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諸侯會盟震天下
作者:虎賁中郎      更新:2021-07-17 10:43      字數:5071
  翌日清晨,長虹貫日,霞光漫天。

  ??時至深秋,晨霧彌漫的義軍校場上,依舊殘留著一層銀光閃閃的寒霜,清冷襲人。

  ??天氣雖冷,但綿延數十裏的盟軍大營卻是熱氣騰騰,群情高漲,聲勢滔天。

  ??截至昨天傍晚,各路前來會盟的諸侯如約而至,隨之各路諸侯安頓好兵馬。

  ??是夜,會盟諸侯在中軍大帳內初次會晤,繼而飲酒高會,直至深夜方才散去。

  ??今天就是中原諸侯正式結盟的大日子,天公作美,晴空萬裏,為諸侯會盟增添幾分祥瑞。

  ??秋風徐徐,兵戈森森,旌旗獵獵。

  ??祭壇校場上,放眼望去,目之所及全是戰騎甲士,仿佛無邊無際,接天連地。

  ??時間快速流逝,驕陽完全顯現出來,驅走寒霜與清冷,整個大地暖意洋洋。

  ??“咚咚咚———”

  ??戰鼓聲驟然響起,無數甲士聞鼓而動,迅速向祭壇靠攏。緊接著,一隊隊手持大戟的黑鐵甲士登上祭壇台階,分置兩旁相對而立。

  ??隨即,在數百名親兵甲士的簇擁中,袁紹緩緩走向祭壇,繼而在台階前駐足而立。

  ??三通鼓過後,戰鼓聲戛然而止,龐大的祭壇校場已然人滿為患,兵戈林立,人山人海,聲勢滔天。

  ??“咚咚咚!”

  ??戰鼓間歇片刻之後再次響起,這時袁紹麾下親信謀士許攸走上祭台第三層,展開手中竹簡,朗聲宣讀道:“擂鼓聚將,諸侯會盟!”

  ??語氣稍頓後,許攸揚聲宣讀:“義軍第一鎮諸侯,車騎將軍、冀州牧袁紹率領十五萬大軍會盟!”

  ??隨著許攸話音方落,位於校場正中的冀州大軍手中兵器應聲起落,齊聲高呼:“必勝!必勝!必勝———!”

  ??震天動地的高呼聲中,袁紹帶領一眾文臣武將大步走到祭壇台階前,列隊而立,而他本人則邁上台階,一步一步走上祭壇。

  ??待袁紹登上祭壇後,許攸繼續宣讀道:“義軍第二鎮諸侯,征北將軍、兗州牧曹操,領兵八萬會盟!”

  ??待許攸話音落下,位居祭壇前方右側的曹操大軍應聲而動,兵戈起落有序,高呼道:“中興漢室,誅殺李賊!中興漢室,誅殺李賊———”

  ??與袁紹一樣,高呼聲中曹操帶領麾下文武邁步台前,繼而獨自登上台階,穩步走上祭壇。

  ??“義軍第三鎮,奮威將軍、溫侯呂布領兵七萬會盟!”許攸繼續宣讀道。

  ??唏聿聿!

  ??一聲戰馬嘶鳴,鶴立雞群的赤兔馬揚蹄而立,其雄姿令人驚羨,威武之勢震驚全場。

  ??隨後呂布飛身下馬,手持方天畫戟大步走上祭壇。在他身後,一眾將領悉數立於台前,唯一與眾不同之處在於,呂布麾下大軍沒有齊聲喊出口號。

  ??“義軍第四鎮諸侯,蕩寇將軍、黑山義軍首領張燕率領八萬黑山軍會盟!”

  ??“咻———!”隨著許攸話音方落,但見一騎快馬疾奔而過,繼而一個模糊黑影從疾奔的馬背上騰空翻飛,手中兵器發出尖銳的呼嘯聲。待黑影落地站穩身形後,但見其人穩穩站在祭壇台階前,傲然而立,身手之矯健端是令人歎為觀止。

  ??細看之下,這個身輕如燕之人身著獸皮紮甲,肩披黑色戰袍,頭戴銀色黑簪冠,身高八尺四寸,身形消瘦,五官端正,神態頗具威嚴。不言而喻,此人就是有著“飛燕”之盛名的黑山賊大首領張燕。

  ??而許攸報出的官位和名頭,不過是信口雌黃,全是虛假的名頭,其用意無非是美化一下黑山賊的名聲,糊弄百姓尚可,以免有損盟軍的聲譽。畢竟盟軍號稱義軍,若是與無惡不作的賊寇為伍,難免遭人詬病,有損各路諸侯的威名。

  ??張燕駐足之際,其麾下的黑山軍隨之大呼:“救天子,清君側!救天子,清君側———!”

