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汴梁英雄會(2)
作者:中原布衣      更新:2021-08-11 17:49      字數:6168
  讓一眾儒生沒想到的是,除了儒生們百分百同意嶽飛擔當新的中原之主,其他幾方代表竟然都有反對者。商人裏麵,曹岩和石不遇沒有舉手。曹岩說,“趙宋官家雖有不對,但對曹家甚厚。所以曹家不舉手,不表態。”石不遇則說,“徽欽二帝尚在北國,此時登基,名不正言不順。”其他商人和他們爭吵起來。田滿倉氣得脖子都紅了,他直接罵曹岩和石不遇為叛徒。

  ??石不遇昂然說道,“田會長慎言。我徐州商會可不懼你相州商會。嶽帥黃大人還有李八老爺一再說了,舉手表決隻聽本心,不必違心表態。既然如此,我們不表決又有什麽錯?”

  ??田滿倉用手指著石不遇,“怪不得你差點被劉光世整死。就你這個死心眼,早晚毀了徐州石家。”

  ??鄉老裏麵,更是讓人意外。近百名鄉老裏,竟然有十幾個人沒有舉手,占的比例最多。護民軍裏麵,隻有一個人沒舉手,就是背嵬軍的副統領施全。

  ??麵對其他將領詢問的眼神,施全搔了一下腦門,不好意思地說道,“我可不是反對嶽帥當天子。但你們應該知道,我家娘子姓趙。我在這裏舉了手,今天回去就別想吃飯了。”

  ??焦文通嘲笑道,“施統領,雖然你娶了個郡主,但也不能成為妻管嚴呀。”

  ??出人意料的是,牛皋卻十分理解施全。他瞪了一眼焦文通說,“妻管嚴有什麽不好的?你們沒聽過一句俗話嗎?見妻如鼠,遇敵如虎。”

  ??其他將領頓時都愣住了。他們可不知道牛皋正在追求李清照的事兒。這事兒是個秘密,在李清照點頭同意之前,牛皋絕不會讓太多人知道。萬一李清照始終看不上他這個大老粗,那可就丟死人了。

  ??程圭又在那裏叫上了。“官家雖然仁義,但這些不舉手的人都是心懷二心之輩,應該斬首呀。”

  ??雖然有反對者,舉手的人也超過了百分之九十五。

  ??其實這裏麵的反對者,像曹岩和石不遇,都是嶽飛和李八少事先授意的。人心各異,再厲害的人也不可能獲得百分之百的支持率。除非用屠刀壓在別人的脖子上。雖然隻是名義上的選舉,如果搞成個百分之百的支持率,絕對會成為曆史上的大笑話。

  ??嶽飛理所當然地成了新的中原之主。程圭這是在急著表忠心呢。

  ??嶽飛哈哈大笑。他緩步走到程圭麵前。程圭很激動,他還以為嶽飛準備當場提拔自己當太傅呢。

  ??嶽飛說出的話卻是程圭萬萬沒想到的。

  ??“諸位弟兄,諸位大賢,諸位鄉老,諸位大匠,諸位豪商,承蒙你們推舉,嶽某一個相州農家子,也能登上大寶之位。但嶽某有點遺憾。遺憾什麽呢?我並不是遺憾有一些人反對我。我遺憾的是,反對的人太少了。敢於表達自己真實想法的人太少了。在這裏,我真心希望,後麵幾天的議程,大家都能各抒已見,表達內心的真實想法,給我們中原製定幾部真正合理的法律。

  ??嶽某不是聖人,也從來沒想過當聖人。應天起兵,也隻是激於胸中的一股義憤之氣,想憑借從周恩師侗那裏學來的一身絕技,保家衛國。仰仗天下英雄的決死奮鬥,如今我們也算力挽天傾,守護了中原大地的錦繡繁華。

  ??今天,我既然被你們推舉為中原之主,我就簡單地說幾條真正的規矩。不管我們將要施行什麽樣的刑法,科舉法,官員提拔法,商法和農法,這幾條規矩都是不可逾越的底線。”

