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年少輕狂 10節
作者:草河      更新:2021-07-15 08:01      字數:7229
  (10)

  ??過了年收購站不收條子,馬叔和金勇叔叔也就不用去收購站幹活了。但他們在這三個月掙的錢足以抵得住在生產隊幹一年的工分,年前公司還按職工的待遇給了他們每人一籠蘋果、四斤帶魚和兩瓶酒。兩人回到生產隊就進入裝卸隊,掙的還是高工分,金浩則繼續留在土產公司幹活。公司對於他的工作表現非常滿意,評選優秀職工時特地設了一個臨時工名額,又獎勵他一籠蘋果、五斤帶魚和兩瓶龍原大曲酒。

  ??叔叔想到以前在困難的時候受到金勇舅舅家的很多幫助,總覺得過意不去,他把金勇叫到跟前說道:“這兩天你沒什麽事兒去一趟雙河,給你舅家送點禮物。”

  ??“送禮物?雙河朝鮮族隊有好幾家親戚,送一家不好看哪。”

  ??“你把你哥得到的獎勵送過去,到了雙河把蘋果拿出來一半分給姨家和二姑的婆家,其餘的都給舅舅家。”

  ??第二天早晨,金勇在哥哥的幫助下把蘋果籠子拿上客車,到了雙河下了車巧的是遇到了二表哥,兩人把蘋果籠子和其他物品拿到了舅舅家。舅舅看了這些禮物大吃一驚,說道:“這些稀罕物商店裏根本買不到,你是從哪兒弄的?你不說明白就拿回去,我可吃不起這些貴重的東西。”

  ??“舅舅多心了,這是哥哥在土產公司幹活得到的獎勵。”

  ??“那也不能都拿這來呀,你們不也得吃嘛。”

  ??“叔叔和哥哥在土產公司打工享受公司職工的待遇,年前給了俺家兩籠蘋果,現在還有多半籠子在地窖裏呢。”他又把叔叔的分配方案說了一遍。

  ??“你叔和你哥到土產公司幹活不少掙啊,這可不錯,他們怎麽去的?”

  ??金勇把賣條子和合同的事簡單說了一下又道:“因為隊裏弄到了合同,還獎勵我家五十元。現在叔叔回隊裏參加了裝卸隊,掙的也不少。”

  ??舅舅的臉上有了笑容:“這回行了,你們總算熬過來了。你來一趟不容易,家裏也沒什麽事兒,多玩幾天再回去吧。”

  ??“我在這什麽都不能幹,隻能給舅舅家添麻煩,明天回去吧。”

  ??二表哥:“添什麽麻煩?你在哪兒反正都是塊閑肉,在這幫俺家幹幾天活再說。”

  ??金勇笑道:“我不會幹活,能幹什麽活?。”

  ??“你有力氣就行。你們家燒煤,俺們這大山溝子隻能燒柴火,這時候就得把一年的燒柴弄下山。你來得正是時候,幫俺們往家拉柴火。”

  ??“現在是春天,還能割柴禾嗎?”

  ??“當然不能割柴火了。我和大哥年前就把柴火割差不多了,都堆在山上。俺哥倆過年前後用爬犁拉回來三百多捆,山上還有四百多困,現在就得用帶車拉回來了。”

  ??“帶車?什麽樣的帶車?”

  ??“苞米倉下麵放的帶膠皮軲轆的木架子車呀,你上次來就用過了,怎麽忘了?”

  ??金勇笑道:“那叫手推車,你說帶車把我弄糊塗了。”

  ??舅媽過來說道:“你們吃不吃飯了?說起來沒頭了,你們不餓金勇還餓呢。”

  ??第二天早晨,金勇和兩個表哥拉車來到山上拉柴火,沒想到他們有了意外的收獲,一隻活的雄性大野雞死死地卡在柴垛裏出不來了。金勇道:“這野雞缺心眼,怎麽能鑽柴垛呢?”

