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群雄聚首河內郡
作者:虎賁中郎      更新:2021-07-17 10:43      字數:5056
  (感謝:縷雲雕月書友月票支持,天馬行空6668書友打賞激勵,多謝!)

  ??————————————

  ??懷縣,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始置懷縣,漢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為河內郡治所。

  ??河內郡地處黃河北岸,人傑地靈,境內名門望族甚多,人口密集,僅郡治懷縣便有上萬戶,商鋪林立,街市頗為繁華。

  ??自黃巾之亂以來,河內郡戰亂不休,白波賊、黑山賊和流竄於上黨一帶的南匈奴蠻軍頻繁混戰,致使河內郡日益蕭條,繁華不再,人口急劇銳減。

  ??近年來,很多百姓迫於戰禍,不得不舉家逃往西涼。其中很多人並沒有遷入長安,而是遷到百裏開外的河東郡重新安家。

  ??最近兩年裏,這種僅僅遷徙百裏的現象不在少數。原因很簡單,河東郡處於安邑大營的保護之下,境內駐紮著五萬西涼軍,是以兩年間河東郡太平無事。無論是白波賊還是黑山賊,甚至於於夫羅麾下的匈奴蠻軍,都不敢踏入河東郡半步。

  ??因此,河東郡雖與河內郡接壤,但兩地卻是冰火兩重天,儼然兩個不同的世界。

  ??河內郡治懷縣,地處河內腹地,地勢相對平坦,土地肥沃,物產豐盛,卻因人口銳減而日漸荒蕪。

  ??然而最近半個月來,懷縣卻是熱鬧異常,人潮湧動,吸引整個天下的目光齊聚於此。

  ??懷縣西門外,一座座營帳拔地而起,在曾經荒草遍野的荒原上紮起大大小小十餘營寨,一眼望不到盡頭。

  ??此刻,整個懷縣內外旌旗漫天,兵威如獄。

  ??在十餘座營寨的正中位置,聳立著一座九韌高台,而高台周圍的營帳便是此次中原諸侯會盟的中軍營帳,也就是冀州袁紹麾下兵馬駐紮的營寨。

  ??中軍大帳內,一張氣勢非凡、寬大厚重的虎頭蟒紋寶座上,袁紹泰然高臥。帥案前方的階下兩側佇立著兩員身姿雄壯的魁梧戰將,此二人便是時常護持袁紹左右的心腹愛將,河北名將顏良和文醜。

  ??階下,大帳兩側此刻坐著十幾個人,其中大多數人都是袁紹麾下的謀士和將領,但坐在左右兩側首位之人卻不是袁紹的手下,而是兗州曹操和陳留張邈。

  ??待張邈和曹操二人舉樽小酌時,高居帥位的袁紹笑眯眯地對帳下張邈問道:“孟卓兄別來無恙?”

  ??張邈聞聲驚愕,身體微微顫抖,表情頗為緊張,開口準備答話,卻話到嘴邊又生生咽回去,顯得坐立不安。躊躇片刻後,他硬著頭皮地恭聲道:“在下近年來一切安好,多謝袁公掛念。”

  ??草草敷衍一句,張邈撇頭不再看袁紹的笑臉,舉起酒樽佯作好酒之狀,實際卻是憂心忡忡地暗自思量。

  ??事實上,張邈此次原本沒打算前來會盟,更不想再次與袁紹和曹操二人碰麵。奈何呂布此前趕赴修武密議時上下嘴唇一碰公然表態出兵七萬前來河內結盟,此話一出,再想反悔也為時已晚。然而這七萬大軍之中有三萬步騎都是張邈和弟弟張超手下的兵馬,多年來他們費盡心力招募兵士,耗費重金打造兵器戰甲,窮兩年之力方才訓練成軍。毫不誇張的說,這三萬兵馬是張邈兄弟二人賴以活命的根本所在,如同命根子,斷斷不容有失。怎奈呂布大包大攬地揚言出兵七萬,使得張邈既不能拂了呂布的麵子,又放心不下自己手下的三萬兵馬,被逼無奈之下他隻得親身趕來河內會盟,生怕自己的兵馬被呂布敗光了。

  ??今日率軍與呂布抵達盟軍大營後,張邈沒有第一時間前來中軍大帳麵見袁紹,更不想與曹操碰麵。隻可惜有些事情和有些人終究躲不過去,同在盟軍營寨之中彼此早晚都會見麵,張邈本想能躲就躲,等到真正碰麵時再見機行事。不承想,他剛到大營屁股都沒坐熱,就被袁紹召來帥帳赴宴,無巧不巧的是與他一同赴宴之人正是他最不想見到的曹操。