  ??說到這裏時,全場代表都屏聲靜氣,全神貫注。

  ??嶽飛的臉上沒有一點笑色。

  ??他掃視了一下全場代表,語氣嚴肅地說,“第一條規矩,凡中原百姓,一律平等。取消下跪禮節。以後,凡是護民軍所轄之地,除了正規祭祀,一律不準下跪。請你們記住我說的這句話。一律不準下跪。平民百姓見了我,不用下跪。文武官員見了我,也不用下跪。若是誰敢諂媚下跪,逐出朝堂,永不錄用。”

  ??護民軍中的文武官員聽到這裏,全都長出了一口氣。這幾年他們一直沒有向任何人下跪過,早忘了如何下跪了。如今嶽飛把護民軍的軍法推廣到全國,更是讓他們不用擔心以後膝蓋發軟。

  ??一眾儒生們卻傻了眼睛。程圭正要下跪,腿彎了一半又直起來,因為他害怕“永不錄用”。程圭大聲說道,“嶽帥,這有點不合禮法呀。百官與天子坐而論道尚有先例,但平頭百姓見天子也不用下跪可就太過荒唐了?這樣下去,天子顏麵何在?尊嚴何在?國將不國呀。”

  ??“金狗大軍裏禮法最重,漢兒要跪著和金狗說話。”嶽飛反問道,“程老,你覺得金狗的朝廷比我們護民軍更好嗎?”

  ??程圭被嶽飛問住了,一時間說不出話。

  ??嶽飛繼續說下去。“第二條規矩,製定刑法要準確細致,不允許存在籠統的罪名。像大不敬罪之類的口袋罪必須取消。第三條規矩,言者無罪。隻要不觸犯具體的法律,老百姓想說什麽就可以說什麽。”

  ??全場無聲,所有人都在等著嶽飛說下去。他們感覺嶽飛說出的這三條規矩都是針對他自己的。畢竟禮法和大不敬罪維護的就是天子尊嚴。

  ??實際上還有一條最重要的規矩嶽飛沒有說出來。那就是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這條規矩說出來,估計會在天下掀起軒然大波,暫時還不能說出來。

  ??嶽飛猶豫了一下,還是忍住了,重新抱拳衝代表們行禮,笑著說道,“我隻說這三條規矩。至於細致的議題,明日交由各方術業有專攻的代表們討論。”

  ??嶽飛剛剛坐下,大將曲端站了起來,大聲說道,“嶽帥,俺老曲這次真的服了你了。我從來沒見過一個將要做皇帝的人,反而一直在限製皇帝的權利。憑心而論,讓俺老曲易地而處,我絕對不會說出那三條規矩。”

  ??嶽飛笑道,“權利太大了,看似對皇家有利,其實往往會害了皇家。試觀趙宋,若沒有神宗和王安石的變化,千方百計地把權力集於帝王之手,也出不了徽宗這樣荒唐的天子。就是出了荒唐的天子,朝中百官也不會允許他做出那麽多荒唐的事跡。神宗天子自以為是在為後代做了好事,卻落得滿朝皇族被金狗擄掠而去,每天都在承受屈辱。這就是報應。”

  ??曲端從西軍行列中走出來,站到會場中央,大聲說道,“俺叫曲端,陝北西路的軍事統帥。今天當著天下英雄的麵,俺老曲就敞開心口說話。從今天起,陝北西路的七萬大軍皆歸嶽帥統領,俺曲端願做嶽帥帳下一小卒。不知嶽帥願不願意收下我這七萬兄弟呢?”

  ??嶽飛連忙重新站起來,走到曲端麵前,緊緊地抓住了曲端的手。“曲兄如此看重嶽某,嶽某實在汗顏。今日當著天下英雄的麵,嶽某隻說一句話,嶽某絕不負西軍,絕不負曲兄。”

  ??曲端的主動要求歸入護民軍倒是打了吳磷一個措手不及。吳磷來汴梁,一半是來和護民軍搭上關係,一半也是想看看護民軍的實力到底有多強。

  ??中原的繁華讓吳磷大開眼界,不過也沒有多羨慕,四川天府之國,又未經戰亂騷擾,不比中原差。

  ??所以吳磷內心還有爭雄之念。

  ??可是曲端這個表態,卻讓吳磷不知如何是好了。他們兄弟和曲端算是結上了死仇。曲端之所以不敢進軍四川,主要是因為要守著陝西老家。但有了護民軍做後盾,曲端真敢全力進攻四川。

