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7章】 寒夜飄零不由人
作者:虎賁中郎      更新:2021-07-17 10:44      字數:4784
  “啊?程昱,你知道自己在說什麽嘛,簡直是胡言亂語,荒誕可笑!”

  ??曹仁聞言大驚,當即打斷程昱的話,厲聲喝斥:“與李賊結盟?程昱啊,你是真糊塗還是裝瘋賣傻呀,真虧你想得出來,信口雌黃,異想天開!

  ??我曹家和夏侯氏與李賊仇深似海,勢不兩立,豈能和他結盟?退一萬步說,李賊奸詐之極,毒辣蠻橫,和他結盟無異於與虎謀皮,非但得不到半點好處,反倒極有可能搭上自身性命!故此,此等荒誕之事切莫再提,否則休怪曹仁翻臉無、、、”

  ??“子孝不得無禮!”不等曹仁說完話,曹操赫然起身,滿臉厲色地怒斥曹仁住口。

  ??盡管嘴上這麽說,但曹操臉上的表情與曹仁別無二致,同樣是怒容滿麵,雙眸中閃爍著熊熊燃燒的仇恨火焰。隻是他的城府比曹仁深得多,縱然是怒不可遏、怒火中燒,氣得喘氣如牛、鼻腔噴火,也不會立即表現出來,更不會出爾反爾地向程昱大發雷霆。

  ??畢竟他之前答應過程昱言錯無過,不生氣不發怒,不會遷怒於程昱。身為人主,如果在自己手下麵前食言而肥、出爾反爾,往後如何服眾,又有誰還會心甘情願替他曹操賣命?就像幾天前飛雲渡十二裏外的官道上發生的一幕,如果當時不是一眾兵士齊心協力緘默其口,又有兩名親兵甲士舍命相救,他曹操豈能從馬超手下逃生?

  ??“仲德,你覺得我曹操與李賊還有結盟的可能嗎?”

  ??“當然有,而且就在此次司隸之戰之中,除開此戰,主公與李賊終此一生都不會再有結盟的可能!”程昱看得出主公曹操此時都很不高興,而曹仁更是用那仇恨的目光等著自己,但程昱並不打算就此放棄,既然話已經挑明了,那就一不做二不休地徹底說破說透。不然的話,話說一半,出力不討好,反倒自受其累。

  ??眼看程昱固執己見、毫不鬆口,曹仁滿臉醬色地怒瞪著他,右手握住佩劍,繼而扭頭看著曹操, 似乎隻要曹操一點頭,他就立即揮劍斬下程昱的頭顱。

  ??大帳內,曹操仰頭望著大帳橫梁,既不看曹仁詢問的眼神,也不看程昱忐忑不安的神情,背著手來回踱步。

  ??此時已是夜間戌時三刻,帳外一片瑩白。

  ??傍晚時分,雪花稍歇,入夜後不知何時雪花再度悄然降臨;颼颼的寒風裹挾潔白的雪花飄然而落,為這黑夜披上盛裝,給人間帶來別樣的光明。

  ??大帳內,曹操踱步半晌後,突然站在程昱麵前:“我有三問,還望仲德如實回答。”

  ??程昱愕然回神,躬身說道:“主公請說,屬下一定據實答複,絕無半點違心之言。”

  ??“仲德以為曹某是何人,或明或昏,亦或是冷血無情,六親不認?”

  ??程昱聞言神色大變,呼吸變得急促起來,甚至有些慌亂,手足無措。這是他受曹操重用以來第一次聽到曹操自降身份,自稱“曹某”,這意味著什麽,程昱不敢妄自猜度,但至少說明曹操這句問話份量很重,若是回答不能讓他滿意,極有可能招來殺身之禍。此外,程昱聽出了曹操的話外之音,那便是曹操始終邁不過骨肉親情這一關,心中念念不忘殺親滅子之仇。

  ??“主公乃當世雄主,亂世之梟雄。雄主者,能忍常人所不能忍,能容常人所不容,誌向遠大,百折不撓。梟雄者,以天下霸業為己任,不為私情所動,不為世俗所擾,不懼人言,不好虛名,務實求真,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曹操聞言雙眸微動,臉上的神色絲毫未變,表情一片木然,對程昱之言不置可否。

  ??“李利何許人也,雄主亦或梟雄?”

