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4章】 連盾破營
作者:虎賁中郎      更新:2021-07-17 10:44      字數:3952
  感謝:書友風獨行、亂看天下書、冬眠的羊書友月票支持,多謝!

  ??————————————

  ??盟軍大營,轅門前。

  ??“嗖嗖嗖!”

  ??“砰砰砰!”

  ??從西涼大軍把大營合圍的那一刻起,城樓上的守軍將士就開始放箭。

  ??其間,隻要西涼兵稍稍靠近轅門,守軍便立刻推下早已準備好的檑木滾石,還有那熱氣騰騰的火油沸水,也隨之傾盆而下。

  ??然而,就在守軍將士忙忙碌碌積極守護營寨之時,對大營完成合圍的西涼軍並未立即攻城,而是圍而不攻。因為迄今為止,他們還沒有接到主帥李利的攻城命令。

  ??由此不難看出,此刻困守大營的盟軍將士已成驚弓之鳥,對西涼軍畏之如虎,其戰鬥力如何,已然不言而喻。

  ??既然未戰先怯,鬥誌全無,卻不知盟軍守軍將士為何遲遲沒有開城請降,仍在作最後的抵抗,亦是無謂的抵抗。

  ??大戰至今,婁底原主戰場上的數十萬盟軍潰散而逃,早早退守大營的盟主袁紹也已率部棄營逃亡。至此,諸侯盟軍真正是大勢已去,已成潰敗之勢。

  ??放眼望去,整個婁底原戰場上到處都是倉皇逃竄的盟軍將士,以及策馬追擊抓戰俘的西涼騎兵。其中,幾乎看不到盟軍諸侯和將領們的戰旗,空中飄蕩的旌旗全是西涼軍的將旗。

  ??這般情形,城樓上的守軍將士不會看不到,恰恰相反,他們居高臨下,看得遠比城下的西涼軍清楚。偌大的戰場上竟然沒有一杆盟軍將領的將旗,更沒有任何一路諸侯的帥旗,這意味著什麽,隻要不是傻子,就不會不知道。

  ??眼前這一切告訴守營將士一個殘酷且不能回避的事實:盟主袁紹跑了,各路諸侯也跑了,甚至於盟軍之中數以百計的將領們也跑得無影無蹤,諸侯大軍徹底敗了!

  ??值此大敗之際,數十萬諸侯大軍都已作鳥獸散,倉皇奔命,大勢已去,潰敗之勢已成。諸侯大軍尚且不敵西涼軍,遑論他們這點守營兵馬呢?

  ??是以,他們這些守營將士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毫無意義,任何反抗都是徒然。除了無謂地增加死傷之外,根本改變不了什麽,更不可能阻擋西涼軍橫掃一切的鐵蹄洪流。

  ??“眾將士聽令,騎射壓製守軍弓弩!”

  ??“陷陣營聽令,攻城———!”

  ??喝令聲中,李利躍陣而出,拔出天子劍,直指大營轅門,悍然下令大軍攻城。

  ??“噠噠噠??????嗖嗖嗖!”

  ??隨著李利一聲令下,駐軍轅門陣前的兩萬多西涼騎兵躍馬而出,紛紛搭弓上弦,隨之向兩翼散開,縱馬疾奔靠近盟軍大寨,繼而左右忽閃,搭弓馳射。

  ??霎時間,數以萬計的利箭流矢直奔城樓上的守軍將士咆哮而去,恍如一片烏雲倏然而至,收割著一個個驚懼不已的生命。

  ??“嘭嘭”的踏步聲響中,兩千名陷陣重甲步軍手持巨盾長槍開赴陣前,舉過頭頂的巨盾組成密不透縫的屏障,擋住颼颼襲來的流矢箭雨,穩步向大營轅門挺進。

  ??緊隨重甲步軍而來的便是二十餘架井欄,以及三輛架著巨大撞城木的衝城車。

  ??與此同時,五十餘架投石車緩緩推到中軍陣前,隨即一個個熊熊燃燒的火油罐咆哮升空,狠狠地砸向轅門城樓。

  ??這些投石車是經過決戰之初的對攻之後,僥幸存留下來的攻城軍械;若是用碩果僅存來形容它,亦不為過。

  ??“井欄上前,巨盾疊加陣型!”

  ??一聲暴喝之中,但見陷陣營統領高順身先士卒,帶領百餘名親兵將一架井欄推到轅門城樓前。隨即,在三千名騎兵張弓馳射的掩護下,已經接近轅門營寨的重甲步軍聞聲而動。但見,最前麵的五百名重甲巨盾兵圍著井欄跪在地上將巨盾扛在背上,隨後而來的三百名甲士踩著巨盾疾步而上,而後圍著井欄蹲下,同樣是背扛巨盾單膝跪在底層的巨盾之上,組成第二層巨盾陣。緊接著,第三隊兩百名甲士踩著第二層巨盾組成第三層,之後便是一百名甲士組成第四層???第五層、第六層,依次疊加。

  ??這六層巨盾疊加陣全部圍繞著靠在城樓牆壁上的井欄而成,每層僅有四尺高,前高而後低,宛如一麵陡坡,而井欄就是這麵陡坡的主峰。結陣完成後,巨盾陣距離城樓僅有五尺,任何兵士都能踩著巨盾陣急衝而上,繼而縱身躍上城樓。

  ??“快、快、快,衝上城樓,搶占轅門!”