  ??二表哥笑著說:“它能像你那麽聰明啊?它這是讓老鷹攆的,慌不擇路鑽了柴垛。我也是長這麽大頭一回遇到這種事兒。你頭一天來就趕上野雞鑽柴垛,還是你有口福啊,俺哥倆算是借你光了。”

  ??“和我有什麽關係?野雞是你們山上的野雞,不是我從家帶來的。我看咱們就別吃了,送給姥爺和姥姥吃吧。”

  ??“我爺他們老兩口歲數大了,吃不了一隻野雞。”

  ??“二哥剛才用了一句詞‘慌不擇路’,配套的我還記住兩句‘饑不擇食寒不擇衣’,還有一句什麽了沒記住,好像是和找老婆有關係。”

  ??“都說你學習好,你不知道俺們就更不行了,我說的那一句還不知道是從哪兒聽來的呢。雙河的朝鮮族說漢語就是不行,有一個算一個都趕不上你。”

  ??“我還不會說朝語呢,都說我是假高麗,見了朝鮮族人都不敢說話,你說丟不丟人?”

  ??“你得學點本民族語言了,要不然將來找媳婦就不好辦了。”

  ??“那是猴年馬月的事兒,現在不用尋思,趕快幹活吧。”

  ??哥仨把野雞弄出來綁了腿和翅膀放在一邊,然後裝車。金勇道:“三個人一輛車耽誤事兒,最好再弄一輛。”

  ??二表哥:“這一溜道你也看見了,坡陡石頭多,不結實的木架子車拉柴火要加十分小心。俺們隊社員家都沒有鐵架子車,借人家的車拉柴火要是弄壞了就不好解釋了。馬上要春耕了,車壞了耽誤事兒。再說這四百捆柴火也不算多,咱們三個不超過三天就能拉會去。”

  ??“怎麽不做鐵架子車呢?俺家就是鐵架子車,拉一千斤東西都沒事兒。”

  ??“你們那邊的路平溜兒,車輪子的軸固定在車架子上麵,所以車結實多拉點東西也沒事兒。咱這邊的山路溝溝坎坎車底和地麵要有一定的距離,車軸必須固定在架子的下麵,多拉快跑就不行了。咱家這輛車有年頭了,拉三十捆也得加小心。”

  ??“你們割的都是毛柴,柴火捆飄輕,我看一車拉五十捆都沒問題,一天拉四車兩天就完事兒了。”

  ??大表哥:“拉五十捆太多了,四十捆吧。一天五車兩天拉回去得了。”

  ??“行,就這麽幹。”

  ??頭一車柴火拉回來,金勇把野雞送給玉珠說:“這是俺們在山上抓的,沒想到這麽漂亮的大野雞鑽進柴垛裏了。”

  ??“好哇,今天有野雞肉吃了。我看這隻野雞是為了犒勞你才鑽柴垛的。”

  ??“別說犒勞誰,做好了送給姥爺和姥姥吧。”

  ??“爺爺奶奶歲數大吃不了多少,送一疙瘩就行了。他們知道你抓了野雞一定會高興,今晚咱們都陪他們吃飯。”

  ??晚上,舅舅和舅媽留在家裏吃飯,兄妹四個把湯、飯、菜端到老人屋裏和兩位老人一起吃飯。金勇的朝語水平很差,隻能聽懂一點日常用語,和老人聊天很吃力。姥姥不懂漢語,好在有個玉珠在中間當翻譯。兩位老人耳聾眼花,並不在意金勇會不會說朝語,讓金勇感到奇怪的是姥爺能戴著老花鏡看報紙讀出來的卻是朝語。他說說生活在中國漢語說得好是件好事兒,都應該學好漢語,並且希望兩個表哥的漢語說得和金勇一樣好。金勇聽了十分欣慰,少了自卑感。姥姥看著金勇又想起了他的母親,淚水像斷線的珠子滴落下來,玉珠在旁邊說了很多安慰話,總算把老人的情緒穩定下來。二表哥道:“咳,你們家不搬到高陽,你的父母就不會出事兒。”

  ??這正是金勇想知道的答案,他急忙問道:“我家為什麽要搬到高陽呢?”

