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眾將勸進
作者:中原布衣      更新:2021-08-08 15:37      字數:7553
  隻用了不到半點的時間,護民軍取襄陽,下揚州,破金陵,不但把地盤擴大了三分之一,還徹底封住了明受小朝廷北進的路線。

  ??有了金陵和襄陽這兩個長江南岸的據點,護民軍隨時都可以長驅兩浙,把明受小朝廷攆進大海。

  ??嶽飛之所以沒有下令攻取兩浙,一是要儲備軍甲糧草,應對秋冬的金兵南下,第二則是曾和金兵勾結的趙構已死,如今剛剛上位的小皇帝趙旉並沒有得罪護民軍的地方。護民軍攻打趙旉,屬於“名不正,言不順”。就算能夠成功攻取兩浙,也完全是以暴力取勝。

  ??偏偏這一點是嶽飛無法容忍的。

  ??嶽飛的真正夢想不是稱王稱帝,而是療治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中華大地上越來越惡劣的政治生態。很多人提起春秋戰國時期,第一印象就是戰亂頻仍,國與國之間無日不戰。但很多人忘記了那個時候的戰鬥,不止講暴力,還講公義。在最殘酷的戰場上依然保留著人性的底線。所謂的“不殺降,不擒二毛。”投降了就不會被殺。少年兵士和頭上有了白頭發的老兵也不會被擒。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綿延幾百年的春秋戰國,華夏大地上的人口一直在增長,華夏能夠控製的核心地盤也一直在擴大。燕趙兩國直接把疆土擴大到了北方草原。

  ??而秦的野蠻變法地,還有“以首級論軍功”的無底線戰爭法則,直接把華夏大地的戰爭文明完全摧毀。

  ??正是從秦國的崛起開始,斬首,殺降,屠殺婦孺,為了取得勝利可以背信棄義,可以無所不為,戰爭終於變成了徹頭徹尾的野蠻遊戲。

  ??時人隻看到秦的一統天下,卻沒看到天下的戶口減少了三分之一。秦的殘酷統治,甚至逼得向來視蠻夷為仇敵的燕趙百姓跑到了北方草原上投靠蠻夷,從而大大加快了蠻夷民族的文明化,終於成了華夏文明的生死仇敵。

  ??因為秦用野蠻手段得了天下,講道義的統統取得了失敗,也就給後來的野心家們樹了一個惡劣的先例。

  ??後來的改朝換代就徹底變成了全天下百姓的大災難。

  ??秦漢之際,持續不到十年的戰爭,讓天下戶口減少了三分之二。東漢末年的三國更加誇張,董卓亂政時,天下尚有四千萬漢人。晉國一統時,全天下隻剩二百萬漢人。五胡亂華的最重要原因,並不是晉國皇族的自相殘殺,而是當時的黃河以北,內遷胡人的總人數比漢人還要多。這才是五胡亂華真正不可逆轉的大趨勢。

  ??隋唐之際,人口比例更是減少得嚇人。到了唐玄宗時期,人口規模才恢複到隋朝末期。然而隨之又是一場安史之亂,天下戶口直接減半。

  ??五代十國時期,橫行天下的兵匪,有好多支軍隊直接走到哪裏吃到哪裏,他們吃的不是糧食,而是活生生的人肉。如魔王秦宗權,喜食小兒孫儒。這些軍隊所到之處,真的隻剩下一地白骨。

  ??通過這些越來越殘酷的改朝換代可以看出來,華夏戰爭愈來愈趨向於毫無下限。誰的手段最狠,誰就能笑到最後。惟一苦的就是百姓。

  ??嶽飛雖然有了後世的記憶,也知道後世國家的運行模式,不過嶽飛也不是王莽那樣不切實際的理想主義者,嶽飛不會在宋朝推行後世的國家模式。

  ??可是他也不會全盤照搬曹操等人的建國模式。

  ??嶽飛想以身作則,用一場又一場略存道義底線的戰爭來改變宋人的戰爭觀。當然,真想讓自己的戰爭模式對後世起到垂範作用,護民軍就必須笑到最後。勝者為王敗者為寇。曆史很殘酷,失敗者是沒有發言權的。

