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9章】 恩威並重,興師伐罪
作者:虎賁中郎      更新:2021-07-17 10:45      字數:3821
  感謝:茜瓜書友月票支持,多謝!求月票,推薦票,虎賁誠謝!

  ??——————————————

  ??兩個月時間悄然過去,幽州依然是寒風咆哮,白雪皚皚。

  ??半個月前,第一批從長安抽調過來的文官抵達易京,遂被郭嘉派遣到各郡接管政務。

  ??與此同時,公孫瓚及幽州主要僚屬的家眷也被送往長安,幽州軍一部分將領隨行同往,他們將被安插在西涼軍中繼續擔任將領。不過,他們之中的大多數人都不在主力戰營任職,而是外放至西涼轄下各郡擔任守城副將或小校,隸屬郡府兵序列,大多都在後方,基本上遠離戰場,可以享清福了。

  ??對此,很多被調離的幽州將領並無異議,欣然接受,或許他們已經厭倦征戰廝殺,早就期盼著安安穩穩過日子的舒坦生活。也有一小部分將領對此頗為不滿,但他們位卑言輕,敢怒不敢言,隻得服從安排,往後隨著時間的流逝,他們就會慢慢收心,漸漸適應新的環境。

  ??在梳理幽州政務的同時,公孫瓚麾下兵馬重新集結整編。此次整編幽州軍由郭嘉全權負責,他將整編工作分為三步。首先調離一部分中高級將領,打亂軍隊序列,再從趙雲、李摯、張遼和張燕帳下抽調將領補充進去。

  ??其次,整合騎兵和步軍。騎兵全部納入西涼鐵騎當中,而後再從武威營、飛燕輕騎和無雙鐵騎三營當中抽調將士,重新組成一支鐵騎,名曰“幽州鐵騎”,即幽州營。新組建的幽州營名為幽州鐵騎,實際營中七成以上的將士都是西涼鐵騎;全營暫編為兩萬輕騎,由飛燕輕騎副統領徐晃擔任主將統領,嚴綱擔任副將副統領,田豫擔任參軍。騎兵整編完成後,步軍與閻柔所部、西涼軍兩萬郡府兵混編成軍,從中篩選五萬甲士組建武銳營;由陷陣營統領高順暫領主將之職,閻柔為副將副統領,糜竺為參軍。

  ??自此,西涼軍擁有三支“武“字營步軍,分別是:武卒營、武衛營和武銳營。三營將士全是步軍,各營滿編滿員五萬甲士,共計十五萬步軍。

  ??郭嘉整合幽州軍的最後一步,便是重新安排公孫瓚帳下部將。田楷被委以重任,出任幽州別駕;單經出任代郡守將,幽州長史關靖出任上穀郡丞??????鮮於銀調入張遼帳下為中郎將,鮮於輔調到張燕帳下擔任中郎將,齊周調入趙雲帳下為萬夫長。

  ??此外,公孫瓚帳下其他將領悉數調離幽州,要麽送往長安由李玄重新安置,要麽調入並州擔任守將或都尉。

  ??為了確保此次整編平穩過渡,公孫瓚說服心懷不忿的將領,促使其起行離開幽州,服從軍令調動。除了將領安置頗為麻煩之外,整編幽州兵馬則十分順利,令行禁止,短短一個月內便完成整編。

  ??整整一個冬天,在外人看來幽州境內平靜無波,實際上幽州已然完成交接,悄然易主。整合幽州軍結束後,李利任命郭嘉暫代幽州刺史之職,田楷為別駕,糜竺為幽州長史。一切都在有條不紊中穩步推進,幽州迎來新局麵,李利入主幽州,東北邊境的蠻夷部落迎來了蓄勢待攻的西涼大軍。

  ??這一日,李利在中軍大帳內與公孫瓚飲酒敘話。時至今日,他們倆已是主臣有別,可李利卻一如既往地厚待公孫瓚,時常邀他赴宴敘談;數月來一直如此,待他之厚無以複加。

  ??現如今,公孫瓚依舊是前將軍,位比三公,參讚軍機,地位超然,在西涼軍中僅次於車騎將軍李傕,淩駕於西涼眾將之上。唯一不同於以往的是,他的子女家眷被送往長安安置,而他也從一方霸主降為人臣,頭上多了一個主公。除此之外,基本上沒有太大變化,一如往常。當然了,最重要的是他現在手中沒有兵權,屬於有名無實的位比三公的前將軍。而他要想重新獲得兵權,就必須博得李利的信任,否則一切都是徒然。

  ??“嗵嗵”的腳步聲響傳進中軍大帳,李利與公孫瓚聞聲後放下酒樽,抬眼看向帳門外。但見李摯快步走進大帳,躬身稟報道:“稟主公,刺史府送來急報,半個時辰前,原幽州長史關靖夥同代郡守將單經大鬧刺史府。關靖聲稱刺史郭嘉處事不公,打擊報複,無故將他貶為上穀郡丞;而與他一起鬧事的單經也不願前往代郡任職,公然討要漁陽太守之職。”

  ??“哦?”李利愕然應聲,輕輕捋著頜下寸餘長的青須,扭頭看了公孫瓚一眼,隨之沉思不語。

  ??公孫瓚神色大變,勃然大怒道:“豈有此理!大鬧刺史府,公然討要官職,他們簡直膽大包天,目無主公!如此狂妄之徒,理應重處嚴懲,明正典刑亦不為過!”

