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5章】 舉賢不避親
作者:虎賁中郎      更新:2021-07-17 10:44      字數:4184
  感謝:an7956書友月票支持,多謝!

  ??————————————

  ??“嘭嘭”巨響聲中,水桶粗的撞城木接連撞擊在轅門上。

  ??在粗暴近乎蠻橫的撞擊之下,那看似渾然一體的轅門表現得相當敏感且柔弱。

  ??撞一下,它便會痛苦地呻吟好一陣兒,似乎是不堪蹂躪,再來一下就會轟然倒塌一般。

  ??但是,連續撞擊數十次之後,轅門就像老妖婦似的,無論多麽猛烈的衝撞,它都能悉數接下。

  ??別看它叫得聲音很大很響亮,動作幅度也挺大,似乎隻差那麽一點就能將它捅個通明窟窿,可是到了見真章的時候,它卻依然矗立不倒。

  ??正當推著三架衝城車的數百名彪形大漢大感氣餒之際,隨著“嘎嘎”一陣巨響,一直堅守門戶不放鬆的轅門轟然大開。

  ??“殺呀———!”

  ??霎時間,震耳欲聾的喊殺聲直衝雲霄,早已蓄勢待發的數千鐵騎第一時間躍過轅門,殺進盟軍大營。

  ??至此,曾經的盟軍大寨,占地數十畝方圓的諸侯連營,徹底袒露在西涼軍的鐵蹄之下。這座耗時一個月、窮盡數十萬將士之力搭建而成的大營,僅在不到半個時辰的時間裏便被攻破。

  ??自此,大營易主,被凶猛如虎的西涼軍據為己有,成為李利的中軍大寨,也是關押降兵的臨時戰俘營。

  ??不多時,李利駕馭金猊獸王緩緩走進轅門,隨之棄盟軍帥帳於不顧,直接穿過大營向東而行,繼而率部登上東邊轅門城樓。

  ??站在這裏,可以將飛雲渡以西二十餘裏方圓之內的景致盡收眼底,其中就包括盟軍潰逃的情形和各路諸侯的逃亡去向。

  ??果然,當李利舉目眺望飛雲渡方向時,赫然看到飛雲渡南麵的官道上飄揚著幾麵旌旗,依稀可見戰旗上鬥大的“袁”字,以及緊隨其後的“呂”字和“劉”字帥旗。

  ??很顯然,這三麵帥旗就代表著袁紹、呂布和劉備三路諸侯,還有他們率領的數萬殘軍。

  ??“嗵嗵”的腳步聲響中,各營主將疾步上樓,聽候李利調遣。邁入城樓的一刹那,卻見李利背著手凝神遠望,頓時眾將不由放慢腳步,輕步上前,隨之屏息噤聲站在李利身後兩旁。

  ??“都來了,速度很快,看來你們有些迫不及待啊!”

  ??聽到動靜的李利扭頭察看,隨之轉身對眾將微笑頷首,擺手示意眾人不用見禮。

  ??說話間,李利走到趙雲麵前,笑聲道:“早在去年九月,我便盼著能與子龍見麵,不承想戰事頻發,以致拖延數月之久。如今子龍終於來了,我軍又添一員虎將啊!嗬嗬嗬!”

  ??戰甲浸血的趙雲聞言後,臉上非但沒有笑意,反而躬身揖手道:“末將請罪,未能截住袁紹,以致賊酋率部逃走,請主公責罰!”

  ??“嗬嗬嗬!”李利輕輕搖頭,依舊笑嗬嗬地說道:“子龍切莫自責。此番袁紹棄營逃亡,子龍非但無過,反而有功。今晨,子龍率部出擊的時機把握得恰到好處,一舉斬殺袁熙、高幹以及十餘名袁軍將領,打得袁紹措手不及,淪為驚弓之鳥。

  ??若不是你出其不意地率軍偷襲敵營,袁紹決不會如此輕易的棄營而逃。正是因為你率部殺到轅門前,促使袁紹誤以為我軍已對盟軍大營形成前後夾擊之勢,從而讓他驚懼不已。待我軍徹底擊潰盟軍主力之際,袁紹想也不想,便立即棄營逃亡。如果沒有子龍橫空殺出,我等怎麽可能這麽快攻破盟軍大寨,而我李利自然也就沒有機會站在敵軍城樓上,好整以暇地觀察敗軍逃亡去向。是以,此次攻占盟軍大營,子龍與孝恭二人當居首功!”

  ??趙雲聞言神色稍緩,恭聲道:“謝主公寬宥。末將慚愧,不敢居功,若有戰功也是眾將士奮勇殺敵之功。”

  ??李利頷首笑道:“子龍不必推卻,有功必賞有過必罰,此乃軍中規矩。此戰,我軍將士皆有功勞,待戰後一並獎賞。”

  ??說話間,李利注意到典韋、高順和張遼等將領正在打量著趙雲,神色頗為好奇。頓時,李利話音一頓,方才想起趙雲初來乍到,軍中很多將領或許聽過他的名字,卻素未謀麵,還不認識他。

  ??於是,李利走到趙雲,笑著對眾將說道:“這就是趙雲,字子龍,常山真定人,師從一代武學宗師童淵前輩。或許諸位此前隻聞子龍之名,卻未見其人,此番確是見到了。子龍智勇雙全,武藝高強,一杆龍膽槍打遍幽州無敵手,暴雨梨花槍術堪稱當世絕技,罕逢敵手。自今日起,子龍便是左中郎將,兼領金猊衛副統領,此戰過後另行安排。

  ??日後有暇,諸位不妨與子龍切磋一下,相互印證統兵之道。不過,我要提醒你們一聲,諸位莫要欺生,子龍雖是初入我軍,但在軍中卻有三位異姓兄弟,長兄便是飛虎,次兄仲康,還有四弟陳到。因此,子龍可謂是猛虎過河,從河北來到河南,決不是初來乍到的新兵。哈哈哈??????”

