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童謠傳雒城(二合一求訂閱)
作者:二道青      更新:2021-07-04 17:22      字數:5770
  聽到劉茂的問詢,黃忠沉思了片刻。

  ??見房內眾人也都在看向自己,這才點點頭,答道:“回稟主公,漢升以為,某之廣漢校尉屯駐綿竹,一來可拱衛雒城,二來可私下聯通犍為與漢中,保持三郡互通有無,避免他人再從中作祟。”

  ??黃忠說出這話,卻是暗地裏在提醒劉茂。

  ??他的擔心,卻是怕雒城會因為這封詔書,對劉茂繼續留在漢中郡,再動些什麽壞心思。

  ??聽到黃忠這麽說,對麵坐著的賈詡等人,俱都詫異地望了望黃忠,心領神會地各自露出欽佩之色。

  ??而劉茂嘴角泛起微笑,也很是滿意地衝著黃忠點點頭。

  ??“漢升知我心意,此趟去往綿竹屯駐,不須為黃敘擔憂,有神醫張機在側,黃敘的身體已經恢複的遠勝常人,經年之後,必然也是我帳下一名驍將。”劉茂的話語之中,對黃忠又畫了一張大餅。

  ??黃忠聽劉茂如此說卻是感動不已,畢竟自己一來漢中便受到劉茂的重任,先是為自己組建新軍雄獅營,又派遣自己和嚴顏、魏延一同出奇兵趕赴雒陽勤王,現在又要放任自己去赴任廣漢校尉!

  ??劉茂對自己的信任,讓黃忠覺得,哪怕自己為他身死也難以為報。

  ??“謝主公提攜!”黃忠抱拳拜謝。

  ??劉茂擺擺手,讓黃忠不必客氣,忽而轉臉看向了謀臣一邊。

  ??“文和,郡中可能分得出得力人手,分別去往兩郡協助一二?”

  ??因為不是正式場合,大家也都相對放的開些,是以賈詡應聲隻是拱了拱手,並未站起來。

  ??“回稟主公,文和正要說起此事。”

  ??“哦?”劉茂有些好奇。

  ??賈詡繼續說道:“三月之前,主公為募賢才而張貼招賢榜,第一批時僅僅招募了一十一人,那十一人之後並未進行其他調動,一直充作各縣幹吏,此事主公可還記得?”

  ??劉茂點點頭。

  ??“此事我自然記得。”

  ??說起往事,劉茂也是有些唏噓。

  ??“當初我漢中郡能得雄獅猛虎二校尉,又得張公義與閻子茂,可不都是那招賢榜的功勞嗎?最初張貼招賢榜的細節,我可還曆曆在目呐!”

  ??劉茂說起招賢榜與房中幾人的關聯,大家立馬各自向著劉茂拱手,也不由得回想起當初應榜的細節。

  ??賈詡搖搖頭,“主公卻是想差了,文和所說的其實是那些幹吏。”

  ??“哦,他們現在都如何了?”

  ??劉茂一窒。

  ??當初招賢榜張貼之後,第一批前來應榜的都是些吏員,是以劉茂全權交給了賈詡處理。

  ??賈詡招來那些人之後,第一時間便帶上他們去往了下麵的各縣進行巡查,順帶對他們進行考核,劉茂自己對此並沒有過問,甚至連他們叫什麽都不知道。

  ??現在賈詡突然說起那些人,或許是自己有眼不識泰山,漏過了其中的大才?

  ??賈詡看見劉茂臉上的表情,已然搞清楚是個什麽狀況,便不再賣關子。

  ??“回稟主公,當時募得吏員共一十一人,其中南鄭本地八人,另有三人乃是其他縣鄉或是他處恰巧來此。”

  ??劉茂心裏一動,看來賈詡要說的人,便是他處來的三人之一了。

  ??果不其然。

  ??賈詡繼續道:“當初的十一人中,現在被分配到其他縣為吏員的有十人,唯獨別處來的三人中有一人,身負才幹,已經被文和調回了南鄭,暫時委任為門下掾屬,正在等待安排合適的任職。”

  ??“能得文和如此看中,他可是有出類拔萃之才?又是叫什麽名字?”劉茂又問。

  ??賈詡再次拱手,“主公所料不差,此人名叫董熾,字潔才,荊州南郡人,是沔南董家的支脈庶子。”

  ??劉茂聽到此處,也是心裏明悟過來。

  ??怪不得身為董家之後,卻肯到偏遠的漢中郡下的縣裏做一名縣吏,原來是支脈庶子。

  ??在世家豪族中,也隻有這些個支脈庶子之流,才肯放下門戶之見去做一名吏員。

  ??賈詡說到此處頓了一下,接著道:“沔南董家在荊州早負盛名,去年不知為何,突然舉家遷離故地,來了益州。其中董家主脈去往了巴郡,而董家支脈則是遷來了漢中。”

  ??“董家?”劉茂皺眉沉思了片刻,卻是霍的抬起頭來,看著賈詡鄭重的問道:“沔南董家當今家主,是誰?”