  ??嶽飛之所以鎖揚州城,卻要讓揚州百姓完全出城,正是為了向天下各方勢力作一個表態,“戰爭是軍人的事。若是誰敢拉著百姓殉葬,那就是禽獸不如的東西。應該天下共誅之。”

  ??護民軍此次南下,攻下了十幾座城池,殺戮卻極少。不但百姓們沒遭屠戮,連趙宋的官員們,除了民憤極大的被斬首,大多能保全身家性命。

  ??南征之前,護民軍雖然兵威極盛,戰無不勝,但天下人總對護民軍抱有疑慮。他們不知道護民軍的軍政模式到底能不能持續下去。

  ??畢竟嶽飛太過婦人之仁了,某些方麵比項羽更過分,項羽雖然愛惜士卒,但不恤百姓,對敵人更是動不動就烹之。

  ??反觀嶽飛起兵四年,似乎還沒有因為私憤殺過任何一個人。

  ??這樣的人能笑到最後嗎?

  ??然而拿下了襄陽和金陵,天下人再不敢懷疑護民軍的能力。這樣無堅不摧的兵鋒,得天下如翻掌耳。

  ??如今的護民軍,就像五代十國時期的後周,雖然四周存在著各方勢力,但後周的軍力和國力明顯可以吊打周邊勢力。隻要不犯大的錯誤,護民軍肯定能夠掃平四方,一統天下。

  ??正是因為看好護民軍的未來,嶽飛從襄陽回到汴梁後,懷抱各種目的的文臣武將及各方士人開始大規模的勸進。

  ??他們引經據典,言之鑿鑿,甚至用略帶威脅的語氣告訴護民軍的三大巨頭,護民軍如今已經全取中原,嶽帥必須要登基稱帝了。若再不稱帝,隻會讓胡大散播的“嶽飛沒有稱帝的命格”的謠言更加深入人心。到時候萬一文臣武將起了另樣心思,護民軍就會垮掉。

  ??護民軍中的重要人物,文官以徐州的石不遇為首,武將以張累羅延慶為首,也都一再明示嶽飛,護民軍是該往前走一步了。

  ??若是一直以這種不王不霸的尷尬模式繼續下去,真的會讓那些渴望光宗耀祖的將士們失望。在汴梁的大帥府中,張累直接告訴嶽飛,“嶽帥,人心這種東西是經不起考驗的。四年前,大家跟著嶽帥打金狗,也許真的沒有任何私心,隻是為了保家衛國,殺滅金狗。那時候,可能很多將軍想得都很簡單。可是現在不一樣了。如今我們護民軍兵強馬壯,完全有了立國的本錢。將士們當然也就想要更多。單純的高額軍餉已經滿足不了他們了。他們想要的,是名正言順的朝廷高官,也是名正言順的光宗耀祖。嶽帥,真的不能再這樣持續下去了。”

  ??張累出自燕雲豪強世家。因為投靠護民軍,他在北地的整個家族都被金人殺光了。縱然如此,他也沒有半點後悔。張累十分佩服嶽飛的自製力。

  ??如今已經擁有了半個天下,嶽飛的生活和行事作風和以前相比,竟然沒有絲毫變化。張累之所以如此坦承地勸進,雖然也有自己的私心,但根本上來說,還是為了護民軍的前途著想。

  ??那天的大帥府中名將雲集,幾乎有分量的大將全都集中於此。

  ??有了張累打頭陣,再看嶽飛並沒有像往日一樣直接回絕,其他將領也開始有了底氣。他們感覺這次嶽飛也許真會“順應民意”。

  ??一眾將領紛紛七嘴八舌地發表意見,反正意思隻有一個,嶽飛就應該當場披上黃袍。

  ??最後是牛皋一錘定音。牛皋從椅子上站起來,大聲說道,“嶽帥,我覺得你也不要再推辭了。就憑咱們護民軍的功勞,嶽帥也當得這個皇帝。並且不隻是我們這樣想,連中原百姓都是這樣想的。嶽帥如果不信,你可以去鄉下打聽一下民情,鄉下百姓早把你稱為嶽皇爺,稱弟妹為李娘娘了。”

  ??嶽飛笑了笑,沒有吭聲。

  ??牛皋繼續說道,“換句話來說,和無德無能對天下寸功未立的三歲小兒趙旉相比,嶽帥更有資格當天下人的皇帝。除了你當皇帝,其他的人哪個想當皇帝都不成。須得問問俺老牛的鐵鐧同不同意?”

