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7章】 東遊記,魂牽夢縈
作者:虎賁中郎      更新:2021-07-17 10:45      字數:4878
  感謝:雪葉紛飛書友月票支持,多謝!

  ??————————————

  ??陽春二月朝始暾,春光潭沱度千門。

  ??洛陽城,遍地皆是殘垣斷壁,一片狼藉。

  ??偌大的城池中尚算完整的房屋屈指可數,高聳屹立的正陽宮門雖然仍未倒塌,卻也被焚燒得殘缺不全,漆黑的炭灰完全取代了門柱上的紅漆。若不是熟悉此地的人,根本看不出這裏曾是洛陽皇宮的正門。

  ??“嗵嗵嗵!”

  ??雜亂而急促的腳步聲響打破了這座廢棄城池的寧靜,隨即數百名身著灰麻布衣之人徒步衝進城中,徑直穿過正陽宮門,再依次通過一個個像正陽宮門一樣黑漆漆、殘缺不全的門柱,奔向依舊還能看出是一個龐大宮殿雛形的被嚴重焚毀的宮殿而去。

  ??“回來了,我等終於回到東都了!”

  ??“洛陽,朕、、、終於又回來了!七年呐,朕曆經多少磨難,九死一生,終於回到我大漢王朝真正的帝都!”

  ??長樂宮門前的石階上,這些身著灰麻布衣的邋遢流民踉蹌地爬上石階,雙膝跪地,對著堆滿灰塵的殘破不堪的長樂宮門俯首叩拜,泣不成聲地哭訴著心中的喜悅和沿途的艱辛。

  ??為何他們眼含熱淚、痛聲大哭,因為這裏是他們無數個夜晚魂牽夢繞的地方,因為他們對這座廢墟中的宮殿愛得深沉。

  ??這裏寄托著他們所有的夢想與訴求,承載著他們的前途命運,乃至整個家族生死存亡的全部賭注。

  ??為了實現這個夢想,他們孤注一擲,徒步奔行數百裏,爬山涉水,與毒蛇猛獸共舞,與挨千刀的不得好死的流寇百般周旋。曆經千辛萬苦,他們終於回來了,回到曾經被強迫離開的地方,回到他們曾經頤指氣使、彈指間便可治理天下的神聖之地———長樂宮。

  ??在這座宮殿內,記載著他們曾經的輝煌,曾經的成就,曾經的權勢與榮耀。隻有在這裏,他們才能找回自己失落的靈魂,重拾雄心壯誌和遠大抱負,真正做回自己。

  ??隻是他們或許忘記了,或者是他們有意識地選擇性遺忘,方今天下之所以混亂至此,他們這些人居功至偉,有一半責任都在他們身上。他們所謂的成就和榮耀就是:爾虞我詐、勾心鬥角,爭名奪利、栽贓誣陷,無所不用其極,其實就是製造混亂,腐蝕大漢王朝的根基,加速整個王朝的滅亡。

  ??但是,他們自己並不認為如今的亂世是他們這些德高望重的三朝老臣造成的,反倒竭斯底裏地怒斥國賊董卓和李利。若不是這兩個亂臣賊子禍亂天下,大漢王朝怎麽會淪落到今天這種地步。可是,他們下意識地忽略了這些亂臣賊子是如何一步步成長起來的,如果沒有他們屢屢創造機會,各路諸侯又如何能夠一天天做大,繼而發展到今天割據自立的地步。

  ??是的,諸位看官沒有看錯,在這些年過半百的三朝老臣眼裏,西涼李利是比董卓更可惡、更可恨、更可恥、更歹毒的大國賊,其危害之大十倍於董卓,實在是罪惡滔天,人人得而誅之。

  ??所謂三朝老臣,即曆經漢靈帝、弘農王劉辯和現任天子劉協三次帝位更迭的官員。聽起來好像很了不起,實際則不然。目前大漢各州各郡之內隻要出仕七年以上的官員都算得上是三朝老臣,李利剛好踩線,勉強也算是三朝老臣。

  ??因此,如果要把三朝老臣全部加起來,至少也有上萬名官員,是以現如今的三朝老臣不值錢,遍地都是。但真正對如今局勢影響最大的官員還是桓帝、靈帝時期的公卿大臣和宦官顯貴,他們摧毀了大漢王朝的根基,一手締造了滋養諸侯霸主的溫床,也是造成如今這般亂世的罪魁禍首。

