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一章 三日天下
作者:銀刀駙馬      更新:2021-07-17 11:30      字數:5869
  在得知日本方麵支持朝鮮開化黨人發動政變和日軍進攻仁川之後,由陳樹棠、吳兆友緊急函告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紹泉朝鮮發生政變的消息,請求增兵並指示應對策略。袁蔚霆則在12月5日下午和夜間做好了戰鬥的準備,他首先聯絡爭取由他編練的朝鮮新軍京軍壯衛營。當晚,袁蔚霆向壯衛營官兵發放上等成色的黃金8000兩,與左右營統帶官金鍾呂、申泰熙秘密約定次日入宮,共同護衛國王。袁蔚霆還尋找出兵的名義,他要求朝鮮右議政沈舜澤寫信求援,於是沈舜澤以朝鮮政府名義致函袁蔚霆等乾軍將領,懇請其出兵鎮壓開化黨,解救國王,驅逐日軍,袁蔚霆由此得到了出兵的充分理由。

  ??此時開化黨雖然政變成功,但形勢已經發生了微妙的變化。閔妃在金玉均等人的欺騙和恐嚇之下來到狹小的景佑宮,本來就十分不爽,當時,另一名守舊派大臣沈相薰成了漏網之魚,他利用在宮中值勤的機會,在12月5日早晨將閔台鎬、柳在賢等大臣被殺的真相(此前金玉均欺騙國王稱為乾人暴徒所殺)寫成密信,放入禦膳中,開化黨人徐載弼掌管禦膳進出,但沒有察覺到藏在禦膳底部的密信,因此密信落入閔妃手中。閔妃由此得知自己的族人閔台鎬、閔泳穆已被開化黨人殺死,最寵愛的侄子閔泳翊也被砍成重傷(還有個艦長侄子已經送命),因而對金玉均等人恨之入骨,決心鏟除開化黨。她利用宮女傳遞消息,要求沈相薰火速出宮,與閔氏外戚集團的官員和乾軍取得聯係,並製造輿論,誘導朝鮮民眾反對開化黨。而閔妃自己則竭力慫恿李熙搬回寬敞不易防守的昌德宮。盡管開化黨人堅決反對,但在苦不堪言的王室成員和宮女宦官的強烈要求及日本公使竹添進一郎自以為是的許可之下,12月5日中午,李熙、閔妃等王室成員從景佑宮搬出,在桂洞宮(李載元之府邸)作短暫停留,於當日下午回到昌德宮。12月6日上午,開化黨人成立的朝鮮新政府發布改革政綱。開化黨本來就缺少民眾基礎,如今又與日本兵勾結,劫持國王,殺害大臣,所以整個漢城流言四起,說王妃已被開化黨殺害,國王生死未卜,開化黨將另立8歲的國王庶子李輞為新國王。漢城市民並不認同開化黨的政綱,反而不滿其犯上作亂的作為,紛紛聚集起來,要殺盡倭寇,解救國王。未遭開化黨清洗的中間派大臣金允植、南廷哲等紛紛跑到乾軍大營,“痛哭乞師”,要求乾軍出兵解救國王。袁蔚霆在部分駐朝乾國官員和將領猶豫不決的情況下,果斷決定率乾軍入宮鎮壓開化黨。

  ??袁蔚霆與吳兆友等人商量後,先派留在乾軍大營受命求援的朝鮮京畿監司沈相薰返回王宮,讓其伺機向國王傳遞乾軍將入宮解救的消息。此時陳樹棠、吳兆友等人仍猶豫不決,為了打消眾人的疑慮,袁蔚霆慨然承諾“如果因為挑起爭端而獲罪,由我一人承當,決不牽連諸位”。見眾人首肯,袁蔚霆立刻率2000官兵及朝鮮京軍壯衛營左右營大舉進攻昌德宮。

