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一章 京中風雲
作者:銀刀駙馬      更新:2021-07-17 11:30      字數:6227
  但是如今皇帝還小,玩不了這個,因而現在的清綺園,比起當年,要冷清了許多。

  ??但此時,一個男孩子卻正歡快的在這個園子裏跳躍著。

  ??多大的園子呀,多少奇特而美妙的雕築!那些異獸嘴中噴出的泉水,共有多少處?它們各不相同。那巨大石拱上浮雕著的各種新奇美麗的圖案,有多少個?成千上萬?樣式各異。那寬大整齊又如迷宮的園林。即便一萬人走進這片園林,就象細沙灑入大海,它仍然是那麽幽雅恬靜。

  ??萬園之園!萬園之園!

  ??男孩子放肆的叫呀,跳呀,他快忘了自己是誰了。

  ??直到一個人笑咪咪出現在了他跟前。

  ??男孩子嚇了一跳,但卻不敢發作。

  ??從小就離開了親生母親的他,早就沒有了發作的膽子。

  ??看到來人之後,他馬上屈膝行禮。

  ??“皇叔。”

  ??“倬貝子不必拘禮,快快起來,這會兒沒有外人,咱們有什麽可客套的。”光旭小皇帝看著拜倒在地的貝勒普倬,笑著說道。

  ??盡管他的輩份在那裏,但實際上他隻比普倬大不過四歲而已。

  ??“尊旨!”到底是孩童天性,普倬一下就蹦了起來。

  ??“好玩嗎?”

  ??“太好玩了,那個……皇叔,你多修幾座呀,江南一座,塞北一座,我們到哪都有地兒玩。”

  ??小皇帝的臉突然陰鬱了下來:“你想的倒美,朕生這麽大,到現在為止,一次也沒出過宮去呢。”

  ??“皇叔,我也沒出過宮去。”普倬也喃喃的說道,“其實……我……剛剛差點迷路了。”

  ??聽了普倬的話,光旭哈哈笑了起來。

  ??“良貝子怎麽沒和你一起過來?”光旭問道。

  ??光旭口中的“良貝子”就是林逸青的兒子林柏良,他並非渤人,所以沒有貝子的封號,但因為仁曦太後非常喜愛他,給他的是貝勒的待遇,所以光旭稱他“良貝子”。

  ??“良貝子隨母親去城裏頭了。”普倬說著,眼中不自覺的閃過一絲羨慕之色。

  ??對於時時能在母親身邊的林柏良,他是從心裏感到羨慕的。

  ??雖然瑜妃給了他一樣的母愛,但她畢竟不是他的生身母親。

  ??“良貝子沒來,但他肯定是有東西要你交給朕吧?”光旭看著普倬,嘿嘿笑了起來。

  ??“是,皇叔。良貝子囑咐我說,一定要把這個交給皇叔。”普倬強忍著饞意,將懷裏的一個紙包掏了出來,交給了光旭。

  ??光旭看到紙包,兩眼立時放出光來,他一把搶過紙包,迫不及待的打開,裏麵的肉香立刻散發了出來。

  ??那是厚厚的一疊四張肉餅。

  ??“良貝子還說,千穗夫人讓他轉告皇叔,請皇叔千萬不要一頓全吃下去,以防撐到。”普倬又說道。

  ??自從林逸青去越南之後,給小皇帝學生“補食”的任務他就交待給了何韻晴和桐野千穗,她們從宮外買來小皇帝喜愛的民間美食之後,因為不方便出麵,便由小林柏良負責傳遞,一來二去,同為伴讀和林柏良熟稔起來的普倬也加入到了這個任務當中。

  ??“那是自然。”光旭偷眼四下看了看周圍,拿起一張肉餅,正要張口大嚼,猛地他看到了普倬的目光也在肉餅上,不由得停了手。

  ??“對了,你沒偷吃吧?”光旭故作嚴厲之色的問道。

  ??普倬回過神來,嚇了一跳,立刻跪下了。

  ??“臣萬萬不敢!”他連連叩首,顫聲道。

  ??“瞧你,動不動就跪下了,何況你還沒吃,就是你吃了,你為朕跑腿兒,朕會怪罪你麽?”光旭在普倬麵前擺足了架子,正色說道。

  ??“臣真的沒有偷吃!”普倬快哭了。

  ??“快起來吧!”光旭上前一把將這個小自己四歲的伴讀拉了起來,將手中的那張肉餅放在了他手裏,“喏,這是朕賞你的!快吃吧!”

