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九章 主力對決
作者:銀刀駙馬      更新:2021-07-17 11:30      字數:5707
  “雖然他們的報告不甚詳細,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戰爭已經開始了。”

  ??“在這以前,軍艦加了煤,又裝了許多各類物資,我們信心百倍,枕戈待旦,求戰情緒很高。日本人的底細叫我們摸透了,他們不是什麽了不起的人。現在,通過得到的情報告訴所有的艦員,戰鬥已經為期不遠了。”

  ??“林逸青閣下除了提高‘龍威’號的艦員的警惕性之外,他的鼓動性演講對艦員的士氣也起到了一種神奇的刺激作用。由於經常性的演習和學習讓艦員們有些疲乏了,一成不變的日常活動變得單調極了,就連一直非常辛苦的水手也摩拳擦掌地盼著打仗。日本人出現的消息使他們精神大振,象獵手看到了獵物的蹤跡,脈搏也跳快了。”

  ??“12月6日離黎明還有很長時間,艦上所有的人就被戰鬥警報聲和集合號聲叫醒了,立即進入了戰位。我們總是早晚跑戰鬥警報,但是現在我們不是預防萬一,而是主動去進攻敵人,這是有決定意義的。”

  ??“看不到一點陸地,軍艦在波濤起伏的大海上疾馳。水手們已經開始為即將到來的戰鬥做各種準備,炮手們在艙室裏或是炮位上做準備,有的軍官在會議室用早點。”

  ??“昨天大雨下了一整天,海上的霧也很大,迫使艦隊在一座小島附近臨時停泊,以躲避暴風雨,直到後半夜,大雨才漸漸的停止,於是艦隊開始了夜航。對於世界各國海軍來說,夜航都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但由於乾國海軍事先對這一帶的水文情況做了詳細的調查,所以這場夜航並沒有遇到任何的危險。”

  ??“天亮了,我們正在向仁川灣靠近。很快,了望員發現了遠處的煤煙,立刻發出了警報,由於海麵曲度,我們尚未看到日本海軍的艦艇船體。僅從煙霧數量判斷,並不隻一二艘艦船。從煙霧濃重的黑色來看顯然不是英國艦隊。鄧正卿艦長急忙登上艦橋,觀察起敵情來,他看到大量的煤煙後,對林逸青閣下說:‘這麽多的煤煙,想必是日本艦隊了。’林逸青閣下隨即要求他馬上發起進攻,這時鄧正卿艦長卻說,如果發動進攻的話,則我們是挑釁方,消息傳回國內,會給朝廷的保守派官員彈劾而獲罪,無論是否獲得勝利。林逸青閣下則回答說,敵人已經在朝鮮登陸,是十分清楚的戰爭行為,戰爭事實上已經開始,沒有什麽誰先挑釁的說法了。他接著便下達了戰鬥命令。鄧正卿艦長遵從了他的命令,並且下令升起海軍大臣旗。”

  ??“日本人沒有料到這次攻擊,當他們看到我們的戰艦時,才如夢初醒,發出震天的尖叫聲。”

  ??“我們發現,這片海岸是個忙碌的地方。那裏從巡洋艦到小筏子應有盡有。駁船正在從運兵船上往岸上運部隊和裝備。我們看到了十艘以上的運兵船,而且有一艘運兵船至少有三千噸,別的也有一千到二千噸。”

  ??“在‘龍威’號上,無論軍官還是水兵,都興奮地各自去換上了新衣服。艦隊從司令官以下到士官、準士官,都穿著寶石藍色的帝國海軍軍服,佩戴長刀,水兵則穿著工作服。所有人都渴望再次重複琅嶠海戰的輝煌,鄧正卿艦長自己也準備好了白木棉手帕和望遠鏡,開始等待著戰鬥喇叭響起。”

  ??“隨著兩支艦隊距離的接近,出現在我們艦隊麵前的竟然是日本艦隊的兩艘主力巡洋艦。開始隻見煤煙,後來出現檣頂,再靠近,看見艦體……敵人是包括六艘軍艦在內的一支護航艦隊。”