  ??細說起來,張邈與袁紹之間的矛盾由來已久,早在五年前諸侯會盟討伐董卓時雙方便已結下仇怨。

  ??那時袁紹身為諸侯盟主,卻與袁術合謀屢屢克扣各路諸侯的糧餉,致使糧草短缺的諸侯縱兵搶糧,弄得陳留各縣雞犬不寧,一片狼藉。為此,張邈起初隱忍不發,寄希望於袁紹能夠多加約束盟軍,不再禍害他的轄地陳留郡。可惜盟軍縱兵搶糧之事一發不可收拾,愈演愈烈,燒殺***無惡不作,致使陳留各縣迅速蕭條,百姓大量逃亡,流民遍地,人口急劇銳減。如此惡劣的形勢,促使張邈怒不可遏,隨之前去與袁紹理論,結果雙方言語不和,爭執之中公然翻臉,讓袁紹在各路諸侯麵前大失顏麵。由此張邈便與袁紹結下仇怨,待諸侯聯盟解散後,彼此分道揚鑣,互相仇視。

  ??相比與袁紹結怨,張邈此前和曹操交往甚密,私交篤厚。袁紹曾多次慫恿曹操謀害張邈,卻都被曹操推脫,拒不執行。此事隨之被張邈得知,令他甚為感動,隨後兗州刺史劉岱被黃巾賊所殺,他力推曹操繼任兗州刺史,算是償還曹操的恩情。

  ??然而隨著曹操一天天做大,實力日益強大,使得張邈感到不安,疑心曹操早晚會謀害自己,繼而奪取陳留,獨霸兗州。於是在陳宮刻意周旋撮合之下,張邈暗中與呂布結盟,趁著曹操率軍攻打徐州之際,偷襲東郡攻占曹操的老巢。繼而張邈和呂布聯手出擊,一不做二不休,順勢攻占大半個兗州,將曹操圍困在東阿三座小城之中,苟延殘喘,滅亡在即。

  ??如此以來,張邈算是徹底與曹操決裂,不但背叛曹操,還欲將其置於死地而後快。時至今日,張邈與曹操之間的梁子算是結大了,儼然是仇深似海,不死不休。

  ??然則,此刻張邈卻與積怨頗深的袁紹、曹操二人正麵相對,同坐在大帳內飲酒敘談。這種仇人坐在一起吃酒的情形,當真讓張邈如坐針氈,心神極度緊張,身體驚顫,額頭直冒冷汗,生怕袁紹和曹操二人趁機謀害自己。

  ??正當張邈暗自焦慮不安之際,袁紹輕輕放下酒樽,坐直身姿,微笑道:“孟卓切莫多想,盡管安坐飲酒便是,根本不用擔心我與孟德二人伺機加害於你。誠然,此前我們之間卻是有些嫌隙,多有誤會,但這都是陳年往事。如今時過境遷,我等三人都不是斤斤計較眥眥必報之人,過去的事情就讓它過去吧,此後休要再提!”

  ??“本初兄所言極是,曹某亦有此意。”曹操欣然頷首,麵帶笑容地對張邈說道:“我與孟卓兄相識多年,私交甚厚,素來以兄長之禮待之。此前孟卓兄與奉先聯手攻占兗州,曹某起初確實心中不忿,對兄台多有怨言,一度視兄台為敵。然而事後我漸漸釋然了,須知亂世求存,弱肉強食,誰不想伺機壯大實力呢?

  ??故此,孟卓兄與奉先聯手偷襲我後方根基東郡,雖然令我十分憤慨,卻也在情理之中。若是曹某處在孟卓兄的位置上,或許也會忍不住下手,趁機擴大地盤,壯大自己的實力。而我等相互廝殺的根源在於,我等都處在西涼李利的鐵蹄兵鋒之下,隻有不斷壯大自身實力,才能在麵對李賊大軍東征中原之時增加幾分活命的機會。此乃曹某肺腑之言,不知孟卓兄以為然否?”

  ??“這、、、孟德高義,令我深感慚愧啊!”張邈神情錯愕地遲疑道。

  ??確實,曹操這番話說得聲情並茂,令張邈臉頰漲紅,低頭不敢與曹操對視,自慚行愧。盡管他心裏並不相信曹操所說的話,更不相信曹操真能放下彼此間的仇恨,就此罷手,坦然處之。然而曹操淪落到今天這個地步,卻還能神色自若地侃侃而談,話語中不帶一絲火氣,單憑這份心胸氣度,就足以讓張邈暗自欽佩,自歎不如。由此不免讓張邈回想起往日彼此把酒言歡的場景,傷感之餘不禁有些內疚,覺得自己愧對曹操。畢竟曹操以往對他甚厚,而他卻背信棄義,趁著曹操率軍出征在外,與呂布聯合偷襲兗州。

  ??事已至此,張邈縱然心生愧疚,卻也不會再與曹操重歸於好。因為他不是三歲孩童,絕對不會被曹操和袁紹的隻言片語所蒙蔽,更不會以為彼此間的宿怨和仇恨如此輕易地就能消除釋懷。

  ??梳理思緒後,張邈臉上的神色漸漸趨於平靜,對袁紹恭聲問道:“不知袁公召在下前來所為何事?若是戰事軍務,在下不善征伐,此次七萬大軍皆由奉先統禦,袁公隻需當麵與奉先商議即可。如果是政務,還請袁公明示,但凡在下力所能及之事,絕不推諉!”