  ??結陣完成的一瞬間,高順大手一揮,藏在重甲步軍盾牌下的五百名輕裝兵士應聲而動,隨即身形矯健地踩著如陡坡一樣的巨盾疾步如飛,繼而踩著巨盾躍上城樓,與守軍將士展開殊死搏殺。

  ??與此同時,城樓上的擂石滾木紛落如雨,油鍋沸水相繼十多次迎頭潑下,但結陣的陷陣營甲士卻依靠井欄死死撐住陣型不亂,終於將五百名兵士送上城樓。盡管有數十名輕裝兵士在躍身上樓的一瞬間,被守軍兵士舉槍刺死,但絕大多數兵士還是在第一時間登上城樓與守軍廝殺。

  ??待輕裝兵士登上城樓後,最上麵的第六層結陣甲士躍身上樓,而後在下麵四層驟然升高數尺的情況下,第五層甲士翻身躍上城樓。至此,巨盾疊加陣的使命便宣告完成。

  ??待結陣的重甲步兵撤去陣型之時,原本一千餘名甲士隻有七百餘名甲士安然無恙,三百多名甲士受傷,一百多名甲士力竭而亡。

  ??與此同時,高順指揮餘下步軍強攻轅門,三架衝城車在巨盾兵的掩護下,輪番撞擊轅門,生生撞得厚重轅門哐當作響。

  ??“叮叮叮??????”

  ??正當攻城戰打得如火如荼之際,隻見轅門城樓上的袁紹帥旗突然被人砍斷,隨即便聽到急促而清脆的鳴金聲。

  ??“呃!這???這是何意?莫非守軍要開城請降麽?”

  ??乍見城樓上發生劇變,坐鎮中軍的李利頓感詫異,不可置信的疑聲道。

  ??“正是!”郭嘉聞聲後,麵露喜色地肯定道。

  ??隨即,他指著站在城樓正中被眾多將士簇擁著的兩名身著長袍的文士,對李利說道:“主公且看,那兩名文士之中,左側是潁川名士荀諶荀友若,右邊之人便是郭圖郭公則。如果微臣所料不錯的話,眼下此二人應該就是守軍將士的主官。故而,此刻他們眼見我軍將士已經登上城樓便亂了陣腳,急忙砍斷袁紹帥旗,企圖開關請降。不知主公意下如何?”

  ??“開關請降麽?”李利神情微變,沉吟一聲後,冷笑道:“前倨後恭,不見棺材不落淚!為何之前不降,而今我軍已登上城樓,他們才站出來請降?

  ??不過,此時請降也行,我等樂見其成,但我軍不會停止攻城。既然他們想要開城投降,那就用實際行動證明他們的誠意,立刻打開轅門!除此之外,別無他法。我軍攻城形勢一片大好,照此下去,無須半個時辰,我軍便可攻下轅門,屆時降與不降便由不得他們了,不降即死!”

  ??“呃???諾,微臣這便派人喊話,想必他們會遵照主公之命行事的。”郭嘉本來還想替荀諶、郭圖二人求情,但看到李利臉上不容置疑的神情後,當即放棄此念,隨之恭聲領命離去。

  ??目送郭嘉離開,李利抬眼望向轅門城樓,沉吟道:“荀諶、郭圖麽?都是鼎鼎大名的潁川名士,袁本初頗為倚重的謀士賓客,為何此番沒有跟隨袁紹而去呢?”

  ??賈詡聞聲後,策馬靠近李利,輕聲問道:“主公懷疑其中有詐?”

  ??“應該不至於。”李利微微搖頭,臉上浮現出淡然笑意,和聲道:“此二人皆是文士,縱然有些謀略,卻無統兵征戰之能。值此盟軍大敗之際,此二人縱有通天徹地之能,亦是回天無力。是以,這兩人不足為懼,應該是真心請降。畢竟,此時請降,他們還有一線生機,若是等到我軍攻破大營,此二人性命難保。”

  ??賈詡神色微變,不由看向正在命人喊話的郭嘉,疑聲道:“聽主公言外之意,似乎不欲招降此二人,有意殺之?”

  ??李利微微頷首,語氣甚為不善地道:“地坑塌陷之事,想必此二人定然難脫幹係。果真如此的話,心性如此歹毒之人留之何用?縱使其人頗有才能,李某人也不屑用之;既是留之無用,殺之又有何妨?”

  ??“嗯,主公所言極是。”賈詡欣然點頭,既而思量著說道:“如果一切正如主公所料,微臣也讚成此法。不過,據微臣所知,潁川荀諶素有賢名,為人敦厚,才能不凡,故此成為袁紹的座上賓,頗受賞識。依照此人的出身和稟性來看,地坑之毒計當與他無關,因此此人尚可用之。至於郭圖麽,此人乃奉孝的族兄,雖非嫡親,卻終是同宗同族,一脈相承。是以,微臣懇請主公將此事全權交予奉孝處置,不管結果如何,至少我等之間不會因此心生嫌隙。不知主公意下如何?”

  ??李利稍作遲疑後,頷首笑道:“嗯,文和之言正合我意,就這麽辦吧。據說奉孝與荀氏兄弟私交甚厚,又與郭圖有同宗之義,將此事交予他處理,確是再合適不過了。文和處事沉穩,當為老成謀國之人哪,此乃我李利之幸。嗬嗬嗬??????”

  ??——————————————————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