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天下大勢之討董(二合一求訂閱)
作者:二道青      更新:2021-07-04 17:22      字數:5787
  “

  ??益州內,一山口,

  ??良人伴,刀在手,

  ??得天助,向天求,

  ??若延綿,子叔優,

  ??玉可成,否則休!”

  ??這童謠通篇所藏含義,乃是說益州歸屬了一人叫做君郎(也就是他劉焉的表字)。

  ??得天相助,劉焉做了益州之主,若想要再進一步成為天命之子,將自己的功業延綿下去,則膝下的第三個兒子叔玉最優,不然的話,劉焉苦心得來的所有,將統統化作泡影,一一作休。

  ??這童謠裏裏外外,單單提及了他劉焉和三子劉茂。

  ??稍作解讀之下,真的便是如同盧氏所說,讓人聯想到,這童謠乃是漢中的劉茂設下的計策,為的便是想要引起自己的注意,然後接手自己的益州。

  ??不過,劉焉心裏卻是緊接著就起了懷疑。

  ??如果真是如此的話,那這童謠,就顯得過於直白了,完全不合劉茂最近半年來所表現出來的心計。

  ??劉焉暗道。

  ??雖然劉茂早年間一直不太能入的了他的眼,但是這次出兵漢中之行,可以說是一番謀劃下來漂亮無比,一掃他之前對劉茂的感官,覺得或許之前劉茂隻是困在酒色之中,一直沒有表現出自己的才能罷了。

  ??既然劉茂並不是一無是處,這個時候傳出這樣的童謠出來,劉焉甚至反而覺得是好事。

  ??更何況,茂兒又怎會是這麽傻,在自己還活著的時候,光明正大的就擺明要接收自己的益州,甚至皇位?

  ??劉焉有些不信。

  ??因為在他看來,哪怕這真的是劉茂搞出來的,以劉茂現在表現出來的雄才大誌,才從雒陽來到益州的劉璋根本無法與之相比。

  ??將兩人一番比較,劉焉更願意在自己死後,將自己的位置傳給劉茂,劉茂便完全沒有必要多此一舉搞這麽一出。

  ??“或許,這也是冥冥之中的天意吧!”劉焉暗暗搖頭苦笑,不由得下了一個慎重的決定,“說不得,自己也是時候做些身後的安排了。”

  ??到最後,劉焉竟然是如此的想法,也真的是被賈詡等人將他的心思給拿捏的死死的了。

  ??兩人沉默了半晌,劉焉這才回過神來,看著眼前還想說些什麽的盧氏,劉焉擺了擺手,打斷了她接下來想說的話。

  ??“罷了,雖然此事有諸多疑點,但是清者自清,茂兒身在漢中的作為,我哪怕遠在雒城卻也都有聽聞,關乎這件童謠之事,你也勿要再提了。”

  ??聽到劉焉將這個話題畫了個句號,盧氏癟了癟嘴,也隻得作罷。

  ??“或許,自己該是趁著劉焉老家夥還健在,盡快為子孫謀些好處才是最現實的。”盧氏暗道,這便決定繼續討好劉焉。

  ??將自己的身子靠近了劉焉些許,盧氏正要說些私密話,突然聽到院外有人喊了起來。

  ??“使君,您可曾醒了?”

  ??劉焉不舍的將盧氏靠上來的身子拍了拍,向著院外答道:“醒了,你且等一下,我就出來。”

  ??聽出是劉璝在外麵,盧氏將劉焉扶起來,從他的手中抽出自己的玉手,在劉焉作答劉璝的時候,向著劉焉作別,而後轉身從後門離去。

  ??劉璝在院外等了片刻,劉焉才慢悠悠地走了出來。

  ??“使君。”

  ??見劉焉出來,劉璝當即抱拳一禮。

  ??劉焉卻是擺擺手,讓他免禮。“劉璝,這麽急著找我卻有何事?”

  ??劉璝答道:“回稟使君,荊州有報來,武陵太守曹寅偽造檄文,傳於長沙太守孫文台,加之刺史王睿不願同孫文台一同出兵討伐董卓,被那孫文台借故率兵擒捕了王睿,逼得王睿吞金了。”

  ??聽到劉璝所說的內容,劉焉當即眉頭大皺。

  ??“竟有此事?”

  ??“此乃幾路探子傳來情報一同校正之下所得,應當不會有假。”劉璝答了一聲。

  ??劉焉的眉頭卻是皺的更緊了。

  ??這可是赤果果的以下犯上,誅殺朝廷命官,還有矯詔等罪,隨便哪一條都是大罪過,若是朝廷威望仍在,怕是將孫堅夷滅全族都不為過。

  ??可惜,現在早已不是曾經的那個大漢了。

  ??劉焉暗歎了口氣。

  ??隻是,荊州那邊這又是怎麽了?

