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二章 西南換血
作者:銀刀駙馬      更新:2021-07-17 11:29      字數:6276
  “還是洗一洗吧,你身上的香氣應該洗掉。”島津洋子微笑道,“衣服也讓京子幫你換一下,如果你就這麽回去,大家還是會懷疑的。”

  ??佐佐木理央恍然大悟,向島津洋子鞠了一躬,然後轉身快步的離開了。

  ??目送著女忍者的離去,島津洋子想象著遠在越南的林逸青接下來會看到怎樣一場好戲的上演,不由得開心地笑了起來。

  ??“這,隻是一個開始。”她轉過頭,看著鏡中的自己,“我的……複仇之旅。”

  ??張華奎猛地打了一個寒戰,從黑暗當中蘇醒過來。

  ??入目的仍是一片黑暗。

  ??漆黑的柱子,鐵鏈,昏暗微弱的燈光……

  ??等等,這是哪裏?

  ??張華奎想要起身,卻發現自己給牢牢的綁在了椅子上。

  ??“你小子總算醒了。”一個牢頭模樣的人看著他冷笑了一聲,擺弄著手裏的鞭子,上下的打量著他,仿佛在看一頭死豬。

  ??“這是哪裏?”張華奎顫聲問道。

  ??“順天府大牢。”

  ??“我……怎麽會在這裏?”

  ??“你說呢?”

  ??“放我出去!”

  ??“那成,你先說說,孫黎輝孫禦史是怎麽死的?”

  ??“什麽?”

  ??“別裝糊塗!趕緊的,說說你怎麽害死的孫禦史?省得皮肉之苦!”

  ??“孫禦史怎麽會死?我沒有害他!”

  ??“別以為你是張樹聲的兒子,就沒人可以動你!今兒個你要是不說清楚,老子扒了你的皮!”

  ??“我……冤枉啊!救命!救命!放我出去!……”

  ??當林逸青在順化得知兩廣總督張樹聲被免職的消息時,已經是一個月之後了。

  ??林逸青和島津洋子定的“西南大換血”計劃當中,兩廣總督張樹聲其實也在清除之列,但因為張樹聲和黃桂蘭是親家,是以不太好正麵下手,但林逸青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張樹聲竟然會因為兒子張華奎犯事而落馬。

  ??對於張華奎這個“清流腿子”,林逸青並不陌生。

  ??早朝鮮“壬午兵變”時,這個家夥就很活躍。

  ??9082年朝鮮發生壬午兵變,暴亂的士兵攻入朝鮮皇宮景福宮,搜捕被認為是一味諂媚外人、引狼入室、禍亂朝鮮法統的朝鮮王後閔妃,閔妃得報出逃。叛兵迎回高宗生父興宣大院君李是應為朝鮮攝政,繼續實行閉關鎖國政策。由於亂兵搗毀了漢城的日本公使館,迫使日本公使花房義質出逃,日本以此為借口出兵朝鮮;其時直隸總督李紹泉因母親病故回籍守製,兩廣總督代理直隸總督的張樹聲果斷處置,繞過了效率低下的官方程序,直接派淮軍精銳陸軍吳長慶部和丁禹廷北洋水師在朝鮮馬山浦登陸,直搗漢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快刀斬亂麻地平定了朝鮮之亂,斷了日本幹涉朝鮮的口實,一時間在國內聲望鵲起,雪片一般的“表揚信”不斷飛到張樹聲的案頭,被這些讚揚和溜須拍馬弄得飄飄然的張樹聲不免動起了將他的“署理直隸總督”前麵“署理”二字拿掉的念頭,想取李紹泉而代之。

  ??乃父有此念想,作為孝順兒子的張華奎迅速活動起來,一邊在北京城內製造其父功高至偉的輿論,一邊開始在清流健將們中尋找可以作為聲援的人選,而當時在清流中最嶄露頭角的莫過於因為將時任戶部尚書王文韶彈劾罷官回家而榮升都察院左副都禦史的張霈倫,張華奎自然而然的就找到了他。

