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下海經商 16節
作者:草河      更新:2021-08-15 07:32      字數:5027
  (16)

  ??金勇乘車來到沱林,在公司門口見到了小於,說:“小於姑娘,你好哇,家裏都好嗎?”

  ??“哎呀,是大哥,你好你好,我的家裏都很好。你一下子解決了我的銷售任務,真不知道怎麽感謝你了。別人都說我遇到了好大哥,勝過親哥,羨慕得不行了。”

  ??金勇把帶來的畫交給小於,“聽說你要結婚了,我沒什麽好送的,送你兩幅畫吧。”

  ??小於展開畫卷邊看邊說:“這畫真好,你花多少錢買的?”

  ??金勇笑道:“你沒細看就說好,上麵有字嘛,不是買的。”

  ??小於仔細看了一遍說道:“這是你畫的?你會畫畫?大哥太厲害了,不光是會做買賣,還會畫畫呢,我要是有你一半的能耐就好了。”

  ??“你可以學嘛,沒有人天生什麽都會的,隻要年輕就有機會。”

  ??郭經理走出來說道:“我在屋裏聽聲音就知道金老弟來了,看你們聊得近乎勁兒,是不是把正事都忘了?”

  ??“哪能呢。這裏有郭兄,多大的正事也是小事兒,我到了這裏就沒什麽擔心的事兒。”

  ??“你再放心該辦的事情還得辦。你們兄妹過一會兒再嘮,金老弟先到我的辦公室歇一會兒,喝口茶。我可是專門為你淘來的上好龍井茶,費了不少事呢。小於,你手裏的畫是怎麽回事兒?”

  ??“這是大哥送給我的結婚禮物,是他親手畫的。”

  ??“哦?老弟還有這一手哇?”郭經理仔細看了畫又說:“不錯不錯,勾皴染點、色彩明暗都很到位,確實不錯。”

  ??“郭兄喜歡繪畫?”

  ??“我以前對中國畫很有興趣,隻是沒畫過。小於,你的大哥可是待你不薄呀,我一幅都沒得到,可你一下子收了兩幅畫。”

  ??金勇笑著對小於說道:“看見沒?郭經理這是吃醋了,挑我的理呢。郭兄,你要是喜歡,我回去畫兩幅再來的時候奉上,希望你耐心等待,我先送你個空頭人情吧。”

  ??“不用送我畫,你記著欠我個人情就行。走,咱們喝茶去。”

  ??兩人走進辦公室,郭經理給金勇倒了一杯熱茶說道:“五萬把笤帚備齊了,你去看看,認為可以就馬上發貨。”

  ??“郭兄辦事我放心,喝了這杯茶咱們去看看。你的銷售任務都完成了嗎?”

  ??“有老弟相助,去年的都妥了,算是過了個太平年。小於最便宜,因為你的幫助,她連今年的任務都算完成了,這丫頭遇到你真是吉星高照哇。她不僅完成任務得了獎金,還找了個好對象,開小車的何啟東和她對上眼了。小何的各方麵條件都沒說的,他父親是鐵路貨運調度室的主任,那可是肥得流油的職位,誰能好意思空手去跟他要車皮呀。小何本來可以在鐵路工務段上班,可他就想開車,俺們糧庫抓住了這個機會馬上招工讓他開小車,因為有了他就等於有了車皮。小於算是攀上高枝上了天,糧庫準備給她辦理轉正,有可能還得升職。”

  ??“小何是不是那種紈絝子弟?”

  ??“不,他是正經本分的人,平時話很少,除了喜歡開車沒別的不良嗜好。”

  ??“這麽看來小於是真的找了個好對象,有點福氣。郭兄,我本來有一筆生意準備和你見麵談的,可是這一路走來,聽說我想要的貨都叫南方人卷走了,估計你的手裏也不會有貨。”

  ??“你不用繞彎子,想要什麽貨直接說吧。”

  ??“我想要五十噸綠豆,你有嗎?”

