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章 柳原之憂
作者:銀刀駙馬      更新:2021-07-17 11:30      字數:6088
  “原來是柳原伯爵大人,失敬失敬。”和尚笑著說出了柳原前光的爵位,表明他已經知道了眼前這個日本人的身份,“想不到柳原大人對我中土曆史如此熟悉。”

  ??“今日和法師暢談,受惠實多。”柳原前光向和尚鞠了一躬,“敢問大師法號?”

  ??“小僧明通,雲遊四方,這一次來法源寺掛單,不期能與柳原大人相遇,一番暢敘,快慰生平。”明通法師也合什鞠躬還禮。

  ??“大師可還會在法源寺住一陣子吧?”柳原前光對這個和尚很有好感,不由得問了一句。

  ??“得有一陣時間。”明通法師看著柳原前光,“我本是來尋師兄明玄的,聽說師兄要過來,便在這裏候他,總是得見到他才行。。”

  ??“那我有空便來叨擾了。”柳原前光笑著說道,“還請法師不要嫌我煩。”

  ??“柳原大人言重了,”明通笑道,“若是不嫌這裏清冷,便請過來閑坐,小僧帶得些粗茶,當以奉之,柳原大人不妨品嚐一下。”

  ??“那是自然要嚐嚐的。”柳原前光也好茶道,聽明通如此說,不由得欣然同意。

  ??二人又閑聊了一會兒,柳原前光告辭而出,明通送柳原前光出來山門,上了馬車,直看著馬車消失在煙塵當中,方才回轉山門。

  ??明通進了自己的精室坐下,回想起二人剛才的交談,不覺心血來潮。和師兄明玄一樣精通卜算之學的他便立時擺開算籌,算了起來。

  ??“南事剛平,亂又從東來……”看了算出的結果,明通不由得歎息起來,“真是多事之秋啊!”

  ??柳原前光回到了日本公使館後,想起了剛才和明通法師談到了瑭太宗東征高麗,心中莫名的感到一陣不安。

  ??對於日本間諜在越南和朝鮮的活動,他隻是了解一些情況,並不清楚詳細情況。但他從現在已經知道的情報來看,日本間諜在越南的行動,可以說完全失敗。

  ??就在上個月,他已經收到了日本著名探險家和記者今野岩夫的死訊。

  ??柳原前光一點也沒想到,這位享譽日本的探險名人,竟然會是“玄洋社”派往越南的間諜!

  ??現在越南的局勢已經穩定下來,乾法兩國也已經就長期懸而未決的越南地位問題達成了新的和約,大乾帝國不但沒有能夠陷入越南的泥潭,反而和法國瓜分了越南,得到了越南的北方疆土,拓展了帝國的邊界,獲得了一個穩定的側翼。

  ??想到林逸青沒費多少力氣便平定了越南,眼見回京又會加官進爵,柳原前光不由得氣恨難平。

  ??這些天來,他一直在和總理衙門交涉林逸青背地裏支持北海道的薩摩人遊擊隊的問題,可謂“筆禿唇焦”,但卻一點用都沒有。

  ??林逸青派薩摩人滲透到北海道,可以說給日本造成了極大的麻煩,而日本用同樣的辦法,想在越南造成同樣的後果,卻失敗了。

  ??這當中到底差在哪裏?

  ??為了牽製乾國的力量,日本雙管齊下,不但在越南發動,朝鮮那邊也沒有閑著。

  ??現在,越南那邊已經失敗了,朝鮮會不會也步越南的後塵?

  ??日本政府雇傭的“玄洋社”那幫人,在柳原前光看來,比起林逸青的手下,差得實在太遠。

  ??柳原前光正自憂思紛亂之際,一位使館工作人員前來報告,說岸田吟香求見。

  ??聽到岸田吟香的名字,柳原前光想起已經死去的今野岩夫,心裏不由得一動。

  ??這個岸田吟香,會不會也是“玄洋社”的人?

