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五章 皇儲“導師”
作者:銀刀駙馬      更新:2021-07-17 11:30      字數:5755
  “你還是一位攝影師?”瓦萊麗對陳偉越來越佩服了。

  ??“算是業餘愛好吧!畢竟拍攝軍艦比用畫筆畫要容易得多,也更準確,林先生給了我他發明的最新式的照相機,這是他準備獻給尊敬的大乾帝國皇太後的禮物,當然,還處在測試階段,不過,我敢說,整個維也納也找不到這麽好的照相機,公主殿下想不想試試?”這是陳偉第二次以“公主殿下”稱呼她,說明他已經知道了她的身份。

  ??“那太好了,對了,如果是詹姆斯你的話,不要叫我公主殿下,請叫我瓦萊麗,好嗎?我也可以叫你詹姆斯。”

  ??“好的,瓦萊麗。”

  ??“謝謝,詹姆斯。”

  ??林逸青遠遠的看著陳偉和瓦萊麗開心的交談,瓦萊麗不時發出爽朗的笑聲,頗有其母茜茜公主年少時的風采,不由得感慨年輕真好。

  ??不知不覺的,穿越到了這個時代,他已經36歲了。

  ??就在這時,魯道夫皇儲走了過來。

  ??“您看到我的妹妹了?”魯道夫注意到了林逸青的目光,笑著說道,“她和我母親年輕時一樣,熱情而好動。”

  ??“她是一個可愛的天使。”林逸青微笑道,“她現在這個年紀,正是愛和被愛的最好年紀,不象我們,都有些老了。”

  ??“是啊!時光真的是如流水一般啊!”魯道夫聽了林逸青的話,顯然深有感觸。

  ??通過這些天的交流,林逸青和魯道夫皇儲之間的談話,已經象兩個好朋友一樣隨便了。

  ??在林逸青由意大利進入奧匈帝國境內之後,由於伊麗莎白皇後沒有回維也納,奧皇無法舉行歡迎儀式,為了拖延時間等皇後回來,奧皇派出魯道夫皇儲為代表前去迎接林逸青,並安排林逸青先行參觀位於的裏雅斯特港的S.T.T造船廠和斯柯達兵工廠。

  ??在魯道夫皇儲的陪同下,林逸青詳細參觀了S.T.T造船廠,觀看了正在建造中的以魯道夫和儲妃比利時公主斯蒂芬妮命名的兩艘鐵甲艦“魯道夫”號和“斯蒂芬妮”號,並會晤了奧匈帝國海軍總司令弗裏德裏希?馮?波克上將和造艦總監約瑟夫?庫奇卡。林逸青在皇儲的陪同下還登上了利薩海戰的功勳艦“費迪南德?馬克斯大公”號鐵甲艦參觀,可謂不虛此行。

  ??正是在這段時間裏,林逸青和魯道夫皇儲變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對於在原來曆史時空當中自殺身亡的皇儲的事,林逸青知道的也不多。

  ??魯道夫是奧匈帝國皇帝弗蘭茨?約瑟夫一世的獨子。因精神崩潰,與女友一同殉情自殺。當時魯道夫的貼身仆人洛斯歇克發現皇儲和他的情人瑪麗?維茲拉在梅耶林宮的房間裏開槍自殺了。皇儲的死訊被報告給奧皇後,他非常傷心,不久就召集全體皇室成員和大臣們,通報並緊急處置這一突發事件。人們被告之,皇儲魯道夫“因極度興奮,於今日淩晨死於心肌梗死”。第二日午夜,一輛靈車將皇儲悄悄運回維也納。三日後,皇儲的靈柩被送往皇家墓地。奧皇不讓各地諸侯王來參加簡單的葬儀。不過,據在場的人說,奧皇哭得很傷心。

  ??根據奧皇的命令,兩位著名醫生曾對皇儲的屍體作了解剖檢驗。他們的報告確認皇儲是“因一時精神錯亂而自殺”,但奧皇根本不相信。人們想不通年輕有為的皇儲為什麽要自殺,紛紛猜測事情的原因。