  ??當天下午3時,乾軍和親乾朝鮮軍共3000人向昌德宮發起進攻。袁蔚霆從敦化門直入昌德宮,直接同日軍交戰;吳兆友從宣仁門入昌慶宮,包抄左路;張光前殿後策應。乾軍一入宮門,便遭到朝鮮士官生徒組成的“忠義軍”和日軍的猛烈射擊。乾軍果斷還擊,雙方展開了激戰,宮內頃刻大亂,閔妃攜王世子李拓趁亂逃出昌德宮,在沈相薰、李範晉等人的保護下逃往東郊覺心寺避難,其他宮中女眷也紛紛逃走。李熙在李載元等左右近臣和武監的護衛下從自己所在的昌德宮觀物軒逃出,走到後苑大報壇時被日本人和開化黨發現而劫走,轉移到演慶堂安置。袁蔚霆攻入昌德宮,直抵觀物軒,發現國王已被轉移,遂與退守樓台的日軍展開新一輪的激戰。袁蔚霆身先士卒,即使屍體滿路也毫無懼色,奮勇當前。正膠著間,王宮守軍中數百名先前蒙袁蔚霆督導訓練的朝鮮士兵臨陣倒戈,加入了乾軍一方,戰局立時扭轉。

  ??戰況激烈之時,正在演慶堂的開化黨人和日本人亂作一團,金玉均、洪英植等人要求國王李熙發布“勤王告示”,召集“天下義兵”前來“平亂”,李熙堅決拒絕,金玉均不得已,便盜用國王禦璽,以國王名義發布文告,召集“義兵”前來,同時他召集開化黨人之前聯絡的地下會黨武裝前來助戰,而竹添也將漢城裏所有的日本浪人動員起來,進攻乾軍。但沒想到乾軍迅速打敗了日軍,金玉均和竹添倉惶挾持國王李熙逃跑,前後輾轉五次,來到東北角宮牆,遇到了洪啟薰率領的800名朝鮮京軍壯禦營士兵,他們向金玉均一行開槍,金玉均高呼“國王殿下在此”,洪啟薰怕誤傷國王,下令停止射擊,於是金玉均一行繼續撤退。在路上金玉均極力勸說,要李熙逃到仁川。不料竹添進一郎已經在乾軍的猛烈進攻下嚇破了膽,他違背諾言,決定先行率日軍撤離,退回公使館等待援兵。李熙則命人帶他去城北關帝廟避難。日軍要撤回公使館,李熙要去北關廟,開化黨人被迫作出抉擇。經過一番商議,金玉均、樸泳孝等開化黨骨幹隨竹添去日本公使館待援,洪英植等人護衛李熙出宮赴北關廟。昌德宮內的戰鬥持續了兩個小時,乾軍大獲全勝,但卻不見國王的蹤跡。袁蔚霆重金懸賞打探國王去向,夜間才得知其下落,立刻派兵前去北關廟搶奪。洪英植、樸泳教及20名開化黨士官生徒拚命阻止,結果當場被親乾朝鮮軍士兵全部射殺。

  ??次日,國王李熙移居袁蔚霆所部軍營,召集原政府成員金弘集、金允植等,商議善後,並召見各國使節,告知政變平息。開化黨人的“三日天下”宣告終結。

  ??在這場政變中,乾軍有122人陣亡,親乾朝鮮軍有264人陣亡。漢城市民堅決擁護乾軍的平叛行動,在乾軍得勝回營時“沿路百姓手舞足蹈,歡聲如雷,至有拆己屋燎火以明道路者”,另一方麵“城中軍民,讎視日人,遇輒殺之,毀其所駐營房”,這時開化黨人召集的“義兵”和地下會黨武裝趕到了,日軍也得到了此前潛入朝鮮各地的“地下部隊”的增援,士氣大振,開始瘋狂發動反撲,漢城頓時陷入到了混戰之中。

  ??到目前為止,日軍和開化黨武裝對乾軍陣地的幾次進攻都被打退,死傷累累的他們遷怒於未能進入城中安全區的乾國商民,是以才有了剛才的無端屠戮。

  ??袁蔚霆正思考著如何解救那些無辜的乾國商民,葉都任卻驚喜的大叫起來:“看!大人!咱們的炮艇過來了!”