  ??嶽飛很感動。他知道張累和牛皋說得都是真心話。同時嶽飛又很孤獨。因為他沒法和別人訴說自己的真實想法。再說了,那些得自後世的記憶,連他都用了很長時間才完全想明白,就是說給諸將,諸將也不一定會明白。

  ??牛皋瞪著一雙牛眼,大聲說道,“嶽帥,你就撂一句明話,我們到底什麽時候才該為你縫製黃袍呢?”

  ??嶽飛突然哈哈大笑。他笑了好長一段時間,最後甚至笑出了眼淚。

  ??諸將麵麵相覷,不知道嶽飛到底在笑什麽。莫非是看著要當皇帝高興壞了嗎?

  ??嶽飛停住笑,望著牛皋的眼睛,直接問了一句,“牛大哥,你一個勁地勸我當皇帝,當皇帝真的有那麽好嗎?”

  ??牛皋咧著大嘴說道,“當然好了。一言九鼎,想做什麽就做什麽。”

  ??嶽飛正色問道,“你就不怕我是個昏君?”

  ??堂下諸將哈哈大笑。羅延慶高聲說道,“天下人都可能是昏君,唯獨嶽帥不可能是昏君。”

  ??牛皋笑著說道,“聽到了嗎,嶽帥?天下沒有一個人相信你會是昏君。”

  ??嶽飛搖了搖頭,又繼續問了一句,“就算我不是昏君,我登基之後勵精圖治,滅了金國,吞了江南,天下一統,四海歸心,成為千古明君,可是我的兒子呢?你敢擔保他不是昏君嗎?就算我的兒子也不是昏君,我的孫子呢?我的重孫子呢?隻要出了一個昏君,就足以毀掉整個天下。若是到了那時候,從北方草原上再殺來一個更厲害的蠻族,把華夏大地殺得血流成河,人口減半,難道你們也不會後悔嗎?”

  ??嶽飛的這段話讓一眾將領相對無言。他們知道嶽飛問得有道理。大丈夫難保妻賢子孝。嶽飛當然也不會例外。晉末的劉寄奴,出身和嶽帥類似,堪稱天下之雄,由南伐北,幾乎統一天下,但劉寄奴的後世子孫卻是一個又一個禽獸之君,把手下忠臣名將砍了個稀裏嘩啦,同時也毀了劉宋的天下。

  ??不過讓一眾將領相對無言的不是嶽飛的話,而是嶽飛話裏的潛藏意思。嶽帥這樣說,莫非還是不願稱帝?看來嶽帥對皇帝這個位子真的不感興趣。

  ??牛皋沉默了一會兒,繼續大咧咧地說道,“世上沒有千年的王朝。如果真到了嶽帥說的那一步,也隻能怪華夏百姓的命不好。”

  ??嶽飛看著牛皋的眼睛,又問了一句,“牛大哥,如果我當了皇帝,你是想讓我當秦始皇呢,還是當劉邦呢?或者是當開國太祖皇帝呢?”

  ??牛皋愣了一下。這次他認真地想了一會兒,方才說道,“雖然太祖皇帝沒有秦始皇和漢高祖的威嚴,但我還是希望你當太祖皇帝。因為我既不想當以自汙身名而自保的王翦,也不想做被跺成肉醬的英布。人嘛,都是自私的。”

  ??嶽飛拍了拍牛皋的肩膀,大笑著說,“就知道大哥不會欺我。”說到這裏,嶽飛話頭一轉,用目光掃視著堂中諸將,大聲說道,“然而從皇帝的角度來看,太祖皇帝遠遠沒有秦始皇和漢高祖成功。正如張累師長剛才所說,人是會變的。我現在不是皇帝,所以我特別討厭胡作非為的皇帝。但如果我作了皇帝呢,我肯定會想方設法把生殺大權集於一身,以便隨心所欲。這是人性的常態,基本上不會因為個人的品德而有所改變。到了那時候,”

