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下海經商 17節
作者:草河      更新:2021-08-15 07:32      字數:4729
  (17)

  ??金勇按著店主的指點到曾經有過大柳樹的地方看了看。這個地方已經成了沙地,找不到房屋的痕跡,隻是見到了被沙子填平了的那口井的井口。在這樣惡劣的條件下,他想像不出這裏的人們是怎麽解決吃水問題的。金勇返回鄭家屯住了一夜第二天趕到黑玉,又坐汽車來到老口屯鎮,一邊尋訪以前父母住過的老宅,一邊打聽綠豆的事情。有人給該鎮的劉鎮長報了信,鎮長馬上來找金勇說道:“是你想要買綠豆嗎?”

  ??“我隻是來打聽一下綠豆的行情,合適的話買點也可以。”

  ??“那咱們到辦公室談吧。”劉鎮長拿出煙盒抽出一支想給金勇,金勇搖頭說不會抽煙,又聽劉鎮長說道:“聽說來了個收綠豆的,我還以為南方來的老蔣回來了呢。他到這來說要收購綠豆多少都行,運費和麻袋都是他拿錢。他走以後我馬上到商店賒來了麻袋調集人手收綠豆,等我收上來四萬斤的時候,他說在別的地方弄妥了,不要了,他個山瓜子,你說氣人不氣人?”

  ??“你和他怎麽定的價格?多少錢一斤?他交沒交定金?”

  ??“他拿了二百元定金頂什麽用?俺倆定的價是三角五分錢一斤送到黑玉車站,我就壓低二分錢做運費收的綠豆,收的時候是記賬寫了欠條,現在他說不要了,我怎麽向老百姓交代?你如果要了這些綠豆就是我的救星,我還是三角五一斤送到黑玉車站,現在你如果壓價我還是沒法向老百姓交代。”

  ??“我可以收購這批綠豆,隻是不知道質量怎麽樣。年前我在沱林發回去一批綠豆,那可是質量上乘一點雜質都沒有的好綠豆。”

  ??“我收的都是老百姓又篩又簸、精心挑選出來的綠豆,保證比沱林的好就是了。走,咱們到辦公室談。”

  ??金勇跟著劉鎮長來到鎮政府辦公室,拿出介紹信給劉鎮長看了,然後接過劉鎮長遞過來的一杯熱水喝了一口笑道:“你沒見過沱林的綠豆,怎麽能說你收的綠豆就比沱林的好呢?”

  ??“沱林在北邊,肯定比我們這裏冷,光照不足質量差,同樣的一口袋綠豆過秤就知道了,分量不夠就說明問題。”

  ??“綠豆可以在四月下旬到五月上旬播種,八月成熟,沒等天冷就收割了,比沱林更遠的北邊也種植綠豆,收成也不錯嘛。今年風調雨順光照足,哪的綠豆都不錯,關鍵是看是不是像你說的又篩又簸、經過了精心挑選,如果做到了這些就沒問題。你收上來的綠豆放在什麽地方?咱們去看看再說吧。”

  ??“好,我帶你去。”劉鎮長領著金勇來到大會議室,指著堆起來的麻袋垛說:“這都是綠豆,每袋二百斤,一共是二百袋。旁邊的半袋是我怕掉分量多弄的,不算數。”

  ??金勇看見裝綠豆的麻袋都是新的,垛底貼地是木板,上麵鋪了席子和塑料布防止受潮,覺得劉鎮長是認真做了這件事情。這時劉鎮長打開了幾個麻袋,金勇仔細看了看,又伸手往每個袋子裏邊掏了一把看了,認為不錯。他又自己挑了一麻袋打開看過後說道:“質量是不錯,我就按你和南方人講的條件每斤三角五全要了,麻袋和火車運費我負責,希望你把這批綠豆趕快送到黑玉車站發貨,我在車站用匯票付給你全部貨款。”

  ??“那太好了,你可是幫了我的大忙。走,咱們回辦公室聊,我打電話叫車隊來運貨。”

  ??“你們鎮裏有車隊嗎?”

  ??“隻有三輛車,不能算是車隊。黑玉車站有汽車運輸隊,他們不僅搞運輸,還代辦貨運一條龍服務,找他們來就行了。你到這來還需要什麽,有什麽事情需要我幫忙盡管說,我盡全力幫你。”

  ??“你們這裏還有什麽特產?”

