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鎮三關
作者:虎賁中郎      更新:2021-07-17 10:42      字數:4394
  豔陽高照,晴空萬裏。

  ??征西將軍府。

  ??此時將軍府不是先前的龍驤李府,也不是董卓、王允二人住過的太師府,而是原左中郎將蔡府和司徒府合二為一的新府邸。

  ??蔡府原本占地麵積不小,堪比三公府邸,但王允掌權時遷怒降罪於蔡邕,致使蔡府破壞嚴重,殘破不堪。而與蔡府相鄰的司徒府卻在王允身死後,同樣遭到打砸破壞,府門殘破,庭院內一片狼藉。

  ??有鑒於此,李利率軍入長安時便命人著手修繕,拆除圍牆,將蔡府和司徒府合並為一座府邸。人多力量大,如今庭院已初步清理完成,掛上“征西將軍府”的匾額,於是西涼軍統帥府就坐落於此。

  ??今天是大敕封之後的第三天,朝政業已步入正軌,長安城重建新秩序。

  ??郡府兵統領鐵陀除了中郎將之職外,還擔任城門令,接管京都十二門,實際職權不亞於執金吾。隻是受限於形勢所迫,也有資曆和朝廷局勢的原因,他還不夠升任執金吾的資格,因此李利任命他領城門令之職,拱衛京畿。自從鐵陀接管長安之後,兩萬郡府兵嚴格執行李利將令,對西涼百姓不收進城稅,不擾民,不涉商,不徇私,安置流民,大力整頓城中尋釁滋事的遊手好閑之徒。半個月下來,長安城治安良好,商鋪逐漸開門營業,統一安置流民,城中百姓統一登記造冊,發放救急糧食和生活器物,百姓生活逐漸安定,長安城整體麵貌煥然一新。

  ??征西將軍府,正堂。

  ??西涼軍各營統領、副統領齊聚一堂,賈詡、李玄和李儒三大幕僚也悉數到場。

  ??正堂上,唯一的改變就是,左右兩側沒有放置案幾,也就是沒有座位,整個正堂隻有一張案幾,那就是廊上正中的帥案。

  ??數十名文臣武將全部站在堂下兩側,正襟佇立,神態肅然,靜靜等待著主帥李利上堂議事。

  ??“噔噔噔!”

  ??沉穩的腳步聲傳來,在平整的木板地麵上摩擦出清脆的聲響,使得堂內眾人神情一震,昂首挺胸地注視著李利緩緩步入正堂。

  ??“末將(屬下)拜見主公!”堂下眾人躬身齊聲道。

  ??“嗬嗬嗬!”不急不緩地落座,李利爽朗一笑,抬手示意眾人起身,頷首笑道:“最近政務繁忙,許多事情千頭萬緒都需逐一捋順,從頭再來,我等已經半個月沒有聚在一起議事了。今天大家難得一聚,議事完畢後,本將在側堂設宴,一醉方休!”

  ??“多謝主公恩賜!”堂下眾人齊聲應道。

  ??李利頷首笑著輕輕抬手,堂下頓時安靜下來,眾文武神情肅然地傾聽著他接下來的話語。

  ??“長安之事業已塵埃落定,諸事正在有條不紊的推進之中,我心甚慰。郡兵雖然暫時不納入主力戰營序列,但日常操練不可懈怠,軍紀不可鬆懈。往後,郡府兵將作為我軍的後備軍團使用,各營補充兵源時優先選用郡府兵,時局危急時,郡府兵可以直接參戰,與主力戰營享有同等地位和待遇。

  ??除郡府兵之外,其它各營將士要拿出主力戰營的實力,嚴明軍紀,加大日常訓練力度和強度,務必做到:訓練多流汗,戰時少流血!全軍各營將士,半年考校一次,戰力最弱的一營兵馬將被淘汰,編入郡府兵;而郡府兵中一萬人為一營,參加考校,戰力突出的一營人馬將納入主力戰營序列。