  ??普倬一愣,光旭也沒有再管他,而是拿起另一張肉餅,狠狠的咬了一口。

  ??肉餅的香氣四散開來,普倬看著手中的肉餅,心中暖流湧動,當下他也學著小皇帝的樣子,張口咬起肉餅來。

  ??光旭接連吃了兩張肉餅之後,才戀戀不舍的將剩下的一張肉餅重新包好,放進了懷裏。

  ??“完和君今天也沒來,不知道是怎麽回事?”光旭擦了擦嘴,這才注意到,還有一個伴讀朝鮮王子完和君李鄯沒到。

  ??“完和君前日晚上讓冷風吹到了,得了風寒,正自臥床,老祖宗已經叫太醫來給他瞧病了。”普倬吃光了肉餅,抹了抹嘴答道。

  ??“看樣子他的體格還不如朕呢。”光旭聽了後又笑了起來,“朕晚上也讓冷風吹過,可沒象他這個樣子。”

  ??“皇叔龍體強健,我們都比不上的。”普倬恭聲答道。

  ??“對了,你說,林師傅這一次從越南回來,能不能帶回來個越南王子陪咱們玩?”光旭象是猜到了什麽,問道。

  ??“皇叔說的是,林師傅一定能的。”普倬不假思索的答道。

  ??此時的普倬和光旭都不會想到,他們的猜測,即將變成現實。

  ??“林師傅快點回來吧!朕真的好想你……”光旭望著遠處的在他看來便如同大海一樣的昆明湖(他現在還沒見過海是什麽樣子),話語中滿是依戀之意。

  ??也難怪小皇帝如此,因為對他來說,林逸青是第一個對他真正關心和愛護的人。

  ??小皇帝從四歲登基以來,一直在皇太後威嚴的眼神下長大,這麽多年來,沒有一天不感到背後那一對可怕的眼睛。小時候,他坐在皇帝寶座上,可是背後有簾子下垂,皇太後坐在簾子後麵“垂簾聽政”,若隱若現之間,使朝臣聽她的,而不是聽皇帝的。那時候他年紀小,聽誰的,對他都一樣。他小得不能做皇帝,大他三十多歲的大姨媽,不,皇太後,主持一切。她入在簾子後麵,可是命令一直在禦座前麵。每次上朝,他被抱上禦座,兩隻靴子底就直直對準大臣們的老臉,他們說的話,他全然不懂,在無聊中,他隻好做一項消遣,他們之中,誰在說話,他便靠住大椅背,把靴子並著對準誰,先使他自己看不見那張說話的老臉,然後靴尖互相抵住,把靴跟偷偷分開,再從靴跟的三角形空隙,去看那張說話的嘴。每一張嘴都不一樣,但每一口爛牙都一樣。他比較每一張嘴和牙,偷偷地笑。他不敢笑出聲來,大姨媽,不,皇太後就坐在身後。年紀小的時候,他常常聽到什麽“姨指”,後來才知道是皇太後的命令——“懿旨”;又常常聽到什麽“魚脂”,後來才知道原來是他小皇帝自己的命令——“諭旨”。他慢慢分辨出“懿旨”是真的,而“諭旨”卻是假的。這些旨呀旨的,他本來都不懂,而是翁師傅教的。翁師傅在他六歲依製就學時就來上課了。記得上課第一堂就是學寫翁師傅的名字——“內閣學士翁叔平”,好難寫啊!一個人的名字為什麽有那麽多的“口”字呢?他想到上朝時靴子縫間的一張張嘴,他笑起來。可是,翁師傅立刻警告他,做皇帝,要莊嚴,請皇上不要笑……

  ??就這樣的,他在沒有笑容的宮廷裏長大,整天是別人向他磕頭,他再向皇太後磕頭。他夾在兩極之間,兩極之間隻有他自己。整天麵對的,是一層又一層的人牆與宮牆。人牆都是跪著的,是那麽矮;宮牆都是立著的,是那麽高。他沒有玩伴。要玩自己玩,可是旁邊總有“他們”在照拂、在偷看,最後玩得也不是自己,而仿佛在戲台上。在宮中的戲台前麵,他陪皇太後聽戲,他現在自己玩,被他們看,又和在宮中聽戲有什麽不同?不同的是,他的觀眾比劉趕三還要少。