  ??“特產算不上,除了綠豆還有小米、毛嗑和大黃米,到了夏天就是大西瓜,遍地都是,這可是有名的黑玉西瓜。”

  ??“西瓜的事情到時候我給你打電話。大黃米有現貨嗎?多少錢一斤?”

  ??“村民家裏有一些,但不會太多。市場價是四毛八,你如果要的多就便宜點兒,四毛二分怎麽樣?看你要多少吧。”

  ??“四毛二......我要十噸,你給什麽價?”

  ??“再降二分四毛整,再少就不好收了。村民家裏不會有這麽多的大黃米,我收糜子加工後交給你大黃米,這樣我可以保證質量。價格就定在四毛錢,你看怎麽樣?”

  ??“可以,關鍵是保證質量。”

  ??“沒問題,那這件事就定下來了。不過這次收糜子就不能打欠條了,因為我已經欠了村民的綠豆錢,再打白條就說不過去了。”

  ??金勇想了想說道:“我付給你綠豆款,你先用這筆錢收大黃米,最後我一次結清所有的貨款。”

  ??“好哇,就這麽辦。我想把各村要賣的糜子都收上來,多一點行不行?因為我們鎮裏的大型加工設備開動一次不容易,所以平常不用。村民平時加工那麽一丁點的都是在各村加工廠的粉碎機磨出來的,糠多碎米多,遠不如大機器加工的好。”

  ??“多一點沒問題,那我就不能要村民家裏的大黃米了。收糜子再加工需要多長時間?”

  ??“今天不算,四天交貨行嗎?收糜子占用的時間多耽誤事兒。”

  ??“行,我馬上給你開綠豆款的匯票。”

  ??第二天,金勇看著綠豆裝車然後又跟車到黑玉辦了發運手續。回來又看著劉鎮長帶著人收糜子加工,順便看看當地的風土人情。在鎮長的幫助下他找到了前輩們住過的地方,但這裏早已蓋了新房,傳說中的小村莊如今是具有一定規模的集鎮了,這得益於北麵連綿起伏的高山峻嶺多多少少擋住了風沙的侵襲。劉鎮長帶著人忙了五天,一共加工出來三萬八千斤大黃米送到了黑玉車站。金勇給他們結了賬回到高陽,馬友德對他這次出差辦的事很滿意,說:“大黃米弄的好,就是太少了。”

  ??“老口屯鎮人們想賣的大黃米基本上都弄回來了,想要更多就得換地方。”

  ??“行了,這些大黃米留著咱們自己賣吧。苞米的事情有沒有希望?”

  ??“我打聽了一下,那邊確實不產苞米,人家說咱們省昌圖一帶苞米最好產量高,何必舍近求遠。”“那地方咱們插不上手,現在去了也沒貨,咱們就得另想辦法。別忘了,到了夏天要搞到出了名的黑玉西瓜。”馬友德看了看表又說:“走,咱們去吃飯吧。盧政學和吳玉芝兩口子在咱們這附近開了個小飯店,包的餃子很好吃。”

  ??兩人來到飯店,吳玉芝見了金勇說道:“喲,這不是金勇嘛,當年的小屁孩成了大老爺們了,日子過得怎麽樣啊?”

  ??金勇笑道:“吳姐,你比我大幾歲呀?我是小屁孩你也好不了哪去。日子嘛,將就著過吧,大概不如你了。你給俺倆先炒盤雞蛋和肉炒青椒,來一瓶白酒,然後準備一斤水餃。”

  ??“好咧。你難得來一回,這頓飯免費。”

  ??“那可不行,免費就不吃了。盧哥呢?”