  ??此外,目前軍中將領皆有官職在身,我軍現有十餘名將軍,六十多名校尉,其他軍司馬、軍侯、千夫長等將領多達數百人,這就導致我軍將領的俸祿發放壓力極大。我西涼乃苦寒之地,飽受戰禍之苦,地廣人稀,各郡縣府庫空空如也,百姓生活貧困,餓殍遍地。西涼二州總共不過區區百萬民眾,卻要供應近三十萬大軍的糧草所需,這顯然是不可能的事情。故而,郿鄔錢糧雖多,卻也無法長期供養大軍。為了我西涼二州長治久安,穩定民眾,發展民生,現在就必須統籌安排此後三到五年的糧餉用度。

  ??有鑒於此,本將決定,全軍將領的俸祿將重新調整,大幅度削減,身兼多職者也隻能領取一份俸祿,各營普通兵士的糧餉待遇維持原樣,不做調整。譬如,軍中校尉俸祿,按照先前朝廷慣例,俸祿是‘比兩千石’,如今調整後將改為六百石,另賜一萬錢,封賞不在其中。以此為據,各級將領的俸祿都會有所削減,不過軍中千夫長及以上將領都會得到一處屬於自己的宅院,無需另置別院,具體事宜由將軍府統一分配。此令,如諸將有異議,可以現在提出來,願意退出軍職做個富家翁之人,本將一定最大限度地滿足他的願望。諸位意下如何?”

  ??待李利話音落下,大堂上一片寂靜,眾將紛紛低著頭沉思不語,沒有立即應答。

  ??李利高坐堂上,虎目犀利地俯視著堂下眾將的神色,臉上依舊帶著淡淡的笑意,似乎是早有預料,胸有成竹。

  ??片刻後,李利語氣坦然的沉吟道:“自古無規矩不成方圓,破而後立。我東漢王朝早年不設將軍之職,天下大部分州郡都很太平,國無戰事,因此如遇戰事,方才臨時設置將軍領軍。故而,此前我朝軍隊中的正式官職,隻有位比三公的大將軍、車騎將軍,中郎將和校尉三個階梯式的軍職。與之相對應的是,軍中將領的俸祿自然很高,僅是中郎將的俸祿便堪比九卿,而將軍的年俸能與三公持平。

  ??但是,如今天下紛亂,大漢九州處處狼煙四起,烽火連天。值此天下大亂之際,正是我等武將建功立業的大好時機,隻要身有一技之長,便可博取功名,光宗耀祖。東郡曹操、渤海袁紹和南陽袁術等諸侯紛紛招兵買馬,擁兵自立,其麾下將領大多與我軍此前一樣,沒有正式官職,更沒有豐厚的俸祿供養將領,他們把錢糧全部用來大肆招募兵勇,擴充勢力。

  ??反觀我們西涼軍,擁兵近三十萬,可謂兵強馬壯,實力遠勝於天下各路諸侯。然而,我們西涼二州屢經戰火,從黃巾起義開始直到現在,連續戰亂八年之久。西涼地界就這麽大,各郡縣的人口是越打越少,越打越窮,以至於很多百姓寧願躲進荒山野嶺,也不願意遭受戰禍之苦,從而導致西涼荒蕪,大好的土地無人耕種,荒草反倒長得茂盛,一眼望去,荒草連天,無邊無垠。

  ??所以,此番削減俸祿勢在必行,斷然不能更改。全軍整編之後,休整三個月,然後全部開拔,隻留郡府兵留守各郡縣和城池。全軍化整為零,各營全部開赴邊境,自力更生,各營統領便是主將,副統領既是領兵將領,又是參軍,自行製定作戰計劃,開疆擴土,以戰養兵。到那時,各營將士能不能吃飽肚子,有沒有多餘錢糧,全看你們這些將領究竟有沒有能力領軍,能不能繳獲足夠的輜重和錢糧。實在沒有能力養活一營將士的軍隊,由各營統領、副統領聯名請求將軍府撥發糧草救援,不過將軍府會記下此事,日後提拔將領時將以此作為憑證,消減功勞簿上的戰績。

  ??簡而言之一句話,將軍府製定的糧餉俸祿必然足額發放,但各營的生活條件如何,將士們能不能吃飽穿暖,還看諸位將領自身的領兵能力。所有繳獲,在滿足全營兵馬日常供給的情況下,一半上繳將軍府府庫,另一半由你們自行支配。但是,每一次作戰計劃和戰損繳獲,必須第一時間上報將軍府,膽敢隱瞞不報者,一經查實,就地免職,嚴懲不貸!具體出兵策略,待將軍府詳細斟酌後,便會下達到各營統領手中。削減俸祿之事就這麽定了,諸將可有異議?”

