他們盼望的那一天,也永遠不會出現。

  ??旅順口,火炮試驗場。

  ??用廢船體製成的標靶已然豎立完畢,工作人員發出“可以開火”的旗語之後,便迅速的離開了。

  ??林逸青看著用於測試新式炮彈的140毫米大炮,心中莫名的有些小小的激動。

  ??他現在還記得,在原來的曆史時空當中,他還是小時候,用自己以廁所陳土混合濃鹽水配製的炸藥把一座鄉下土廁所炸飛的事……

  ??而那個自己在書上偷著學來的炸藥配方,便是今天的“林氏火藥”!

  ??之所以在這個時代的乾國使用了這個配方,並不是因為小時候的經曆,他對這個配方多麽有感情,而是迫於現實的選擇。

  ??他當然知道,日本海軍現在已經開始秘密裝備以苦味酸為彈頭裝藥的炮彈,即所謂的“下瀨火藥”炮彈。而乾國海軍如果還是以目前世界海軍通用的黑火藥炮彈應敵,肯定是要吃大虧的。

  ??而他現在並不想給乾國海軍裝備苦味酸炮彈。

  ??對於苦味酸的不穩定的弊病,他是有著深刻了解的。

  ??他雖然知道如何對苦味酸進行鈍化的方法,但現在的乾國,化學工業還異常的薄弱,想要製成鈍化苦味酸的苯化物,是非常困難的,哪怕能夠弄出來,複雜的工藝和極低的產量也難以滿足乾國海軍的需要。而現在乾國想要自行生產大量的較為安全的TNT炸藥,還存在許多困難。

  ??這樣的情況下,“林氏火藥”的優點就展現出來了。

  ??林氏火藥本質上是一種硝酸鉀炸藥,生產工藝非常簡單,隻需將廁所陳土和濃鹽水充分混合,過濾後蒸透析出結晶體就成了。除了廁所陳土,鹽堿地的土和海鹽水混合,多次蒸餾析出,也可以生產出高純度的硝酸鉀炸藥。

  ??而廁所陳土、鹽堿地土和海鹽,在乾國都是可以輕易大量找到的東西。

  ??生產海軍需要的炸藥的同時,一舉兩得的解決了困擾乾國城市多年的公共衛生問題,是他這個兵部尚書海部會辦大臣相當得意的一項成績。

  ??林氏火藥的威力雖然不及苦味酸,大概為苦味酸的70%,但藥性穩定,安全性相對較高,加上原材料易得、生產工藝簡單可以快速大量生產的優點,是別的炸藥所不能比的。

  ??當然,林氏火藥也不是一點缺點沒有,它的最大短處就是容易受潮板結,而這時如果用錘子去敲的話,和自爆沒有什麽區別。

  ??林逸青深知這種炸藥的弱點,他的解決辦法是在炮彈的內腔塗上一層1毫米厚的天然橡膠(即白色橡膠乳夜,厚點薄點不均勻其實都無所謂,也是不需要什麽工藝),以起到密封和加固的作用。

  ??此前林氏火藥已經通過了多次的試驗,證明性能良好,是以這一次乾國最新式的穿甲爆破彈,裝的就是林氏火藥。

  ??不多時,炮手將一顆碩大的穿甲爆破彈和無煙火藥製成的發射藥包裝入炮膛,在仔細瞄準之後,隨著指揮軍官的一聲令下,轟然一聲巨響,林逸青看到炮口噴出暗紅色的火苗和微煙,炮彈流星一樣的飛向靶標。

  ??船形靶標被直接擊中了,火光和硝煙中,船體竟然給炸得斷裂開來。

  ??看到這壯觀的場景,很多測試人員都歡呼起來,因為他們知道,未來的戰爭中,勝利的一定是自己。

  ??林逸青放下了望遠鏡,這時很多技術人員趕往靶標處,觀看測試結果,采集數據,林逸青正要過去,卻見一個部下快步的走了過來。

  ??“大人,那個事兒,成了,東西已經讓日本人帶走了。”部下對林逸青低聲說道。

  ??“好,我知道了。”林逸青不動聲色的點了點頭,然後和大家一道向斷裂的船形靶標走去。

  ??差不多與此同時,在日本的一處海軍兵工廠所屬的秘密試驗場,看著爆炸後四下裏流動的熊熊大火和黃色煙霧,下瀨雅允的嘴角現出了一絲不易覺察的笑容。

  ??“乾國的新式火藥,根本達不到‘下瀨火藥’的威力。”原田宗助的臉在火光的映襯下顯得異常的興奮,“其爆炸力隻有‘下瀨火藥’的70%左右,並不能流動燃燒。”

  ??“它將為帝國打敗乾國,贏得勝利!”下瀨雅允也激動的說道。

  ??“海軍已經決定采用‘下瀨火藥’了,陸軍也有此打算,不過軍令部要求,為了保密起見,在任何文件和書麵記錄中,都不許提到‘下瀨火藥’的名字,也不許提到使用情況。”原田宗助有些抱歉的看著下瀨雅允,“恐怕隻有在將來,國民才會了解您的功績了。”