  ??“孟卓兄快人快語,甚合我意。嗬嗬嗬!”袁紹聞聲頷首,笑道:“既然孟卓兄相詢,袁某就直說了。事情是這樣,截至此時,此次會盟的七路諸侯已先後領軍進駐大營,眼下正在安營紮寨,隨後就將相聚一堂,共商大事。在此之前,我與孟德、奉先和張揚商議過,在七路諸侯的基礎上再增設一路諸侯,而新增的這一路諸侯就是孟卓兄所部三萬步騎。如此盟軍就有八路諸侯,名頭響亮,聲勢浩大,待隨後調派兵馬時也有利於統一調遣,兩兩調配即可,省得諸侯之間發生摩擦,影響盟軍戰事大局。不知孟卓兄意下如何?”

  ??“嗯?袁公想讓我張邈自成一路諸侯,莫非有意拆散我與奉先將軍的七萬大軍嗎?”張邈神色不悅地沉聲問道。

  ??袁紹聞言擺手說道:“孟卓兄切莫動怒,且聽我道明實情。孟卓有所不知,此次我等會盟成員斑雜,白波賊和黑山軍也在其中,他們人數雖多,卻兵器戰甲落後,兵士良莠不齊。有鑒於此,我想將他們合編為盟軍左翼,請孟卓居中斡旋,以免節外生枝。而奉先麾下戰騎乃我盟軍主力,將擔任先前軍先鋒,由此為了孟卓自身安全和戰後利益考慮,還是自成一路諸侯為好,戰後孟卓兄和奉先就能分得雙倍戰果。此舉,我等確是為孟卓兄著想,絕無它念!至於你與奉先將軍率領的七萬大軍如何調配,袁某絕不參與,你們自行決定即可。”

  ??“嗯?”張邈聞言愕然,眼神迅速從袁紹和曹操二人臉上閃過,頗為心動。隨之他輕輕點頭說道:“如此多謝袁公好意,在下依令而行便是。”

  ??“好,如此甚好!”袁紹欣然頷首,朗聲大笑道:“孟卓果然識大體、顧大局,不枉我等一番好意。不過話又說回來,此次聯合黑山軍和白波賊出兵卻是無奈之舉,不得已而為之,因此我寧肯增設一路諸侯,也絕不能讓黑山軍和白波賊一天天做大。因此幫助孟卓兄就等於幫我自己,此等兩全其美之事何樂而不為呢!哈哈哈!”

  ??張邈聞言恍然,驚疑不定的神情終於放鬆下來,露出一絲笑容,欣然點頭表示感謝。

  ??大笑之餘,袁紹含笑說道:“還有一事想請孟卓兄幫忙,待各路諸侯全部到達後,我等要推舉一位諸侯擔任盟軍盟主,到時候還請賢兄多多成全啊!”

  ??“袁公言重了。”張邈神情微變,隨之會心一笑,心中僅剩不多的疑慮就此消失殆盡,徹底放心了。原來袁紹之所以特意為他增設一路諸侯,其真正用意是拉攏他,目的就是希望他支持袁紹坐上盟主之位。

  ??想到這些,張邈欣然笑道:“其實此次會盟根本用不著推選盟主,袁公就是盟主的唯一人選,理應當仁不讓。更何況袁公為了聯絡各路諸侯會盟費盡心力,提供大批糧餉和軍械,居功至偉,因為盟主之位非袁公莫屬!”

  ??“孟卓兄過譽了,來,請滿飲此樽!”正事說完後,袁紹誌得意滿地開懷大笑,連連勸酒,一時間大帳內賓主皆歡,真正是開懷暢飲。

  ??半個時辰後,筵席散去,張邈喝得酩酊大醉,被親兵抬回呂布大營。

  ??袁紹雖然也喝得滿臉潮紅,卻沒有喝醉,依舊十分清醒。待眾人離去之後,他起身走到帳下,與留在大帳中的曹操坐在一起,打著酒嗝說道:“嗝!孟德啊,為兄能為你做的事情都已經做了,棋子已經埋下,往後就看你自己的了。但有一點我要提前聲明,那就是此次我等聯合討伐李賊事關重大,不容有失,務必精誠團結,共抗李賊。等到徹底打敗李賊之後,才是你謀劃奪回地盤的時候,在此之前切不可因小失大,壞我盟軍大事!”

  ??“本初兄盡管放心,我曹操絕對不是不顧大局之人,此次定當竭盡全力輔佐本初兄!”曹操神色絕然地鄭重表態,隨即與袁紹對視一眼,放聲大笑。

  ??————————————————(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