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 翡翠瑪瑙蝦鬥
作者:黃金鍋巴      更新:2021-07-09 19:13      字數:2984
  比賽開始了!

  ??盛玲玉走上舞台中央,開始念起了開場白,她先是介紹了坐在正前方評委席上的三位評委,由於是第二場比賽了,基本上順帶一提就過去了。

  ??蘇揚和自己的對手,已經分別在擂台上的灶台邊就位。

  ??盛玲玉向觀眾介紹:“我的左手邊,是來自叁千味的鄭傑主廚!”

  ??鄭傑是個矮矮胖胖的廚師,模樣很富態,臉上笑嗬嗬的。

  ??盛玲玉介紹完畢,趁機向評委席發問:“關於鄭主廚,幾位有什麽想說的嗎?”

  ??彭四海評說道:“別看鄭傑慈眉善目的,他有個諢號叫笑麵虎’,廚藝很紮實,著實不弱的。”

  ??“哦?那我們就要拭目以待了。”

  ??盛玲玉接著開始介紹蘇揚:“我右手邊的這位帥哥,是來自滿庭芳的蘇揚主廚,最近在東海可是炙手可熱的人物,不信你們聽!”

  ??現場發出了巨大的聲浪:“蘇揚主廚必勝!”

  ??全是坐在觀眾席上,滿庭芳“粉絲”們的功勞,連蕭鈺琪此時都加入了她們,舉著帶有蘇揚名字的燈牌開始揮舞。

  ??穆秋月打趣地說:“看來帥哥到哪裏都受歡迎啊。”

  ??董世安糾正她:“人家蘇揚主廚還真不是靠顏值,本身實力就很強勁的。”

  ??“真的嗎?那倒要好好關注一下了。”

  ??董世安笑了笑,沒有說話。

  ??接下來,比賽正式開始,蘇揚和鄭傑開始拿出自己準備好的食材進行處理。

  ??盛玲玉也沒有閑著,向現場觀眾介紹起本次比試的主題——蝦!

  ??她把現場的注意力引向了評委席:“不知道各位評委老師對今天的主題怎麽看待?”

  ??彭四海謙虛地說:“董世安老師是美食家,不如由他來介紹一下。”

  ??“既然彭會長這麽說,那我就不客氣了。”

  ??董世安順勢說道:“蝦這個食材一直算是水產中的精品,在古時候,華夏的宴席中,有兩個著名的宴席菜單一直流傳至今。

  ??一是唐朝的《燒尾宴》,另一個是宋代的《南宋禦宴》,裏麵都提到了蝦的菜式。例如《燒尾宴》中的光明炙蝦,以及《南宋禦宴》中的鮮蝦蹄子膾和蝦魚湯齏(jī)。

  ??雖然現在隻留其名,沒有詳細的做法,但最起碼可以佐證,華夏人以蝦烹製菜肴的曆史很悠久,而且方法不一,花色繁多。”

  ??盛玲玉也恭維道:“董老師真是博學,沒想到小小一隻蝦,竟然有如此多的典故。好了,讓我們把目光轉回舞台。”

  ??兩個人都在處理食材,鄭傑把蝦泡在冰水當中,剛剛還活蹦亂跳的鮮蝦,馬上凍暈了過去,與此同時,蘇揚也捉起大蝦準備操刀處理了。

  ??盛玲玉也是十分通曉廚藝的,她知道在什麽關節提出問題,既讓觀眾感興趣,又可以讓評委解答疑惑。

  ??“誒?我發現兩個人選擇蝦的品種,好像不太一樣啊?”

  ??彭四海借機說道:“鄭傑師傅很大膽啊,居然用的是河蝦,這種蝦個頭不大,比不上體型碩大的海蝦。但是肉質很脆,模樣也精巧,在江南菜係中應用很廣泛,難不成鄭主廚要做一道江南菜式?”