  ??程昱聞言錯愕,滿臉為難地抬頭看看曹操的神色,神情甚是猶豫,似是有話不敢說,躊躇難決。

  ??“還是先前之言,仲德但講無妨,言語無忌,言錯無過。”

  ??“諾!既是主公詢問,屬下自當秉義直言。西涼李利,堪為人傑,既是雄主,亦是梟雄。人傑者,忠信仁義。其忠不在於天子劉協,而在於漢人百姓及我大漢民族;此前袁紹密謀河內會盟,挑唆南匈奴首領於夫羅寇邊,李利麾下能人義士頗多,不可能毫無察覺,可他依然選擇先攘外而後安內,由此足見其忠。

  ??信者,言出必行,言出必果,一言九鼎,信守承諾。聞言李利征召周瑜曾許下承諾,有生之年不殺孫策,以全周瑜與孫策之兄弟情義,前番東垣城之戰便是如此,否則孫策區區萬餘兵馬根本不可能從李利手中逃脫。

  ??仁者,王者之道也。聽聞西涼馬超曾三次欲致李利於死地而後快,首次便讓李利蒙受重挫,險些一蹶不振,毀其一生;二次出手則是李利嶄露頭角之時,企圖施以迎頭一棒,折其羽翼;最後一次便是李利鼎足西涼的關鍵之戰——東山口之戰。馬超三次出手,皆以失敗而告終,而後被李利所擒,然李利不計舊仇,將其收入麾下,方有今日之西涼上將馬超。諸如此類之事,還有很多,無一不顯露出李利過人的胸襟氣度與仁者胸懷。

  ??義者,養育之恩,手足之情,朋友之誼。李利自幼喪父,幼年喪母,乃西涼上將李傕將其撫養成人。昔日長安之亂,李利原本可以兵不血刃占據長安,挾天子以令不臣,翻掌之間便可將西涼軍收入麾下,卻因李傕權欲熏心,不得不退而求其次,由此引發南郊之戰。平定長安後,李利手握數十萬雄兵,完全可以位極人臣,執掌天下牛耳,卻又顧及李傕養育之恩,再度將讓位於李傕,甘居其後。若非李利揚州之行傳言其遭遇不測,促使李傕顯露異心,策動長安之亂,恐怕李利至今還在李傕之下,不會過早地暴露其圖謀天下之野心。然而,不管李利是否刻意為之,事關功名霸業尚能對其叔父如此禮遇厚待者,四百年大漢王朝中並不多見。僅此一項,義者孝悌,李利受之無愧。

  ??李利的雄主與梟雄之名,與我主相同,自不必多說。此乃屬下就事論事之言,若有偏頗,請主公寬宥。”

  ??說完這番話後,程昱心裏著實忐忑之極,甚至有些懊悔自己生性太過耿直,在自家主公曹操麵前說了李利這麽多好話,實在是愚蠢之極,太不明智了!

  ??然而,程昱並不知道,這是曹操第一次聽到如此正麵的關於西涼李利秉性的一番說辭,並且有理有據,言之有物,並非刻意美化,也沒有蓄意誇大其詞。而這一番客觀的評價,讓曹操莫名聯想到自己的生性品行,自己也是至情至性、有情有義之人,對天子沒有多少敬畏之心,卻始終忠於大漢民族;狡詐隻是為了適應亂世中的生存之道,冷血無情也是逼不得已的無奈之舉。尤其是李利對其叔父李傕所做的一切,易地而處,以己度人,曹操自認自己做不到,而對他觸動最大的恰恰是李利的孝悌之心。

  ??然則,觸動歸觸動,卻不代表曹操就此對李利心生好感。恰恰相反,正是因為李利幾乎沒有致命的缺陷,反倒愈發加劇了曹操的警惕之心。因為像李利這樣幾乎挑不出明顯缺陷的人,古往今來隻有一種人具備這些條件,那就是曆朝曆代的開國帝王,也隻有開國帝王才能贏得大多數人的認同,甚至是敵人內心深處的敬重,從而贏得人心民心,建立不世霸業。

  ??當然了,在當下亂世之中,心懷不臣之誌和對天子不忠卻是算不得缺陷。因為天下十幾路諸侯都有不臣之心,曹操自己也有,至於敢不敢亮出旗號稱王稱帝,則是由自身實力決定的。實力不夠強大,縱然有野心也不敢暴露出來,否則就是自取滅亡。