  ??李摯聞言後,接聲答道:“公孫將軍請息怒,末將還有下情稟報。關靖、單經二人大鬧刺史府之後,此時郭嘉也如公孫將軍一般怒不可遏,當即下令將二人羈押,待稟明主公之後再行懲處。不料單經將軍當堂反抗,揮劍相向??????遂被嚴綱將軍當堂斬殺,關靖亦在混戰中被親兵誤殺,二人相繼身亡。剛剛刺史郭嘉派人前來稟報此事,請主公前往刺史府處理此事。”

  ??“啊!他二人都死啦?”公孫瓚聞言後大驚失色,驚呼一聲,遂自覺失禮便再不贅言。

  ??李利眉頭微蹙,一臉慍色,思索片刻後扭頭對公孫瓚問道:“伯圭對此事有何看法?想到什麽說什麽,無須顧忌,直言無妨。”

  ??“這??????”公孫瓚遲疑一聲,思量著說道:“此等目無主上之事何須多說,必須予以嚴懲。此二人死有餘辜,軍師在這件事情上並無過失,末將對此沒有異議。”

  ??“嗯,既然伯圭兄都這麽說了,那此事就這麽辦吧。”李利微微頷首,遂對李摯吩咐道:“命令郭嘉妥善處理後事,賜予關靖、單經二人關內侯爵位,以侯爵之禮厚葬,並安撫其家眷。此後再有諸如此類的事情發生,一律殺無赦!去吧。”擺手示意李摯退下。

  ??待李摯走後,李利心有所感地對公孫瓚說道:“從這件事上不難看出,伯圭兄帳下將領心懷不滿者不在少數,往後還需伯圭兄多多費心。”一邊說著話,李利一邊給公孫瓚斟上一盞酒,以示謝意。

  ??公孫瓚連忙躬身施禮,滿臉歉意地道:“這都是末將之前馭下不嚴,方有今日之禍,還請主公寬宥恕罪。”

  ??李利輕輕搖頭,微笑道:“伯圭兄無需自責。亂世當中人心叵測,貪婪成性、得寸進尺者比比皆是,怨不得伯圭兄。如今冬去春來,我幽州又將麵臨嚴峻考驗,一場大戰正在緊鑼密鼓的醞釀當中,想來不久之後便會如期而至。屆時,還需伯圭兄鼎力相助,你我二人並肩作戰,定能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力求一舉蕩平烏桓蠻夷!”

  ??公孫瓚神情一動,急聲道:“主公從何而知大戰臨近,不知此事確否?”

  ??李利微微頷首,高深莫測地笑道:“此事不會有錯。據說去歲寒冬,冀州袁紹派出兩路使者,一路前往烏桓、鮮卑部落,另一路去了荊州。想來袁紹此舉必有所圖,至於究竟是何陰謀,目前還不得而知。但眼下已是春季,一切圖謀都將在未來幾個月揭曉,我等盡可拭目以待。”

  ??話音未落,但見剛剛離去的李摯又走進大帳,雙手奉上一疊信帛,恭聲道:“這是細作剛剛傳來的消息,淮南戰場驚變??????

  ????????????????????????????

  ??時間無情流淌,轉眼已是冬去春來。

  ??公元198年二月下旬,長沙太守張羨聯合零陵、桂陽二郡太守反叛劉表,率領叛軍迅速攻占荊南各郡縣。至三月底,張羨率領三郡叛軍割據荊南,擁兵數萬,大肆招兵買馬,積極擴充勢力,厲兵秣馬,虎視眈眈,兵鋒直指荊北襄陽,對荊州治所造成極大威脅。

  ??出征淮南的劉表聞訊後大驚失色,當即率領大軍撤出淮南戰場,馬不停蹄地趕回荊州,率軍平叛。與此同時,荊州水師也迅速返回,經水路攻打荊南叛軍。如此水陸並進,兩路夾擊荊南叛軍,短短半個月便穩住局勢,遏製住了張羨叛軍的進攻勢頭。

  ??然而接下來的戰事卻陷入僵持,張羨叛軍甚為頑強,節節抵抗,致使劉表大軍久攻不下。隨之平叛大軍進攻受挫,戰事膠著,相持不下。至此,劉表大軍被牽製在荊州境內,無法開赴淮南戰場,使得如火如荼的淮南戰事陷入停滯狀態,讓深陷絕境的袁術得以喘息之機,為整個討袁之戰徒增變數,局勢愈發混亂,晦暗不明。

  ??三月中旬,大將軍李利下令劉表出兵淮南、征討袁術,被劉表以荊南叛亂未平為由婉言拒絕。隨後,李利惱羞成怒,頒布討袁盟主令,公然指責劉表推諉搪塞,置漢室危亡於不顧,背信棄義,數典忘宗,枉為漢室宗親。在聲討劉表的同時,李利派遣鎮東將軍波才率領五萬大軍突襲荊州南陽郡;並頒布大將軍令昭告天下,半月內出兵十萬,討伐淮南袁術。

  ??伴隨大將軍令傳遍天下,西涼軍正式介入淮南和幽州兩大戰場。在幽州戰場上,西涼軍號稱出兵二十萬;在淮南戰場上出兵十萬,另有五萬步軍悄然逼近南陽。至此,西涼軍相繼出兵三十五萬投入到中原戰場,由此開啟了西涼軍東進中原的序幕。

  ??————————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