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0章】 鄉梓情,仁者愛人
作者:虎賁中郎      更新:2021-07-17 10:45      字數:4700
  感謝:書友洪荒逍遙大帝打賞支持,多謝!

  ??————————————

  ??弱柳扶風,綠草如茵。又逢春回大地時節,南陽郡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宛城依然繁華,大街上人來人往,商鋪林立,客棧中商隊絡繹不絕,百姓安居樂業,一切都有條不紊地進行著,秩序井然。

  ??兩年前漢帝劉協和百官們駕臨宛城,引來了七路諸侯大軍。二十多萬諸侯兵馬再加荊州劉表的十萬大軍,整整三十餘萬大軍聚集在宛城內外,短短一月之間弄得宛城百姓雞犬不寧,生靈塗炭,無辜枉死者和被諸侯大軍擄走的年輕女子數以千計,臨走時又禍害一通。以至於,諸侯大軍撤離宛城後,城池內外一片狼藉,城中數以千計的百姓舉家遷徙至司隸境內,城外方圓數十裏荒無人煙。

  ??時任南陽太守的諸葛玄對此痛心疾首,睚眥浸血,連死的心都有了,恨不得一死了之,一了百了。所幸荊州劉表率軍離開時留下一些糧草輜重,並對他大為勉勵一番,再加上城中百姓對他極為擁戴,都相信他,促使他再度沉下心來,立誌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否則死不瞑目。

  ??苦心人天不負,有付出就有回報。

  ??時隔兩年之後,宛城再度恢複昔日的繁榮,城中百姓恢複到曾經的六千戶,商鋪又重新開設起來了,來往商隊也日益增多,百姓安居樂業,帝鄉宛城再度煥發生機,生機盎然。

  ??當宛城起死回生之時,年近七旬的太守諸葛玄走到了生命的盡頭,燈枯油竭,奄奄一息。兩年來,他一直苦苦支撐著,每年冬天都要在病榻上躺上兩個月以上,等到來年春暖花開時,再撐著病體操持郡內政務。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去年寒冬他又病倒了。原以為春季來臨後還能再度爬起來,繼續主持南陽政務,勸課農桑,治理郡縣。不承想,開春以後他從病榻上爬起來不到一個半月,卻在五天前的正午時分暈倒在府衙大堂上,隨即一病不起,生命垂危。

  ??硬生生挺過兩個寒冬,第三個寒冬剛過,諸葛玄卻再次病倒,這次他是真的挺不過去了。整整昏迷了三天,直到第四天諸葛瑾和諸葛亮聞訊趕回來時,他方才悠悠睜開眼睛,卻仍舊是時而清醒時而昏迷,危在旦夕。

  ??第五天中午,諸葛玄再度清醒過來。這次他是真的清醒了,容光煥發,精神矍鑠,掙紮著靠坐在榻上,將諸葛瑾和諸葛亮兄弟倆叫到床前,嘟嘟囔囔地說起很多往事,不時開懷大笑。而病榻前的諸葛瑾兄弟倆坐在床沿上側耳傾聽,不時附和一句,強顏歡笑;可他二人心裏卻是無比心酸,眼眶裏淚珠直打轉,卻硬生生忍住不讓淚水落下來,生怕被叔父察覺,不忍打斷他的雅興。

  ??多年以前,當諸葛瑾、諸葛亮兄妹五人的父親病逝前也是此刻這般情形。那天,他們的父親突然好起來了,中午一家人還坐在一起用膳,等到午後他們的父親便撒手而去了。多年前的一幕猶在眼前,此時此刻諸葛玄又是如此,這讓他們兄弟倆如何能不傷心,如何能不流淚?

  ??回首過去的十餘年間,諸葛玄帶著他們兄妹從琅琊郡輾轉流離,寄居荊州劉表帳下,受盡白眼,飽受欺淩。而這一切都是諸葛玄在前麵頂著,一大家人的生計都落在他的肩上,可那時他已是年近花甲之人,垂垂老矣。

  ??在士族世家之中,這麽大歲數的老人都在安享清福,兒女承歡漆下,安度晚年。可諸葛玄卻沒有這個福分,他還擔負著兩家人的生計,是家裏唯一的頂梁柱,要給自家弟弟膝下的四個子女撐起一片天,給他們創造更好的條件,將他們撫養成人,成家立業。

  ??正是肩負著全家人的希望,諸葛玄年近花甲還在謀求出仕之道,忍氣吞聲地一次次請求劉表代為舉薦。其中苦楚,盡管諸葛玄緘默其口、隻字不提,可諸葛瑾兄妹五人卻將一切都看在眼裏,記在心裏,一輩子無法忘記,心裏早已將叔父諸葛玄當成生身父親。