  ??有人從皇儲和他的情婦自殺於梅耶林宮這一事實斷定,梅耶林宮的悲劇是一出愛情悲劇。皇儲魯道夫在16歲的時候就和比利時公主斯蒂芬妮訂婚,但他們婚後的生活並不幸福。一直以來,魯道夫想要離婚,但奧皇不同意他這麽做。幻想破滅後的皇儲則以到處尋歡作樂來消解他的精神痛苦,經常夜不歸宿,通宵達旦地和別的女人在一起廝混。

  ??在波蘭人舉行的一次舞會上,魯道夫經人介紹,認識了一位名叫瑪麗?維茲拉的少女。她對英俊瀟灑、風流倜儻的皇儲一見鍾情,瘋狂地愛上了他。兩人之間的感情顯然是奧地利皇室所不能容忍的,這大大有損皇室的風雅。皇儲夫婦關係鬧得越來越僵,以致魯道夫有一次公然對斯蒂芬妮說:“既然沒有什麽解決的辦法,隻好我先打死你,而後我再自殺了事。”這些威脅性的話語傳到奧皇的耳朵裏,實在是令他頭疼不已,最後隻得決定對兒子攤牌,讓魯道夫為了皇室的穩定而斷絕與情人的關係。

  ??一天清晨,奧皇突然召見皇儲,兩人談話的內容不得而知。魯道夫從父親那兒出來,回到自己的辦公室。在那裏,他迅速寫了幾封信,分別是給斯蒂芬妮、他的妹妹、他的母親以及一些朋友。然後,他回到自己的寢宮,告別妻子和女兒後,獨自動身去梅耶林宮了。同時,瑪麗也悄悄去了梅耶林宮。

  ??在皇儲生命的最後一個晚上,他給自己的貼身仆人洛斯歇克寫了一張便條,讓他去找一名牧師為他祈禱,要他“把我和女男爵合葬在一起”。悲劇發生後,人們從皇儲寫給妻子的信中,看到這樣的話語:“你終於在我的羈絆之中和我為你帶來的痛苦之中解脫出來了,祝你萬事如意……”人們還從瑪麗寫給她妹妹的遺書中讀到大致相同的意思:“你隻能為愛情而結婚。我未能這樣做,然而我情願到另一個世界去。”因此,很多人認為,奧皇突然召見魯道夫時一定嚴厲地訓斥了他,並且逼他立即與情人絕交。癡情的魯道夫隻得和情人雙雙選擇了殉情的絕路。

  ??也有一些人認為皇儲自殺的背後深藏著政治原因,不單單是為情所困。魯道夫作為皇位繼承人,自幼就受到與眾不同的教育,他的觀點非常另類,甚至匿名在奧地利報刊上發表抨擊奧地利貴族製度的文章。他的叛逆性格和活動致使他每一次外出都有一些偽裝的警務人員跟蹤,他的住處也受到監視。據傳說,魯道夫曾答應隻要匈牙利人起兵反對他的父親,他就會宣布奧匈分治,而他可以就任匈牙利國王。因此,魯道夫也可能是出於政治原因自殺的。當然,要證實這一點還缺乏足夠的材料。不過,他在寫給妹妹的信中說:“我是違心地辭別人世的。”這似乎可以間接證明魯道夫的死是被迫的。

  ??其實,整個事件有一個關鍵的地方,那就是那天清晨奧皇緊急召見皇儲的過程中到底談了些什麽,這很可能是導致魯道夫自殺的真正原因。奧皇是這個悲劇故事中唯一的知情者。然而,當他撒手塵世的時候,卻將整個梅耶林宮悲劇的謎底帶走了。梅耶林宮的悲劇也成為歐洲六大曆史之謎中的一個,直到後世也沒有人能弄清事情的真相。

  ??但林逸青在同魯道夫皇儲的接觸中,卻發現了他真實的性情。

  ??魯道夫聰明好學,興趣廣泛,和他那善於克製、對任何稍微深奧些的東西都沒有興趣的父親相比,他很願意把自己沉浸於無處不在的知識當中。他對政治學、軍事學、生物學都有研究,身為一名天主教徒,他曾去聽德國動物學家海克爾?恩斯特的關於達爾文進化論的演講,令教會人士大為震驚。