  ??賈詡也皺起眉。

  ??他不明白為什麽正在說董熾呢,劉茂突然問起了這個,但他還是馬上答道:“是董和,董幼宰。”

  ??劉茂眼前一亮,暗道:“果然是他!”

  ??這董和也不是別人。

  ??乃是正史中劉璋麾下的益州從事,先後曆任數縣的令長,他每到一處,便會以身作則勤儉持之,改變當地崇尚富貴奢靡的風尚,自然深受民眾們愛戴。

  ??後來劉備取益州,便任命董和做了掌軍中郎將,與諸葛亮一同主持自己府中的事務。

  ??而能讓劉茂這麽清楚地記起他,這董和自己其實反倒是次要,更主要的,還是因為他有一個好兒子。

  ??蜀漢四相之一的董允!

  ??好家夥。

  ??雖然董家主脈沒有來漢中,而是遷往了巴郡,不過自己隻要厚待這董家支脈,讓董家主脈知曉此事之後,自己必然也能與他們主家結好。

  ??到時......嘿嘿。

  ??劉茂想到此處,心裏卻是不由暗喜。

  ??如此說來,賈詡看中那董熾,將董熾重用,自然是一件好事。

  ??想明白這些,劉茂對於這個董熾更加的重視,當即問道:“董熾其人,如何?”

  ??賈詡毫不含糊,答道:“回稟主公,董熾其人雖是庶子,卻學有所成,知禮善政,為人和善厚忠,其才可為一郡之地。”

  ??劉茂有些驚訝。

  ??他還真沒想到,這個在曆史上根本沒留下任何記錄的董熾,竟然能夠得到賈詡如此的賞識。

  ??賈詡最善揣摩人心,既然他都說董熾忠厚,想來也不會有假。

  ??劉茂心裏下了決定,當即麵向黃忠道:“那好,漢升,便讓這個董熾隨你一同前往廣漢,在你帳下做一個書佐,行參軍之事,你看可行?”

  ??黃忠當即抱拳,“主公有命,自無不可!”

  ??十月初。

  ??一則則驚天之聞,先後傳遍大漢天下,在士族與各地大員的心中,卻是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驚天駭浪,至於益州一連串的人事調動,卻僅僅是在益州內部激起了小小的漣漪。

  ??當嚴顏率領五百親兵,帶上嚴家一眾子弟兵開拔前往犍為赴任之時,聽風朱雀營也動了起來,在劉焉的眼皮子底下,將嚴顏的妻小秘密接往了南鄭。

  ??隨後,黃忠匯合了董熾,帶上劉茂為他們補齊的兩百親兵,則是前往綿竹赴任。

  ??不日之後,等兩人分別趕到地方之後,雒城的文書也各自傳到,首先向他們二人表示祝賀,但文書言辭之間頗為嚴苛,很是讓二人不舒服。

  ??不過他們二人的封賞,乃是小皇帝與尚書共同定下的,劉焉除了在文書中這樣苛責兩句之外,也沒什麽法子。

  ??雒城州牧府,後院。

  ??劉焉一如往常,正午時分躲在了涼亭之下,剛剛伸著懶腰午休完畢。

  ??“使君。”

  ??劉焉轉頭看去,卻是盧氏。

  ??隻是盧氏的麵龐上還有未曾擦拭幹淨的淚痕,在她一個嬌弱的婦人臉上,出現這副模樣來,自然顯得很是淒涼。

  ??“這是又想起公祺那孩子了?”劉焉張口問道。

  ??盧氏點點頭,這個問題她無需作假。

  ??“唉,此事當時已經與你說清楚了,乃是公祺那孩子自己了結,張衛又是被蠻人所殺,卻是怪不得茂兒,你也莫要在這件事上多做傷懷了。”

  ??劉焉抬起手,牽起盧氏的玉手拍了拍,勸慰道。

  ??盧氏也沒有掙脫的意思,隻是低著頭,半晌才道:“多謝使君開導。”

  ??就在劉焉放下心來,以為又一次成功勸解過去之時,卻見盧氏腮間又有淚珠滾落在地。

  ??“如今賤婢已經看破,也不願多做糾纏,今日來此,便是想向使君道別,等離了這雒城之後,賤婢打算去選一座閑山野嶺,每日裏頌告經文,將養膝下子孫,就此餘生。”

  ??劉焉很是驚訝,手中被他捉著的盧氏卻似漸漸定下了心意,還不等劉焉做出反應,盧氏突然從他的手中掙脫了出去。

  ??“賤婢拜謝一年之中使君的厚待,賤婢就此告辭了!”