  ??隨即一眾黑山賊頭目大步走到台前,立於張燕之後,頗為新奇地東張西望,似乎是第一次見到如此規模宏大的會盟儀式。待手下將領悉數站好後,張燕踏上台階,緩步登上祭壇。

  ??就在張燕一步步走上祭壇時,袁紹和曹操二人聽到黑山賊喊出的口號後,不約而同地對視一眼,既而彼此心照不宣地點點頭,看向張燕的眼神中充斥著讚賞之色。

  ??誠然,任何會盟都必須要有一個足可令天下百姓信服的理由,其實就是要找個合適的借口。如此才算是師出有名,方能稱之為義軍,否則就是犯上作亂,不義之師,必被世人所不恥。就連黃巾之亂都有一個響亮口號:“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上一次諸侯聯盟討伐董卓的時候,名義是“奉詔討賊”,而這個詔書就是曹操自己寫的矯詔,雖然是假的,卻起到了以假亂真的效果。此次袁紹聯合中原諸侯討伐李利,打出的旗號是“誅李賊,清君側,中興漢室!”這與黑山賊喊出的口號不謀而合,故而袁紹和曹操二人不由得對張燕另眼相看,暗自激賞。因為張燕能想出這個口號,就說明他並不是魯莽武夫,而是頗有幾分智謀。

  ??“第五鎮諸侯,平寇將軍、上黨太守韓暹,率領四萬白波軍會盟!”許攸扯著喉嚨大聲宣讀道。

  ??很顯然,這又是一路草寇組成的兵馬,明明是活躍在上黨一帶的白波賊,卻要掛上一個平寇將軍的名頭,並且還冠以上黨太守的官職。明眼人都知道這是自欺欺人的頭銜,卻又挑不出太大的毛病。因為上黨郡這些年盜匪橫行,白波賊、黑山賊和於夫羅帶領的南匈奴蠻軍肆意橫行,致使上黨郡頻頻更換太守,幾乎很少有人能夠留任三個月,太守之職就像走馬燈似的,三天兩頭換人。至於雜號將軍的頭銜,如今天下各鎮諸侯麾下更是數不勝數,比比皆是,都是諸侯自行任命,官職重疊的現象不在少數。

  ??因此,張燕、韓暹二人的頭銜說是假的那就是假的,不過放在盟軍之中卻是可以當做正式官職使用。因為這些官職都是袁紹封的,在盟軍之中就能作數。

  ??不得不說,如今天下確實是混亂不堪,不管什麽牛鬼蛇神都能搖身一變成為正規軍,並且還有正式的官職封號。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白波賊雖然名義上以韓暹為首,實際上卻是好幾股黃巾餘孽聯合在一起組成的隊伍,其中楊奉、胡才等人手下的兵馬就不比韓暹少。原本他們的兵馬遠不止四萬之眾,曾經一度多達十萬上下,卻因先前與於夫羅聯合出兵襲擾涼州,折損掉幾萬兵馬,隨之就剩下這麽多人馬了。

  ??如今於夫羅兵敗,白波賊惶惶不可終日,生怕西涼李利秋後算賬出兵剿滅他們。因此本著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的原則,他們欣然接受了袁紹的邀請,集中兵馬前來河內郡會盟。所幸他們這次也不是白白出兵,一應糧草皆由袁紹供給,此外還有上萬兩黃金的酬勞。如此誘惑力十足的條件,白波賊怎麽可能拒絕,自然是傾巢而出,跟著盟軍一起打秋風,或許還能在戰場上撈些好處。

  ??當白波賊首領韓暹有模有樣地登上祭壇時,呂布不禁皺皺眉頭,眼神中流露出厭惡不屑之色,仿佛看見一隻蒼蠅在自己眼前晃悠一樣,厭惡之極。相較而言,對於黑山賊張燕,呂布倒是有幾分欣賞。因為他此前與張燕率領的黑山賊廝鬥過一場,黑山賊的戰鬥力不弱,尤其是張燕親自訓練的數萬精銳步卒和八千騎兵,戰鬥力相當強悍,絕對不遜於曹操收編的青州兵。

  ??這時隻聽許攸繼續大聲宣讀道:“第六鎮諸侯,建義將軍、河內太守張揚領兵三萬會盟!”