  ??可是,張華奎竟然忘記了張霈倫的父親張蔭唐早年和李紹泉是生死之交,張蔭唐早逝後,作為“世伯”的李紹泉對張霈倫也頗多照顧。由於這份照顧,自當言官以來參人無數的張霈倫不曾參劾過李紹泉一次,怎麽可能因為區區一個張華奎而壞了他與李世伯的大義?更何況那時的張霈倫早就不露聲色的入了李紹泉的幕府,成了老李的“灰色幕僚”。所以,張華奎此舉非但沒有拉張霈倫入夥,反而被張霈倫以“疆臣不得奏調京官”的理由參了一本,可是碰了一鼻子灰。看到取李紹泉而代之的路子走不通了,後來李紹泉又被朝廷奪了情,張樹聲也就借坡下驢地請求回任兩廣總督。眼見即將到手的直隸總督的位子飛了,張樹聲心中不是滋味,張華奎也恨上了張霈倫,但卻沒有反省一下自己的沒腦子。

  ??林逸青知道,因為上一次的事,張華奎恨死了張霈倫,一直想要找機會報複,但他完全沒有想到的是,張華奎會弄死了原本可能幫他忙的清流幹將孫黎輝。

  ??孫黎輝是翁叔平的得意高足之一,寫彈章也很有水平,當年曾經多次彈劾當時是駐英國公使的郭筠仙和任船政大臣的林義哲,給他們造成了很大的麻煩。林逸青率薩摩軍民歸附乾國時,他也曾上折子反對,“詞極陰狠”,以至於林逸青曾經動了派忍者幹掉他的念頭,隻是因為自己剛剛歸國,時機不成熟,是以作罷。而後他見林逸青成了皇太後麵前的紅人,便知趣的再也不彈劾林逸青了,林逸青也就沒有再想要對付他。

  ??但這一次,張華奎突然之間“發神經”害死了孫黎輝,卻等於幫了自己一個大忙。

  ??孫黎輝是“南清流”領袖、兩代帝師翁叔平的得意高足,他給張華奎害死,翁叔平自然不能善罷幹休,當即去清綺園向兩宮皇太後哭訴,同時又發動他的門人弟子們上奏彈劾張樹聲父子,並要求嚴懲張華奎,最終仁曦太後“從其所請”下旨免去了張樹聲兩廣總督的職務,但在李紹泉的上疏保護下,朝廷“顧念其前功”,將張樹聲降級調往苔灣任兵備道,而張華奎則毫不客氣的給判了“秋後斬決”。

  ??這樣一來,不需要林逸青動手,張華奎自己作死,就把父親張樹聲從兩廣總督的位置上拉了下來,清流言官們等於間接的幫自己全部達成了“西南換血”的計劃。和孤拔那邊的談判,由此也掃清了最後的障礙。

  ??這些天林逸青在和孤拔的談判中取得了很多的進展,他們兩個已經就“乾法共同保護越南”(實際是南北瓜分)達成了共識,但孤拔一直擔心越南北方的局勢在林逸青離開後會重新變得不穩定——畢竟黑旗軍在乾國西南疆臣們的支持下可是給法國人找了好多的麻煩,加上北圻地區盜匪橫行,越南國內民眾排外情緒嚴重,一旦再有規模類似黑旗軍的匪徒受排外的乾國西南疆臣支持,繼續和法國為敵,和約未免又將成一為一紙空文,兩國很可能會刀兵再起。

  ??對於孤拔的擔憂,林逸青認為不無道理,他向孤拔保證,在他離開前,一定會平息雲南的匪患,而排外的西南疆臣,自己將上奏朝廷,將他們全部被撤換掉。

  ??雖然林逸青做出了這樣的保證,但孤拔仍然心存疑慮,上一次“馬嘉理事件”,明明有很多證據指向岑聿瑛搗鬼,但乾國政府執意不肯處分岑聿瑛,這一次要拿掉的西南疆臣可是不止岑聿瑛一個,如何能讓他相信乾國政府肯轉了心意來個大換血呢?

  ??對於法國方麵的肇事者東京總監何羅硭,法國政府已經作出了嚴厲的懲處:何羅硭因犯瀆職罪、擅自發動戰爭罪被判十年監禁,他的頂頭上司原海軍和殖民地部部長遊列居伯利將軍也被免職,受到審判,以瀆職罪被判三年監禁,而乾國方麵卻沒有做出什麽象樣的表示。

  ??但是現在,孤拔的擔心應該是不存在了——雲貴總督岑聿瑛、雲南巡撫唐炯、廣西巡撫徐延旭、兩廣總督張樹聲全被免職,除張樹聲之外,另外三位都是革職查問,鎖拿進京,這在乾國朝野那絕對是破天荒的頭一回,孤拔還會有什麽可說的呢?