  ??奧皇對兒子的興趣不僅不加禁止,甚至還有些讚許,他可能記得自己在十幾歲的時候也曾刻苦學習過,隻不過背誦多過動腦筋,而且他18歲就登上帝位,淹沒在繁瑣的國務活動中,再也沒有可能培養什麽興趣愛好。在林逸青看來,魯道夫的天資性情顯然是來自於母親茜茜的遺傳。也許是對兒子的鍾愛,也許是對自己所不具有的天賦的寬容,總之,盡管嚴厲的阿爾貝特大公等人都對魯道夫“離經叛道”的愛好非常反感,奧皇卻滿不在乎,甚至有點縱容。

  ??作為帝國皇儲,魯道夫理所當然的要在軍隊當中感受和磨礪一番。他20歲時成為駐布拉格的波希米亞陸軍36步兵團的一名上校。在布拉格,魯道夫無往不至的興趣又從生物學、政治學延展到了軍事學。他對普法戰爭的研究促成了向布拉格的軍官們所做的一場演講和一篇容量相當大的文章。但是,魯道夫沒有經過正規的學術訓練,他的研究與探索仍然停留在一個熱情洋溢的愛好者的水平上。或許是由於來自於母親一方遺傳的影響,他個性中的東西不是理智與冷靜,特別是在這個充滿了青春活力的時候,他不可避免的喜歡與美貌女子交往,並且渴望能夠娶一個美麗智慧並存的如同母親一樣的女人。

  ??魯道夫很快到了相親的時候,哈布斯堡皇室希望他能夠娶一個出身高貴、性情才德又適合擔任未來皇後的年輕女子。在茜茜四處為他張羅的時候,他本人卻一點也不急。他的相親旅行從馬德裏到裏斯本,然後是德累斯頓,但是西班牙公主在姑娘們中顯得太一般了,薩克森的那位又比一般的姑娘胖許多,人生是如此多樣,生活是如此豐富,他沒有心思讓婚姻捆住手腳,尤其是圍繞在他身邊的女人們都是那麽美麗動人、風姿綽約,顯得那些茜茜為他找來的端莊淑雅的姑娘們是那麽蒼白無味,舉止笨拙,說話正經無趣,躲閃的目光象小兔子一樣驚慌失措。

  ??政治婚姻的合理性多於合情性,在和年僅15歲的比利時公主斯蒂芬妮訂婚後,他在向別人介紹自己的未婚妻的時候用了“標致、敏感、相貌特別”的字眼,可見他對她相貌的評價,對比起來,他的用詞還算厚道,他自恃美貌而且向來對別人的相貌非常在意的母親茜茜則直截了當的把未來的兒媳稱作“鄉下土妞”。林逸青知道,茜茜之所以能夠稱自己為“東方阿喀琉斯”,同意回維也納和奧皇一道歡迎自己,也是和自己的相貌入了她的法眼不無關係的。

  ??而魯道夫之所以對自己傾心羨慕,主要是因為自己的妻妾眾多,個個美貌異常卻從不爭風吃醋。

  ??在這些天他們二人的交流中,很多都是關於女人的。

  ??在了解了魯道夫的性情和苦悶之後,林逸青便有了“引導”他的想法。

  ??魯道夫一直搞不明白林逸青的眾多美女們為什麽會和諧相處,林逸青告訴魯道夫自己管理妻妾的辦法,最主要的一點,就是一碗水端平,每個女人都一樣看待,製度紀律嚴明,按規則辦事,走程序,不偏不倚,這就消除了妻妾隊伍當中因“患不均”、嫉妒等原因可能造成的不穩定因素。

  ??再則,林逸青讓她們都有事情做,即投其所好,對症下藥。林逸青告訴魯道夫女人若沒事幹,三個女人一台戲,東家長西家短,就會整天搬弄是非。他采取綿裏藏針、各盡其能的辦法,有人負責場麵出風頭和接待工作(比如何韻晴和桐野千穗);有人管理錢財(如岩崎尤佳),有人負責歌舞(如鳳曉蓉),有人負責安全保衛工作(如望月姐妹和星月琉璃),有人負責文書筆墨(如潘清嫻),有人負責外出辦事(如朱雪雁和黃崢嶸),晚上“值班伺候”,雲雨歡娛。大家都在忙。而忙就好,閑事就少。