  ??劉焉不解,這才短短一年時間,荊州怎的突然就這麽亂了?

  ??去年他從荊州過路的時候,因為益州動亂,被堵在荊州不能入益州,那時他還非常後悔,覺得或許該是繼續南下前往交州才是正途,因為心裏記掛著荊州的安定富庶,他還特意留了些心腹潛伏在了荊州境內。

  ??不曾想,僅僅一年過去,荊州竟然變得如此。

  ??若是益州內部一切安好,沒這麽多糟心的事情,他劉焉定然會派人前往荊州平亂。

  ??或許,自己現在最願意起用的人,正是自己的寶貝兒子劉茂。

  ??劉焉捏了捏眉心,看著劉璝問道:“劉璝,你覺得,茂兒這孩子現在究竟在想什麽?”

  ??劉璝一愣,怎麽突然扯到劉茂身上去了?

  ??三郎自從去往漢中之後,不僅謀劃連連,更是多處規劃一同實施之下深得漢中民心,敬才惜民,名聲已然遍傳整個益州,隱隱有龍起漢中的跡象,卻是讓人極為憧憬的。

  ??唯獨自己的大兒子劉寶,卻是命中福薄,沒有等到這一天的到來。

  ??劉焉這個時候問出這樣的問題,難道是對自己的親兒子都起了忌憚?

  ??不敢繼續多想,劉璝卻是不露聲色的回問了一句。

  ??“使君為何會有此問?”

  ??劉焉看著劉璝的神情,歎了口氣,道:“劉寶那孩子,是我家茂兒對不住你。”

  ??劉璝聽聞此言,剛剛還無比挺直的脊梁,隻一下子就垮了下來。

  ??“使君,寶兒從我手中親自接過三郎君的親衛統領之職,護衛三郎君安全,本就是他分內之事,遭逢此難,隻能怪張...隻能怪他自己實力不濟。”

  ??劉璝言語間本沒什麽怨言,唯獨說到張魯時突然打住,口中含著一口怨氣,卻是有些咬牙切齒之恨,隻是礙於劉焉,他隻得轉而他顧,言說劉寶自己武技稀鬆。

  ??劉焉自然還是聽出了他的憤恨,當即衝著他點點頭,開解道:“既如此,你等下回去便告訴你家老二劉星,我代劉茂任命他為門下掾,等他長大之後,便將他送往茂兒麾下,直接成為軍中司馬。”

  ??“璝代犬子,感激使君和三郎君的恩寵!”劉璝抱了抱拳,當即將劉寶的死暫時拋在腦後。

  ??隻願益州太平,三郎君日益盛隆!

  ??......

  ??不論有沒有體會到,就在天下士子對於雒陽的情況翹首以待之時,時間卻在一點點溜走。

  ??卻說董卓廢少帝後。

  ??九月底,董卓因為一些宮殿秘聞大發雷霆,卻是假借給同族的董太皇太後報仇為名,逼迫何太後喝下毒酒,將其鴆殺,又一次打擊了已經被貶為弘農王的劉辯的精神支撐。

  ??之後,董卓自封相國,行宰相事,將整座雒陽城當作自己的玩物。

  ??在內。

  ??大權在握的董卓,為了保證士卒的忠誠,便在雒陽城內實行恐怖統治,毫無限製地縱容麾下士卒奸淫擄掠,就連公主、宮人、皇族等都不能幸免,刀兵相向之下,根本無人能夠抵抗。

  ??由此,不單是董卓,就連其麾下兵馬也都愈加的驕縱起來,令人發指。

  ??在外。

  ??為了收攏大漢天下各地的諸侯之心,叫天下人反心漸息,董卓又遵從周毖、伍瓊之言,為收納名望和平息反對,重新任用黨人,大量啟用之前被革職的漢室重臣,就連荀爽、陳紀、韓融等老一輩黨魁,也都紛紛不自願地受到了任用。

  ??這本也是收服門閥世家的一步棋。

  ??之後,董卓又大肆任命名聲遠揚的大量名士,其中起任袁紹為渤海太守、韓馥為冀州牧、劉岱為兗州刺史、孔伷為豫州刺史、張邈為陳留太守、張谘為南陽太守等,後來荊州刺史王睿被孫堅逼死,又以素有名聲的宗親劉表為荊州牧。

  ??但這一連串的舉動,雖然顯得董卓很有心胸,卻並沒有成功讓天下人歸心。

  ??先有袁術因畏懼董卓,而逃到南陽,借助袁氏四世三公的招牌,大肆招募私兵準備起事。

  ??後有曹操認為董卓必定會敗亡,定計借獻刀之時刺殺董卓,卻被董卓威壓之下放棄計劃,就此遭遇失敗,曹操本人僥幸逃出京都之後,便找來幾名族兄弟散盡家財,又得到孝廉衛茲的幫助,組織起約五千義軍,準備矯詔也要討伐董卓。