  ??岸田吟香是岡山縣津山人,本名國華,自號“銀次”,因為更顯文人氣的號“吟香”和“銀次”諧音,於是便改用“吟香”自號(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女人名字)。

  ??岸田吟香自幼便有神童之稱,17歲到江戶學習漢學,頗有造詣。22歲時他前往大阪,於漢學之外開始跟緒方洪庵學習“蘭學”,並與木戶孝允、西鄉隆盛等一幹維新誌士結交。

  ??年輕人接觸了如此多的新思想,自然就看不慣保守、顢頇的幕府官僚們,加上本就漢學深厚,落筆成文,於是岸田吟香便開始抨擊時政、指點江山。這樣一來自然觸犯了當權者的忌諱,結果離經叛道的岸田吟香遭到通緝,隻能落荒而逃,隱姓埋名,最艱難的時候,他甚至跑到江戶妓院裏做龜奴伺候嫖客,以躲避幕府的追捕。

  ??但筆杆子還是有用途的,幾經周折,經過好友介紹,9064年岸田吟香認識了美國長老會傳教士、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博士詹姆斯?柯蒂斯?赫本。赫本博士在日本先後生活33年,培養了不少一流人才,對日本朝野影響甚大。赫本博士當時在橫濱,邊行醫、邊傳教,還邊編輯日本第一本英文詞典《和英辭林集成》。為了編輯詞典,他需要一位精通日文和英文的專家,岸田吟香自然是一位合適的人選。於是,岸田吟香就住到赫本博士在橫濱的住所內,生活總算安定了下來,而且開始更係統地學習英文,並對西方世界、尤其是西方報業有了深入的了解。這一年他已經31歲。9066年9月,赫本博士偕岸田吟香同來上海,著手詞典的印刷事務,直到次年5月印刷完畢。在繁華的東方第一都市上海生活了九個月,又大大拓展了岸田吟香的視野。

  ??回到日本後,岸田吟香重操筆耕舊業,辦起自己的報紙《海外新聞》,每旬出版,充分發揮其擅長英文的本領,摘編世界各地新聞。之後,又出版《橫濱新報》。期間他曾多次嚐試下海經商,但都不是十分成功。9072年,岸田吟香擔任了《東京日日新聞》主筆,這給了他一個充分施展才華的舞台。岸田吟香筆力雄厚,縱談時事,一時聲譽鵲起,被稱為日本四大“名記”之一。9074年,西鄉從道率軍進攻苔灣番地,喜好冒險的岸田吟香申請隨軍前往,對於這樣一位頗有文名的記者來隨軍采訪,西鄉從道自然十分高興,於是岸田吟香順利的獲得了軍方的許可,得以成為日本的第一位隨軍記者。

  ??那時已經40多歲的岸田吟香,並不僅僅是一位記者,和富於冒險精神的今野岩夫一樣,從登陸苔灣的頭一天起,便參加了戰鬥。但隨著征苔軍在乾軍的反擊下全軍覆滅,岸田吟香也沒了蹤影。當時人們都以為他死了,日本軍方也做出了這樣的認定,但誰也沒想到,岸田吟香竟然死裏逃生,在乾國人的眼皮底下偷了一條小船,逃離了苔灣,硬生生的靠著這條小船,回到了日本。

  ??回到日本後的岸田吟香名聲大噪,成了日本人心目中的英雄,之後岸田吟香又參加了9078年爆發的西南戰爭,寫下了不少動人的戰地報導,但戰爭開始後不久他便受了重傷,失去了一條右腿,無法再擔任記者的工作,因而轉行成為了專欄作家。西南戰爭期間他受福澤諭吉的影響,在報紙上發表了不少抨擊西鄉隆盛的文章,並極言日本應該打敗乾國,成為東亞霸主。由於他的文章過於煽動性,給日本政府招來不少麻煩,後來他便不再寫文章了,而是轉行在東京銀座開起了“樂善堂”藥店,經營赫本博士當年所贈送的配方製成的眼藥水,並給它取了個很好聽的名字“精琦水”,賺了不少的錢,成了巨富。西南戰爭結束後,他看到了乾國的商機,便到乾國上海開辦了“樂善堂”上海分店,接著又把店開到了北京。