  ??他真喜歡看劉趕三的戲,他記得那一次在陪皇太後聽戲的時候,他還是得站在旁邊,畢恭畢敬。有一天,劉趕三在唱一出扮皇帝的戲,忽然在台上插科打渾,在同台的戲子笑他是假皇上的時候,他坐在那兒忽然說:“你別看我這個假皇上,我還有座位坐呢!”當時因為戲演得大家高興,劉趕三這一說,居然逗樂了皇太後。皇太後那天特別高興,在台上台下、大家圍著討她歡喜的時候,她居然含笑,慢慢抬高她的食指,說:“那就給我們的真皇上端把椅子吧!”從此以後,他才在聽戲時有了座位。

  ??皇太後是他母親的姐姐,皇太後自己的兒子彤郅皇帝年紀輕輕的就死了,還沒有能活過二十歲,所以把他這外甥找來充皇帝。在他剛出生不久,皇太後就問他母親:“有沒有打了什麽鎖?”他的母親的回話是:“啟稟皇太後,沒有。奴才們還沒有準備,隻候皇太後開恩。”所謂的鎖,是掛在剛出生小孩脖子上的鎖片。中原人相信人命無常,為了要使小孩子平平安安長大,就用象征性的鎖片鎖住他,使他不能從來的路上走回去。皇太後從俗送了金的鎖片給他,他當然做夢也想不到,這位送鎖片的大姨媽,竟是真正鎖住他一生的人!

  ??皇太後的親生兒子彤郅皇帝死後,按照祖製,應該以晚一輩的“普字輩”做接班入,皇帝無嗣,該從近支晚輩裏選立皇太子。可是,皇太後不肯,因為這樣一來,她自己又高了一輩,變成太皇太後,再搞“垂簾聽政”,就不成體統了。因此她不給兒子立嗣,反倒找來外甥充皇帝。當時有禦史吳可讀以“屍諫”力爭,可是也沒有用。她的妹夫純親王聽說自己兒子給選去做皇帝,知道上有成風凜凜的大姨媽,這皇帝可不好做,因此當場嚇昏了,他跪在大姨子麵前又磕頭又大哭,可是卻挽不回這一局麵。想到自己的兒子做了皇帝,這是一種殊榮;但一想到從此親情兩斷、骨肉生分,將來的父子關係變成了君臣關係,他又感到一種隱痛。登極大典開始之日,也就是四歲的小兒子永遠離家之時。那是一個夜晚,四歲的小男孩被叫醒,給抱進了鑾輿大轎,唯一他能見得到的熟麵孔,是他的乳母,那還是皇太後特詔允許的。

  ??乳母是富貴人家的特產。按照中土的習慣,生母十月懷胎,生下兒子,體力已衰,真正喂奶的工作,主要要靠更合適的專家來擔任,所謂專家,就是乳母。乳母大多來自農家,農家的女人接近自然、身體健康、性格淳厚,挑選乳母的條件是找到剛生小孩兩個月的、相貌端正又奶汁稠厚的為上選。選定以後,雙方約好,從此乳母不得回自己的家、不許看望自己的小孩,她每天要吃一碗不放鹽的肘子,以利產奶,日子久了,她不再是女人,而是一條奶牛。很多農家的女人,為了救活自己的家人,甘心出來做乳母。常見的一個現象是,她養肥了別人的小孩,而自己的小孩,卻往往餓死了。一朝富貴人家的小孩長大,她自己得以回家探親的時候,常會發現,她自己的小孩。早已不在世上多年了。

  ??當四歲的小男孩給抱進了鑾輿大轎的時候,乳母後退,鑽進了一肩小轎,隨在儀仗行列的最後,進了皇宮。她跟小皇帝相依為命,但是,小皇帝比她還好一點點——在大庭廣眾的朝見中,他的親人,夾雜在眾人之中,還可以偷著看到;但她的親人呢,卻永遠長在夢中!