  ??值得一提的是,曆朝曆代的揭竿起義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最早犯上作亂的諸侯或義軍首領往往不得善終,功敗垂成者比比皆是,從而讓後來者撿個大便宜,最終功成名就。眼下天下各路諸侯霸主大多都在此列,比如西涼李利、徐州劉備、江東孫策等人,他們就是摘桃子的那批人,屬於典型的代表人物;餘下冀州袁紹,兗州曹操、揚州袁術和荊州劉表等等,也都算是後來者。

  ??此時此刻,跪在殿前石階上的這群人就是從長安逃回洛陽的劉協和百官們。而這座廢墟中的宮殿正是曾經的長樂宮大殿,也就是令他們魂牽夢繞的東都,一座已經完全淪為廢墟的城池。

  ??大殿前的石階原本是玉石鋪設而成,其中不乏上等玉石,價值不菲,因此宮殿焚毀時就被人盜走很多上等玉石。城池廢棄後,宮殿中但凡值錢的東西全被搶劫一空,就連宮門前的玉階和石頭都被人運走了,變得坑坑窪窪,餘下的石階則是濫竽充數的殘次品,本身就是石頭。

  ??故而,與其說洛陽皇宮是被焚毀殆盡,不如說是被流民、周邊百姓和途徑此地的軍隊硬生生拆掉的。否則,單憑焚燒,斷然不會焚毀得這麽徹底,有些宮殿根本無法燃燒,最多燒掉柱子和房梁,大體結構應該還在。可眼下這片殘垣斷壁確是真正的廢墟,整個宮殿群全部摧毀,就連殘垣斷壁都沒有超過一丈高的。由此可見,這座曾是大漢王朝最雄偉的建築群被拆得多麽幹淨,很多地方都被掘地三尺,哪怕是一片完整的瓦片都很難找到。

  ??——————————小分割線————————————

  ??石階上,劉協和百官們跪拜半晌,唏噓不已,哭過、罵過、感歎過之後,不得不麵對現實。

  ??眼前這偌大一片廢墟,殘破程度比之他們曾經住過三天的廢棄道觀還殘破許多,坑坑窪窪的廢墟中無立足之地,坐著反倒比站著穩當。而這就是他們千方百計、不辭辛勞徒步趕回來的東都,是他們夢想成真的殿堂。然而,當他們靜下心來仔細查看曾經冠冕堂皇的長樂大殿時,卻是心裏涼了大半截,長樂宮怎麽變成現在這個樣子了?大殿在哪兒,龍椅又在何處,這還是洛陽東都麽?

  ??這一刻,劉協與百官們心中無比淒苦,黯然傷神。大家相互攙扶著走在瓦礫上,憑借記憶中大殿的大體位置,蹣跚前行,遂在一處相對平坦些的殘垣之中坐下。

  ??“朕餓了,要進膳。”癱坐在一塊相對光滑的牆坯上,劉協看著眼前一片蒼涼荒蕪的廢墟,兩眼無神,神情迷茫,然則腹內空空如也,迫使他有氣無力地喃喃著要進食。

  ??這話顯然是對董承說的,因為一路走來都是他負責籌集幹糧和衣物,分配食物。但此刻,董承聞言後卻是神色苦澀,幹裂的嘴唇浮現出一片片碎皮,那碎皮之間的裂縫中溢出血絲,令人不忍正視。

  ??“陛下暫且忍耐,微臣背上的包袱裏確實沒有麵餅了。剛才微臣已派人出去尋找食物,料想再等一會兒便可進膳了。”董承舔舔幹裂的嘴唇,一臉難色地輕聲道。

  ??劉協聞言臉色陰沉,甚是不悅,卻也知道董承說得都是實情,眾人包袱裏早就空了,隻剩下幾件換洗衣裳,餘下連一塊麵餅碎末都沒有。

  ??“朕要喝水,把水袋給朕。”沒有食物可吃,劉協便退而求其次,扭頭向董承要水喝。

  ??“這??????”董承又是一陣無語,將空水袋拿在手上,倒立過來給劉協看,好一陣兒不見一滴水。顯然,若是還有水喝,董承也不至於嘴唇幹裂成這樣,再不濟抿一口潤潤喉嚨也好啊。可惜,從前天夜裏到現在,早已是水盡糧絕,大家隻顧著埋頭跑路,一心想著早點趕到洛***本沒有心思找水。不成想,進了洛陽城後才發現,城中數百口井全都幹涸了,連護城河都幹得裂縫,一滴水都找不到。現在劉協向他要水喝,可護城河都幹涸了,讓他到哪兒找水去?