  ??袁蔚霆順著他指的方向舉起了望遠鏡,果然看到了三個小小的黑點正在漢江江麵急馳而來。

  ??這三艘炮艇在平滑的江麵上激起了水花,以單縱隊行進著,其中一艘“青洲”級炮艇的位置離岸較近,另外兩艘“馬江”級炮艇則在右方,離岸稍遠一些。

  ??“青洲”級炮艇和“馬江”級炮艇也是林逸青設計的,炮艇的作戰環境也設定為內河,屬於小型近岸炮艇、鐵殼軍艦。“青州”級炮艇排水量僅有95噸,艇長27米,寬4.8米,吃水1.3米,航速7-8節,裝備1門75毫米克虜伯後膛炮,2門40毫米哈乞開斯5管機關炮,2挺林氏機槍。“馬江”級比“青洲”級更小,排水量80噸,艇長23米,寬4米,吃水1.2米,裝備3門40毫米哈乞開斯5管機關炮和3挺林氏機槍。林逸青設計的這兩級炮艇的武裝配備側重於近戰速射武器,目的就是為了配合陸軍作戰,為陸軍提供支援火力。

  ??此時在“青洲1”號炮艇上,船政學堂出身的艇長林慶生正緊張的用望遠鏡觀察著岸上的情況。

  ??他們已經得到報告,說在這一地區亂黨很多,並且在屠殺乾國僑民和親乾的朝鮮民眾。

  ??自政變發生之後,乾軍雖然沒有能夠控製漢城全城,但漢城的各處戰略要地都在乾軍和親乾的朝鮮新軍手中,而支援各處守軍,充當“救火隊”角色的,便是這支內河炮艇部隊了。

  ??林逸青和李紹泉書信往來頻繁,對於洋務和軍事多有交流。在給李紹泉的信中,林逸青不止一次強調內河炮艇配合陸軍作戰的重要性,李紹泉深以為然,為了增強淮軍的戰鬥力,李紹泉分別在船政局馬尾造船廠和江南造船所“依式訂造”林逸青設計的“青洲”級和“馬江”級炮艇,共計10艘,建成後有4艘調撥到了朝鮮,這些炮艇在平定朝鮮“壬午兵變”時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越南問題解決後,林逸青將在越南的作戰經曆寫成詳細的報告,上報朝廷,令仁曦太後和小皇帝及洋務重臣們大開眼界,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紹泉對林逸青報告中提到的法軍“水陸相依”戰術極為重視,一再上書朝廷要求給大乾帝國陸軍多多配備內河炮艇,他在奏折中說:“若中土之軍與法軍在越南陸路交戰,看似足以相敵。法所據之海防、南定、海陽各處,河套環繞,利用舟師。法人長於水戰,又多淺水輪船,水陸相依,最為穩固。我兵僅賴營壘炮台,無得力兵船,無善用水雷(分析得不可謂不準確),相形見拙者多矣。”

  ??“法兵人持一後膛槍,操練熟悉,彈藥備齊,兼有輕炮隊相輔而行。離水近處,兵輪大炮又可夾擊。此西洋用兵定法也(事實如此,沒有絲毫差異),滇桂各營後膛槍既少,或有槍而缺子彈,操練又素未講求,輕重炮位則更少,徒以肉搏鋌擊取勝,不僅曉山(徐延旭)於此事隔膜。即彥卿(岑聿瑛)久統滇軍剿回匪,亦隻慣用內地槍炮,於洋器究少閱曆。擅啟邊釁,不大謬乎?”

  ??在李紹泉的呼籲下,加上日俄兩國在朝鮮蠢蠢欲動,大乾朝廷決心加強對朝鮮的控製,在整頓全國蒸汽軍艦準備應對突發事件的同時,鑒於“前因越南事起,各艦回防,仁川、漢城已無中土兵輪”,又從船政水師調撥4艘內河炮艇運往朝鮮,“駐紮漢江,為陸路之策應”,使駐朝內河炮艇的數量增加到了8艘。

  ??對於遠離本土的閩籍官兵來說,這是他們第一次執行在“接近前線”地帶上的任務。

  ??還沒有發出戰鬥警報,水兵們就全都守在火炮、機槍和彈藥的旁邊。各炮炮手們凝視著河麵和河岸,把眼睛都望疼了。

  ??此時在岸上的袁蔚霆看著漸漸接近的炮艇,又看了看日軍和開化黨武裝的陣地,冷笑了起來。

  ??“發射信號火箭,給炮艇指示方位!”

  ??“預備出擊!把自己人救進來!”

  ??不多時,一枚又一枚的信號火箭騰空而起,在烏雲密布的天空中現出刺目的光芒。

  ??“我軍陣地信號火箭……發現敵軍正在劫掠我民!”

