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章】 冰天雪地戰函穀
作者:虎賁中郎      更新:2021-07-17 10:44      字數:4017
  感謝:飛翔鸞舞鳳書友月票支持,多謝!

  ??——————

  ??連續數日,寒風裹雪席卷山川原野,粉飾蒼穹大地。

  ??大雪紛飛,鋪天蓋地。

  ??函穀內外,惟餘莽莽。

  ??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須晴日,看紅妝素裹,分外妖嬈。

  ??八天時間悄然而逝,第九日,天空放晴。

  ??皚皚白雪,覆蓋著高山大川,禁錮了九曲黃河,卻掩飾不了彌漫在函穀關上空的大戰將至的凝滯氣息。

  ??函穀關,大將軍行轅。

  ??正堂上,文臣薈萃,武將雲集,聚集著此次跟隨驃騎大將軍李利出征的所有文臣武將。

  ??堂下左邊,左軍師賈詡位居首位,右軍師郭嘉緊隨其後,其次是大將軍府主簿、參軍法正,原左馮翎太守轉任弘農太守的管寧,餘下便是京兆尹三輔各郡的附屬官吏百餘人。

  ??大堂右邊,以滕霄為首,其次是波才、李暹、桓飛、馬超、高順、張遼、龐德、胡車兒、董越、郭猛、李征、胡軫、楊定、成公英、鐵蕭、曹性、金牯三兄弟;許褚、陳到、徐晃、何儀、何曼和眭固,以及馬玩、楊秋、桓雙、桓全和馬岱等一眾將校,共計兩百餘人。

  ??此次沒有前來參加戰前議事的將領,便是平南將軍徐榮、武衛營副統領黃忠、成宜、梁興和桓忠等十餘位裨將軍以上的將領,目前這些身居要職的將領都不在函穀關之內。除此之外,還有幾人率部隨軍出征,卻曾未在議事大堂上出現過的將領,這就是“鷹眼”之中的閻行、王越和史阿等人。

  ??此刻,西涼軍眾文武悉數到場,上階帥位左後方的位置上站著紋絲不動的親衛軍統領李摯,惟有大將軍之位空置著。

  ??“嗵、嗵嗵!”

  ??隨著低沉而穩健的腳步聲傳進大堂,李利高大挺拔的身影出現在眾人視線裏,堂下頓時安靜下來,眾文武屏息噤聲,正襟危坐。

  ??“我等拜見主公!”

  ??“諸位免禮,都坐下吧。”

  ??揮手示意眾人起身落座,李利麵帶笑意地看著堂下眾人:“近年來,我等難得一聚,而今中原諸侯大軍陳兵關前,方有我等主臣齊聚一堂的機會。大戰在即,不宜大擺筵席招待諸位,但大家聚在一起不容易;待議事完畢後,帥府設宴,我等小酌一番還是可以的。此外,我已下令,輜重營宰殺近千頭牛羊分發至各營,今日全軍將士加餐!”

  ??“哈哈哈!”李利話音方落,堂下眾人欣然大笑。

  ??其中以桓飛洪鍾般的笑聲最為響亮:“主公此番美意,末將等人早已翹首期盼多時了!連日來軍中禁酒,末將食不知味,夜不能寐,苦不堪言哪!哈哈哈??????”

  ??李利聞言微微搖頭,啞然失笑:“你這廝說謊都不臉紅!別以為我不知道,這些天你經常偷偷飲酒,每天都是無酒不歡。好在你這廝還知道節製,一天一壇酒,從不多喝,否則我早就將你嚴懲重罰了!”

  ??“呃!”桓飛聞言錯愕,下意識地低聲嘟囔道:“末將曆來是背著人偷偷飲酒,主公何以知曉???呃,不對,末將不曾飲酒!”

  ??“哈哈哈??????”

  ??眼見桓飛不打自招,眾人前仰後合的哄堂大笑,其中以馬超、許褚二人笑得最歡,就連李利也忍俊不禁地搖頭而笑。

  ??大笑聲中,李利漸漸斂起笑容,臉上露出一片肅然之色:“如今正值冬雪時節,寒冷難耐,夜間尤其難熬,故而我軍將士皆有飲酒禦寒的習慣。然則,大戰在即,自古飲酒誤事的例子不勝枚舉,教訓深刻,曆曆在目。

  ??堂下不止飛虎一人偷偷飲酒,本將軍還知道,孟起、仲康、令明、馬玩、楊秋和胡車兒等數十人,你們也經常獨自躲在營帳中飲酒。大戰期間禁止飲酒,這是大漢數百年來一直沿用的軍紀,本將雖未明令不得飲酒,但爾等還須自製。

  ??自今日起,自我李利以下,全軍限酒;將領每日飲酒不得超過三碗、將士一碗,守關將士及各營守衛兵士,不論將軍還是兵士一律滴酒不沾。此令通傳全軍,即日執行,由各營統領、副統領所屬親兵和金猊衛共同巡視各營;一經發現,兵士杖責三十,將領杖責五十,裨將軍以上將領膽敢違犯者,重杖八十,無論何人一律嚴懲不貸!”