  ??“沒關係!為了天皇陛下的千秋偉業,這些都不算什麽!”下瀨雅允不在意的搖了搖頭,目光仍緊盯著那些流動的火焰,仿佛看到了乾國人在火焰中痛苦號叫,掙紮……

  ??9096年(大乾光旭二十二年,日本明治二十九年,農曆丙申年)2月17日,京師,紫禁城。

  ??一間暖閣裏,林逸青和趙玉蓉並頭而臥,牽著手說著話兒。

  ??“皇後終於生孩子了。”

  ??“我今天聽說了,是個小公主呢。”

  ??“皇後也挺不容易的,流了兩次,這一次終於生下來了,可惜是個小公主,要是個小阿哥就好了。”

  ??“你們男人啊,總是有重男輕女的想法,要知道,一個女人生一次孩子,就是過一次鬼門關。”

  ??“嗬嗬,對了,你說你總夢到前世是個女護士,那你還記得坐月子是怎麽回事嗎?”

  ??“當然記得啊,你知道女人為什麽生完孩子之後要坐月子嗎?因為在生產這一過程中,女人的整個身體都發生了變化。坐月子的這段時間,就是女人用來把自己的身體重新養好的。”

  ??“噢?”

  ??“女人從一懷上孩子開始,她們的盆骨就開始擴大,因為如果不擴大,就無法容納一個日漸長大的嬰兒。十月懷胎之後,在把孩子生下來的時候,在孩子生下來的那一瞬間,女人的整個身體都發生了變化,已經變得完全不一樣了。她的盆骨分開了,她全身的關節,腳關節手關節,肩關節肘關節,甚至包括牙齒,全部都鬆開了。”

  ??“是這樣啊。”

  ??“為什麽老人們總是說,坐月子的時候不能受寒,不能受累啊?平時女孩子都愛吃水果,在坐月子的時候能吃水果嗎?像梨,像西瓜,坐月子的女人一吃,那一口咬下去,要知道,因為在生孩子的時候女人的牙齒全部都鬆了,水果的寒氣就會滲入牙齦,過了月子之後,女人的牙齒就會疼,就會有問題的。”

  ??“啊?”

  ??“在北方,因為天氣嚴寒,坐月子的時候女人的頭上要包上頭巾,那是因為,她的頭骨已經鬆開了,如果不注意保暖,經過了月子之後,她的頭就會落下頭疼的毛病的。坐月子的時候,就是女人全身的關節慢慢愈合,她的身體慢慢恢複的時候。如果調養得好,女人的身體就會很健康,連以前會有的關節炎啊這樣的毛病都能調理好。在這個時候一旦受寒了,受累了,除非再生一次孩子,再坐一次月子來調養,否則,她的身體一輩子都會有各種各樣的毛病。”

  ??“原來如此。”

  ??“在過去,我一直懷著這樣的信念,我想,生一個孩子,那是女人使自身變得完整,成為一個完整的女人的必經之路,就像是某種神聖的儀式一樣。雖然有可怕的疼痛,但是,那是一個完整女人的生命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以,盡管恐懼,我還是一直抱著美好的向往,等待那不可逃避的洗禮。後來我才知道,那是需要女孩子首先把自己整個兒進行解構,在解構的基礎上誕生新的生命,然後,這個女孩子再與新生命一同進入完整。是要先把自己拆了,再一點一點地重新組建起來,再重新成為完整的一個人。那是讓人毛骨悚然的過程,是一種飽含著鮮血與眼淚的祭禮,是以完整的生命作為抵押的賭博呢。”

  ??“是啊!”聽了她的話,林逸青不由得感慨起來。

  ??他當然明白她的意思。

  ??為了他,在宮裏她一直刻意的“避寵”,實在避不開的時候,她便使用星月琉璃傳授的“攝魂術”(催眠術)讓有遺泄之症的光旭皇帝以為真的在和她同床,這樣她才一直保持著完璧之身。而她這麽做的目的,就是為了有一天,能將她自己完整的交給他,為他誕育他們愛情的結晶。

  ??當她對他說,我要為你生一個孩子的時候,她是在承諾些什麽,她是把什麽東西交了出來,並顫抖著親手放在了愛情的祭台上。而這樣義無反顧的獻祭,又深藏著怎樣的莫大恐懼,與赴死的決心。

  ??而他和她,直到今天才這麽做,就是為了以皇後的生育事實為掩護。

  ??“蓉兒,真的是難為你了!”

  ??她微微一笑,握緊了他的手,“你這樣到宮裏來和我相會,不也是冒了滅族的風險嗎?”