  ??正因如此,兩年前諸葛亮遇到李利之時其實就可以跟隨他一起離開,可他秉持“父母在不遠行”的孝悌古訓,執意留在南陽郡、留在諸葛玄身邊略盡孝道。即便是他遊曆江東和荊南之際,也會定期送回書信報個平安,不讓諸葛玄擔心惦記。

  ??去年秋天,李利領軍出征之前在洛陽郡守府為諸葛亮舉行婚禮。盡管參加婚禮的人並不多,隻有十餘位西涼軍高級將領有資格參加,但婚禮特別隆重。諸葛玄親自前往洛陽,諸葛家族成員悉數到場,李利親自主持婚禮,糜竺和諸葛玄高居上座,見證了一對新人的結合。孔明的新婚妻子糜環比他大兩歲,卻生得花容月貌,美豔清純,這讓諸葛玄大為滿意,一再感謝李利玉成這樁婚事,感激之情溢於言表。而孔明對糜環也甚為鍾意,糜環對他更是一見傾心,如此郎情妾意的眷侶著實羨煞旁人。婚後諸葛亮隻在洛陽住了三天,隨即攜帶糜環同諸葛玄一道返回宛城;當時若不是諸葛玲已有身孕,恐怕也要前往宛城照顧諸葛玄一段時間,畢竟每年冬天對於諸葛玄來說都是一次劫難。

  ??提心吊膽地度過一個冬天,等到諸葛玲好不容易鬆一口氣之際,卻不料去歲一別竟成永訣。而今諸葛玄又病倒了??????

  ???????????????????????????

  ??病榻前,諸葛瑾、諸葛亮兄弟二人坐在床邊陪著諸葛玄說話。臥室外麵的內堂上,諸葛慧、糜環和幼弟諸葛均三人坐在堂中,諸葛均心急如焚,坐立不寧,不時走到緊閉的房門外透過門縫向寢室張望。諸葛慧有心上前查看,卻礙於身子不方便,還要照看二嫂糜環,生怕她和自己一樣稍不留神動了胎氣。

  ??的確,諸葛慧和糜環二女時下都有身孕,不宜情緒激動,因此被諸葛瑾、孔明兄弟倆擋在門外,並留下幼弟諸葛均照看她們,不能讓她們亂動。糜環懷孕自然是孔明辛苦耕耘的結果,成婚後他們二人郎情妾意、如膠似漆,辛苦耕作一個冬天,終於生根發芽了。現如今,糜環已有三個月的身孕,小腹微微蓬隆,開始顯懷了,也是最危險的一段時間,稍有不慎便會動了胎氣。

  ??而諸葛慧則是去年盛夏與金猊衛副統領陳到珠胎暗結,隨即在諸葛玄的操辦下,兩人迅速成婚。當初陳到主動請纓留在隆中保護孔明的時候,李利就看出諸葛慧與陳到暗生情愫,經常眉來眼去,甚是熱乎。於是李利便成人之美,答應陳到所請,並私底下示意孔明,請他促成這門親事。沒想到,陳到倒是不含糊,或許是跟隨李利有些年頭了,終於開竅了,竟然提前拿下諸葛慧,將生米做成熟飯。

  ??這真是有其主必有其仆。李利先斬後奏拿下諸葛玲,弄得人家諸葛玲三天不能下床;而陳到則是見樣學樣,尚未成親便把諸葛慧的肚子搞大了。為此,孔明氣得牙癢癢,狠狠訓斥了陳到一頓,而後稟明諸葛玄,極力促成二人的好事。

  ??當諸葛玄得知侄女諸葛慧已有身孕後,一切自然水到渠成,火速成親,使得陳到和諸葛慧這對鴛鴦終是修成正果。

  ??時下,諸葛慧已有六個月的身孕,挺著大肚子坐在堂中,一動不敢動。而她的夫婿陳到剛剛來過一趟,被孔明叫到門外竊竊私語一番後,陳到叮囑諸葛慧兩句,便匆匆離去。

  ??寢室內,諸葛玄滔滔不絕地說了好多話,而諸葛瑾兄弟倆則是點頭附和,並偷偷撇過頭擦掉眼角的淚水。

  ??忽然,諸葛玄話音一頓,輕聲歎息道:“生老病死乃天數所致,實非人力所能該變。聖人雲:五十而知天命,為父已是年近古稀之人,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故而你們兄弟倆不必傷心,七十古來稀,為父活了這把年紀已是得天眷顧,心滿意足了。最重要的是,能夠看著你們兄妹長大成人,成家立業,為父心願已足,死而無憾。”說完話後,諸葛玄臉上掛著慈祥而欣慰的笑容,似是對諸葛瑾、諸葛亮二人甚為滿意。

