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1章】 衝冠之怒
作者:虎賁中郎      更新:2021-07-17 10:44      字數:3647
  感謝:人牆書友月票支持,多謝!

  ??——————

  ??正是因為很了解李利如今的實力,以及自己和李利之間的諸多糾葛,隨著時間的推移,使得朱儁對李利的惡感變得越來越複雜。

  ??每當別人提起李利的時候,他就忍不住生氣,氣得吹胡子瞪眼睛。但是,氣憤之餘,他又有種奇異的欣慰之感。畢竟李利是他眼睜睜看著成長起來的,盡管他始終站在李利的對立麵,但這並不妨礙他對李利的欣賞。而這隻是純粹地長輩對晚輩的特殊情感,欣賞與喜愛,與立場無關。

  ??對於朱儁這樣為東漢盡忠大半輩子的人來說,什麽都可以改變,惟有心中的堅守矢誌不移。雖不敢說永遠也無法令其改變,但這份忠貞的信念與其生命同等重要。

  ??內心沸騰的朱儁沉默良久,好不容易冷靜下來後,他神色平靜地輕聲道:“李傕強征糧餉,大肆削減百官俸祿,這些老夫亦有所耳聞。在此之前,李稚然為出征大軍籌措糧餉之事,老夫是讚成的,還為此捐出一年的俸祿和兩百匹綢緞。畢竟西涼苦寒,且是百戰之地,百姓生活困苦,府庫枯竭。若是沒有錢糧,大軍如何抵禦蠻夷入侵肆虐?

  ??因此,削減官員俸祿和籌集糧餉之事並不為過,頂多就是方法太過蠻橫,稍欠妥當而已。至少李稚然沒有向平民百姓強征糧餉,而我等既然有能力支持一些糧餉,就應該拿出來。說到底,錢糧不過是身外之物,能填飽肚子就行,何必過多強求!”

  ??說到這裏,朱儁扭頭盯著董承,眼神中頗有審視的意味,顯然對董承這種不懂兵事卻又妄加指責的行為甚為不喜。不過礙於情麵,他沒有直接說出來,多少還給董承留些顏麵,否則日後朝堂上便不好見麵了。

  ??話音稍頓後,朱儁疑聲問道:“至於議郎所說李稚然對皇宮內院下手,不知此話從何說起?難道李傕膽敢效仿董卓,私自強占先帝的嬪妃不成?”

  ??話音未落,他又接著道:“應該不至於吧?據老夫所知,李稚然的繼室楊氏素來強勢,已將李傕私下納娶的幾個小妾毆打致死,而李傕對此竟然不聞不問,任其橫行。由此看來,若說李傕強占先帝嬪妃,未免太過牽強,實難取信於人。至少老夫是不信的,因為老夫了解李傕,他不是好色之人。”

  ??的確,朱儁和李傕之間的關係一直不錯,而且他的太尉之職便是李傕舉薦上位的。換言之,朱儁的太尉府之所以一直都有郡府兵看守,是因為他一直對李利抱有成見,使得李傕縱然有心幫忙,卻礙於叔侄情麵也不便多言。

  ??不過,在李利率軍出征之後,李傕卻是對朱儁頗為照顧,平時隻安排幾個兵士守在太尉府外麵,純粹是做做樣子。此外,在削減百官俸祿的名單中也沒有朱儁和皇甫嵩,但他們二人卻主動捐出不少糧草和布匹。這份守護大漢疆土的覺悟確實值得肯定,畢竟他們大半生都在為大漢征戰沙場,臨老了,也絕不會因為政見不合而喪失民族大義。而這也恰恰是他們二人一直與李利為敵,卻始終沒有被李利罷免或處死的原因所在。拋開政見和立場不談,朱儁和皇甫嵩二人不愧為當世名將,其品行和操守堪稱武將之楷模,值得尊敬。

  ??眼見朱儁竟然對自己之前所言提出質疑,董承又恨又氣又惱,卻又不得不強攝心神,穩定情緒,不能表現出來。因為他此來便是有求於朱儁和皇甫嵩,肩負重大使命而來,豈能事情還沒談成,先把人得罪了?

  ??於是,董承強迫自己要保持冷靜,深吸一口氣後,痛心疾首地說道:“太尉有所不知,李傕老賊確實不是好色之徒,可他的手段遠比董卓生前還有狠毒百倍!此賊擅自扣發宮廷所需錢糧,將宮中僅剩不多的閹宦和侍婢又再次遣散大半,以至於陛下寢宮裏的十六名侍婢如今僅剩兩名年過四旬的老宮女,而其他皇室宗親的府邸上則更加嚴重,先後數千名扈從和侍婢被強行遣散。現如今,陛下寢宮內外宦官和侍婢加在一起不到十人,內院三千佳麗隻剩下十幾個年過半百的宮嬪,偌大的皇宮內外全部侍婢加起來不到五百人。

  ??這還不算完,李傕老賊對此還不滿意,口口聲聲宣稱陛下年紀尚幼,根本用不了這麽多侍婢服侍。奈何這餘下的侍婢都是入宮幾十年的‘老人’,縱使遣散他們也無處可去,為此老賊惱羞成怒,嚴格規定皇宮所有人的每月食量,而且發放時隻少不多。