  ??“6點40分,‘龍威’號用信號旗對其它戰艦發出信號:‘發現敵護航艦隊和運兵船隊!’迭次傳來的情報讓緊張彌漫在風平浪靜的仁川灣海麵。”

  ??“兩艘日本主力巡洋艦看到我們之後,便立刻向我們衝了過來,‘龍威’號隨即開火,兩枚305毫米口徑的巨型炮彈從日本軍艦的上空飛過,在其左舷落入海中爆炸,海水頓時騰高數丈,日艦‘築紫’號幾乎同時也向‘龍威’號開火,一發254毫米炮彈飛了過來,落在‘龍威’號艦首右舷處的海麵爆炸,同樣騰起了高高的水柱。海水落到了‘龍威’號的甲板上,打濕了一些水手的衣服,但沒有人顯得慌張。不一會兒,‘龍威’號再次開火了。”

  ??“其它諸艦緊隨著向日本軍艦射擊,炮彈紛紛落在日本軍艦之近旁,海上各處形成噴水水柱。令人感覺乾國炮手之技術不可小覷。尤其接近‘築紫’號右舷後部落下的炮彈,已經令日本軍艦難以躲避。”

  ??“築紫”號的司令塔裏,井上良馨看著乾國鐵甲艦快速轉動的巨大炮塔和帶著未散去的黑煙的碩大炮管指向自己,心中的震驚已經難以用語言來形容。

  ??他無法相信,乾國鐵甲艦的主炮塔的轉動速度,竟然會這麽快!

  ??他當年在“扶桑”號上,可是見識過“扶桑”號的沉重的“科爾斯炮塔”轉起來是什麽樣子啊!

  ??而乾國鐵甲艦上裝的,難道不是科爾斯炮塔嗎?

  ??井上良馨並不知道,林逸青和陳偉對於科爾斯炮塔的弊病有著深刻的認識,是以“龍威”號鐵甲艦上裝備的,隻是一個外形看上去象是科爾斯炮塔的炮台,並不是沉重的科爾斯炮塔。

  ??“龍威”級鐵甲艦的一個非常特別之處就在於它的炮塔樣式。象英國“不屈”號鐵甲艦使用的船麵旋台盡管相對於船腰炮房先進得多,但仍存在大量不足,曾在“不屈”號上戰鬥過的陳偉直接指出這種設計的幾個主要缺陷:首先,船麵旋台是連炮帶台一起轉動的,炮台本身厚厚的裝甲就已經很重,再加上炮台裏麵大口徑巨炮的重量,使得整個旋台過於笨重;其次,為轉動笨重的旋台,在炮台下設有一套非常複雜的液壓、齒輪傳動裝置,整套設備過於繁瑣,操作稍有不慎,就容易造成故障。而因為旋台本身的自重過大,一旦液壓驅動裝置出現問題,采用人力轉動炮台會非常困難;再次,為獲得較強的生存力,炮台采用的是“悶罐”式設計,這樣確實可以抵擋飛來的炮彈,但是火炮發射後造成的煙霧卻不太容易消散,往往發射完一發炮彈,還得等炮塔內的煙霧散盡才能再進行裝填瞄準,火炮的射速大受影響。而且安裝在這種封閉式炮塔內的火炮雖說因為隨炮台一起轉動,周向射界大大增加了,但是炮塔上的炮門比較狹小,火炮的俯仰角度受到了限製,不利於攻擊高處和遠處的目標。而“龍威”級鐵甲艦采用的是一種相對比船麵旋台更為先進的炮塔樣式,即露台旋炮,又稱露炮台。其主要特征是炮台不動而炮動,和船麵旋台一樣,露炮台也是用裝甲圍成炮台,不過這種炮台的高度僅以保護火炮炮架為限,而且炮台還是和艙麵連為一體,固定不能轉動的,一般被稱為裝甲圍壁或胸牆。火炮安裝在固定的炮台裏麵,這樣轉向時隻要轉動火炮就行了,不用管那厚厚的裝甲圍壁,大大減輕了旋轉機構的負擔。而且早期的露炮台正如它的名字一樣,上部是完全敞開、露天的,瞄準、觀察的視野都比較開闊,火炮的俯仰角度可以調得比較大,也不會出現火炮發射後硝煙無法散去的問題,因為炮台本身是和艙麵相連的固定裝甲圍壁,更避免了船麵旋台“彈著旋縫”的弊病。