  ??在北京岸田吟香除了開辦藥店,還經營了一家印刷廠。他用銅版印製的乾國諸子百家典籍的袖珍本深受北京士子文人的歡迎,使他借此得以躋身於中國文人之列,成為北京城裏頗有名氣的人物。

  ??“柳原君。”岸田吟香一進門便說,“您知道嗎?林逸青就要回北京了。”

  ??“噢?您從哪裏得到的消息?岸田君?”柳原前光心裏一驚,表麵卻不動聲色的問道。

  ??“從一位乾國官員那裏知道的。”岸田吟香有些得意的說道,“他告訴我,越南的新國王協和王阮福升又死了,聽說是和大臣尊室說發生爭吵後被毒死的,尊室說又立了一位王子當越南國王,是個十六歲的孩子,名叫阮福昊,越南的年號也改成了建福。林逸青作為乾國皇帝的代表,為這個少年國王舉行了冊封儀式,算是正式的完成了他在越南的使命,現在他已經率領他的艦隊在回北京的路上了。”

  ??“有法國艦隊的消息嗎?”柳原前光問道。

  ??“有,可能是為了表示對乾國的友好,在林逸青離開順化的當天,法國海軍上將孤拔也率領艦隊離開了順化,啟程回國。”岸田吟香說道,“法國公使已經就此事通報了乾國總理衙門。”

  ??“也就是說,越南的局勢已經穩定下來了。”柳原前光歎息了一聲,“我們的牽製計劃,可以說完全失敗了。”

  ??“嗬嗬,柳原君,不要這麽悲觀,我們並沒有失敗。”岸田吟香倒是顯得滿有信心,“事實上,乾國已經陷入到了戰爭泥潭之中。”

  ??“您為什麽這麽說?岸田君?”柳原前光不以為然的問道,“林逸青既然離開了那裏,就表明他對那裏的局勢已經完全放心了,難道不是嗎?”

  ??“不是這樣的。”岸田吟香搖了搖頭,笑道,“您忘了嗎?林逸青和法國人這一次達成的條約當中,有一條是乾國軍隊要在五年之內平定越南北方的匪患。他離開的時候,乾國雲南和廣西的地方部隊正在同越南北方的匪幫進行著艱苦的作戰呢。”

  ??聽了岸田吟香的話,柳原前光的眉毛不由得舒展開來。

  ??“竟然是這樣?”

  ??“這僅僅是開始,柳原君,乾國將要為這種軍事行動付出他們意想不到的代價。”已經50多歲的岸田吟香露出了一絲詭笑,好象一個老頑童。“

  ??“你是不是想要告訴我,在遍布越南北方的匪幫當中,有我們日本的人?”柳原前光似乎明白了什麽,立刻問道。

  ??“這是一個秘密,我現在不方便向您透露,不過您可以盡情展開您的想象,柳原君。”岸田吟香得意的笑了起來。

  ??“看來,不止今野君一個人在越南啊!”柳原前光感歎起來。

  ??“是的。今野君是日本的英雄,正是有今野君這樣千千萬萬的愛國誌士,日本才能夠在極端險惡的形勢下渡過了難關。”岸田吟香說著,向著越南的方向深深的鞠了一躬,柳原前光心中感觸,也向同樣的方向鞠了一躬。

  ??“既然越南的事情並沒有結束,林逸青為什麽要急著趕回北京呢?”柳原前光又問道。

  ??“您忘了嗎?就在不久前,關於他在越南‘胡作非為’的彈章,可是很多的啊。”岸田吟香笑道,“乾國的禦史們正準備對他發動新一輪的彈劾呢。”

  ??“所以他著急回來,是為了應付這些人的進攻?”柳原前光明白了過來。

  ??“是的。”岸田吟香說道,“他需要當麵向乾國皇太後講清楚,他在越南都做了什麽,為什麽要這麽做。他隻有這樣,才能夠借助乾國皇太後的保護,平息這場彈劾風暴。”

  ??“你的消息真的很靈通,岸田君。”柳原前光現在明白,岸田吟香一定和今野岩夫一樣,是“玄洋社”或是“天佑俠團”的人,“您是怎麽做到的?”