  ??穆秋月笑著說:“有可能,而且你們發現一個細節沒有,鄭主廚把蝦放在冰水當中,可以讓蝦肉緊縮,用手來剝蝦仁的時候會更加容易一些。

  ??河蝦雖然一年四季都有,養殖也很廣泛,不過冬天似乎並不是河蝦最好的季節,夏天才是它的最佳時令。”

  ??“你們看蘇揚!”董世安也提醒其他人:“有點意思啊,如果我沒看錯,蘇主廚應該用的是咱們華夏的明對蝦!”

  ??攝像師把鏡頭推了過去,舞台後的大屏幕上,顯示出蘇揚剝蝦的特寫。

  ??“好大!好長!”

  ??“看呐,比他的手還長!”

  ??觀眾席上傳來一陣驚呼。

  ??盛玲玉見到現場的氣氛高漲了起來,繼續烘托道:“河蝦對海蝦,有點針尖對麥芒的意思了。”

  ??另一邊,鄭傑取蝦仁的手法也很老練,雙手捏住頭尾兩端,用力一擠,蝦仁便從殼裏擠了出來。

  ??剝好蝦仁以後,他用雞蛋清和鹽拌勻,先漿起來入底味。

  ??接著他拿出青紅黃三個顏色不同的彩椒,雕琢了起來。

  ??他拿起一把小刀,沿著彩椒的上沿,切成鋸齒狀,整整切上一圈,帶把的部分像個小帽子一樣被取了下來。

  ??然後去掉裏麵的辣椒籽和辣椒筋,做成了一盞盞小容器。

  ??這還不算完,他又找來一把小刻刀,非常熟練的在每個彩椒上刻了一隻水墨風的河蝦。

  ??大屏幕上一直在播放著他雕花的畫麵,連評委席上的董世安都忍不住讚歎起來:“真是心靈手巧啊,這食雕藝術也是華夏廚藝的瑰寶之一,據說唐朝時已有了雕木瓜的技藝,南宋時也有用果品雕刻成食具的記載。

  ??華夏菜肴講究色香味意形,這食雕就是意境和形製的絕佳體現,美食之所以成為美,美的不僅是味道,還有外在的感官。”

  ??“董老師說的太精彩了!”盛玲玉也適時地給予誇讚。

  ??比賽台上,鄭傑師傅雕好彩椒,準備開始製作蝦仁了。

  ??他在油鍋中倒入大半鍋油,把油溫升到四成左右的熱度,然後把漿好的蝦仁下入油鍋中,用手勺輕輕地推散。

  ??蝦仁一下鍋,油麵上很快翻騰起一串串的小氣泡。

  ??彭四海向觀眾解釋道:“鄭師傅用的是滑油的技法,有些地方的師傅也叫‘拉油’,這麽多油並不是要去油炸食物,而是利用較低的油溫去把食材慢慢地浸熟。所以滑油的菜式,吃起來並不是脆口,而是柔嫩的口感。”

  ??穆秋月也讚同地說:“彭會長說的對,而且我要說一點,大家看到鄭主廚放了很多油,但其實用不了多少,滑過油的食材要瀝幹油分,本身食材是不會吸收很多油的。

  ??說起來,滑油技法在中式烹調中應用很廣,東南菜係中有一種‘油泡’命名的菜式,指的就是先滑油再進行其他處理,比如油泡蝦仁。”

  ??鄭傑師傅處理好蝦仁後,用一隻大漏勺撈出來,然後他另起鍋灶放入豬油,加蔥薑絲熗鍋。粉嫩的蝦仁也被他下入鍋中,加料酒、鹽等調料翻炒。

  ??烹製完成的蝦仁被他裝入了剛才雕刻好的菜椒當中,上麵還撒上一些紅紅的顆粒。

  ??一切都收拾妥當,鄭傑師傅笑嗬嗬地示意主持人,自己已經製作完畢,可以上菜了。

  ??“翡翠瑪瑙蝦鬥,請品嚐!”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