  ??“父親(叔父)??????”諸葛瑾未語淚先流,哽咽著說不出話,心頭所有的話語都在眼角的兩行熱淚當中。坐在他身邊的諸葛亮同樣雙眸通紅,晶瑩的淚花在眼瞳中打轉,卻被他強忍著不讓眼淚滑落出來。

  ??看著兩個侄兒如此孝順,諸葛玄老懷欣慰,吃力地抬起手臂拍拍諸葛瑾的手臂,而後抓住諸葛亮的左手,再也不鬆開。平複心神後,他和藹地看著諸葛瑾,輕聲道:“當初劉景升請你出仕,為父之所以橫加阻攔,是因為為父深知劉表的秉性。其人生性多疑,愛才卻不能人盡其才,喜歡招攬年輕才俊卻又不能委以重任,徒有愛才惜才之名卻無其實。說到底,不過是沽名釣譽之輩耳,不值得我兒投奔於他。

  ??與之相反,大將軍李利一封書信傳來,為父便讓你前去他麾下效力。這裏麵固然有孔明舉薦之功,更因為為父十分看好這個年輕有為的大將軍,你跟著他不會有錯,將來必有一番作為。“

  ??說到這兒,諸葛玄話鋒一轉,對孔明說道:“大將軍對你極為器重,甘願與你結為異姓兄弟。僅此一節便讓你少走許多彎路,日後成就必定在子瑜之上,前途不可限量。然則,大將軍麾下能人輩出,賢士雲集,孔明還須戒驕戒躁,不可恃才傲物,樹敵於眾僚,否則早晚必受其累。切記,切記!”

  ??諸葛亮欣然點頭,恭聲道:“父親所言極是,孩兒定當牢記於心,終生不敢或忘。”

  ??“這便好,為父也就放心了。”諸葛眉開眼笑地連連頷首,心有所感地道:“如今漢帝已薨,天下徹底亂了,往後各鎮諸侯的爭鬥廝殺勢必愈演愈烈。這樣也好,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大亂之後方能大治。自古朝代更迭莫不如是。”

  ??諸葛亮眸光一閃,由衷地讚歎道:“父親高論,一語中的。孩兒難望父親項背,欽佩之至!”

  ??諸葛玄微微搖頭,低聲道:“為父前半生傳道授業(教書育人),後半生顛沛漂泊,見慣了世事滄桑,嚐盡人間冷暖。這點見識還是有的,不足為道。平心而論,像西涼李文昌這樣的人中之龍卻是生平僅見,與孔明相比亦是猶有過之。所以往後我兒還需忠心輔佐,切莫疏忽懈怠,須知龍之變化高深莫測,變幻無常,不容絲毫大意。”

  ??緩氣之餘,諸葛玄神情微變,話音驟停,以致諸葛瑾、諸葛亮二人心頭一緊,緊張兮兮地注視著他,惟恐他有所閃失。好在諸葛玄語氣稍頓後,臉上的神色又恢複如常,含笑說道:“叔至(陳到)今日未到,想必是被孔明派去接管城池了吧?”

  ??“父親明鑒,確是如此。”諸葛亮接聲答道。

  ??諸葛玄輕輕頷首,沉吟道:“如此也好。為父費盡心力治理南陽,如今總算有些成效。與其落入劉表手裏再遭戰火摧殘,不如趁早交到李文昌手上,如此可保南陽百姓不受戰亂之苦。而這,恰恰是為父最欣賞他的地方,迄今為止還沒有哪路諸侯能從他手裏搶走城池,亂世之中這一點殊為難得。宛城交給他,為父放心。”

  ????????半個時辰後,南陽太守諸葛玄與世長辭,含笑而逝,享年七十歲。當天下午,波才率領五萬大軍突襲南陽郡,於次日進駐宛城,隨之南陽郡轄下各縣傳檄而定。短短三天之內,南陽郡易主,正式納入李利治下,隨後諸葛瑾承襲其父諸葛玄之職,繼任南陽太守。

  ??就在西涼軍順利接管南陽郡的半個月後,諸葛玄下葬,隨後一行車駕緩緩駛出北門,直奔司隸而去。

  ??————————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