  ??“乾國是一片未被情報員們開拓的土地,我現在正在開拓這個國家的中樞。”岸田吟香笑著拍了拍自己已經裝上了假肢的木腿,臉上現出一絲猙獰之色,“這個國家從我身上奪去的東西,我要讓它千萬倍的償還回來!”

  ??柳原前光聽到岸田吟香最後的一句話,沒有再說什麽,而是抬頭向窗外望去。

  ??遠遠的,紫禁城的宮闕在太陽的金輝下,仍是一派壯麗之色。

  ??北京城西北角的城門叫西直門,出了西直門。一條河一直向西,順著河上去,再往前走七裏水路,右岸就是大名鼎鼎的萬壽寺。

  ??萬壽寺建於眀朝第十三個皇帝神宗萬藶五年。這座廟,是當時的大宦官馮保蓋的。蓋的時候,眀朝國庫很富,所以先天很足,蓋得很氣派。中間大延壽殿五楹,兩邊羅漢殿各九楹。後麵的藏經閣很高,左右韋馱達摩殿各三楹。在這座大廟興建以前一百七十年,眀朝的第三個皇帝成祖,由於政治和尚姚廣孝幫他篡了侄子的寶座,而當了皇帝,他感謝姚和尚,特叫姚和尚監造鑄了一座直徑一丈二尺、重量八萬七千斤的大銅鍾,叫“華嚴鍾”,因為鍾上由沈度寫了《華嚴經》八十一卷全文和金剛般若三十二分字,刻了上去,成祖叫六個和尚每天一個字一個字去敲,“字字皆聲”。全部敲完,“華嚴一轉,般若一轉”。明神宗蓋萬壽寺,把這座大鍾懸為特色,也敲個不停,直到他孫子熹宗時代,才算停止。鍾聲停了,眀朝跟著也就亡了。

  ??大乾朝起來以後一百年,第四個皇帝高宗全隆皇帝在全隆十六年把這座大鍾搬到西直門外的覺生寺,在寺後院為它蓋了鍾樓。可是,從此以後,這座篡勁十足不安於室的大鍾,卻篡了覺生寺的名字——北京人都不叫覺生寺了,都叫大鍾寺了。

  ??大鍾搬走了,萬壽寺鬆了一口氣,可以重新布置它的法相,迎接新的統治者了。過去在眀朝時候,眀朝皇帝就來巡視過,在廟上吃飯休息,使它引為殊榮。眀朝皇帝和宦官蓋了它,它的身世,一開始就跟皇帝和宦官結下因緣。這樣下來,在它三百歲生日的時候,它又跟大乾朝的皇帝和宦官搭上了線——皇帝是光旭小皇帝,宦官是李錦泰,人稱李總管。

  ??從萬壽寺前麵的河上再轉向西北,到了離西直門二十裏的地方,就是萬壽山。萬壽山本來叫甕山,全隆皇帝在把大鍾搬到覺生寺的同一年,他為了慶祝他母親崇慶皇太後六十歲生日,把甕山改名叫萬壽山。山前麵有個湖,叫西湖,全隆皇帝也把它挖大挖深了一倍,改叫昆明湖,這個地方是北京的大水庫,北京的水源,一部分就是從這邊來的。

  ??萬壽山昆明湖不但是北京的水庫,而且是大乾皇家的郊區大花園。這地方山水總稱好山園,全隆皇帝改名叫清綺園。

  ??大乾朝的皇帝,喜歡清綺園遠超過北京城裏的皇宮,每年有三分之二的時間,都住在清綺園裏。因此,清綺園實際上就變成一座金碧輝煌的城,它有五千多軍人防守,裏麵卻沒有百姓,有百姓也是扮演的。皇帝高興,一聲令下,所有的宮女太監等等都化裝起來,扮演成法曹、商人、工人、賣藝的、說書的、小偷、各行各業的人,在有衙門、有商店、有市場、有碼頭、有旅館、有監獄種種地方,各司其業,你來我往,熱鬧非凡。這是中土式的化裝舞會,很早以前便流行在皇官裏,有時候皇帝也親自加入,扮演成商人等等,與左右同樂,學做老百姓開心。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