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兩班罪惡
作者:銀刀駙馬      更新:2021-07-17 11:31      字數:6037
  雖然官軍士兵的手裏拿著槍,但顯然已經沒有了子彈,他們隻是在用刺刀向外亂捅,但他們顯然無法阻止外麵的人潮,雖然不一會兒便有好多個亂民給捅倒,但他們的隊列一會兒便給衝開了,一個接一個的倒在了亂民的刀棍之下。

  ??管家和貴婦人母女都給亂民揪住了,兩個亂民將管家拖倒在地,用手中的竹槍向管家的身上便是一頓猛刺。

  ??眼看著鮮血猛烈的從管家的胸膛裏噴濺出來,躲在柴草堆後麵的李惠媛立刻尖叫了一聲,就在她要發出聲音的一刹那,一隻手迅速的伸了過來,捂住了她的嘴。

  ??她轉過頭,看到那張和她同樣美麗的臉已然蒼白得沒有半點血色。

  ??那是她的好姊妹閔芷萱。

  ??亂民並沒有發覺她們的藏身之處,在殺死了管家和所有的官兵之後,他們開始對捕獲的貴婦人母女進行可怕的淩虐。

  ??看到母女兩個——全州郡監金先勇的夫人和女兒給剝掉了衣服,用繩子捆在了院中的樹上,被那些曾經受奴役的人施以可怕的暴行,閔芷萱轉過了頭,緊緊的閉上了眼睛。

  ??她怕自己再多看一眼那殘忍可怕的景象,精神就會崩潰。

  ??作為罪臣李載冕和閔台鎬的女兒,給閔妃“發配”到這裏已經是非常淒慘了,但她們倆作夢也沒想到,會遇到比“發配”還要可怕的事情。

  ??她們隻盼著這一切快快的結束,不要發生在她們身上。

  ??但事與願違,很快,亂民便發現了她們的藏身之處。

  ??她們倆的一切反抗都無濟與事,在她們倆也同樣給剝光了衣服,往樹上捆的時候,李惠媛看到了渾身傷痕累累已然不成人形的金夫人母女二人的屍體。

  ??這會是她們姐妹倆的結局嗎?

  ??此刻的她,已經沒有力氣掙紮了。

  ??一張滿帶腥臭味的臉正向她赤倮的身子貼近,周圍到處是猙獰的笑聲。

  ??她猛地咬住了舌頭。

  ??下輩子,隻求不要再托生在朝鮮。

  ??“砰!”一聲清脆的槍響傳來,那張臉的表情瞬間凝固,然後晃了晃,倒向了一邊。

  ??看著雪白的胸前滿濺的腦血,她吃驚地瞪大了眼睛,咬舌的舉動也停止了。

  ??隻見一個穿著藍色軍服戴著大簷帽的軍官,一手拿著劍,一手拿著左輪手槍,單槍匹馬的衝了進來,所到之處,當者皆斃,亂民大駭,一時間亂成一團,軍官借機衝到了她們身邊,擋在了她們身前。

  ??“鼠輩安敢如此!”軍官怒瞪著麵前的亂民,厲聲喝道。

  ??聽到對方說的是乾語,李惠媛心中升起了一線希望。

  ??難道,是上邦的天兵到了?

  ??亂民們顯然也認出了這個乾國軍官的身份,許多人的臉上現出了恐懼之色。

  ??對於宗主國大乾帝國,他們本能的感到畏懼。

  ??“殺了乾國狗子!”一個亂民頭目大叫了一聲,舉刀便要向乾國軍官劈砍,但就在這時,又是一聲槍響,亂民頭目的腦袋迸出一團血霧,身子隨即向後栽倒。

  ??亂民們又是一陣大亂,紛紛向後退開,驚慌的看著麵前的這尊煞神。

  ??乾國軍官看了一眼捆在樹上的兩個女子,皺了皺眉,厲聲用乾語大喝道:“全部殺掉!一個不留!”

