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 煎焗釀明蝦
作者:黃金鍋巴      更新:2021-07-10 00:16      字數:2875
  幾個顏色不一的彩椒,被鄭傑師傅擺在了一個條狀的不規則的石板托盤上,像是一個個顏色明快的茶盞一般,四周還用花瓣和綠葉做了些點綴。

  ??工作人員把菜品端到主席台上,一呈現上來,各位評委就被它的“顏值”給折服了。

  ??雕刻在彩椒外麵的蝦子,活靈活現,很有一種水墨畫風的意趣。

  ??董世安盛讚道:“看來鄭傑主廚不僅廚藝了得,在繪畫一途上,也是頗有心得,這隻蝦子,要是沒有一些繪畫功底,絕對無法做到如此逼真的效果。”

  ??彭四海揭開彩椒上麵精巧的蓋子,露出粉嫩無比的蝦仁。

  ??他笑盈盈地說:“不光是雕工,這道菜取名‘翡翠瑪瑙蝦鬥’,看來是由這彩椒的顏色而來的,‘鬥’在古代最早指的是盛酒的器具,後來也用來指裝糧食的量具,取名‘蝦鬥’倒是貼合了‘鬥’字的意思。

  ??而且你們聞到沒有?蝦仁的熱氣,逼出了彩椒的清香,聞上去增添了一抹淡淡的椒味。”

  ??兩人正在點評的時候,穆秋月已經先下手,品嚐了起來。

  ??她頗感意外地問:“這上麵紅紅的顆粒,原來是蝦籽嗎?”

  ??鄭傑主廚站在舞台上,笑嗬嗬回答:“是的,夏天蝦產卵後,取出來,我用傳統手藝慢慢烘幹後保存的,今天正好帶來派上用場。”

  ??“不錯,蝦仁很脆,比我預想的要好多了,看來鄭師傅挑蝦的時候還是費了一番心思的。最妙的是,蝦籽的加入,讓蝦的鮮香味更加突出,實在是一道具有江南風味的菜肴。”

  ??蕭鈺琪坐在看台上,聽到評委們對鄭傑主廚的菜品讚不絕口,一時間緊張了起來。

  ??這麽一比較的話,昨天蘇揚試做的“芝士蝦卷”,確實也不能說就一定能勝過那道“翡翠瑪瑙蝦鬥”,她不由為蘇揚捏了把汗。

  ??“加油哦,我相信你一定不會輸的!”

  ??舞台上,蘇揚也抓緊製作著菜肴,如果說今天以“元帥蝦”來對陣,最後的場麵說不定真的是五五開。

  ??但是蘇揚昨天晚上有了些新的想法,沒有跟任何人說,他決定把“元帥蝦”的烹飪手法,融合進一道傳統的粵菜當中,那就是“煎焗釀明蝦”!

  ??蘇揚拿起碩大無比的大明蝦,今天他特意選的都是母蝦,個頭更加肥大,而且隻隻都有蝦膏,風味更加濃鬱。

  ??但是他沒有像昨天那樣直接將蝦頭剪去,而是用剪刀將大蝦的蝦須、蝦爪、蝦槍和軟翅一一剪去,蝦頭則留了下來。

  ??蝦頭當中有蝦的胃,這個東西不能吃,蘇揚用一個小挖耳勺伸進去,逐一給跳出來,最後還用牙簽把蝦線(蝦的腸子)給挑出,衝洗幹淨後,塗抹一點精鹽進行醃製。

  ??蕭鈺琪看著蘇揚在台上操作,忽然發現跟昨天的路數,不一樣了啊!

  ??難道,他又想出了什麽創意?