  ??“曹某為何要與之合謀,利弊又如何?”這是曹操三問之中的最後一問,也是程昱能否說服他改變發展思路的最關鍵一步。

  ??對於這個問題,程昱早有思慮周詳,成竹在胸,因此他不假思索地說出這樣一番話。

  ??“事實上,主公並不是非要與西涼李利結盟,而是有必要與當世數一數二的諸侯霸主妥協,在自身還不夠強大之前盡量避免正麵捋其鋒芒,並借助他們強大的實力壯大自身實力,如此才有機會後來者居上,成就千秋霸業。

  ??眼下,我等不能得罪袁紹是因為我們需要他幫忙提供糧餉和兵器,並且不能與之樹敵,由此贏得自身生存與發展壯大的時間。等到我等實力足夠強大之時,或者有能力與之一戰之際,我等便不需要再看袁紹眼色行事,甚至可以伺機兼並他,吞掉他的地盤和兵馬。

  ??與西涼李利妥協的目的同樣也是如此。李利實力之強大,眼下各路諸侯無人能望其項背,除非此番盟軍能將其一舉擊敗,否則他的實力將愈發強大,直接威脅中原各州。

  ??而我等若想在中原站穩腳跟,目前就不能得罪冀州袁紹和西涼李利,因為他們二人是中原各州中實力最強的諸侯,並且也是主公未來逐鹿天下之中的最強對手。故此,不管主公自己願不願意,若想立足中原,就必須與此二人結交,而在屬下看來,與西涼李利結交遠比交好冀州袁紹重要得多。不可否認,李利的實力遠比袁紹強大,而且潛力巨大,也是將來最有可能問鼎天下的強勢霸主,因為他太年輕了,擁有充足的時間一步步蠶食天下。這就是主公要與李利妥協並設法結盟的原因,形勢逼人,為了生存、為了霸業,我們不得不如此,否則我們麵臨的形勢將更加嚴峻,處境愈發艱難。

  ??至於與李利結盟結盟能夠得到什麽,單以目前的形勢來看,我們想從李利手中得到好處是不太可能的,畢竟我軍兵馬有限,實力不夠。但是,隻要李利不刻意針對我們,不再想方設法地除掉我軍,就算是一大成果。而我軍則可以趁此機會從盟軍之中獲得所需要的一切,迅速發展壯大,最重要的是為此戰結束之後贏得繼續生存下去的機會。否則的話,此戰結束之日就是我等滅亡之時,不是被呂布覆滅,就是被袁紹吞並。此外,如果有可能的話,我們還能從李利手中救回曹洪、曹真和曹休幾位將軍,或者直接用能讓李利心動條件換回他們。”

  ??“啊!仲德先生所言當真,子廉他們真的還有活著回來嗎?”一直怒氣衝衝地瞪著程昱的曹仁聽到程昱最後一句話時,頓時神色大變,一步跨到程昱身前,拉著他的手臂急切問道。

  ??程昱輕輕點頭,肯定道:“有這種可能。不過此事還需從長計議,需要等到時機,切不可操之過急。”

  ??得到肯定的答複後,曹仁一臉熱切地扭頭看著曹操,希望得到他的首肯。卻不料曹操不置可否地走向上階,隨手拿起幾卷急需批閱的書簡,既而大步向後帳內室走去。

  ??“此事容後再議,天色已晚,爾等回去歇息吧!”就在曹操的身影即將邁過內室房門之際,終於傳出一聲答複,隻是這句話仍是模棱兩可,不置可否。

  ??“仲德,主公此話究竟何意,直接給個痛快話不行嗎?”曹仁神情茫然地向程昱詢問道。

  ??“主公素有主見,此次能鬆口已經很不容易了。不過依我看,此事確實是有待商榷,隻等時機一到便見分曉!”說完話後,程昱拱手一禮,既而轉身大步離去。

  ??眼見程昱丟下一句不明不白地扭頭就走,曹仁頗為氣惱,轉身看向內室的房門,卻見房門緊閉,早已不見曹操的身影。

  ??“容後再議,有待商榷?一個是這樣,另一個還是如此,這都怎麽啦,難道救回子廉他們不好嗎?一個個神神秘秘的,真愁人!”

  ??一邊說著話,曹仁一邊往外走,漸漸消失在大帳門口。這時,內室房門忽然打開,曹操緩步走到帳門外,背著手仰望雪花紛飛的夜空,佇立良久。

  ??————————————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