  ??吳氏兄弟雖然在四川屯了五萬人,真正能戰者還是陝西帶去的萬餘勁卒。如果七萬西軍傾巢出動,他們沒把握拒西軍於川地之外。

  ??曲端走下會場,直接走到吳磷麵前,“小吳,俺知道你們兄弟有雄心。但作為曾經的上司,俺想勸你一句,你回四川之後也和兄長大吳說說,別想著割據四川,不會成功的。真的,這是我的心裏話。早並入護民軍,更會得到護民軍的重視。若等到護民軍兵臨城下再歸順,恐怕也就隻能任個閑職嘍。”

  ??“多謝曲帥提醒。”吳磷抱拳說道,“無奈我隻是一介偏將,做不了兄長的主。等我回到川中與兄長商議之後,再做定奪。”

  ??這時候,一眾大儒又開始很積極地議論該設立什麽國號,該使用什麽年號。因為嶽飛沒有被趙宋封什麽王,無法順理成章地以王號定國號。他們爭論了好一會兒,誰都想讓自己想出來的國號和年號成為正式的國號和年號。

  ??程圭說嶽飛明顯是想束手臨朝,應該定國號為“周”,年號“天德。”楊方認為應該定國號為“楚”,年號“武至。”竇雲從則堅持認為應該定國號為“燕”,年號“臨北。”其他的大儒也各有各的說法。其中有個荊湖來的大儒建議定國號為“明”,年號“新紀”,倒是把嶽飛嚇了一跳,以為又碰見了一個讀過天書的人呢。後來才知道大儒純粹是從易經上借來的字句。

  ??這些可不是臨場發揮。這些大儒來的路上已經想得很細致了。如何用五德交替理論替新朝披上一張完美的畫皮,這是他們最拿手的本領。

  ??但是這一次,他們製定的國號和年號全都沒能用上。劉邦建立漢朝,是因為項羽封劉邦為漢王。李淵建唐朝,也隻因為他是隋朝親封的唐國公。趙匡胤建立宋朝,也僅僅因為他是柴榮親封的宋王。後來的朱元璋建立明朝而不是其他朝代,也僅僅因為他是劉福通親封的明王。假如劉福通封朱元璋為清王或漢王,朱元璋建立的就不會是明朝,而是清朝或漢朝。

  ??別小看這種以封號定國號的傳統,這正是家天下的最明顯特征。正是因為把天下看成一家私產,才能按照自己的封號定立國號。

  ??漢高明劉邦白馬盟誓,“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誅之。”就是最明顯的化國為家。劉邦的哥哥弟弟有什麽功勞,竟然能封王?韓信英布等人功勳蓋世,卻失去了封王的資格。幾位哥們沒有立即掀桌子造反,就已經很給劉邦麵子了。

  ??所以護民軍設立什麽國號,嶽飛早和一幫親信計議已定。麵對一幫大儒的自告奮勇,嶽飛再次站起身來,大聲說道,“天下者,非一家之天下也。乃天下人之天下也。我中原有服章禮儀之盛,自古以來即稱華夏。所以,新的國號就叫華夏。”

  ??“華夏國,好名字。”

  ??一眾將領當然拍手叫好,壓住了一群儒生的聒噪。

  ??“至於年號,”嶽飛再次開口說道,“暫時不變,還用靖康年號。什麽時候我們收複了燕雲,掃平了黃龍府,把被金國擄去的百萬人口救回來,雪了靖康之恥,什麽時候再商議使用新的年號。”

  ??隱藏在普通旁聽民眾中間的金十三聽到這裏,不由憂心忡忡。他忽然明白,以前的改朝換代都會發生自相殘殺的戰爭,但是嶽飛這次看似兒戲的江湖氣十足的改朝換代,不但不會削弱護民軍的實力,還讓護民軍的實力更加穩固了。

  ??有了曲端七萬西軍的加持,今年冬上和護民軍的戰鬥將更加激烈。

  ??後麵還有一番爭論。嶽飛不想稱皇帝,隻想稱國王。在嶽飛看來,李斯給秦始皇想出的皇帝這個名號根本就是在跪舔秦始皇。贏政小兒何德何能,也敢把三皇五帝的名號合為一體。就因為他用屠刀砍遍了天下嗎?神農氏燧人氏太昊氏都是把人類從蠻荒領進文明時代的偉大人物,豈是一個屠夫可以相提並論的?

