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八章 鐵甲出擊
作者:銀刀駙馬      更新:2021-07-17 11:30      字數:6158
  “是在焚燒‘石川丸’號上的殉難者的屍體吧。”結城禮平歎息了一聲,“隻能這樣了,不然,敵軍到來時,沒有人能給他們收屍的。”

  ??七個人全都默然的垂下了頭,結城禮平放下了步槍,雙手合什三擊掌,另外六個人也學著他的樣子三擊掌,以示哀悼之情。

  ??默哀完畢之後,七個人加快了腳步,向他們的目的地——廢燈塔的方向跑去。

  ??終於來到了這座已經廢棄許久的燈塔前。

  ??這是一座古老的石砌燈塔,翻滾的烏雲幾乎碰倒了這座塔的頂部,電閃時分,這座年久失修的古老燈塔顯得格外的蒼白陰森,木村有恒突然覺得這座燈塔似乎有些斜了,就像是快被烏雲壓垮,隨時會朝自己倒下來一樣。

  ??幾個人進到了燈塔裏,這座燈塔已經廢棄多年,燈塔頂部空無一人,燈台和反射鏡早就不在了,隻剩下邊緣部分留著一些青銅碎片,結城禮平很仔細地觀察裏麵的每一個角落,並沒有發現什麽有價值的東西。

  ??一縷陽光突然透過烏雲間的縫隙照射到海麵上,烏雲開始消散,伴隨著強勁的海風,海霧也開始退去,燈塔也變得不再那麽的陰森。

  ??站在燈塔頂上,結城禮平望著遠處的海麵,頓時感覺心胸十分的開闊。

  ??濃霧散去之後,海麵上的情形一覽無餘——運輸船的卸載工作已經大部分結束了,但許多小艇仍然在往來穿梭,運送士兵和物資。海岸上已經集結了大隊的日本陸軍士兵,還有大批卸下的物資和武器,隨船前來的夫役們正把它們裝上車運走,到處都是忙碌的景象。

  ??看到登陸作戰已經接近尾聲,並未再受到什麽幹擾,結城禮平的心中一塊大石落地。

  ??很快,日本帝國的忠勇陸軍士兵們將全部上岸,以無比的決心和勇氣,占領仁川,然後直搗朝鮮國都漢城。

  ??很快……

  ??遠處的海麵上,幾個小小的黑點引起了結城禮平的注意。

  ??結城禮平突然意識到了那些黑點可能是什麽,全身的血一下子象是都充到了眼球上。

  ??他瞪大了眼睛,死死的盯著那幾個正在快速變大的黑點。

  ??海岸上的人們也看清了那是什麽,頓時慌亂了起來,發出了山崩海嘯般的喧嘩聲。

  ??此時此刻,在“築紫”號上的日本護航艦隊指揮官井上良馨少將,也如他的部下和陸地上的士兵們一樣,內心當中充滿了恐懼。

  ??他的望遠鏡裏,清晰的現出了兩艘巨大的鐵甲艦的身影。

  ??而那艦桅處高高飄揚的紅色龍旗,已然表明了身份。

  ??林逸青站在“龍威”號鐵甲艦的飛橋上,當他從望遠鏡當中清楚的看到了井上良馨那雙充滿了恐懼的眼睛時,嘴角現出了一絲殘酷的冷笑。

  ??日本人大概做夢都沒有想到,乾國的鐵甲艦,會這麽快的出現在他們麵前吧?

  ??“龍威”級鐵甲艦是乾國自行建造的第一級鐵甲艦,最早的設想來自於林逸青,是他將自己的設想草圖寄給遠在英倫的陳偉之後,由陳偉詳細設計,畫出圖紙,然後寄給他,再由廈門造船廠的造船匠師們在法國顧問的指導下建造。為了保證工程質量和工期提前,總理船政大臣慶貝勒宜鄺可以說使出了渾身解數來調動工程技術人員和造船工人的積極性,最終使得廈門造船廠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裏便將鐵甲艦建成,創造了東方造船工業史的奇跡。