  ??聽到了望員的報告,林慶生好象被颶風刮下指揮橋似的;同時,就聽見機艙砰然關上的刺耳的響聲。

  ??他迅速下達命令:“目標!岸上敵軍!信號:發現敵軍偷襲!跟隨我艇開炮……艇頭炮,左舷,二十度,距離……用開花彈……射擊!機關炮!攻擊!”

  ??信號旗飄揚起來,向另外兩艘炮艇通報著信息:已遇到敵人,馬上攻擊。汽笛尖銳地、拚命地叫起來。林慶生用手指緊抓著望遠鏡在眺望。炮手已做完了最後準備,不耐煩地注視著槍炮官手上舉著的指揮旗。輪機長的頭,一會兒從艙口探出來,一會兒又不見了。輪機兵為了提高馬達的運轉數,把操縱杆扳起來,直到扳到不能再向上為止,他們在榨出全部可能的“馬力”,似乎連不可能的“馬力”也要榨出來。輪機怒號著,炮艇就象在水麵上飛著似的。

  ??“準備!……開炮!”槍炮官的尖銳的嗓音響了起來。

  ??他放下指揮旗,接著又將它舉起來。炮手拉動火繩,75毫米克虜伯大炮發出轟然巨響,炮彈流星般的射向了岸邊。

  ??一聲劇烈的爆炸響起。一大團煙雲從岸上瞬間升起。

  ??“開炮!”

  ??第二發炮彈緊跟著第一發炮彈射出去了。

  ??又是一聲爆炸,接著又騰起一大團黑煙。在黑煙當中,似乎還有飛起的碎石土塊和人的斷肢。

  ??“開炮!”

  ??“開炮!”

  ??“打中了!……”有人高興的大叫起來。

  ??又響起了一聲爆炸,又一團煙雲騰起,這一次隨著煙雲騰起來的,不光是人的殘破肢體,還有破碎的木片。

  ??望遠鏡中,很明顯的可以看到,大隊的日軍和開化黨武裝人員在四下潰散。

  ??突然間,岸上傳來了一聲炮響,一顆炮彈呼嘯著飛來,在“青洲1”號的艇首不遠處落水爆炸。

  ??“敵人在向我們炮擊!”有人大喊道。

  ??炮艇向左舷傾側,開始作陡急的轉向。突然,又是一聲爆炸把艇身震動了一下。一個泡沫飛騰的水柱猛地騰起,散落在水麵上。接著又一發炮彈飛來,又一聲爆炸,接著又騰起一個水柱,在水花旁邊,還有噴射著的幾股水流。

  ??林慶生顧不上身上給江水打濕,大聲的吼道:“是開花彈!誰看見從哪裏打來的?立刻報告!”

  ??“我看見了!大人!在那邊!”一個水手指著岸上的一處樹林說道,“炮彈就是從那裏打來的!應該是兩門炮在射擊!”

  ??林慶生舉著望遠鏡望去,果然看到樹林上方淡淡的白煙。

  ??“目標!小樹林!敵炮陣地!艇頭主炮!射擊!”林慶生大聲的下著命令,“駛近岸邊!機關炮射擊!”

  ??“青洲1”號的75毫米大炮開始了猛烈射擊,炮艇很快駛近了江岸,一門哈乞開斯機關炮也開火了,道道彈雨火流直射入樹林,林間頓時火光閃動,硝煙彌漫。

  ??突然間,好象是從地底翻騰出來了什麽,巨大的煙雲升騰起來,伴隨著震耳欲聾的巨響,林慶生和水兵們看到,夾雜在黑煙中的還有一些奇怪的火花。

  ??敵人的大炮不響了。

  ??“命中目標!停止射擊!”林慶生知道敵人的炮兵陣地已然被摧毀,立刻下達了停止射擊的命令。

  ??對於已經和仁川失去聯絡的他們來說,彈藥是極其寶貴的,必須要節省使用才行。

  ??幸運的是,早在戰前,因為袁蔚霆的命令,駐朝乾軍屯積了相當數量的彈藥,因而在政變發生後,能夠以強力的姿態出擊平亂。

  ??盡管如此,對於乾軍來說,接連三天高強度的戰鬥還是消耗了大量的彈藥。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