  ??說罷,盧氏一揮衣袖,就勢轉身,就要離去的樣子。

  ??“等下!”劉焉有些急了,立即喊了一聲。

  ??盧氏站住腳,也不回身,聲音之間已然有了些疏遠。“敢問使君,可是還有什麽見教?”

  ??劉焉被嗆了一下,卻也不惱,他也有了一絲慍怒。

  ??枉他平日裏夜色來臨之後,便很是喜愛與這盧氏廝混在一起,對於盧氏的一些小心機和小動作,他也都裝作沒看到。

  ??卻沒想到,今天盧氏居然一改之前的套路,仗著自己對她的喜愛,突然給自己來了一招欲擒故縱,讓劉焉很是反感,心裏也起了些怒火。

  ??“茂兒對於白水關的行事或許卻有不妥,但是張衛張魯二人所想是何事,你在其中又是做了哪些,你莫非真的當我劉焉一點不知曉嗎?”劉焉站在盧氏身後,卻是聲音冷厲。

  ??聽出劉焉語氣之中的狠戾,盧氏頓在原地的身子猛地顫了三顫。

  ??她明白過來,自己今天有些操之過急了。

  ??劉焉見她不敢動,語氣這才緩了緩,輕步上前再次站到盧氏的對麵。

  ??“張魯張衛被奸人所惑,與你傳來了偏妄的念想我不怪你,而你心裏的痛楚,我又怎會不知曉?”劉焉再次抓住盧氏的手,“但是你也要體諒我身為一州之牧的難處,太多的利益糾結,讓我就算知曉是何人在幕後操弄這些陰謀詭計,卻也隻能緩緩圖之。”

  ??盧氏不敢與劉焉對視,仍然低著頭,臉上的淚珠還在滑落。

  ??“果真如此嗎?”

  ??劉焉見她話語已經妥協了,這便放心了。

  ??“騙你於我有何益?你放寬心吧,眼下賈龍任歧盡皆伏誅,這還躲在幕後之人,已然不遠了。”劉焉說到這裏,眼神也定了定,“至於張愧與張徵,還有張富和張廣,我隨後便對他們做些安排,讓他們也算有個前程。”

  ??盧氏這才輕點臻首。

  ??今天她前來劉焉這裏,本身便是為了表明自己的態度,盡可能地逼迫一下劉焉,讓劉焉對自己其他的兩個兒子,還有張魯的兩個兒子照拂一二。

  ??現在劉焉已經明確表態要對四個小輩做出安排,她的目的便達成了,臉色這才好看。

  ??劉焉和盧氏之間剛剛冰雪消融,卻聽盧氏突然又提起了一件事。

  ??“使君,最近城內流傳出一首童謠來,卻是來的很是蹊蹺,不知使君可曾聽聞?”

  ??劉焉帶著盧氏一同坐下來,眉頭微皺著搖搖頭,道:“不曾,是何童謠,竟讓你如此掛心?”

  ??見劉焉果然還不曾聽過,盧氏心內暗喜。

  ??“

  ??益州內,一山口,

  ??良人伴,刀在手,

  ??得天助,向天求,

  ??若延綿,子叔優,

  ??玉可成,否則休!”

  ??盧氏將自己聽來的童謠娓娓道來,其中還帶著些簡單的韻律,讓人卻是一聽就能朗朗上口,也便容易記下童謠的內容來。

  ??劉焉重複了一句,臉色卻是大變。

  ??“這...這童謠,是從何處傳將出來的?”

  ??劉焉問向盧氏的同時,心裏卻是暗叫不好。

  ??有些事情,他自己私下裏做了倒沒什麽,怕就怕被人給擺到明麵上來,那可就要擔待起極大的罪過了。

  ??就比如他正在打造的車駕!

  ??如今這份童謠突然在雒城之內傳播開來,隻是聽到前三句,劉焉就心神劇震,還以為自己私下裏的準備這是讓人借著童謠給揭發了,一時之間都沒顧上去思考後麵兩句的含義。

  ??“賤婢卻是不知,不過,賤婢看這童謠的最後兩句,似乎與漢中三郎有些瓜葛?”盧氏故意裝作思慮狀,引導著劉焉繼續思考最後兩句。

  ??劉焉捋了捋胡須,心內稍微重複了兩遍,也已經明白了過來。

  ??這首童謠,寓意很是大膽,統統顯露在字裏行間。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