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四章 舌戰群臣 上
作者:拾一      更新:2020-03-21 00:36      字數:2431
  太師府。

  自太師在朝堂之上,壓下王允楊彪等人,獨攬朝堂大權,自然是開府儀同三司,這座太師府邸就是一座小型的朝廷,各個部門齊全,軍政執掌。

  朝廷宣天下的大部分軍令政令,雖掛朝廷之名,實則為太師府所出。

  如今的董卓,並非剛剛進入雒陽,憋屈受氣的董卓,乃是太師董卓,執大權,手握西涼精兵,一朝得勢,天下莫逆,其勢即使是關中士族,亦然不可擋也。

  “陛下明日要上朝?”大殿之上,董卓正在看來自西涼的奏本,突然聽到宮中的宦官前來宣召,頓時有些意外,他目光看著小宦官:“陛下最近感了一些風寒,正在養身體嗎,為何有時間上朝?”

  “太師大人,陛下有要事朝堂商議,所以才下詔上朝的!”小宦官想了想,低聲的說多了一句話:“司徒大人剛才進宮麵聖了!”

  “明白了!”

  董卓點點頭,揮揮手,讓左右送了一些錢帛給這個小宦官,然後打發他離去了。

  “主公,陛下此事下詔上朝,恐怕是真有事情要商議啊!”

  一個幕僚低聲的問道:“不會是衝著我們來的吧!”

  “應該不是!”

  董卓自信的道:“陛下是一個聰明人,某為他征戰天下,重拾昔日大漢榮光,他豈會對付我們,你們想多了!”

  這倒不是隨口說說的糊弄之詞。

  而是他堅信劉協是逃不出他的五指山的。

  現在長安兵力,盡歸他掌控,外有重兵,內有呂布親自掌兵,別說關中軍現在安分,就算那不安分,也奈何不了他。

  而且一旦他安撫住了西涼。

  這長安就更無懼了。

  所以他不甘心天子,天子就算有異心,也不會鬧出很大的動靜,這是一個惜命的天子。

  “主公還需小心為上!”

  另外有幕僚站出來,拱手說道:“畢竟司徒大人對你也頗為有意見,難免他會慫恿天下做出對你不利的事情!”

  “文憂呢?”董卓突然問。

  他把李儒當最為器重的心腹,大大小小的事情,基本上都會和李儒商議,隻有和李儒商討之後,他才安心。

  “主公,昨日傍晚,侍中大人就北上了,上個月兗州軍突然扣關,汜水關需要重新布置兵力,大人擔心關隘不穩,河南和河內會出現亂子,所以親自北上,要重新部署汜水關的兵力!”

  “對啊,此事我差點忘記了!”

  董卓點點頭。

  關中雖定,可暗流潮湧,兗州的曹操,豫州的袁術,甚至是河北袁紹,都俯視眈眈,這時候不能在汜水關布置兵力,想要進攻並州,無疑乃是空談。

  所以在出兵並州之前,首先要安撫關東,關中與關東,兩關至眾,一為汜水關,二為武關,武關有關中軍鎮守,皇甫嵩何等之人,他親自布置的兵力,袁術想要北上,根本不可能。

  但是汜水關卻危險,前年和去年在汜水關上的戰役連番,雖沒有把這座關隘打廢,但是也讓這座雄關出現了被撼動的機會,所以李儒才北上親自布防。

  這都是為了攻取並州做好準備的。

  “算了,朝會就朝會!”

  董卓擺擺手,不在理會了,宮中的護衛都是他的兵馬,有何擔心,上朝去看看便知道天子在做什麽,他想了想,問:“對了,郿縣的塢堡建立的如何?“

  “已修建過半,再有三月,便可完工!”

  “很好!”

  董卓點點頭:“此堡若能建成,儲我關中糧草,便可供我征戰天下!”

  …………

  ……

  翌日。

  未央宮,朝堂大殿。

  這是中央大殿,位於前殿之上,自古為上朝之殿。

  少年天子居於龍椅之上,頭戴平天冠,身披暗金龍袍,跪坐上位。

  而百官脫靴而入,與各自蒲團之上跪坐。

  董卓站立在左側旁首,身披戰甲,手握劍柄,威勢如虎,震懾全場,他算是唯一一個能在大殿之中披甲持劍的人,太師之威,無人不懼。

  “今召諸愛卿上朝,乃是有一事,朕無法決議!”

  少年天子拋出了奏本:“此乃明侯府上奏的奏本,諸愛卿可傳閱一番!”

  “明侯府的奏本?”

  “明侯何人?”

  “莫不是那牧氏龍圖?”

  “對了,我們怎麽都忘記了,昔日牧賊被先帝封為明侯,乃是列侯之位,萬戶食邑,何等風光!”

  “明侯,今不過隻是喪家之犬而已!”

  “牧賊已被革職去爵,何德何能,敢言之為明侯!”

  “昔日牧賊的確被拿下官職,可從未有聖意去之爵位,而且牧氏小賊令明侯之爵位,名至實歸,官職朝廷可去,但是爵位之稱,乃是宗人府親自執掌,除非推翻先帝昔日之封賞,不然他還真是實至名歸!”

  眾官聞言,麵麵相窺,很快就三三兩兩,交頭接耳,竊竊私語起來了。

  而這奏本也在眾人的竊竊私語之中從天子之手傳下來,然所有人都傳閱了一番。

  最後落在了太師董卓的手中。

  這仿佛就好像朝廷文武百官的一個默契,最後這決定非天子而或太師而決定,今天子已閱,自當太師觀覽。

  董卓看了看這奏本,心中倒是安定了很多,本以為天子有什麽對他不滿的,他倒不是畏懼天子,他隻是不想在這個關頭與天子翻臉,上朝之時,尚有憂心。

  不過他倒是沒想到這事情還是來源於漢中,漢中之戰,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明侯使臣抵達長安,也是他最早知道的,這奏本上寫的什麽,沒進宮他就知道了。

  “這明侯上奏,無非就是讓漢中歸順於朝廷,求朝廷封賞,卻不知陛下何意?”董卓目光凝視少年天子,幽幽的問道。

  他不是很重視漢中,他的戰略於涼州之後是並州,漢中鞭長莫及,漢中對朝廷的態度,他自然不在意,隻是他需要看到天子的態度。

  “太師,朕年幼不明事理,此事定奪,還需太師做主!”少年天子微笑的道。

  他這態度倒是讓董卓很享受。

  “陛下,昔日牧賊謀逆,當誅三族,可朝廷始終並無剝奪他爵位,牧氏小賊理當繼承明侯之爵位,他逃於關中,南下南陽,今入漢中,乃逾越益州之權,可他的明侯爵位,乃是先帝所賜,若是貿貿然收回來,於理不合!”

  董卓斟酌了一番,道:“此賞與罰,根本與朝廷並無大礙!”

  “既是如此!”

  天子聞言,想了想,說道:“不如我們就看看這明侯使臣如何說,定奪一下明侯之心,再來討論!”

  “傳,明侯使臣上朝!”

  他說完之後,對外麵補充了一句。

  “傳,明侯使臣上朝!”

  “傳,明侯使臣上朝!”

  一聲聲傳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