  ??值此大戰之時,出於對趙雲的喜愛,李利難得心情大好,是以越說越高興,以至於說著說著便開懷大笑起來。

  ??“哈哈哈!”李利笑聲未落,桓飛便大笑著走到趙雲身邊,笑聲道:“主公說得對,子龍是我三弟,往後諸位將軍可不能欺生,否則桓某就要替我家兄弟打抱不平嘍!”

  ??在桓飛大笑聲中,許褚和陳到二人也上前與趙雲見禮,闊別近一年之後,兄弟四人再度相聚。自此以後,昔日真定結義的四兄弟便齊聚在李利麾下,真正是並肩作戰了。

  ??寒暄過後,李利當即將十餘名將領派出去收剿殘兵,打掃戰場。

  ??待眾將相繼領命離去後,留在城樓上的將領,隻剩下桓飛、高順、張遼、趙雲、許褚、陳到和李摯等七人,還有左軍師賈詡。

  ??正當李利準備下達追擊命令之時,郭嘉帶著一名身材高瘦的中年文士走上城樓,隨即快步來到李利麵前。

  ??“微臣見過主公。”躬身見禮後,郭嘉不著痕跡地退到中年文士身邊,恭聲引薦道:“這位便是微臣的故交潁川荀諶荀友若。”

  ??這便是郭嘉的引薦,言簡意賅的一句話,遠不像別人舉薦賢才時那般誇誇其談,諸如:才學卓著,見識不凡,深諳兵法韜略,擅長謀劃,政務嫻熟等等。他舉薦荀諶時一句話都不多說,僅是報上名字,甚至沒有挑明荀諶是否願意投效李利。

  ??但是,郭嘉在簡簡單單的一句引薦當中,已經說清了很多問題。其一,他和荀諶是故交好友;其二,荀諶出身潁川名門世家——荀氏家族;其三,他之所以當麵引薦,這本身就表明荀諶已有投效之意。

  ??郭嘉話音方落,荀諶便躬身揖手道:“潁川荀諶見過大將軍,多謝將軍不殺之恩。而今,在下已被舊主所棄,不知大將軍可否見容?”

  ??李利神色自若地微微一笑,伸手欲扶荀諶起身,但腳步卻是原地未動,僅僅是做出手勢而已。即便如此,荀諶臉上的神情也略顯動容,當即會意起身,低著頭傾聽李利的答複。

  ??“友若先生的賢名,本將軍早有耳聞。如今先生屈身來投,李某求之不得,甚為欣喜。”

  ??荀諶聞聲後,俯首跪拜道:“在下拜見主公,此後願憑主公驅使,誓死不悔!”

  ??李利欣然而笑,當即邁步上前,屈身扶起荀諶,笑聲道:“今得友若相投,實乃我之幸事,亦是我西涼軍之幸。嗬嗬嗬!”

  ??荀諶感激道:“主公過獎了。在下本是一介庸人,又遭舊主摒棄,而今承蒙主公不棄予以收容,實為在下生平之大幸也!”

  ??“友若言重了。袁本初不識友若之才,殊為不智,而今棄你而去,更是他的莫大損失;日後,袁紹一定會為今日之舉而懊悔不已。是以,友若此番便是棄暗投明,但願我李利不會讓你失望。”李利微笑道。

  ??說罷話後,眼見荀諶又要俯首跪拜,李利一把拉住他,笑道:“友若切莫多禮。我出身行伍,也就是一介武夫,因此在我這裏沒有諸多繁文縟節,更不用動輒跪拜見禮。此後,友若無須拘禮,相比這些禮數,我更看重發自內心的敬重,以及處理軍政事務的實際能力。眼下正值大戰之時,友若暫時屈居參軍之職,隨我左右,協助奉孝處理軍務。待此戰過後,再行安排,不知友若意下如何?”

  ??“諾,一切全憑主公差遣。”荀諶恭聲領命,隨之躬身退到郭嘉身後,肅然而立。

  ??眼看荀諶甚為識趣,李利微笑頷首,心中不由對荀諶徒添幾分好感,真正開始重視他了。

  ??“張遼聽令,即可率軍出北門,追擊黃河沿岸的敵軍!”

  ??“諾!”張遼欣然領命離去。

  ??“桓飛聽令,率領飛熊重甲騎兵出擊飛雲渡,不得有誤!”

  ??不等桓飛回話,李利便繼續下令道:“趙雲聽令,自此刻起,我便將飛熊營中的輕裝騎兵交予你統領,速速整軍,而後追擊正東方向的敗軍!”

  ??“諾!”這次桓飛和趙雲一起領命離去。因為趙雲想要接管飛熊營的輕裝騎兵,還需桓飛幫襯一二,才能盡快接收兵馬。

  ??趙雲和桓飛二人前腳剛走,郭嘉便諫言道:“微臣建議主公派遣趙雲將軍率部追擊劉備殘軍,不知主公意下如何?”

  ??“哦,這是為何?”李利聞聲一震,追問道。

  ??郭嘉道:“子龍將軍和劉備是舊識,之前頗有糾葛,此事早晚都要解決,而且宜早不宜遲。與其一直拖延下去,不如現在就讓子龍前去追擊劉備。索性盡早解決,以免日後再生事端。”

  ??“嗯?”李利神情微變,稍稍思量後,頷首道:“就依奉孝所言,子誠速速傳令子龍追擊南下的敵軍。”

  ??————————————————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