  ??聽到這個乾國軍官象是在向誰下著命令,李惠媛和閔芷萱轉頭一看,立刻看到了門外的藍色浪潮。

  ??槍聲連綿不絕的響了起來,四下裏全是亂民的慘叫聲。

  ??不一會兒,亂民全都變成了滿地的死屍。

  ??乾國軍官看也不看,揮劍斬斷了捆縛李惠媛和閔芷萱的繩索,然後背對著她們,走過滿地的血泊,來到馬車前,拉過一個衣箱打開,取出了裏麵的女人衣服,來到驚恐不安的她們麵前,分別將衣服披在了她們的身上。

  ??“沒事了,放心吧。”他看著她們,柔聲用朝鮮語說了一句。

  ??這時大隊的乾軍出現在了院子裏。

  ??衝在前進的幾個軍官和士兵看到她們,不由得愣住了。

  ??“你們看到什麽了?”那個乾國軍官看了他的部下一眼,平靜的問道。

  ??“回長官!屬下什麽也沒看見!”幾個士兵立刻抬起頭來立正,大聲的回答道。

  ??“檢查一下有沒有活的,有氣的補一刀,一個活口也不要留。”軍官看著死屍中的金夫人母女,又看了看李惠媛和閔芷萱,沉聲命令道。

  ??“是!”部下齊聲答道。

  ??李惠媛和閔芷萱知道這位可敬的軍官這麽做是為了保全她們的名節,不由得感動不已,相擁而泣。

  ??“偉兒這一次去朝鮮,竟然能收了兩個翁主,”林逸青放下了手中的電報,不由得感歎起來,“前些日子收了西園寺家的長女,這回又收了李載冕和閔台鎬的女兒,這桃花運還真不是一般的強啊!”

  ??“朝鮮向來出美女,林君若是喜歡,也可以收一個啊。”島津洋子聞言笑道,“林君是不是忘記了,你這裏也有一個朝鮮美女啊,那位朝鮮狀元公金玉均的妹妹,還在你那兒押著呢。”

  ??“是啊!還把她給忘了。”林逸青聽到島津洋子說起金泰馨,不由得摸了摸手上的傷疤,悻悻的說道,“這姑娘上回還咬了我一口呢,牙口夠狠的。”

  ??“小姑娘不懂事,教育教育不就行了?”島津洋子微笑道,“她現在已經出落成了一個大美人,林君見了她,難道就不動心嗎?”

  ??“好吧,我這就去教育教育她。”林逸青看著桌麵上新洗出來的關於朝鮮現下情形的眾多照片,心裏忽然有了主意。

  ??其實現在金泰馨已經不用林逸青教育了。

  ??她已經從報紙上看到了現在的朝鮮是個什麽樣子。

  ??雖然她這些年一直被林逸青軟禁,但林逸青並沒有將她完全同外界隔絕,隻要不想著逃跑,她的要求,基本都能夠得到滿足,象讀書看報,林逸青從來就沒有禁止過。

  ??這些年來,林逸青對朝鮮的預言和評價,都是正確的。

  ??現在的金泰馨,已經明白了朝鮮積貧積弱的症結所在。

  ??那就是兩班。

  ??古代朝鮮考試製度,分為正統科舉、武科舉同雜科科舉三種。正科和武科是兩班子弟的特權,一般百姓隻能參加雜科。在朝鮮時代,兩班是士大夫以及其家屬集團的代名詞,然而“兩班”一詞的含義本身並非如此。在高麗時代,將各級官員分為“文班”(文官)、“武班”(武官),依據各自的等級授予俸祿。由於在朝堂之上,文官站立於東麵,武將站立於西麵,因此兩班又有東、西兩班的稱呼。而在太祖大王開國之後,也承襲了高麗時代的舊製,形成了新興的文班與武班,其身份是世代相傳,成為朝鮮王朝的統治階層,壟斷了國家一切的利權。