  ??“龍威”級鐵甲艦的主炮所采用的布置方式更加特殊。除了在炮台形式上選擇了露炮台式,將2門火炮裝於軍艦艦首中部的露炮台內,雙聯裝的炮座底部還有一套傳動裝置,通過人力和蒸汽輔助來轉動火炮,露炮台內的2門火炮可以轉向任意方向發射,最大程度發揚火力。與當時通常的露炮台不同的是,從外觀上看,“龍威”級鐵甲艦的露炮台並不是露天的,在其上方安裝了類似炮塔的穹蓋式炮罩,原因是當時的軍艦上開始出現了射速相當快的機關炮,裝在桅盤裏的機關炮居高臨下,對在頂部完全敞開的露炮台裏作業的水兵是個極大的威脅。陳偉提出在露炮台裏的大炮上架一個類似船麵旋台那樣的大罩子,炮罩通過幾根支架連在火炮的底座上,隨火炮一起轉動,可以對裏麵的人員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而為了避免炮罩的份量全部壓在炮架上,陳偉在露炮台厚厚的裝甲圍壁頂部鋪設了軌道,將底部裝有輪子的炮罩架在裝甲圍壁上轉動。盡管對這種科技含量比較低的做法有些不以為然,認為“非船學所重”,自負的英國人最終還是在自己的露炮台軍艦上也采用了類似乾國鐵甲艦上的穹蓋式炮罩,可以說“龍威”級鐵甲艦開創了一種新式的露炮台。

  ??而井上良馨原本打算利用“築紫”號的航速優勢和乾國鐵甲艦“炮塔不易轉動”的“弱點”發動攻擊,搶先擊穿對方的鐵甲,擊毀對方的動力係統取得戰果,但卻沒有想到乾國鐵甲艦不但航速並不比“築紫”號慢多少,炮塔的轉動也非常迅速和靈活!

  ??此時的井上良馨,不由得懊悔起讓“築紫”號衝得太靠前了。

  ??井上良馨打算修正自己的錯誤,讓“築紫”號離“龍威”號遠一些,在他的命令下,艦長鬆村正命親自操舵,“築紫”號調轉艦首,向一側駛去,同“龍威”號拉開了距離。

  ??“築紫”號完成轉向之後,和“龍威”號呈並列對駛的態勢,雙方都是以側舷相對,“築紫”號的炮手見機會難得,立刻將首尾兩門254毫米大炮都對準了“龍威”號,猛烈開火射擊。

  ??“築紫”號的254毫米大炮本來射速緩慢,但此時麵對巨大的乾國鐵甲艦,也許是因為空前的壓力,日本炮手們竟然開始了超常發揮,將射速提高了一半,達到了5分鍾一發,並且彈著也更加的準確了。

  ??日本人的努力沒有白費,雙方開戰10分鍾後,日艦率先取得了戰果。

  ??6時55分,“築紫”號前主炮射出的一發穿甲彈直接命中了“龍威”號的右舷,擊穿了“龍威”號的裝甲,並殺死了艙內的兩名乾國水兵,但因為這時的穿甲彈都是實心彈(此種炮彈的彈腔內裝有配重用的沙土,平時訓練時用作練習彈,戰時用作穿甲彈,用於擊穿敵艦水線以下部位造成進水,達到傷害敵艦的效果),因而並沒有能給“龍威”號造成更大的傷害。

  ??象是被日艦的炮彈命中給激怒了,“龍威”號的305毫米主炮對“築紫”號狠狠的給予了還擊,“築紫”號上的人們都沒有想到,對方會給自己的軍艦造成什麽樣的傷害。

  ??7時5分,“築紫”號的254毫米口徑的巨型主炮被“龍威”號射出的一發305毫米口徑炮彈擊中。一位名叫勝崎二郎的日本海軍少尉懷著悲憤的心情,在戰後報告中寫道:“7時5分,敵彈命中我艦10英寸主炮炮塔。”