  ??“龍威”級鐵甲艦艦型上屬近岸防禦鐵甲艦,排水量5870噸,艦長80.48米,寬12.26米,吃水6米,主機采用複合平臥式蒸汽機和8座燃煤鍋爐,雙軸推進,試航時測得功率5700馬力,航速15.2節。“龍威”級鐵甲艦的主要武器是2門305毫米9083年式克虜伯後膛鋼箍套炮,身管長7625毫米,為25倍口徑,其布置方式為雙聯裝露炮台式,外加圓形穹蓋式炮罩,置於艦首方向。副炮為3門140毫米加納炮,兩側各1門,尾部中線1門,另外裝備有8門40毫米哈乞開斯五管機關炮,8門加特林機關炮。此外“龍威”級艦首水下還裝有尖銳的衝角。

  ??“龍威”級鐵甲艦的主裝甲帶為9-11英寸鐵甲及10-14英寸木背襯,甲板裝甲為2-3英寸,采用英國製造的鋼麵鐵甲。

  ??“龍威”級鐵甲艦共預備建成5艘,其中屬船政水師的“龍威”、“平遠”二艦由廈門造船廠建造,屬北洋水師的“龍武”艦由英國阿姆斯特朗公司建造,“清遠”艦由法國拉塞納造船廠建造,配給薩摩海軍的“歸遠”艦則由德國伏爾鏗造船廠建造。由於乾國方麵對此進行了嚴格保密,盡管“歸遠”艦在德國建造,日本也在德國訂造“薩克森”級鐵甲艦,但日本人對於“歸遠”艦的建造工程卻一無所知。

  ??“龍威”級鐵甲艦在外國訂造的三艘現下都未完工,而國內建造的兩艘卻提前建成,並在完工後便緊張的進行了各種測試,並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了舾裝,配備好了所有的武器,在兩個月前剛剛升旗入役。

  ??和以往不同的是,“龍威”號和“平遠”號雖然屬於船政水師,但艦上官兵很多來自於北洋水師,因為北洋水師有一艘俘自日本的二等鐵甲艦“龍驤”號,北洋大臣李紹泉為了能夠以後得到更多的鐵甲艦後能夠盡可能快的成軍,規定各艦官兵和水師學堂的畢業生都要上“龍驤”號上實習,是以北洋水師的官兵對於鐵甲艦的熟悉程度更高一些。而在“龍威”號和“平遠”號入役之後,為了能夠迅速形成戰鬥力,以應對可能出現的海上威脅,在林逸青的建議下,船政水師“借才北洋”,抽調了大量的北洋水師熟練官兵到“龍威”、“平遠”二艦上,進行訓練和磨合。經過官兵們的不懈努力,現在的“龍威”、“平遠”二艦已然可以“縱橫海上”,“向敵爭鋒”了。

  ??此時暴雨雖息,但風浪仍然很大,而林逸青腳下的“龍威”艦卻行駛得又快又穩,令他心中暗暗感歎。

  ??他知道,勝利的基礎已然奠定。

  ??乾國海軍鐵甲艦的突然出現給了日本海陸軍官兵以極大的震駭,最為驚恐的便是曾為敗軍之將的井上良馨了。

  ??西南戰爭時井上良馨曾指揮日本海軍“扶桑”號鐵甲艦同薩摩海軍交戰,雖然取得了一些戰果,但最終“扶桑”號卻在薩摩海軍鐵甲艦、杆雷艇和人力潛艇的聯合打擊下沉沒,井上良馨也被薩摩軍俘虜,隻是因為林逸青的寬大對待俘虜,他才最終保得性命。而薩摩軍在日俄聯軍的攻擊下失敗,林逸青在率領薩摩軍民渡海撤往琉球前夕釋放了所有的俘虜,井上良馨得以回到東京。

  ??戰後日本明治政府為了重建海軍,重新啟用了不少當過薩摩軍俘虜的人才,井上良馨也是其中之一。

  ??對於明治天皇的“浩蕩皇恩”,井上良馨感激涕零,發誓要不惜一切的報效皇國。象這一次“幫助朝鮮脫離乾國獨立”的“青天”行動,井上良馨便主動請纓,得到了日本政府的批準。

  ??在來朝鮮之前,井上良馨可以說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他根據海軍省情報部提供的大量關於朝鮮和朝國的情報,相應的製定了周密的戰鬥計劃,對於乾國海軍最為強大的“揚武”級和“開濟”級裝甲巡洋艦,他也和幕僚們研究了“築紫”級巡洋艦相對應的戰法,以期必勝。

  ??然而他萬萬沒有想到,當乾國海軍出現在他麵前時,他指揮的“築紫”級巡洋艦的對手,既不是“揚武”級,也不是“開濟”級,而是兩艘他從沒見過的大型鐵甲艦!