  ??“他去買菜了,一會回來。你們哥仨都挺厲害呀,老大擺弄菜棚子,一年四季種菜賣錢,聽說你當了老師,老三開商店,好事都讓你們占了,了不得了。”

  ??“這是因為改革開放政策好,給了咱們這號人一個發展的機會,要是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咱們還是感謝當今社會吧。”金勇看見盧政學回來了又說道:“盧哥你好哇,當上老板了,了不起。”

  ??“什麽了不起,這個小店全靠馬友德幫忙了,他們單位和來的客人都在這吃飯,親不親,本隊人哪。你們坐著,我把菜拿進去再說。”

  ??吳玉芝在他們閑話的功夫炒了四個菜和一瓶酒端上了桌,說道:“給你們加兩個菜,免費行吧?”金勇:“吳姐太客氣了,謝謝你呀。”他看見盧政學從裏麵出來又說:“盧哥,咱們一起喝點酒,嘮嘮嗑。”

  ??“不不,我還有點事兒,你們吃吧。”

  ??盧政學走後,馬友德給金勇倒了一杯酒說道:“到了這就等於到家,今天咱們隨便喝酒隨便聊,不用客氣。從你到公司上班,咱們還沒好好喝頓酒呢,這事讓梁坤數落好幾回了。等忙過這一陣子,咱們把梁坤他們幾個找來好好喝一頓。”

  ??“咱們這些人結了婚有家有業就和過去不一樣了,一棵草頂一滴露水珠,都忙著工作和自己的小日子,忙忙碌碌就是一天,時間越來越不夠用了,想把這些人叫齊了可不容易。”

  ??“平常不行,找個星期天還是可以的。”馬友德拿起酒杯喝了一小口又說道:“人哪,小時候淘氣,到了二十多歲就尋思找對象,等有了對象就有了孩子,這就開始忙起來了,特別的累,白天黑夜家裏家外幹起來沒完沒了。假設一個人活八十歲,這個時段能占一半,過了這個時段人就老了,開始走下坡路離生命的終點就近了。我看人生在世最有意思的時候還是兒童時期,我說的對不對?”

  ??“那是當然,小時候吃穿住睡都有人管哪,自己不用操心,讀書的時候也一樣不操心。現在不行了,咱們正處在你說的那個時段,不幹還不行就得認命,人就是這麽回事兒。”

  ??“在這個時段裏路還得走正,一腳踩歪了前麵可能就沒路了。改革開放,就像在春天打開了窗戶,吹進來的是新鮮空氣,可也有那麽一點點不正經的味道也溜進了屋子,這個味道可以讓一些人迷糊看不清眼前的路,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事情。”

  ??金勇笑道:“你是在提醒我呢。放心吧,別看我在外麵會遇到很多事情,可我心裏有數,不會讓那一點點的味道熏倒的,這叫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沒有點定力就別出來混了。不過我讚成你說的話,我會加小心的。”

  ??“咱們相處這麽多年我了解你,對你是放心的。咱們這是扯遠了,還是說說眼前的事情吧。現在的情況是大米滯銷,雖說現在的老百姓日子好得過了一些,但想頓頓吃細糧還得過一段時日。現在的問題是咱們庫存四十多噸大米,得想辦法銷售出去,最好是在入伏之前解決這件事兒,因為過了伏影響大米的質量。再就是收購苞米,這件事也得抓緊。咱們搞一次有獎銷售怎麽樣?買五十斤大米給一張兌獎券,賣出去一萬斤就搖獎。供銷社搞過一次,參與的人特別多挺熱鬧的。”

  ??“供銷社搞過咱們再搞的話就沒意思了,沒有新鮮感。再說大米和供銷社的一些商品不一樣,那是生活必需品,而大米可以不吃或者少吃,吃別的糧食,我估計咱們搞的話效益不會太好。我有個想法,就是用大米換苞米。現在市場上一斤大米是六角五分錢,苞米是兩角,咱們用一斤大米換三斤半苞米,咱們最好是用車把大米拉到溝溝岔岔的人家門口叫賣,這樣就把兩件事並一起辦了,多出來的五分算是車工錢。”

  ??“這倒是個好辦法,與其坐在家裏等顧客上門,還不如送米下鄉來得快。咱們在五個鄉有分店,馬上通知他們換苞米,換出去一斤大米就掙五分錢,對他們來說太劃算了,也許咱們的大米還不夠換的了。”

  ??“這幾天有沒有讓我辦的事情?沒有的話我想回去幫老三換苞米,因為我熟悉雙河的溝溝岔岔,幾乎沒有我不到的地方。”

  ??“好,你回去幫老三換苞米吧,不過這邊有事我就給你打電話。”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