  ??為了對付令日本海軍生畏的乾國新式鐵甲艦,日本海軍特別要求在軍艦上盡可能的裝備大口徑的火炮,而“築紫”號巡洋艦的特點就是船小炮大,由此造成的結果是艦體裝甲要薄弱得多。日軍有將領評價這種賭博性質的軍艦是“手持利刃之赤體武士”。而“龍威”號射出的這發305毫米口徑炮彈,讓日本人寄重望於擊穿敵艦裝甲的254毫米火炮之一在開戰不久就失去了作戰能力。

  ??“該巨彈在穿過前主炮塔時猛烈爆炸,硝煙彌漫,人近咫尺難以辨認,令人窒息。負責發炮的4名炮手因爆炸而死,血肉噴濺在衣服上,淒慘可見……”

  ??“在前主炮塔內,炮彈碎片及牆壁碎片狼藉,無論鐵、木悉難以移步,或鋪散沙子,或清洗甲板,始得步行。”

  ??“築紫”號的炮術長、海軍少尉勝崎二郎在戰後回憶“築紫”號內部的慘狀,“彈片四起,室內周圍壁上噴濺著骨肉碎末,甲板上流淌著血肉相混之水,難以步行,散布遍地皆是,在上麵行走猶如洗刷地板一樣。當時,在主炮發射指揮官永井少尉的附近被敵彈炮擊,使得發射電路斷絕,同時,又有兩三名水兵戰死。野田少尉胸部以下一片血跡模糊,後背沾著厚厚的肉漿,岩山少尉抖落下落在身上的人肉,正當準備下達命令時,又一敵彈炸死兩名炮手和水兵……”

  ??7點12分,“龍威”艦再次發射兩枚140毫米口徑炮彈,命中“築紫”號左舷下甲板。這枚炮彈擊中一門120毫米副炮炮身,繼續穿過上甲板和右舷側。另一發炮彈命中一門120毫米副炮的鋼盾,把120毫米阿姆斯特朗火炮炮身彎曲拋出,並引爆了附近的彈藥。“該炮台指揮官西條少尉為首之士官,下士卒28名,多是四肢分裂,或僅存身體上部或者下部。其他受重傷後死去者22名,免於死者僅30餘名。”

  ??猛烈的爆炸隨即引發了大火,讓艦上乘員的衣物幾乎瞬間燒光成為倮體,“頭發化為灰燼”。勝崎二郎走到士官辦公室,發現被燒焦的日軍“橫在桌子上下及沙發上,室內充塞,幾無容腳之地。……在被臨時作為醫院的士官辦公室,受傷者多因蒸燒全身膨脹,幾乎漲破衣服。一水兵忍著痛苦,吃力地指點小刀之所在,希望將其上衣及褲子割開。我應他要求,為其割開上衣、褲子,將粘著皮膚之衣服一並滋滋剝下,隻有任其裂開。如是一來,中度和受重傷者六七人很快喪失了性命。”

  ??“築紫”艦恐怖的大火和嗆人的濃煙,讓一直士氣高昂的日軍水兵竟然也無一人敢進入船艙救火。如此蔓延下去,“築紫”艦必沉無疑了。然而就在此時,一直風平浪靜的海麵上,一陣突如其來的風吹入“築紫”艦爆炸產生的大洞,將艦內的濃煙瞬間吹散,日軍救火隊終於得以進入船艙撲滅大火,挽救了這艘軍艦被燒毀的命運。

  ??勝崎二郎心驚於乾國鐵甲艦的305毫米巨彈的爆炸威力,但作為一名火炮軍官,勝崎二郎想不明白,為什麽被乾國人的副炮擊中,後果也會這麽可怕。

  ??日本人不知道的是,乾國人這一次用來打擊他們的炮彈當中,裝的不再是黑火藥,而是“林氏火藥”!

  ??這種火藥的發明者,正是林逸青本人。

  ??林逸青很早便認識到了黑火藥作為炮彈裝藥爆炸力不足的問題,他曾經一度使用當年李錦泰修園時用的“代那買特”作為炮彈裝藥,但因價格太過昂貴,而不得不放棄使用。而此時他還不想使用毒性過大易燃易爆的苦味酸,於是尋求一種價格便宜爆炸力強又性能穩定的炮彈裝藥就成了當務之急。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