  ??“諾,我等謹遵主公將令!”這一次,堂下數十位將領毫不猶豫地齊聲應諾,顯得信心十足,神情振奮,鬥誌昂揚。

  ??“哈哈哈!”李利爽朗地開懷大笑,信步走到堂下,站在眾將中間,笑著說道:“你們這些家夥都是不見兔子不撒鷹,如今本將把兵權下放到你們自己手裏,你們一個個鬥誌高昂,興高采烈,剛才怎麽都蔫巴了?”

  ??“嗬嗬嗬!”眾將紛紛大笑不語。

  ??笑罷後,李利正色地說道:“兵權雖然下放到你們手裏,但你們也不要高興的太早,有幾條軍紀必須堅決執行,否則休怪本將翻臉無情!第一,不得欺壓百姓,強取豪奪。第二,不得隨意殺戮我大漢子民;能收降的,就要收降;頑固不化者,也不必心慈手軟。第三,所有戰事、傷亡和繳獲,一律上報,不得隱瞞。第四,不得中飽私囊,隨意打罵將士,不得克扣、貪墨將士應得的糧餉。第五,任何時候都必須服從將軍府的將令,也就本將的手令,膽敢抗令者,斬!這五條軍令將作為我軍的軍紀,隨後發給全軍將領,各營將士必須在近期傳達給每個將士,隨後本將會親自去各營詢問。”

  ??“諾!”眾將齊聲應道。

  ??李利微微頷首,緩步回到帥案前,沉聲令道:“平南將軍徐榮聽令,命你領兵三萬,進駐司隸各郡縣,如遇緊急戰況,可退往黃河南岸,務必守住黃河以南各郡!”

  ??“末將領命!”徐榮快步出列,恭聲應道。

  ??“平東將軍滕霄聽令,本將命你率領武威營進駐安邑大營,扼守函穀關,抵禦關東諸侯!”

  ??“諾,末將領命!”滕霄大步出列,躬身應道。

  ??“平北將軍波才聽令,本將命你領兵三萬進駐潼關,兼領華陰守將。此乃長安之屏障,斷不可失!”李利沉聲道。

  ??“諾,末將領命!”波才神情鄭重地點頭應道。

  ??“嗯。”李利微微頷首,沉吟一聲,繼續說道:“隨後元忠會發放三個月的輜重糧餉給你們,三日後,你們各自領兵出發。接收城關之後,你們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挑選原有兵馬繼續留用,餘下兵士全部調回長安,暫時編入郡府兵之中,由鐵陀統管安置。”

  ??鐵陀應聲出列,躬身道:“諾,末將領命!”

  ??李利擺手示意鐵陀起身,臉上再次露出笑意,看著躍躍欲試的眾將,笑著道:“安邑、函穀、潼關和華陰各處的防禦,乃我軍威懾關東諸侯之緊要關隘,西涼各郡要想修養生息,必須派遣重兵駐守於此。除武卒營和武威營駐守關隘之外,餘下各營兵馬暫時休整,今年冬天到來之前,我等務必肅清京兆和涼州境內的殘餘諸侯勢力和匪患。此外,安內也需攘外。在我軍的北麵尚有南匈奴部落滋擾邊境,涼州西邊和西南更是羌人橫行之地,這就是餘下各營即將用兵的地方。

  ??嗬嗬嗬,咱們西涼這地方,要想屯兵安民,安享太平,還真是不容易呀!”

  ??李利一席話使得眾將哄堂大笑,戰意盎然:“哈哈哈———”

  ??——————(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