  ??林逸青告訴魯道夫,能夠讀懂人心、善解人意、投其所好的男人,從來都不缺女人,魯道夫聞言大為折服。

  ??林逸青還告訴魯道夫,在宮廷裏,最快達到目的的捷徑並非直線,而是費盡心機去接近最有前途的人,那些鶯鶯燕燕的女人們實際上是最機靈的政治活動家,或許也會是最野心勃勃的陰謀家。因此,與那些社會名媛的交往是必要的和必須的。林逸青告誡魯道夫,由於他生長在帝王家庭,他必須明白,政治領域的倫理道德與一般觀念大相徑庭,魯道夫一方麵太過熱衷於家庭教師傳授給他的書本知識,一方麵又缺乏清醒看世界的條件。作為未來的帝國君主,他需要獲得更多的實際經驗,所以大可不妨放任自己在種種場合下去體驗生活的種種微妙之處。

  ??除了女人方麵的引導,林逸青還把另外一些現在比較“時髦”的觀念灌輸給了魯道夫。

  ??林逸青對魯道夫說,“作為一個大眾力量勃升時代”的貴族有誌青年,他應該豎立“當今世界上,身居高位的人必須工作才能配得上他的高位”的觀念。魯道夫對此深以為然,他早年曾陪同母親茜茜去英國訪問旅行,在英國他會見了當時的英國首相迪斯累利,參觀了英國中部和北部的工業區,後又前往蘇格蘭南部,英國貴族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角色與地位使他深受啟發,托利黨和輝格黨兩個對立而並存的政治力量代表不同社會集團的利益給了他深刻的印象。林逸青則向他說明,君主製度與民主製度、政黨製度其實可以以一種相當平和而有效的方式共同發揮作用,並非是水火不容的。

  ??魯道夫和林逸青談了自己心裏的苦悶,他知道奧匈帝國本質上還是保守的君主政治,他對父親聽任“黑衣人”(教會)將勢力擴大至教育領域十分不滿,他對父母的看法也漸漸的發生了改變,在私下裏,他對林逸青說母親茜茜是一個“盡管非常聰明卻遊手好閑的女人”,他對父親的評價則是:“我的皇帝父親沒有朋友,他的性格與天性不允許他那樣。他身居高位,形單影隻,他與那些履行職責、為他服務的人談話,但小心翼翼的避免真正的交流,……這樣,他很少知道人們的思想,感情,以及觀點和意見。隻有手中握有權力的人才有機會接近他,而他們用對自己有利的方式來向他解釋事情,他相信我們生活在奧地利有史以來最快樂的時期,而這正是別人一直以來告訴他的。看報紙時他隻讀那些用紅筆畫出來的段落,這樣,他就與世隔絕,聽不到公正的、真正忠誠的建議。……曾經有一段時間,母親會與他談一些嚴肅的事情,及時把反對意見傳達給他。但現在,這樣的時光已經一去不複返了,帝國的皇後現在除了運動和遊山玩水以外對什麽都漠不關心,父親又回到了老樣子:偏執、粗魯,疑心重重。”

  ??魯道夫深知這樣的評論一旦被外界知道會引起什麽樣的反應,所以他隻是私下裏和林逸青發發牢騷,並且叮囑林逸青千萬不要外傳。林逸青對皇儲和自己說掏心窩子的話自然十分感動,答應他絕不會外傳的同時,還幫他想了不少的辦法,以擺脫目前的困難處境。

  ??林逸青給皇儲的建議就是:韜光養晦。

  ??林逸青講述了自己從日本回歸乾國後的經曆,他告訴魯道夫,大乾帝國的保守勢力比奧匈帝國的保守勢力要強大得多,他的經驗是,在沒有足夠的力量擊敗他們之前,不必要太過顯露鋒芒,最好的辦法是低調,首先保住自己的權位。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