  ??皇宮被叫做紫禁城。中土習慣天帝住的天宮叫紫宮,紫是紫薇,就是北極星,北極星位於中天,明亮而有群星環繞,象征著帝王的君臨。紫禁城的格局,就是這樣建造起來的。太和殿雄踞中央,居高臨下;皇帝寢宮乾清宮、皇後寢宮坤寧宮,乾坤定位;東邊日精門、西邊月華門,日月分列;十二宮院,十二時辰。東西六宮後麵的幾組宮閣,群星環繞。從天地乾坤到日月星辰,真命天子就這樣用宮殿襯托出來了。

  ??紫禁城在白天時候,是瓊樓玉字、琉璃生光;但一到夕陽西下、暮色蒼茫之際,一層層恐怖氣氛,就襲人而來。那時候,進宮辦事的人都走了,寂靜的乾清宮裏就傳出太監們的淒厲呼聲:“搭閂,下錢糧,燈火小——心——”,隨著一個人的餘音,各個角落裏此起彼落的響起了值班太監的回聲。這種呼叫,使整個的紫禁城,從中心開始,隨著音波傳播出一陣陣鬼氣,令人毛骨悚然。

  ??小皇帝剛入宮的時候,隻有四歲。但毛骨悚然的感覺,卻是不分日夜的。在白天,他看到的總是那威風凜凜的大姨媽,不,“皇爸爸”,她要他叫“皇爸爸”,令他毛骨悚然;在晚上,他看到的卻是巍峨宮殿的陰影,服侍他的屍居餘氣、不男不女的太監,和四處的鬼影幢幢,令他毛骨悚然。他在恐懼中唯一的依靠,隻有他的乳母,但是乳母並不準時時在旁邊,後來,他斷奶後,乳母就永遠的從紫禁城消失了。

  ??他又變得孤獨無靠。直到他六歲的時候,翁師傅來教他讀書。

  ??翁師傅麵相和善如老農,對他很是親切,教書也認真負責,隻是他的教學過於枯燥乏味,整天就是背書。雖然他知道,自己努力背書,可以讓皇太後高興些,對自己好些,但那些書,實在是讓人頭痛。

  ??他有的時候,真的是非常羨慕林柏良林雨桐兄妹,在宮裏還能夠時時和親生母親在一起,還不用讀書(不過現在也得讀了)。

  ??皇太後對自己威嚴冷漠,但對這一對小兄妹,卻是寵愛有加,有時甚至令他有些嫉妒了。

  ??那時他還不知道,這一對小兄妹的父親林逸青,有一天會成為自己的另一位老師。

  ??而自從遇到了林逸青,他的境界,才開始在知識上有了發展。林逸青跟他的師生之情是深厚的。從林逸青那裏,他知道了自己、知道了中土,也知道了中土以外還有世界。人間有的,不隻是那一座座皇宮,在皇宮以外,還有大地神州、大千世界。

  ??有了林師傅之後,自己再也沒有挨餓過,在林師傅無微不至的關愛下,他的病痛漸漸的少了,身體也一天天的強壯起來。哪怕是林師傅去了越南,也不忘安排家人給自己送各種各樣的好吃又有營養的東西補身體。

  ??這個林師傅,從不象翁師傅那樣的擺架子,自己和他在一起,總是有不斷的笑聲。

  ??林師傅的嘴裏,總能說出各種各樣好聽的故事。

  ??林師傅教給他的東西,總是風趣易懂,他聽過之後,從來都不會忘。

  ??而翁師傅的那些枯燥的課程,到了林師傅的嘴裏,也變得生動明白。林師傅還給自己搞來各種好看的畫冊,來給自己講解翁師傅隻讓他死記硬背的東西,以至於在翁師傅那裏,他的課業也大有進境,當然,翁師傅是不會知道是怎麽回事的。

  ??但不知怎麽,翁師傅對於林師傅,總是抱有莫名的敵意。

  ??雖然翁師傅從來沒在自己麵前說過林師傅的壞話,但自己還是能感覺到翁師傅是討厭林師傅的。

  ??自己年紀漸長,學問日增,不管是“姨指”還是“魚脂”,他都能看懂了,當然,還有奏折。

  ??而從林師傅去越南後,彈劾他的奏折就沒有斷過。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