  ??時至今日,宮裏的侍婢已經整整餓了三個多月,每天都吃不飽,就連陛下也是半個月都不見葷腥,餓得骨瘦如柴。一個月前,老臣得知此事後,想盡辦法準備給陛下弄些酒肉,不承想被羽林禁衛發現,不由分說便是杖刑三十,而後送到司空府由李傕發落。”

  ??說到這兒,董承再也忍不住眼淚奪眶而出,老淚橫流。好在他終究是顧及自身顏麵,沒有當眾嚎頭大哭,即便如此,也是哽咽著說不話來。

  ??而聽到這番話的朱儁、皇甫嵩、皇甫堅壽和皇甫酈四人,頓時瞠目結舌地看著董承,心中的震驚無以複加,紛紛麵露驚駭之色。

  ??這一刻,原本昏昏欲睡的皇甫堅壽再無半點睡意,眼睛睜得像銅鈴一般,張大嘴巴,想說什麽卻又感覺喉嚨生澀,愣是不知從何說起。要知道,他從小身體孱弱,長大後也不見好轉,一直靠參湯補藥續命。是以他一向不關心朝堂政事,真正是兩耳不聞窗外事,經年累月都呆在府中。唯一一次前往朝堂,是因為董卓想殺掉他的父親皇甫嵩,迫使他不得不出麵向董卓求情。結果,董卓念他孝悌,且先前和他確有數麵之緣,又因皇甫嵩此前確實對其有提攜之恩,故而放了皇甫嵩,並賜予禦史中丞之職。

  ??這是皇甫堅壽唯一一次出現在朝堂上,此後他便一直待在府中,大門不出二門不邁。而他的弟弟皇甫酈實際上是他的堂弟,也就是皇甫嵩的侄子,正是因為他體弱多病,才被皇甫嵩留在身邊早晚教導,是為從子。也因此,皇甫家族子嗣不旺,隨之而來的便是與朝中百官牽連不多,很少有事情能把皇甫家牽連其中。

  ??就在皇甫堅壽和皇甫酈怔怔失神之際,一直沉默寡言的皇甫嵩忽然開口問道:“偌大的皇宮僅有五百侍婢,此事未免太過荒誕,為何之前沒有傳出一點風聲?須知堂堂大漢皇宮之內,閹宦、侍婢和嬪妃加起來沒有一萬,也有八千之數,李傕如何能夠悄無聲息地將這麽多人遣散?議郎之言隻怕是言過其實,太過聳人聽聞了?”

  ??“嗯,義真兄所言有理。”不等董承開口解釋,朱儁便插話道:“李傕若想瞞過所有人的耳目,不留痕跡地遣散數千宮嬪和閹宦,除非將他們直接殺死在宮中,而後埋屍滅跡;否則,斷無可能!”

  ??話音稍頓中,朱儁臉上浮現出一抹疑惑之色,話鋒陡轉,沉吟道:“不過、、、最近幾個月以來,陛下的確是經常不上朝,大多是李傕主持朝政,很少見陛下露麵。難道??????議郎所說、、、都是真的?”

  ??“董某所言句句屬實,若有半句不實,天打雷劈!”董承神情絕然地言辭鑿鑿道。

  ??隨即,他神情凝重地對皇甫嵩父子三人說道:“或許諸位至今都還不曾耳聞,皇宮內院從兩年前開始便已經是空空蕩蕩,儼然是座空置的廟堂。早在長安之亂時,皇宮內院的嬪妃和侍女就被李利小賊劫走大半,就連廢帝劉辯的王妃唐姬都被李利強行納為妾室,據說去歲唐姬已為李利誕下一女。

  ??隨後李利帶兵進駐皇宮時,又遣散了數千名閹宦和宮嬪,並將先帝的嬪妃和內院佳麗全部賞賜給麾下文臣武將為妻做妾。事後,除了進駐皇宮的羽林禁衛之外,皇宮內外僅有不滿兩千人。

  ??那一次大遣散之所以無人知曉,是因為李利選擇在混亂中進行,等到混亂平息之後,把所有罪責都被推到亂軍身上,而他卻可以置身事外。是故,此次李傕遣散的侍婢總共也不過一千餘人,自然可以做到人不知鬼不覺,悄無聲息。”

  ??“少帝的弘農王妃竟被李利納為妾室,還產下一子,此事當真?”朱儁神情驚詫地拽著董承的肩膀,急聲問道。

  ??“咳咳咳!”繃緊的領口勒得董承氣息不暢,不由咳嗽起來,朱儁見狀後稍稍猶豫一下,隨即鬆手放開。

  ??“咳!董某所說句句屬實,絕無半句虛言。在遷都長安後的第二年,陛下便將唐姬接回宮中,並拜為弘農王妃。卻不料長安之亂時,李利夤夜領兵進宮,無意中看到唐姬貌美便起了歹心,當夜便夜宿宮廷內院,第二天便將唐姬接走。隨後,世人隻知李利又納娶了幾位妾室,卻不知唐姬就在其中,而今唐姬已為李利產子,真正是生米做成熟飯了!唉??????”

  ??耐心解釋過後,董承的一聲長歎,使得堂內四人心頭一沉,隨即五股怒氣衝冠而起,同仇敵愾,同氣連枝,濃烈的忿怒氣息充斥著整個內堂。

  ??————————————————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