  ??與高麗時代的守舊貴族一般,朝鮮時代的兩班從建國初期就一直掌握著國家的經濟基礎。在太祖李成桂的科田製改革中,以鄭道傳為首的功臣從舊貴族手中奪得了土地,而建國之後,由朝廷以各種名目授予的田地(科田)、俸祿(所謂功臣田),以及兩班私自圈占、兼並的平民田地,使得兩班財富不斷積聚,而政府稅源日益捉襟見肘,兩班的經濟特權造成了朝鮮國家的貧弱。世宗時期以來,兩班農莊的擴展到了無法抑製的程度,因為兩班的巧取豪奪而失去土地的農民淪為佃農,而擁有足夠的莊丁、奴婢的兩班,由加速對荒蕪土地的開墾、並進一步兼並土地,兩班的財富因此猶如雪球一般越來越龐大。地方上兩班魚肉人民,獲得巨額田租,而政治上,兩班也是財大氣粗,因此造成的朝廷綱紀紊亂、社會秩序失調,是不難理解的。兩班終於成為隔在庶民與王室之間國家的實際統治者,王室隻可以從兩班嘴邊的剩飯獲取生存的養份,因此而造成的王室沒落,也持續了好幾百年。

  ??由於兩班的身份是世襲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兩班的人口也隨之而增長,於是兩班內部產生了爭鬥,這是一個兩班自身優勝劣汰的過程。朝鮮時代,嫡子與庶子的區分非常嚴格,為了控製兩班人口過快增長,自太宗大王時代起,做出了“庶孽禁錮”的規定。所謂的“庶孽”,其實是指兩班家庭中妾侍所生的後代,為了減慢兩班的人口增長速度,作為庶孽的兩班人口,淪落為脫離兩班圈子的另一個階級,稱為“中人”,不得享受兩班的待遇,而隻能充當翻譯、醫官、捕校等低級基層官員。而另一方麵,兩班階層為了保護自己的田產,就必然會挖空心思鞏固自己的地位,朝廷上出現了士大夫爭奪有限官職的鬥爭,後來,士大夫們個體的矛盾最後上升到門閥的鬥爭,個體的士大夫不得不相繼加入到某個集團中謀取利益,這就形成了黨爭。朝鮮士大夫之間的鬥爭,就是由開始的僅僅是不同政見、不同理念,發展到最後的黨派林立、不斷分裂。黨派之爭愈演愈烈,兩班也在這個過程中慢慢崩潰,同時連帶著國家的不斷衰敗。

  ??朝鮮開國不不久,朱子學說的分立就已經開始出現。以功臣們為首的勳舊派,以及以堅持節氣、拒絕侍奉新王朝的在野士林派。勳舊派以鄭麟趾、申叔舟等勳臣為首,繼承了大性理學家權近的道統,聚集在漢陽一帶,故又稱為“近畿派”,是國家的統治核心。以金叔滋為首的嶺南學者,則繼承了學者吉再的道統,堅守對高麗王朝的孤忠,成為於勳舊派相對應的士林派,又稱為私學派。這是朝鮮時代黨爭開始之前士大夫勢力的基本態勢。而這一態勢開始出現變化是在世祖大王篡奪端宗大王王位後出現。勳舊派朝臣中因為擁護世祖與否而分裂成兩個派別:以勳舊派正統繼承者自居的鄭麟趾為首的派別、以不滿世祖大王(世祖大王為世宗大王之次子)篡奪王位擁護端宗大王(端宗大王是世宗大王之孫,文宗大王之子)的成三問為首的派別。如此細分,又可以將不滿世祖大王的派別分為以“死六臣”為代表的大義名份派別和“生六臣”為代表的節義派。所謂死六臣,即指意圖推翻世祖大王、擁立廢王端宗複位的金文起、成三問、河緯地、李塏、樸彭年、柳誠源等六人,在世祖大王二年被誅滅。所謂的生六臣,是指金時習、李孟專、成耽壽、趙旅、元昊、南孝溫等六位不滿世祖大王篡位而淡出官場的士大夫。士大夫的門閥之爭越往後就愈演愈烈,與勳舊派對立的士林派步入朝廷之後,士大夫的鬥爭又空前激烈起來。成宗大王時代,士林勢力踏足朝廷,在朝廷急速地推行符合士林派施政理念、而與勳舊派方針利益相悖的政治改革,勳舊與士林的矛盾難以調和,最終在燕山君時代引發了一連串的“士禍”,聯綿不斷直到明宗大王時代。在此五十年間的士禍當中,屢次遭受打擊的士林勢力,在朝廷形成朋黨,於是,士大夫的鬥爭又上升到黨爭階段。