  ??盡管張華奎殺孫黎輝案在林逸青看來還有很多的疑點,但對林逸青來說,這個案子導致的結果才是最重要的。

  ??隻是林逸青有時不免好奇心起:到底是誰做的這件幫了自己大忙的好事呢?

  ??“大人,孤拔將軍請您去他那裏小坐。”一名隨從的聲音將林逸青的思緒拉了回來,林逸青轉過頭,看到隨從的手中拿著一張乾國式的請柬——顯然這些天孤拔了解了乾國人的很多禮儀和規矩。

  ??“好,我這就過去。”林逸青接過請柬看了看,將請柬放在了桌子上,“對了,去請潘清嫻小姐過來,她以前說過,想看看孤拔將軍是什麽樣子,這回正好讓她見一見。”

  ??“是。”隨從應聲而去,不多時,一身乾國女子裝束的潘清嫻便出現在了廳堂之中。

  ??“孤拔將軍剛剛邀我過去小坐,你以前不是說過想見見他麽……怎麽回事?你又哭過了?”林逸青注意到潘清嫻的眼圈兒有些發紅,立刻關切的問道。

  ??“夙願得償,一想起來,心裏頭便高興,結果就……”潘清嫻見林逸青動問,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就是高興的,讓瀚鵬擔心了。”

  ??林逸青明白了過來,不由得嗬嗬一笑。

  ??他當然理解潘清嫻為什麽高興得會哭。

  ??在自己上奏請求為潘清簡賜諡之後不久,朝廷便給了回複,專門由高速通報艦發來褒旨,表彰“越南義臣”潘清簡的功勞,並給潘清簡賜諡號為“文忠”。由林逸青代朝廷向越南政府傳達。

  ??林逸青接旨後,當即叫來潘清嫻,把大乾皇帝的諭旨給她看,潘清嫻激動得不能自持,向著北京的方向連連叩拜,痛哭失聲,長跪不起。林逸青隨即召見越南輔臣阮文祥、尊室說、陳踐誠,向他們宣布了大乾朝廷的決定,三位越南大臣立刻回報協和王阮福升,阮福升率眾臣前來接旨,第二日便宣布為潘清簡平反,並重修潘清簡的祠堂和墳墓,君臣親往致祭,同時阮福升下令為潘清簡立傳,“書之國史”。

  ??至此,一代忠臣潘清簡在身被汙名多年之後,終於得到了平反。

  ??對於促成潘清簡平反的林逸青,潘氏族人和崇敬潘清簡的越南百姓無不感激。

  ??這也是潘清嫻為什麽會一想起這件事就會感動落淚的原因。

  ??在得知越南政府給潘清簡平反之後,孤拔也派人前來表示了慰問,潘清嫻本來對法國人抱有惡感,這時卻對孤拔產生了好奇,想要見見這位傳奇將軍。

  ??“好了,別哭了,這會兒還要出去見人呢,對了,你換一下越南的服飾吧。”林逸青打量了一下潘清嫻,說道。

  ??“好。”潘清嫻雖然不明白林逸青的用意,但還是服從了他的命令。

  ??林逸青等潘清嫻換過衣服之後,便帶著她和幾位隨從出了順化宮城,前往孤拔下榻的海濱飯店。

  ??不多時,林逸青到了海濱飯店,孤拔親自前來迎候,見林逸青帶了一位越南美女過來,不由得有些吃驚,林逸青順勢向孤拔介紹了潘清嫻的家世,孤拔得知她原來是潘清簡的孫女,不由得感歎不已。