  ??嶽飛突然更嚴肅地說道,“至少今天像這樣大吵大嚷是絕對不會允許的。你們忘了漢高祖劉邦開國時的事跡了?一眾文武將領總是在朝堂上大吵大鬧,讓高祖不勝其煩。於是儒士叔孫通閃亮登場,給新朝製定了嚴格的禮法,一連斬了十幾個不遵禮法的官員,終於把其他的文武百官馴成了綿羊。漢高祖由衷讚道,今日方知皇帝之尊榮。漢高祖大殺功臣,站在功臣的角度當然不該殺。但站在漢高祖的角度,功臣必須殺。因為天下是他劉家的天下,他不能允許任何人分一杯羹。如果我也那樣做,你們怎麽辦?”

  ??一眾將領沉默無言。其實他們並不擔心嶽飛登基後誅殺功臣。凡是想誅殺功臣的皇帝,絕對不會事先說出來。但他們明白了嶽飛的意思,那就是該如何阻止皇帝隨心所欲地胡作非為?

  ??張累再次站起身來,抱拳說道,“嶽帥既然把醜話說到了前頭,我們反而不擔心嶽帥做漢高祖。隻是末將愚鈍,不知道嶽帥說這番話的真正用意。還請嶽帥明示。”

  ??嶽飛沒有直接回答張累的問題,而是繼續問下去。“咱們先來做一個假設。宣和年間,徽宗皇帝聯金伐遼,當時滿朝文武,反對者占了八成,支持伐遼者隻有兩成。但徽宗皇帝好大喜功,隻想要軍功,直接拍板決定北伐。北伐的結果我們都知道了,二十萬精兵一朝喪盡。咱們再想一想,如果當時的反對者能有足夠的製衡能力阻止北伐,甚至聯遼抗金,那樣的話,遼國不會滅亡,我軍又能得大遼自願奉還的數州之地。有遼國做屏障,我中原百姓也不至於被金國殺得血流成河。那樣的結果豈不是比聯金伐遼更好嗎?

  ??“咱們再來看看北伐的主帥安排。童貫老兒,一個沒卵的太監,他懂得什麽是打仗?他隻會重用拍自己馬屁的無能之輩,如劉延慶劉光世那對無恥父子。以致於麵對數千大遼殘軍的試探性進攻,劉光世劉延慶光著屁股逃跑,二十萬常年和西夏爭鋒的精銳軍隊一朝而崩。想一想,如果那次的北伐主帥是大種小種,難道我們會失敗嗎?肯定不會。

  ??“一將無能,累死三軍。可是我們需要問一下,是誰讓無能的童貫做主帥的?還是宋徽宗。滿朝文武反對童貫老兒當主帥的十有八成,依然阻擋不了童貫老兒榮升‘大金國父’。如果我們依然賦予皇帝那麽大的權力,以宋徽宗和童貫老兒這樣的亡國搭檔,以後還會層出不窮。

  ??“所以,嶽某在這裏勸諸位將軍好好想一想,咱們護民軍可是建國,我也可以登基。但在建國立基之前,最好先想一想,如何防止徽宗那樣的奇葩再現於後世?

  ??“說句心裏話,嶽某實在不想我們建立的國度,再像秦漢隋唐一樣,興於治而亡於亂。我希望我們建立的國度是一個千年王朝,至少是一個比前幾任王朝更好的王朝。”

  ??嶽飛的這段心裏話倒真的讓一眾將領開始思考以後的問題。一個王朝的滅亡並不隻是皇族的滔天大禍,王朝的開國元勳家族也都損失慘重,甚至整個家族被殺絕的事也屢見不鮮。

  ??但怎麽才能防止宋徽宗那樣的奇葩皇帝出現呢?

  ??在場的都是聰明人。他們很快就發現隻有一個方法才能防止宋徽宗的出現,那就是限製皇帝的無上權力,控製住皇帝隨心所欲胡作非為的無上權力。

  ??雖然很快就想到了辦法,場中諸將卻沒有一個主動向嶽飛提出這個辦法。哪個做皇帝的人,願意被人限製自己的權力呢?如果有人能夠限製皇帝的權力,那豈不意味著他的權力比皇帝還大嗎?那樣的話,皇帝還是皇帝嗎?