  ??“你爸脾氣古怪,認準一條道撞了牆也不回頭,很不好。”

  ??“脾氣和搬家有什麽關係?”

  ??“這話說起來就長了,我也是聽老人說的。你不知道自己家是怎麽回事兒嗎?”

  ??“我什麽都不知道,誰能告訴我這些事兒?”

  ??“說得也是。聽說很早以前,俺們徐家、你們金家,還有鄭、李、安三姓人家都是從朝鮮搬到中國東北靠近吉林的內蒙罕北村,處的時間長了感情很好。五戶當中你們家和老安家是南朝鮮那邊來的。你爺爺是醫生,給人看病抓藥,比較起來你們家生活能好一些。日本人投降那年鬧起了瘟疫,據說是日本人為了阻擋蘇聯軍隊的進攻施放了細菌和病毒,還有一說是蒙古草原的老鼠傳播的鼠疫,死了很多人。你爺爺醫術高超,救了很多人,救活了我的爺爺,也就是你的姥爺。”

  ??坐在旁邊的大表哥道:“就因為這個我那最漂亮三姑嫁給了你爸,要不然就沒有你了。”

  ??二表哥繼續說道:“瘟疫越來越厲害,人死的越來越多,有的村都死光了。徐、金、鄭、安、李五家也覺得住不下去了,決定搬家,搬到了老口屯,後來又搬到了遼寧的攀山鎮。”

  ??金勇:“哪個攀山鎮?是不是高陽北麵三十裏的攀山鎮?”

  ??二表哥點點頭道:“你就是在那出生的。你出生不到半年就得了一場大病,好像是出疹,已經不行了,用破席子卷起來準備扔到山上。老安太太是個跳大神兒的,多少懂點醫道,她把你抱起來說:‘交給我吧,治不好我就把他送到山上。’你那時候沒動靜,看上去就是死了。老安太太把你抱回去用艾蒿捏成三個小團放在你頭上點著,艾蒿燒沒了你就醒了。我記得你小時候頭上有三個手指蓋大的地方沒長頭發,就是她弄的火灸印。你是‘大難不死必有後福’的人,好日子在後頭了。”

  ??“現在頭上還有三個地方沒長頭發呢。那個老安太太在什麽地方?”

  ??“早就去世了,老安家也搬走了。別看老安太太出手救了你,可他們安家和你們金家是冤家對頭,這還得從三姑說起。老安太太的二兒子安朔喜歡三姑,兩人感情也不錯,要是沒有那場瘟疫三姑可能就是他們安家的人了。你爸也喜歡三姑,家裏生活條件也比老安家好,這樣以來你們兩家就產生了矛盾。這時候來了瘟疫,來得還急,徐家為了救人隻能答應你們金家的條件,三姑就成了你的母親。安朔一氣之下離家出走,隻可惜沒走正道。你看過小說《林海雪原》吧?書裏頭描寫了很多小土匪,安朔就和他們一樣,跑到劉黑子的山頭當了一個小土匪,最後當了劉黑子的保鏢,民主聯軍剿匪的時候劉黑子拒不投降,頑抗到底,最後都被剿滅了,據說安朔是和劉黑子一起被打死的。”

  ??大表哥說道:“你扯那麽遠幹什麽?金勇問他家是怎麽搬高陽去了,你簡單點說得了。”