  ??雖然“築紫”號的10英寸(254毫米)大炮號稱可以擊穿鐵甲艦的裝甲,但當乾國鐵甲艦當真出現在麵前時,“築紫”號上的官兵們還是不可避免的產生了恐慌。

  ??“會不會是英國海軍的‘魯伯特’號……”

  ??此時“築紫”艦的艦長鬆村正命少佐還是不敢相信看到的是乾國鐵甲艦,竟然說出了這樣一句沒腦子的話。

  ??“看清楚!鬆村君!對方桅杆上的旗幟!”井上良馨聞言暴怒,雖然他心裏也很害怕,但他表麵上仍然很鎮定,而這位艦長卻把自己的恐懼都寫在了臉上,而且通過語言傳染給了其他人。

  ??“發信號!各自進攻!我們攻擊第一艘乾國鐵甲艦!讓‘相川’號攻擊第二艘!”井上良馨大聲的命令道,“其餘的軍艦保護運輸船躲避敵艦炮火!”

  ??“是!”鬆村正命大聲的答應著,然後轉身傳達命令。

  ??“為什麽要各自為戰呢?”看到“築紫”號發來的信號,“相川”號的艦長野村貞少佐有些不解的說道。

  ??“司令官的考慮,可能是要發揮我們的速度優勢,將乾國鐵甲艦引開吧!”大副森又七郎在一旁說道,“畢竟我們的任務是掩護陸軍登陸,如今陸軍雖然已經基本上岸完畢,但人員和物資都在海岸上,如果遭到乾國鐵甲艦的炮擊,會受到很大的損失,所以司令官才會有這們的命令。”

  ??“你說的對!不能讓乾國鐵甲艦靠近陸軍!”野村貞咬了咬牙,沉聲說道。

  ??很快,兩艘日本撞擊巡洋艦汽笛長鳴,向乾國軍艦迎頭衝了過去。

  ??“日本人上來了。”

  ??“龍威”號的飛橋上,鄧正卿放下了手中的雙筒望遠鏡,轉頭對林逸青說道:“爵部,要等日本人先開第一炮嗎?朝中清流可是要‘釁不我開’啊。”

  ??林逸青注意到鄧正卿的嘴角邊那壞壞的笑容,哈哈大笑起來。

  ??“狗屁的‘釁不我開’!日本人都在仁川登陸了,還‘釁不我開’!”林逸青看了看桅杆,“把本爵部的將旗升起來!給我狠狠的打!”

  ??“屬下遵令!”鄧正卿故意裝腔作勢的向林逸青抱拳一躬,轉過身來,臉上表情便轉為猙獰。

  ??“敵艦一進入射程,即行開炮轟擊!”他惡狠狠的吼道。

  ??“龍威”號巨大的圓型炮罩緩緩的轉動起來,兩門碩大無朋的305毫米巨炮的炮口伸出了炮門,指向了日艦。

  ??“轟!”隨著一聲巨響,巨炮的炮口噴出暗紅色的火焰,帶著大量的黑煙,有如巨龍在噴火咆哮。

  ??幾乎差不多同一時刻,日艦“築紫”的主炮炮口也噴吐出了火焰。

  ??乾日雙方的戰艦可以說同時開火。

  ??在“龍威”號鐵甲艦上隨同觀戰的法國記者安塞爾對戰鬥做了生動翔實的描述:

  ??“10月底,乾國海軍部(總理海軍事務衙門)就從駐在朝鮮的情報人員和他們的偵察船那裏收到報告,這些報告都說日本人正在準備在朝鮮北部海域采取某種行動。盡管乾國曾兩次成功粉碎了日本人的陰謀——一次在苔灣,一次在朝鮮首都漢城,但日本人並沒有死心,隻要一有機會,便會伸出侵略的觸腳。”

  ??“看過那些偵察報告和情報的每一個乾國大臣心裏都十分清楚,日本人又要動手了。雖然當時他們並不知道日本人的全部行動計劃,但是後來的事實表明,日本人已經製訂了一個包括一支強大艦隊和兩支占領部隊的行動計劃。”