  ??蘇揚當然做了一些變化,他在處理大蝦之前,還神秘地準備了一種肉餡,趁這個時候攪打成起膠的狀態。

  ??緊接著,他又拿出幾枚新鮮的草雞蛋,蛋黃和蛋清分離,隻取用蛋清的部分,裝在一隻扁口的碗裏麵。

  ??下麵,蘇揚要手動打發蛋泡糊了。

  ??用蛋清製作蛋泡糊的原理,其實是通過不斷攪打,讓空氣充盈到蛋液當中。快速的攪打,會對蛋清中的蛋白質產生無力壓力,使團在一起的的長鏈蛋白質分子,打開折疊的結構彼此間重新鍵結,形成強化的泡沫壁,將混入的空氣封鎖在一個個泡沫孔洞當中。

  ??這件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可不簡單,如果用機器的話還好說,但是純手工打對速度和技巧都是考驗。

  ??隻見蘇揚拿起一雙筷子,在手腕的擺動下,插入蛋清中的筷子帶動起碗裏的蛋清,飛速轉動了起來。

  ??而且他十分有技巧的是,筷子跟碗近似平行,並不是垂直的,帶出的蛋液在上下的方向攪打。

  ??蘇揚持續的抖動手腕,一鼓作氣,直接將透明的蛋清打發成了潔白入奶油般的蛋泡糊。

  ??場下的觀眾看到他神奇的技藝,發出了一陣陣驚歎聲。

  ??評委席上彭四海也不禁感慨:“蘇揚主廚的基本功很紮實啊,這麽短時間就能打發好蛋泡糊,而且隻用了一雙筷子。”

  ??董世安打趣地說:“彭會長別謙虛,我知道您應該也可以的。”

  ??彭四海連連擺手說:“老嘍,年輕的時候還可以,現在肯定不行了。”

  ??看台上一個男生小聲吐槽:“我去,我要是有這手速,還要什麽妹子?”

  ??打發好蛋泡糊後,蘇揚又回頭開始處理大蝦。

  ??這次他也沒有把大明蝦的外殼剝掉,而是直接從蝦腹入刀,將大蝦從肚子出分開,展平,但是並不切斷。

  ??蝦頭和蝦尾則保留原樣,肚子撐開之後,翻過身平放,好似一隻隻小船。

  ??隨後,他把肉餡釀在蝦的肚子上。

  ??“釀”的手法,在中式烹調中也非常常見,通常是指在某種食材中,以夾帶、塞入、塗抹、包裹等方式,放入另一種餡料。

  ??釀菜,因食材和餡料的不同,可製成花樣繁多的菜品,尤其是在客家人中,號稱是無菜不能釀。

  ??釀好肉餡後,蘇揚又依次塗抹上打發好的雞蛋糊,再包裹上麵包糠。

  ??準備完畢後,就要做“煎焗”這一步了,技術要求還是很高的,火候要掌握好。

  ??蘇揚把鍋燒熱,然後加入軟膏一樣白花花的豬油,在熱鍋中化開,然後鍋離火,並排放入釀好的大明蝦,再把鍋放回爐灶上,小火慢煎,一邊煎一邊加入花生油,還不時地晃動炒鍋,防止大蝦糊鍋。

  ??大蝦煎酥以後,蘇揚將鍋中多餘的油倒出,最後在鍋中撒入黃酒、醬油和白糖的味汁,晃動起炒鍋。料汁在熱力的作用下,透過蝦殼的縫隙,不斷吸入蝦肉當中。

  ??“煎焗”是粵菜中的一種混合手法,先用“煎”的方式,讓食材外殼變得堅固,然後用“焗”的技法讓菜肴熟透入味,可謂是一舉兩得。

  ??待料汁逐漸被大蝦吸收,蘇揚將金黃的大蝦從鍋中撈出,擺在一個長條瓷盤中,一尾尾斜斜地擺放均勻。

  ??蝦頭和蝦尾微微上昂,中間的肚子則相較之前膨脹了許多,好似一條條裝滿稻穀的龍舟,隱而待發。

  ??這時候,蘇揚也示意主持人,自己已經製作完成。

  ??“煎焗釀明蝦,請品嚐!”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