  ??而本就在外的各地刺史和郡守,更是憑借董卓授予的權柄,不僅不念董卓的好,反而是紛紛挑起反董旗號,大肆招募郡兵健卒,緊張地訓練。

  ??天下熙熙攘攘,頗有兵戈共向董賊之勢。

  ??永漢元年,十一月。

  ??東郡太守橋瑁,詐以三公名義發信往各州郡,陳述董卓惡行,希望各地起兵一同討董,天下有識之士風景雲從。

  ??漢中郡,南鄭城。

  ??太守府書房。

  ??幾名親信文武各自坐定,劉茂問起最近雒陽來的傳聞,賈詡卻是當先向劉茂建言。

  ??“主公,這份檄文雖有頗多疑點,但屬下以為,董卓其人目無皇帝,於皇城之中極其囂張跋扈,反誌早已昭然若揭,此時天下反董之音漸起,我們漢中卻是可以借風起事。”

  ??劉茂衝著賈詡點點頭,他的建議正好與自己的打算不謀而合。

  ??郭嘉此時在側,聽完賈詡所說之後,立馬也出言道:“郡丞所言正是。”

  ??讚成了賈詡所說之後,郭嘉又轉向了劉茂。

  ??“主公,我們漢中雖屬益州,但畢竟山多路遠,又是北接三輔,卻有時刻或要麵臨西涼強兵的凶險。”

  ??“就算我們此次不趁著天下大勢,一同起兵討董,日後董卓不論是得過此劫,還是敗回三輔之地,東有函穀關隔絕關外群雄,西有諸羌鼎力助他,我漢中之局勢便愈加的危如累卵。”

  ??看到劉茂也是直點頭,郭嘉又向著房內的其他幾人掃了一眼,繼續分析:“漢中與三輔的道路雖險,卻並非不可通行,我們漢中縱使派遣大軍駐守各處要道,卻終歸沒有百日防賊的道理。”

  ??“加之前次雒陽勤王,我漢中已然與董卓有隙,是以董卓隻要騰出手來,就絕不會容忍我們漢中兵馬漸盛。”

  ??房中的幾名武將聽聞郭嘉的分析,當即是驚疑不定。

  ??涼州騎兵冠絕天下,嗜殺成性,加上羌夷輔兵,董卓麾下一共約有二十萬之眾,這是天下人所共知的事情。如果真的如同郭嘉所說,董卓憑借函穀雄關隔絕關外,偏偏揮軍南下,以漢中這點兵馬,又如何能夠應付?

  ??然而,猶疑也隻是呼吸之間。

  ??生在亂世,想要建功立業,又豈能害怕敵人強大!

  ??“主公,興霸請戰!”

  ??甘寧卻是首先出列。

  ??“府君,公義請戰!”

  ??張任當仁不讓,隨後出列拜請。

  ??接著則是魏延緊隨其後,也是抱拳朗聲請命:“主公,文長請戰!”

  ??最後,則是一幹小將,黃敘、甘興、甘遼等人齊齊出列。

  ??“主公,我等請戰!”

  ??劉茂見將心可用,馬上站起身,雙臂向下虛按兩下。

  ??“諸位心意我已知曉,不過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大家先行坐下。”將麾下的武將們安撫下來,劉茂又轉向賈詡,“文和,我漢中現今府庫幾何?”

  ??聽到劉茂問起,賈詡立即起身,拱手道:“回稟主公,現今府庫之中,足有銀錢八千五百萬,金一千兩百,其他財貨布帛估價也有八千萬錢。

  ??至於糧草更是充盈,經過之前的屯田之策,現在府庫存糧足有二十萬石,刀兵甲胄齊全,但要起兵,絕無後顧之憂。”

  ??賈詡一一匯報。

  ??聽到如此巨量的數字,不單是劉茂,就連房內其他幾人也都是一臉的喜色。

  ??現在招募士兵極其容易,尤其是在三輔入漢中的各個要道,還有南陽入漢中的河口,隻要漢中郡肯設下募兵的棚舍,哪怕是單單供應一口飽飯,就會有大堆大堆的流民慕名前去應征。

  ??畢竟此時董卓禍亂三輔和司隸,幾處地方的百姓紛紛南下躲避,流入漢中的本就不在少數。而漢中府庫中糧草如此之多,供應起來自然毫無壓力,也就不會出現糧草斷絕而士卒嘩變的事情,軍心必然穩定。

  ??想通關鍵,劉茂臉上全是滿意,又看向甘寧。

  ??“興霸,如今我漢中兵馬又是如何?”劉茂問道。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