  ??“盡管這裏主要不是介紹日本人行動的大事記,但是我還是想先構劃一下日本人的計劃。直到最後打響仁川灣海戰,日本人計劃的輪廓才開始暴露,而在這場海戰中,我們粉碎了上麵提到的那支日本艦隊,整個戰鬥隻在一天之內就全部結束了。”

  ??“在得到在朝鮮的官員的警報後,乾國政府迅速采取了行動,海軍部的大臣們認為,日本軍隊將從本土開來,並且會占領仁川港,因為仁川港的重要性比起乾國的大沽口港不相上下。這支日本艦隊將以鐵甲艦為核心,至少有一艘德國建造的大型鐵甲艦,其中還包括有一支運輸船隊,用來運送占領仁川和漢城的陸軍士兵。它們將像一把尖刀一樣,直插在朝鮮的腰腹之間,然後迅速占領漢城,推翻朝鮮政府。”

  ??“隻要看一眼這個地區的地圖就可以知道控製仁川港及其海上航道的重要性了。誰要是不能控製這條通道,就不能控製朝鮮的要害。”

  ??“日本人也可能想到了乾國海軍會對仁川采取行動,上一次乾國就是這麽做的。但是,為了幹淨利落地解決問題,日本人還是和上一次一樣,以仁川作為他們的第一個目標。”

  ??“乾國海軍本來在仁川港常駐兩艘軍艦,以及少量的陸軍部隊,但是不久前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在海外的乾國軍艦全都撤回了本土,陸軍部隊也集中到了漢城,所以仁川港的防務交給了朝鮮軍隊,而我們都知道,朝鮮海軍非常弱小,隻有兩艘用商船改裝的炮艦,駐紮在仁川的軍隊也隻有500人,乾國外交部(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的受人尊敬的大臣郭筠仙先生對此十分擔憂,他認為一旦日本或是俄國對仁川發動進攻,朝鮮人無法守住這座重要的港口。而現在,他的擔憂變成了現實。”

  ??“乾國政府的大臣們經過幾天的商議後做出了決定:派遣一位熟悉軍事的大臣帶領一支艦隊和一支陸軍部隊前往朝鮮掌控那裏的局勢,這位大臣將擁有發動戰爭和進行和平談判的權力,而我們都知道,目前乾國最有軍事威望的大臣就是軍事部副部長(兵部侍郎)林逸青和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李紹泉了,而李紹泉閣下因為年事已高,並且負有守衛首都及其附近地區的重任,不能隨便離開,所以便由林逸青閣下來擔當這一重任。林逸青閣下不久前曾率領一支艦隊前去越南首都順化,同法蘭西帝國海軍和殖民地部部長,尊敬的孤拔將軍進行了會晤,解決了長期影響乾法兩國關係的越南王國的地位問題,因而讓林逸青閣下來解決朝鮮的問題也就順理成章了。”

  ??“這幾年乾國海軍已經有了很大的發展,而為了適應新形勢的需要,乾國政府決定對海軍進行重大改組,不再將海軍分為零零碎碎的四支艦隊,而是將所有的蒸汽軍艦集中整頓,成立‘巡航艦隊’(外洋水師)和‘內河艦隊’(岸防水師)。而林逸青閣下指揮的是以‘龍威’號、‘平遠’號兩艘新入役的鐵甲艦為首的一支艦隊,這支艦隊屬於乾國巡航艦隊的一部分。”

  ??“這支艦隊除了2艘排水量接近6000噸,有著令人望而生畏的12英寸大炮的鐵甲艦之外,還有4艘快速雷擊艦,這些軍艦原本是乾國人引以為自豪的飛毛腿——高速通報艦,但林逸青閣下和李紹泉閣下一樣,都是個魚雷迷,對雷擊戰術情有獨鍾,是以將所有的高速通報艦都裝上了魚雷發射裝置,讓她們變成了雷擊艦。”

  ??“在艦隊出發後不久,便有一艘偽裝成漁船的乾國偵察船送來了情報——日本艦隊襲擊了巡航中的朝鮮炮艦,朝鮮人雖然英勇作戰,但還是沒有能夠避免毀滅的命運,不過朝鮮軍艦在沉沒之前擊毀了一艘日本運輸船。”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