  ??“記得您的祖父去我的祖國的時候,我還是法蘭西帝國海軍的一名少校,想不到過了這麽多年,我能在這裏見到他的後人,真是非常榮幸。”孤拔說道。

  ??“時光如流水一般,將軍,我也很高興能見到您,拯救法蘭西的英雄。”潘清嫻用流利的法語回答,讓林逸青吃了一驚。

  ??他記得潘清簡臨終前曾留下遺訓,要求子女不得為法國人做事,並不得學習法文,但潘青嫻的法語說的如此之好,可見並沒有遵守祖訓。

  ??林逸青不自覺的向潘清嫻望去,潘清嫻似乎看出了他心裏的疑惑,隻是衝他微微一笑,便垂下了頭。

  ??一行人來到廳堂,分賓主落座,仆人送上了香茶、糕點和水果,退下之後,孤拔便和林逸青閑談起來。

  ??雖說是閑談,但談話的內容,還是離不開最近的談判。

  ??“林,我已經在報紙上看到了,貴國西南省份當中最後一位曾經支持黑旗軍匪幫的總督張樹聲已經被免職了。”孤拔說起了最近的新聞,“聽說這位總督先生是因為他的兒子犯了殺人罪的關係,受到了貴國大臣們的彈劾,才下台的?”

  ??“是這樣,將軍閣下。”林逸青說道,“聽說是他的兒子殺害了一位京城裏很有名的監察官員,一位禦史,這是非常嚴重的罪行,所以凶手被判了死刑,而他的父親也受到連累,被免去了官職,隻是因為以前立過很多功勞,所以才沒有被趕回家,而是去了苔灣當一名小小的管理軍事後勤的道台官員,兵備道。”

  ??“竟然是這樣。”孤拔聽了林逸青的回答,顯得很是驚奇,“但是我很奇怪,一位總督的兒子,竟然會動手去殺一位在中央政府任職的官員,這太不可思議了,你不覺得奇怪嗎?林?”

  ??“關於這件案子的詳情,我還不十分了解,但我可以告訴您,將軍,這種事情是完全有可能發生的。”林逸青笑道,“您忘了,何羅硭先生和波滑將軍之間,是怎麽爭鬥的嗎?他們互相收買對方的部下,刺探對方的情況,有的人甚至因此而送了命,幸虧何羅硭先生及時被貴國政府逮捕,不然的話,他很可能會和這位總督的兒子一樣,做出不理智的極端行為來。”

  ??“是這樣。”孤拔歎息了一聲,“我是一個軍人,很難理解這樣的行為,但我也明白,這是另外一種戰爭。”

  ??“您是一位高尚的騎士,將軍閣下,您慣於在戰場上獲取勝利,並引以為榮,您是真正的軍人,那些人完全不能和您相比。”潘清嫻在一旁用法語說道。

  ??“謝謝。”孤拔聽到潘清嫻的讚美之詞,臉上浮現出了一絲笑容,林逸青注意到他臉上從鼻子到口部的傷疤,想起這位海軍名將傳奇的往事,不由得心生敬意。

  ??作為一名優秀的軍人,孤拔其實並不太適合外交場合的談判。

  ??“林,你也是一位騎士,一個真正的軍人。你作為一個異鄉人,在日本率領受壓迫的民眾反抗政府的殘暴統治,並取得了那麽多不朽的勝利,我非常佩服。”孤拔看著林逸青說道,“您多次做到了以弱勢的兵力擊敗強大的敵人,真令人吃驚。直到現在,您還在重複著這樣的奇跡。”

  ??“您過獎了,將軍閣下。”林逸青笑著搖了搖頭,“其實,越南的情形和日本完全不同,我在這裏想要取得和日本一樣的勝利,隻怕要更加的不容易。”

  ??“您為什麽這麽說?”孤拔好奇的問道,“您在日本的時候,麵對的是強大的俄國軍隊和日本政府軍,都取得了勝利,而在越南,您麵對的不過是一些裝備低劣戰鬥意誌薄弱的匪徒,您卻說不容易取得勝利,難道這裏的匪徒的戰鬥力要比俄國軍隊和日本軍隊還要強?我真的不敢相信。”

  ??“您要知道,將軍閣下,在日本,我是經過了多年準備的,我指揮的軍隊雖然不多,但他們全都受過良好的訓練,武器裝備也十分精良,所以即使麵對強大的敵人,也能夠取得勝利。”林逸青笑著解釋道,“但越南就不一樣了,我能夠調動的軍隊,都是乾國西南三省的地方駐防部隊,這些軍隊無論軍官還是士兵,訓練都很差,和我當年的部下,是根本沒有辦法相比的。”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