  ??“沒有,你聽到的那些話是真的。綠豆本來是最難銷售的雜糧,沒想到來了一幫南方人專門收購咱們東北的綠豆,價格給的高,有多少要多少。聽他們說要把這些綠豆帶回去加工做成綠豆糕投放市場,一部分還要出口,需求量特別大。我估計他們把這一帶的綠豆全都買走了,即使是有遺漏是地方也是在交通不方便的山區小村,你想弄五十噸很不容易。”

  ??“那就把這件事放一放,咱們去看看笤帚吧。”

  ??“都堆在六號庫了,走吧,你看好了就發貨。”

  ??兩人走出辦公室邊走邊聊,郭經理說:“冷塘村的村長和會計來過了,簽了草繩合同。說到質量問題時他們說了一個既讓客戶放心又實用的主意,就是在繩盤中空處貼帶號的紙條,號碼代表紡繩的村戶。聽說是你的主意,是嗎?”

  ??“我隻是提了個建議,他們最後怎麽決定的我就不知道了。”

  ??“他們還帶來了打糕和辣白菜,這兩樣的味道真不錯。以前隻是聽說,這回是嚐到了正宗地道的朝鮮族特色的食品了。”

  ??“其實這兩樣食品做法很簡單,也用不了幾個錢,你覺得好吃就讓他們到這來做,讓你吃個夠,你不好意思說我給他們打電話。我想了,村裏簽了合同就應該有人在這辦理草繩業務,有時間再做點民族特色的小食品生意。物以希為貴,這種生意完全可以在這發展起來。”

  ??“老弟精明,佩服。你不用打電話,我和他們說就行了。”

  ??兩人來到六號庫看完笤帚又回到辦公室簽了合同,說到費用郭經理堅持貨到付款,金勇隻好點頭同意。兩人坐下來喝茶聊天說最多的是繪畫藝術,從唐代的吳道子、李思訓開始一直說到當代的徐悲鴻、齊白石,金勇見郭經理說的頭頭是道,知道他在這方麵下了很大功夫,相同的愛好使他們的感情更近了一步。郭經理看了看手表說:“今晚我家有客人,嶽母和內弟來了,讓小於陪你吃飯,明天中午我給你接風洗塵。”

  ??金勇笑道:“算了吧,我每次來你都要接風洗塵,多麻煩哪趁早免了。今晚也不用小於陪,我自己找個地方隨便吃點就行了。我還有別的事情,明天早晨就走人了。”

  ??“那可不行,你必須像以前一樣吃住在俺們招待所。你為我們單位出了大力,幫助我們度過了難關,你要是就那麽走了我的麵子往哪放?到這來就得聽我的。”

  ??“好好,恭敬不如從命,我聽你的就是了。”

  ??晚上,小於來找金勇一起去了招待所餐廳,她說道:“大哥,我保證這次吃的比以前好,現在我說一聲也行了。”

  ??金勇微微皺眉,又聽小於說:“我把你的畫拿給小何看了,他都看傻了,說你了不起。”

  ??“你怎麽不把他叫來一起吃飯?我坐過他的車,也算是有過一麵之交嘛。”

  ??“他這個人話少不會聊天,也不願意到人多的地方湊熱鬧。他除了喜歡開車,還喜歡彈琵琶,彈的可好了,是小時候跟師傅學的。”

  ??“他的家庭條件這麽好卻不張揚,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可以說是德才兼備,我就喜歡像他這樣穩重的人。你們是怎麽聯係在一起的?是不是會計劉大姐給你們牽的線?”

  ??“劉大姐從來不給人說媒,要說牽線人應該是你。上次你到我們公司辦完事我送你坐他的車去了車站,你走以後我回來剛上車,他一下子抱住我說是喜歡我,還說今天的機會好,終於和我單獨在一起了。我說男人就會耍嘴皮子,哄女孩子開心達到目的就不管不顧了,別和我玩這一套,這種小把戲我見多了。他馬上發了重誓,我的心軟了下來......過後他帶我去見了他的父母,兩位大人很高興,當時就給了我一千元,他爸說當今社會工農聯盟的家庭是最好的組合,有錢有糧什麽都不用擔心。第二天他媽帶我去逛街,買了很多衣服送給我,勸我早點和小何結婚,告訴我城裏有現成的房子,什麽都不缺。過了半個月,他們家把我媽接到城裏醫院住了一個月,請來最好的醫生看病。現在的我媽做飯洗衣服什麽活都能幹就像換了個人。住院看病的錢都是他家拿的,我真的感謝這一家人。”

  ??“你們結婚的日子定下來了嗎?”