  ??這一次,嶽飛的想法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對。連李八少都反對。

  ??李八少說,“鵬舉,不可太激進。不管是稱王還是稱皇帝,總歸是個約定而成的名號而已。隻要你本心不亂,做皇帝和做國王又有什麽區別呢?”

  ??嶽飛這才沒有堅持自己的意見。

  ??汴梁英雄會,嶽飛隻在第一天和第三天討論軍製時去了現場。其他時間他都住在嶽府。因為李孝娥臨盆在即。

  ??在嶽飛看來,整個天下加起來,也不比愛妻的生命更重要。他要在府中小心照料李孝娥。

  ??經過七天的激烈爭吵,華夏國終於成立了。同時以宋律為基礎的各部法典也出台了。所有草擬的法典皆由嶽飛過目簽字之後,方才生效。

  ??值得一提的是,因為嶽飛的自我限製,後麵幾天英雄會的爭吵特別激烈,各方代表差不多也看明白了,嶽飛不是做樣子,他是真的認為言者無罪。心中沒了顧忌,代表們自然火氣上漲。

  ??最後一天,因為新的科舉法規定科舉不但考四書五經,還要考數學格物之學。更過分的是,匠人商人都可以參加科舉。

  ??這次的英雄會,以往高高在上的儒家受到了最強烈的壓製。不但武將一方一直揪住孔聖後裔投降金國的那件醜事,連商人也不斷曝光孔氏後人在曲阜的過分行徑。聖門後裔,在那個地方宛如土皇帝,無論做出再過分的事,也不會受到朝廷懲治。

  ??也就是護民軍占了京東這兩年,柳進士逮到機會,就吊打高高在上的孔聖後裔,才讓孔門收斂了一點。

  ??柳進士本就是出生儒家,能言善辯,在英雄會上舌戰群儒,氣得一些老儒直接罵他是叛徒。柳進士冷笑著說,“孔聖再偉大,也不是他的後人無視國法草菅人命的理由。我尊重孔聖和儒家,但我就是看不慣那幫子遇敵即降的孔門軟蛋。”

  ??老儒們被他氣得啞口無言。不過老儒們也都是人精,見孔聖已招天下公憤,頓時也不再衛護。隻是轉而維護四書五經的神聖地位。

  ??沒想到這些代表們竟然想讓一些匠人之流的下賤之徒也能靠格物之學當官,這讓老儒們再也不肯忍下去了。老儒程圭和楊方在會場上攘臂大罵,甚至仗著年老毆打幾名肌肉發達的匠人代表,結果不出意料地被反揍一頓。大會結束後,黃縱還雪上加霜,宣布了對兩人的追加處罰。剝奪了兩個老儒十年之內參加英雄會的資格。

  ??英雄會四年一屆,也就是說這兩個老家夥至少要等到第三屆,才能在英雄會施展拳腳了。不過那個時候,估計他們已經死了。

  ??所有的人都有私心。最好的法律不是消滅所有人的私心,而是在所有人的私心中找到一個相對的平衡點。

  ??嶽飛修改了商法中對商人過於優待的部分,也修改了軍法中對軍人過於優待的部分。匠人法和農法他一個字也沒改。

  ??被世代壓榨的匠人特別小心,不敢在法律中稍有放肆。在這些匠人看來,嶽飛還了他們身份自由和選擇職業的自由,已經足夠了,他們不敢再要求別的。

  ??農民也一樣。

  ??麵對比趙宋官家低了一半的農稅,鄉老們全都激動的流淚。七八個沒有舉手的鄉老更是被其他鄉老一陣狂罵。“這麽聖明的官家不支持,會要想著昏亂的趙家,你們真是腦子裏進牛糞了。花石綱和西域括田法折騰得你們還不夠嗎?”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