  ??“必勝、必勝、必勝!”張揚手下兵馬喊出的口號與冀州軍完全一致,這是張揚處處與袁紹保持一致的體現。本來張揚隻有兩萬五千人馬,但是自從聽說白波賊和黑山賊也來參加會盟之後,他就大受啟發,半個月內招募五千青壯濫竽充數,湊夠三萬人馬。

  ??此舉自然瞞不過袁紹、曹操和呂布等參加密議的諸侯,隻不過他們也不點破,權當什麽也沒有發生過。畢竟此次會盟的地點就在河內,而張揚手下的人馬大多負責後勤供給和押送輜重之用,並不是衝鋒陷陣的先鋒軍,因此戰鬥力差點也沒關係,隻要做好日常瑣事就行。

  ??“第七鎮諸侯,陳留太守張邈領兵三萬會盟!”許攸朗聲念道。

  ??這是一鎮虛設的諸侯,名為三萬之數,實則都在呂布的七萬大軍之中。因此,當許攸話音落下後,張邈帶著幾名將領和數百名親兵大步上前,繼而一步一個腳印地登上祭壇。

  ??“第八鎮諸侯,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麾下大將,烏程侯、長沙太守之子孫策領兵兩萬會盟!”

  ??這是許攸照本宣科之中讀得最繞口的一鎮諸侯,袁術早已不是南陽太守,卻依舊掛著南陽太守的官職。而此次領兵前來會盟之人卻不是袁術,而是暫時蟄伏在袁術帳下效命的江東孫策。

  ??隻可惜孫策眼下名聲不顯,屬於籍籍無名的那類人,故此報出他的名號時前麵有很長一段前綴。因為孫策的父親孫堅至今很多人都還記得,江東猛虎之名絕非虛名,而是一拳一腳打出來的。尤其是此次會盟之中的袁紹、曹操和呂布三人對孫堅印象深刻,昔日第一個率部攻進洛陽城的諸侯就是江東猛虎孫堅。

  ??相比孫堅,孫策此時當真是默默無名,而且還不是一路諸侯,而是代表袁術前來會盟的將領。由此可見,孫策與其父完全沒有可比性,相距懸殊。倘若其父孫堅前來會盟,即使隻帶兩千人趕來,也不會排在各路諸侯最後,其排名絕對在黑山賊和白波賊之前。

  ??不過剛才許攸宣讀時已經算是口下積德,報出孫策名號時特意點明孫策是已故孫堅之子。單憑這句話,就足以讓在場的數十萬將士記住孫策的名字。而後,隨著河內會盟之事傳揚開來,想必要不了多久,孫策的名字就會廣為人知。

  ??當許攸話音落下後,但見一隊整齊有序的戰騎緩緩向祭壇行來,隨之數名身著上等戰甲的魁梧將軍翻身下馬,大步走到台前。直到這時,眾將士方才看清楚孫策及其身後的將領長得什麽模樣,其中四員戰將頗為顯眼,以至於袁紹、曹操、張揚和張邈等人心神劇震,臉上浮現出一抹驚訝之色。

  ??如果說袁紹等人對孫策十分陌生是理所當然的話,那麽站在孫策身後的四員將領卻是相當熟識。因為這四人目前都比孫策有名,並且早在多年前他們就已名揚天下,被稱為孫策麾下的四員虎將。他們的名字呼之欲出,分別是:程普、黃蓋、韓當和祖茂,這四人都是跟隨孫堅征戰多年的悍將,幾乎與孫堅同時揚名天下。

  ??“昔日孫堅麾下的四員戰將都來了,當真是意外之喜呀!”祭壇高台上,曹操俯視著台下的江東四將,麵露喜色地低聲說道。

  ??隨即他扭頭對袁紹輕聲問道:“本初兄,為何昨夜宴席上沒有看到孫策入席?難道他是今天清晨匆匆趕來,昨夜尚未到達大營嗎?”

  ??袁紹聞言微愣,眼神飄忽沒有正視曹操的眼睛,語氣低沉地甕聲道:“不是,他們昨天中午都已趕到大營。昨夜帥帳設宴,宴請之人都是各路諸侯,孫策隻是袁公路帳下校尉而已,不夠資格前來赴宴。因此帳下小廝就沒有通知他前來,如此孟德自然見不到孫策,就連我都不知道昔日孫堅帳下的四員戰將前來大營會盟。倘若早先知道他們要來,自然破例請他們赴宴,也好讓他們盡心盡力殺敵立功!”

  ??曹操聞言後,眉頭微皺,眯著眼睛打量台下的孫策一番,隨之低聲道:“記得昔日孫堅曾斥責李儒說,虎父無犬子。以我觀之,這個孫策英武不凡,舉手投足間皆有大將之風,當是一個頗為勇武之人。因此曹某一個不情之請,今日便讓孫策登台與我等歃血為盟,由他替代袁術空缺的諸侯之位。不知本初兄意下如何?”

  ??“這、、、隻怕不妥。”袁紹頗感詫異地遲疑道。然而當他看到曹操十分堅決的表情後,微微頷首道:“也罷,看在孟德替他說情的情麵上,讓他登台,替代袁術的諸侯之位!”

  ??————————————(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