  ??“好,簡單點說。你出生的那一年大旱,大河都幹了,水田插不上秧,徐、金、鄭、安、李五家一看不行又決定搬家,等你的病好了就搬到這來了。你爸參軍參加朝鮮戰爭立了戰功,回來就當了副區長,官升脾氣長,都說他有點傲了,對匪屬老安家也沒有好臉色。鄭、李兩家和我們徐家觀點差不多,覺得是因為婚姻問題把安朔逼上了絕路,讓安家失去了一個小夥子,總覺得對不起他們,所以你們兩家吵鬧起來就說你們家的不對,起碼應該看在老太太救你一命的份上也得對老安家好一點兒。你爸根本聽不進去,加上工作需要在這住不到一年就搬到高陽去了。那時候高陽和雙河屬於一個大區,人民公社的時候分開的。你們家搬走三年後,老安家也搬走了。”

  ??大表哥道:“金勇,我說話你可別生氣,也不能說全是你爸不對。你爸整天上班沒時間和老安家的人吵架,關鍵就是在家的人,你的奶奶和老安太太就是不對付,見麵就吵,見麵就吵,誰勸也聽不進去。你奶在家說一不二,你爸又是孝子,他實在沒辦法才搬家的。要我說呀,事情壞就壞在兩個老太太身上。”

  ??“俺家搬走就行了,老安家搬走幹什麽?”

  ??大表哥:“我估計他們搬走是認為你爸是幹部,在他眼皮底下沒個好。不是有句話嘛,‘惹不起,躲得起’,從這搬走是去了吉林省的永吉縣口前鄉,後來又搬了一次家就不知道去什麽地方了。搬到口前的時候還來過兩封信,以後就沒動靜了。”

  ??二表哥道:“老安太太也不是什麽省油的燈,就願意和別人吵架,那時候咱們朝鮮族當中除了你奶沒有對手。你奶奶搬家走了,她覺得沒意思了,跑吉林找對手去了。”

  ??大表哥:“你就扯淡,還能跨省吵架呀?瞎說一氣。”

  ??金勇:“老一輩的事情我不敢說三道四,不過老安太太是我恩人,我得感謝她。”

  ??大表哥:“你說得對,做人就得想別人對你的好處,這是本分。”

  ??二表哥:“咱們今天拉回來二百七十捆柴火,山上就剩一百三,下山的時候加點小心,三車拉回來得了。金勇,今天累著你了吧?”

  ??“幹這點活累什麽呀?要是幹十天半個月興許能累點兒。我看拉到家的柴火和山上的加起來有一千捆吧?一年夠燒嗎?”

  ??“夠了,就算剩也剩不了多少,反正年年都得弄一千捆。”

  ??“一捆柴火就算三十根樹條,一千捆就是三萬,如果不割留在山上十年後就是一片樹林哪。”

  ??二表哥:“沒有柴火怎麽做飯取暖?你們家除了燒煤一點柴火也不燒嗎?”

  ??“燒的不多,就是一些蒿子苞米秸稈之類的毛柴。”

  ??“割了柴火還可以長出來,煤這東西燒完就沒了,不會再生還不如燒柴火呢。”

  ??大表哥:“煤就是用來燒的,除了這個還有什麽用?”

  ??金勇:“煤的其他用途不清楚,不過二哥說的對,煤不會再生。用來提煉汽油的石油也不能再生,將來這些東西都沒了怎麽辦?”

  ??大表哥笑道:“你這是鹹吃蘿卜淡操心,都沒了也不關的你事兒。”

  ??金勇覺得這次來雙河有了一定的收獲,首先弄清了自己家從雙河搬到高陽的原因,還覺得有了解自己家‘海外關係’希望。表哥說徐、金、鄭、安、李五家很早就在一起,即使搬家也是一起走,這說明他們相互間是非常了解的,舅舅應該知道爺爺的事情。晚飯之後看見舅舅搓麻繩,便坐在旁邊給他遞麻絲,有意和他嘮家常。舅舅說道:“你以前沒幹過這麽累的活吧?腿疼不疼?”