  ??“定了,今年五月一日結婚,我們的新房是在新區二十二號樓四層的兩室一廳,離他爸家也就是三百米遠吧,家具什麽的都準備好了。”

  ??“小兩口過日子是一門藝術,過得好就是幸福。你們好好相處,互諒互讓,有事商量著辦,千萬不能吵架,隻要吵開了頭很容易變成習慣,那樣的日子就變了味沒意思了。你平時要多關心小何的父母,多陪他們聊天,多說小何的好處,那他們就會把你當女兒看待了。”

  ??小於點點頭說:“我是想和他好好過日子,可我什麽都不會,做飯洗衣服收拾屋子,想想這些事就愁得慌。”

  ??“不會可以慢慢學嘛,發愁不能解決問題。現在的女孩子都喜歡到外麵找工作,不大會做家務,這也很正常,大人們也都理解。可是結了婚就必須學會料理家務,要不然怎麽過日子?其實做家務也不是什麽難事兒,隻要勤快點就行。”

  ??“大哥說的在理,結婚前我得學會做簡單的飯菜。你能參加我們的婚禮嗎?”

  ??“這可不好說,你也知道我這個行當就是走南闖北東跑西顛,遇到什麽事就辦什麽事,行蹤不定,假如五一前能夠到這來辦事最好不過了,那是我的願望。你的家在吉林還是在內蒙?”

  ??“在吉林哪,你問這個幹什麽?”

  ??“靠近吉林鄭家屯的內蒙那邊有個罕北村,很久以前我的父母和奶奶在這個村裏住過,我想去看看,可是路不熟不知道怎麽走。”

  ??“我知道那個罕北村,你到鄭家屯坐客車二個半小時就到了。我聽說那邊的風沙大,村裏已經沒有幾戶人家了。”

  ??“不管有沒有人家,隻要通車我就得去看看。”

  ??晚餐結束後,小於要送金勇上樓,金勇搖搖頭說道:“咱們兄妹情深但終究男女有別,你回去吧,我自己上樓。明天你對郭經理解釋一下,說我有急事起早走了,讓他不要介意。明天早晨你也不用來找我,回去好好休息吧。”

  ??第二天早晨金勇坐火車來到鄭家屯,換乘汽車到了罕北村的時候已經是中午。這裏是遍地黃沙,稀稀落落有幾戶人家。他走進路邊小賣店買了一瓶啤酒和一袋餅幹一邊吃一邊和上了年紀的店主聊了起來,他問:“這裏風沙大能種地嗎?”

  ??“別看這時候刮大風挺冷的,可是再過幾天就熱了,中午熱得讓人受不了。這裏種穀子、綠豆毛嗑都行,最多的還是西瓜。聽口音你是外地人,到這來幹什麽?”

  ??“就是因為這裏生產綠豆,我特地來看看,如果有的話就想買回去。”

  ??“你來晚了,各家各戶的綠豆基本上都賣了,大概就剩點種子,沒想到現在的綠豆成了搶手貨。”“我下車的時候看見沙地裏露出田埂,好像是稻田的樣子,以前這裏種過水稻嗎?”

  ??“你說對了,那些沙地以前就是稻田。很久以前這裏有條河,有很多人家,住著高麗人,他們種水稻。咳,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幾十年光景這裏成了沙漠,高麗人早就搬走了。”

  ??“你是這裏的老住戶嗎?”

  ??“那是當然了,我父親都是在這出生的。故土難離,要不然我早就搬走了。”

  ??“我有個朋友是朝鮮族,他說自己的前輩曾經住在這裏,還說他們住的草房前麵有一棵大柳樹,樹下有一口井。”

  ??“大柳樹......我想起來了,高麗人住的地方確實有一棵大柳樹和一口井,現在都沒了。那時候我很小,隻記得大柳樹周圍有十多戶高麗人家都是草房子,我還認識幾個高麗小孩子。現在這些人都老了,就算見了麵也認不出來了,咳,歲月不饒人哪。”

  ??“聽說有個叫老口屯的村子,不知在什麽地方。”

  ??““老口屯在南邊,現在是集鎮了。你要是想去就得返回鄭家屯坐火車到黑玉車站,再坐汽車去。當年那裏住的大部分也都是高麗人,現在也沒了。他們就是願意搬家,說搬就搬不當回事兒。”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