  ??嶽飛看到欲言又止的眾將,不由微微一笑。他知道很多人都想到了辦法,隻是不敢當眾說出來。

  ??如果說這世上有一個願意自動減小手中權力的人,那肯定就是嶽飛。他當然也不是聖人,但他知道後世的教訓。

  ??明太祖朱元璋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朱元璋設計的朝廷運行模式,可以說是最完美也最無懈可擊的,不但控製住了朝中百官,連全天下的百姓都被牢牢地捆在了賴以生存的土地上,等閑不得離鄉。

  ??然而那又如何呢?

  ??對天下的壓製越殘酷,天下的反彈也就越殘酷。縱觀曆朝曆代,雖然亡國時龍子龍孫都被殺得很慘,但像朱明王朝的龍子龍孫那麽慘的,還真的找不到任何先例。

  ??經過二百多年的繁衍,朱元璋的子孫多達數十萬,卻被殺了個一幹二淨。所以後人才說,朱元璋以一無所有起家,二百多年後還是落了個一無所有。自以為英明神武的統治隻是給後世子孫遺禍。

  ??“一人計短,二人計長。”嶽飛再次郎聲說道,“究竟該當如何建國,該當施行什麽樣的國法也不能由咱們一幫武將說了算。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也。咱們是不是應該征求一下天下人的意見?士農工商,也應該問問他們的想法,聽聽他們的看法,你們覺得如何?”

  ??牛皋抱拳說道,“一切盡聽嶽帥安排。”

  ??嶽飛笑道,“打仗的事,你們可以一切聽我安排。但事關天下的事,咱們就要商量著辦。畢竟全天下,也找不到一個不會做錯事的聖人。”

  ??和一眾武將交心長談後,嶽飛又領著牛皋薛弼去了開封府,和黃縱李八少進行了一次長談。黃縱本以為嶽飛來府衙,就是為了商量黃袍加身的事。

  ??如果嶽飛真要黃袍加身,黃縱根本不會反對。他給自己的定位就是治國良相,他並沒想過要和嶽飛並駕齊驅,或取而代之。

  ??反倒是李八少這個遊曆過歐羅巴的老人,並不願意讓嶽飛做宋太祖那樣的皇帝。李八少慧眼如炬,早從歐羅巴的混亂當中看到了巨大的潛力。

  ??李八少覺得,如果未來的歐羅巴超過華夏,惟一的原因就是歐羅巴的皇權不夠強大,各種各樣的思潮都能野蠻生長。這樣發展下去,終有一天,歐羅巴會從量變到質變,徹底把華夏甩在身後。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李八少頗為憂心。如果嶽飛真要稱帝,他當然也不會反對。畢竟李孝娥是嶽飛的惟一妻子。如今嶽飛連個妾室都沒立,根本不用擔心女兒失寵。嶽李兩家的命運已經完全捆在了一處。

  ??可是讓黃縱和李八少都大出意外的是,嶽飛並不是要黃袍加身。

  ??嶽飛告訴他們,他想在汴梁府舉辦一個天下英雄會,號召護民軍轄區內的文人大儒,英雄豪傑都來汴梁共商國是。商量一下,他們要建立一個什麽樣的國度,要施行一部什麽樣的律法。當然,護民軍轄區之外的人隻要想來,也可以來汴梁參加英雄會。

  ??到得汴梁,所有人都可以盡抒已見。什麽樣的言論都可以當眾說出,在護民軍的轄區內,言者無罪。

  ??聽了嶽飛這個異想天開的想法,黃縱皺著眉頭說,“鵬舉,你的這個提議可是前無古人啊。到時候,現場肯定一片混亂。”

  ??李八少捋著長長的胡須,嗬嗬笑道,“黃大人,不要怕混亂。有些時候,亂中才能生治啊。我讚同鵬舉的這個提議。與其閉門造車,不如敞開大門,讓所有會造車的人都過來,大家一起動手,造出一輛前所未有的好車。”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