  ??“壬辰倭亂”時期,由於戰亂等原因,官府能夠征召的良民減少,官軍無力負擔起整個戰場的抵抗,而不得不依靠義軍作戰。因此,對義軍的論功行賞產生,從而為賤民、奴婢從良開辟了道路。為數不少的公私奴婢和非兩班的良民,通過參加義軍而獲得官府的嘉獎,或脫離了賤藉,或步入了兩班階層。胡亂當中也有類似的獎賞原則,對建立軍功的下層人民授予高一級別的身份。另外,為了恢複戰後蹂躪的社會經濟,官府采取了賣官的措施,一批願意繳納糧食的富農,躋身於兩班行列,通過繳納糧產而晉位兩班的並不局限於富農商人,甚至連公私奴婢、手工業者也樂於此道。後來,這種賣官製度成為了慣例,一旦官府出現經濟危機,就大量地賣官鬻爵、出售未署名的任命狀,晉身兩班成為尋常的交易,之後,兩班的人口迅速上漲,到了近世,兩班戶在總人口的比重,甚至已經達到多數,占了六至七成左右

  ??一方麵,下層民眾不斷躋身於兩班行列,另一方麵,也有不少固有的兩班失勢,被排擠出權力中心,淪為鄉班(鄉下的兩班)甚至地位更為低下的勞動者。沒落的兩班是朝鮮王朝不穩定的潛在因素,失意的沒落兩班往往會與朝鮮王朝發生正麵衝突,領導各種民亂對抗官府。

  ??由於戰亂和饑荒,朝鮮朝政局不穩,兩班身份製的變動導致兩班人數暴增,但內部低級別兩班比例過高,於是兩班內部分化嚴重,掌權兩班腐化墮落,失權兩班沒落貧困,兩班總體的社會功能明顯滑落;兩班社會地位的下滑與中人社會地位的上升,加之新興富民階層的興起,兩班與非兩班階層間的差別縮小;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變更導致社會關係發生變動,朝鮮王朝末期近代化開始萌芽。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兩班身份價值觀開始受到質疑和批判,兩班在名義上雖然仍然高居統治地位,但社會身份明顯貶值。

  ??兩班人口的膨脹一直是兩班階層無法克服的痼疾,兩班人口的自然增長,已經使得兩班階層承受著巨大的人口壓力。而自從朝鮮王朝中期以來,曆盡“倭亂”和“胡亂”,兩班與庶民的界限模糊,大批非兩班階層的人口湧入兩班階層當中,兩班自此權威一落千丈,“凡此種種,萬民塗炭,村村哭聲連天,人人怨聲載道,八道民心惶惶。兩班官吏以至富豪,既魚肉百姓,民惡能不以為敵?彼之生存,全仗百姓,何故置百姓於死地?故百姓日夜盼國亡,有言必稱亡國,曰:‘此朝必亡,非亡不可,何不早亡?’”以兩班為基礎的朝鮮王朝政治體製的崩潰已是不可避免,朝鮮王朝因兩班而踏上了敗亡之路。

  ??看到報紙上刊登的朝鮮日趨沒落的現狀,金泰馨傷心的哭了起來。

  ??門開了,林逸青走了進來。

  ??看到她在哭,林逸青先是一愣,但看到她桌上的報紙之後,他立刻明白了過來。

  ??林逸青故作哀愁狀的歎了口氣,將手中的照片和報告隨手丟在了桌子上。

  ??金泰馨看到他進來,不想讓他看到自己的淚水,便立刻止住了哭聲,取過手帕,拭去了臉上的淚痕。

  ??不等林逸青說話,她已經看到了桌子上的照片,立刻將照片拿了過來。

  ??看到照片上兩班官吏魚肉百姓的情形,她感到胸腔裏似乎有一團火在燃燒。

  ??“爵部大人,您英明神武,天下少有,為朝鮮也做了許多事,您知道朝鮮在發生這樣的慘事,為什麽不阻止呢?”金泰馨揚了揚手中的照片,大聲質問道,“您把這些用相機拍下來,拿給我看,就是為了刺痛我這樣一個弱女子嗎?”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