  ??對她來說,什麽也比不了這一刻和他同床共枕的幸福。

  ??“為了你,怎麽做都是值得的。”

  ??“再愛我一次,好嗎?……”

  ??“好……”

  ??陸奧宗光《回憶錄》:日乾戰爭起因:

  ??“所謂改革朝鮮內政與乾朝宗屬問題,追溯其原因,實在完全是由於日乾兩國在朝鮮的權利之爭的結果。因此在闡明本問題如何發展以前,有必要就曆來日乾兩國的關係略加敘述。日乾兩國自從作為友好鄰邦互相交往以來,已有悠久曆史。不論政治、典章、文學、技藝、道德和宗教等一切文明因素,幾乎無一不出自同一淵源;而且在往昔,我國受乾國文明的誘導實非淺鮮,因此乾國自然形成了先進國的地位,而我國則為後進國。然而,近來歐洲各國的勢力逐漸伸展到東方,所謂西方的文明因素也流播到遠東地區,特別是我國,從維新以來至今已有二十九年,政府和人民,努力效法西方文明,完成各種改革,進步突飛猛進,幾乎完全改變了舊日本的麵貌,出現了一個蓬勃發展的新日本,而使當時歐美先進各國為之驚歎。然而,乾國卻依然墨守成規,毫未適應內外形勢,努力改變舊習,因而兩國雖僅有一海之隔,竟然顯出一種奇異現象:即一方積極采取西歐文明;另一方卻力圖保守東方積習。雖然也曾有過我國夏學者常稱乾國為中夏或大國、不顧自國的屈辱而一味崇慕乾國的時代,可是現在我國則輕視乾國為頑固愚昧的老大之邦,乾國則譏諷我國為輕浮躁進妄自摹擬歐洲文明皮毛的一個蕞爾島夷,兩者感情勢若冰炭,不能相容,日後勢必發生一大爭論。而且不論外表上的爭論出於何種形式,其爭論原因必然是西歐新文明與東亞舊文明的衝突,這是人所共知的事實。加之雙方疆土毗鄰,國力不相上下,久已存在的功利心和猜忌心,日積月累,已釀成兩國的憎惡和嫉妒,以致兩國之間不應懷疑的也要懷疑,不應侮謾的也要侮謾,表麵上雖未露出任何爭論,但是禍機潛伏,爆發於何時何地未可逆料。如琉球問題和苔灣問題,現在已無詳述的必要。但自明治15年以來,日乾兩國爭執的焦點,已經完全集中於朝鮮。以後隻要一涉及朝鮮問題,雙方便怒目相向。就以此次事件來說,雙方從一開始就企圖乘朝鮮內政不修的機會,在朝鮮擴大權力來滿足自己的欲望,這是無法掩蓋的事實。”

  ??“當帝國政府提出共同改革朝鮮內政的提案被乾國拒絕,我國政府勢必獨力承擔對朝鮮的改革。雖然預料到不免發生衝突,但勢成騎虎,實亦無可奈何。日乾兩國爭執的關鍵在於改革朝鮮內政的實行方法。關於朝鮮的內政改革問題,由於以前存在著錯綜複雜的情況,可以說是至今尚未獲得滿意的結果。自從我政府公開宣布將以獨力承擔改革朝鮮內政的決心後,我國朝野輿論,翕然一致,認為:‘朝鮮為我國鄰邦,我國縱使遭遇一些困難,為了鄰邦的友誼,也應加以援助,這是作為一個仁義之邦的帝國所義不容辭的。’後來當兩國處於交戰狀態時,認為我國是抑強扶弱,大興仁義之師,我國置成敗於度外,儼然把這種外交問題,看作是與其說是出於政治上的需要,毋寧說是出於道義上的要求。但是,主張這種論調的人,如果推究一下他們的內心深處,不難看出他們表麵上以改革朝鮮為名,實際上企圖逐漸擴張我國的版圖。即使不是這個企圖,也是想以朝鮮成為我國的保護國,使其永遠屈服於我國權力之下;或是實際上想使朝鮮進行相應的改革,使其略具一個獨立國的形式,以備將來我國與乾國或俄國有事時,作為緩衝;另外也有輕率地建議由我國立即召開各國會議,使朝鮮成為像歐洲大陸的比利時及瑞士那樣由各國保證的中立國。不過,這一切隻是個人之間的閑談,而公開發表於社會的則不外乎是被稱為庸俗的輿論,即所謂抑強扶弱的義俠論而已。對於改革朝鮮內政,我最初就認為除了政治上的需要外,是沒有其他用意的;同時也絕不認為有以義俠精神大興十字軍的必要。因此,我認為改革朝鮮內政,主要是為了滿足我國的利益,隻要能達到這個目的,根本沒有犧牲我國權益的必要。而且以此次事件來論,所謂朝鮮內政的改革,畢竟不過為打開日乾兩國間難以解決的僵局而籌劃出來的一項政策,後因事態變化,以致形成不得不由我國單獨承擔的局麵。所以我從開始時就對朝鮮內政之改革,並不特別重視;而且對於朝鮮這樣的國家是否能進行合乎理想的改革尚抱懷疑。但改革朝鮮內政現在既已成為外交上的一個具體問題,我國政府總不能不加以試行,至於我國朝野的議論究竟基於何種原因,已不必深問,總之,有此協同一致,不論對內對外,皆屬便利。因此,我便想借此好題目,或把一度惡化的日乾關係重加協調;或終於不能協調,索性促其徹底決裂,總之,想利用這一問題使陰霾籠罩的天氣,或者一變而為暴風驟雨,或者成為明朗晴天,像風雨表那樣表現出來。”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