  ??“不疼。拉柴火挺有意思的,上山撈空車,下山拉柴火走下坡‘嗖嗖’的挺過癮。舅舅,我有個事兒想問一下,這事我可能不該問······”

  ??“你說什麽事吧。”

  ??“我在高陽聽說俺家有什麽‘海外關係’,可我到現在都不清楚這是怎麽回事兒。”

  ??“這些話都是指你爺爺說的,說起來這些事兒也有年頭了。你的爺爺是個醫術十分高明的醫生,住在內蒙罕北村的時候你爺爺就給人看病,治好了很多疑難雜症,慢慢地名聲揚出去了。罕北村是個小地方,掙錢少,條件也不好,他一個人到吉林的博清鎮開了個小診所。找他看病的人越來越多,小診所容不下了,就開了醫院。你爺爺那時候不到四十歲,一表人才醫術高還有錢,很多女人都喜歡他。有個年輕漂亮的護士很有心計,一點點把你爺爺弄得神魂顛倒,把他的財產都控製在自己的手心裏,醫院的收入越高給家裏的錢越少。等你奶奶知道了這些事馬上到博清找他,可是除了吵架沒有任何作用,隻好回到罕北村。從這時候開始,你的爺爺和你奶奶的關係很不好。日本投降後,八路軍來到東北,他的醫院成了部隊的臨時醫院,經他手醫治好了很多傷病員。因為他的醫術高超,受到部隊高級首長的重視。後來戰事吃緊,部隊要撤退到黑龍江,首長希望他和部隊一起走,他答應了,把那個護士留在醫院裏一個人到罕北村想找你奶奶商量這件事兒,可他沒想到你奶奶已經領著孩子和我們一起搬到了老口屯,你奶奶因為賭氣沒告訴他搬家的事兒。他到處打聽我們的去向,找到老口屯大概住了十天,等他再回到博清就不行了,整個博清幾乎打爛了,八路軍打完仗也撤走了,國民黨占了博清。那個護士在他離開的時候把醫院的東西變賣後帶著錢跑了。你爺爺沒地方去,隻好又回到老口屯。東北的仗越打越凶,讓人擔驚受怕。你爺爺決定回南朝鮮老家安排一下,差不多了就來接你奶奶他們回去。他回去不到兩年就爆發了朝鮮戰爭,他回不來了,這就成了你們家的‘海外關係’。”

  ??“老家······這個老家在南朝鮮的什麽地方?舅舅知不知道地址?”

  ??“不知道,你的叔叔和兩個姑姑不知道嗎?”

  ??“他們那時候都小,隻記住一個江原道,具體小地名就沒記住。那爺爺後來的有些事兒這邊是怎麽知道的?”

  ??“你爺走後寄來一封信,是從老口屯轉到攀山的,我估計是在信裏說了這些事兒,這時候已經解放了。說到你們家的‘海外關係’,以前也有人來找過我了解情況,我隻是把你爺在中國的那段時間的情況說了,去了南朝鮮幹什麽、怎麽去的我就不知道了,這也是影響你們的關鍵問題。我看你不用為這事兒想太多,早晚會弄清楚的。你們哥仨柴火都拉回來了,沒什麽事兒你就在這多玩幾天。”

  ??“我看這裏開始張羅種地了,我也得回去看看,幫家裏幹點活。我去睡覺了,舅舅也早點休息吧。”

  ??金勇回到和兩個表哥一起住的小屋子,看見大表哥已經睡了,二表哥躺在被窩裏看書,問道:“你看什麽書?”

  ??“噢,舊書《濟公傳》。你和我爸嘮什麽嗑嘮到現在?”

  ??“我打聽一下我爺爺的事兒,說著說著就把時間打發了。明天我想回家,你們哥倆到我家玩兩天行不行?”

  ??“馬上要春耕播種了哪也去不了,等以後再說吧。給你準備了二十斤黏大米和玉珠夏天曬的三斤幹魚,走到時候別忘了帶回去。”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