  ??“諾!”隨著李利一聲令下,限酒令即刻生效,堂下眾人自是齊聲應諾,沒有絲毫異議。

  ??“嗯。”李利微微頷首,擺手示意眾將起身落座:“眾將士出征在外,隨時都有性命之危,戰死沙場是我等之榮耀,若因飲酒而喪命,卻是窩囊至極。無規矩不成方圓,此後行軍打仗一律按此執行。”

  ??說完話後,不等眾人應聲,李利便抬手示意不必多言,繼而將目光投向堂下左側:“閑言少敘,正式議事吧,先由孝直通報軍情,諸位務必聽真切了。”

  ??法正聞言起身,手中拿著竹簡卻不展開,似是已將軍情熟記於心。

  ??“主公、各位將軍,截止昨日傍晚,三十六萬諸侯大軍已經全部渡過黃河,先屯居於距此四十二裏之外的婁底原大營。盟軍營寨南北縱向長約二十裏,東西橫向約十餘裏,南抵秦嶺南麓,北塞黃河,背靠飛雲渡,徹底阻斷我軍與關東各郡縣的通行要道,與我函穀關正麵相對。

  ??自諸侯會盟至今,已有兩月有餘,即六十五天。目前,河東、河內二郡全部落入盟軍之手,準確地說,應該是全部落入袁紹掌中,由叛將張揚提領兩郡之地,率領四萬臨時招募的青壯兵士和三萬袁軍負責盟軍的糧草輜重。

  ??大戰至今,諸侯會盟之初共有四十七萬大軍,兩月來招募新兵六萬餘人,共計五十三萬人馬。經過東垣城和安邑城兩場戰役之後,盟軍一共折損五萬餘人,其中白波軍幾乎全軍覆沒;飛雲渡一戰,曹操六萬大軍折損殆盡,戰後僅餘四千人逃回敵軍大營。

  ??是役,我軍斬殺曹軍一萬八千餘眾,俘獲三萬餘降兵,還有數千曹軍逃散藏匿,不知所蹤。大戰之中,滕霄將軍率領八千步卒死守北麵穀口,與敵將於禁、樂進所部兩萬人馬激戰兩個時辰,雖然最終被曹軍突破穀口,但滕霄將軍不負主公所托,不僅完成了死守穀口一個時辰的重任,還生擒敵將於禁。戰後,我軍八千步卒僅存一千餘人,郭猛、鐵蕭兩位將軍受重傷,滕霄將軍也身中兩箭,廝殺慘烈。而兩萬曹軍戰死近萬人,四千餘傷兵被我軍俘獲,敵將樂進率部逃脫,隨後我軍追殺數日,最終隻有千餘人逃脫生還。與此同時,南麵穀口之戰,金猊衛傷亡五千餘人,步卒近乎死傷殆盡,一共折損上萬步騎。

  ??是以,經過兩個月的廝殺,盟軍折損十萬餘兵馬,再有七萬人留守河東、河內二郡,故而盟軍渡河兵馬共計三十六萬。而我軍在河東戰場先後折損四萬餘人,飛雲渡一役折損近兩萬人,合計六萬之眾,損失不小;若無飛雲渡一戰,我軍損失更大。大戰之初,我軍原有十二萬郡府兵、十三萬主力步騎和三萬餘河東郡兵,共計二十八萬人馬;現如今,郡府兵折損四萬餘人,戰騎戰損近兩萬,還有一萬餘傷兵現已送往長安養傷,故而我軍現有二十萬步騎。

  ??在此,有一點不得不提,那就是我軍現有人馬之中戰騎多而步兵少,隻有不到八萬步軍,並且其中還有兩萬輜重兵,不利於據關死守。”

  ??法正最後一句話無疑是提出了自己的觀點,那就是接下來的戰鬥不能一味防守,主動出擊是必然的選擇。

  ??李利不置可否地擺手示意法正落座,既而看向賈詡:“此戰,文和有何良策?”

  ??賈詡揖手施禮,目光從眾將領身上掠過,臉上浮現出淡定從容之色:“稟主公,孝直所言並未提及我軍兵力分配,微臣在此稍作補充。目前,我軍共計二十一萬兵力,其中徐榮將軍率領四萬人馬駐守滎陽,黃忠將軍率領一萬五千武衛營步軍增援武關,與成宜共守武關。

  ??因此,實際上留守函穀關的將士滿打滿算十六萬,步卒僅有四萬餘人,分別是高順將軍所部一萬重甲陷陣營,曹性將軍所部五千弓弩手,楊秋將軍所部五千攻城兵,以及胡軫、楊定二位將軍所部兩萬郡府兵,剩下便是滕霄將軍帳下的幾千殘兵,戰力有限。”

  ??顯然,賈詡與法正不一樣,他不用顧忌太多,也不需要處處留情麵,就事論事,直言不諱。因為他在軍中頗有威望,大多數將領都很敬重他,故而被他提到的將領也不會心生不滿,都能坦然受之。

  ??就在眾將領若有所思之際,賈詡接下來的幾句話卻讓眾人為之一振,鬥誌昂揚。

  ??“鏖戰至今,雖然我軍連續丟城失地,幾乎將大半個司隸拱手送給諸侯盟軍,可是諸侯們若想徹底吞下這些地盤卻也不容易。單是徐榮將軍駐守的滎陽大營就能固守兩個月不失,死死堵住盟軍的退路和糧草供給,迫使他們隻能從河東郡周轉糧草輜重。況且,時下大雪封路,三十多萬盟軍的糧草和冬衣儲備,以及取暖問題,恐怕遠遠沒有我軍準備的充足。如此以來,我軍便占據著天時地利人和,焉有不勝之理?

  ??故而,賈某對此戰的禦敵之策就是八個字:厚積薄發,後發製人!”

  ??賈詡提出的禦敵策略得到郭嘉的支持,既而獲得李利首肯,使得帥帳議事變得順暢起來。待李利點兵遣將下達命令之後,議事結束,而後帥帳設宴,主臣齊聚一堂大塊朵頤,享用這大戰之前的最後一次筵席。

  ??—————————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