  ??因此,眼下一行人算是真正的山窮水盡,又渴又餓,卻還什麽都沒有,隻能硬撐著,希望派出去的青壯甲士能找到一點食物,即便是帶回來一點清水也能一時之困。

  ??“哎!難道上天真的要讓朕和眾卿餓死在東都麽?”劉協眼巴巴地盯著水袋半晌,還拿過來搖一搖,卻愣是一滴水沒有。隨即他頹廢地坐在又冷又硬的牆坯上,長籲短歎,失望之極。

  ??落寞之餘,劉協不禁將目光投向坐在遠處的伏壽和董貴人二人身上。可是,就在看到她們倆的一瞬間,劉協眼中卻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一抹極其複雜的神色,憤恨、厭惡、慚愧、憐惜,諸多複雜而矛盾的情愫浮現眸光中,似乎對二女甚為不喜,或者說是嫌棄她們身子不幹淨。

  ??此前四個月裏,劉希一行人幾乎天天都在地獄邊緣打轉,過著豬狗不如的日子,生不如死,苦不堪言。離開半山道觀的第二天,他們就被流寇打劫,緊接著又被一夥四五百人的流寇劫持到山寨裏,而後他們千方百計地伺機逃跑,卻不料前腳逃出狼窩,後腳又掉進虎穴。一次次被劫持,一次次逃亡,一次次費盡心機與劫匪周旋,隨行人員日益減少,很多甲士或戰死或逃走,使得一行人的護衛力量越來越弱。

  ??與此同時,流寇首領和盜賊頭領門屢屢欺淩百官們的家眷,就連伏壽和董貴人也難逃被淩辱的厄運。當時劉協就在跟前,可他卻愣是不敢挺身而出保護自己的女人,甚至連吭都不吭一聲,眼睜睜看著自己的皇後和妃子被強盜首領撕開衣服,而後肆意狂笑著抱起二女走進內室??????事後,她們二人卻說強盜首領並沒有侵犯她們的身體,內室裏不堪入耳的聲音不是她們所為,而是首領的女人恣意大叫。但劉協對她們的解釋甚為不屑,根本不相信她們還是幹淨的,反倒認為二女讓他蒙羞,還試圖狡辯掩飾,當真是不知廉恥。

  ??自此以後,劉協看都不看她們一眼,仿佛看一眼就會辱沒自己真命天子的眼睛,並將她們倆趕得遠遠的,再不讓她們靠近自己,生怕玷汙了天子龍體。

  ??“董承,勤王詔令都送出去了嗎,可曾遺漏,為何到現在還不見諸侯們前來迎駕?”目光從伏壽和董貴人身上移開後,劉協莫名煩躁起來,沉聲問道。

  ??董承聞言連忙告罪:“陛下息怒。勤王令早已送往各州各郡,至今已有半月,想必諸侯們正在前來洛陽的途中。而距離洛陽最近的諸侯則是冀州袁紹和兗州曹操,料想他們隨後便可趕來接駕。”

  ??“報———”董承話音未落,但見守在城門口的一名小吏在廢墟堆裏連跑帶爬地爬到劉協麵前,氣喘籲籲地急聲道:“稟陛下,騎兵、、、騎兵來了,已到城門口??????”

  ??“啊!西涼軍這麽快就追上來了?”劉協驚叫一聲,噌地站起來,不等報訊的官員把話說完便拔腿就跑。

  ??這時,董承一把拉住劉協,生怕他摔倒,並對那名小吏怒斥道:“你看清楚了,真是西涼騎兵嗎?”

  ??“不、不、不是西涼軍,而是兗州曹操麾下的騎兵。”小吏連忙搖頭說道。

  ??“啊!”劉協和董承聞言大為驚詫,隨即董承滿臉驚喜的大笑道:“剛剛說到曹操,沒想到他立刻便來了,實乃天佑我大漢,陛下洪福齊天哪!哈哈哈??????”

  ??“曹操曹孟德?”劉協沉吟一聲,眉頭微蹙,疑聲道:“為何是曹操而不是冀州袁紹,鄴城距離洛陽比東郡更近,袁本初為何不來迎駕?”

  ??董承聞言神情頓變,大笑聲戛然而止,思索著說道:“微臣知道陛下的心意,袁紹四世三公,袁氏一門世代忠良,實為輔國梁柱。或許他此刻正在途中,曹操不過是搶先一步趕到而已。陛下莫急,眼下已有諸侯前來迎駕,這就意味著我等安全無虞,徹底擺脫危險了!”

  ??劉協輕輕點頭,繃緊的神情漸漸鬆弛下來,喜上眉梢地道:“董卿言之有理,朕與眾卿終於不必擔驚受怕,真正擺脫了李賊的脅迫。哈哈哈!”

  ??————————————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