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 195章 研究開始
作者:千萌      更新:2021-06-26 15:06      字數:3229
  網 ,國家製造</a>最新章節!

  ??季椽和宋冀寧來到深市後家裏才給他們買了新的大哥大,?然而來自研究院的電話就這麽理所當然的打過來了。し

  ??季椽兩人一直都有準備行李,接到電話便立即向家人告別了。

  ??因為已經知道他們參與的研究項目,家長們與有榮焉,?沒有絲毫不舍,殷勤的將他們送上飛機。

  ??兩人沒有向任何人說過自己的乘機時間,?下飛機時卻已經有軍方的人在等著他們,又是一番換乘之後,?乘直升機順利回到戈壁中的研究院。

  ??短短幾個月時間,?研究院的十幾公裏外多了一棟新的實驗樓,處於與其他實驗室隔離的狀態。

  ??沒辦法,第二核/武的非核電磁脈衝武/器攻擊目標是一切電子產品,包括軍工武器,破壞力太強,一旦實驗稍有不慎,整所研究院就完蛋了,因此要慎重隔離。

  ??季椽見到了西爾多博士等人,?他們的神色比剛來時好多了,?已經適應了這邊的生活,?對華國的美食尤其滿意。

  ??蘇聯最後一個國家已經宣布獨/立,?他們失落之餘也終於死心,?接下來隻想完成自己的研究,?為人生尋找一份寄托。

  ??他們不愛華國,不會像對待蘇聯一樣願意為它鞠躬盡瘁,隻是把在華哥的研究當成了一份高薪工作。但這段時間國內混亂,?食物短缺,多虧華國給故鄉的家人送去食物和盧比,讓他們對華國感覺親切了許多,因此才決定盡早用工作回報。

  ??季椽兩人歸位後,研究如火如荼的展開,人員和設備材料等一卡車一卡車川流不息的運來。

  ??蘇聯研究院幾乎是整個被搬過來的,除了一些水平普通的工程師被放過,華國或引誘或綁架,把所有研究員都弄來了。如今隻需要建一棟樓,把人和設備往這一放,啥都不用做就能成立一所新研究院了,不知省了多少經費。

  ??季椽在這裏見到了被綁架的科學家們,他們不知被許了什麽好處,似乎對被綁架一事已釋懷,安定的留在華國工作。

  ??後來與季椽聊天時,他們提到華國也給他們留在故鄉的家人送了食物。

  ??“原本我想去歐美發展的,在那裏有更高的薪水和更繁華的生活,但我肯定,不會有人特意去照顧我故鄉的家人。一名改變主意的科學家如此說道:“華國讓我感到安心,可以無後顧之憂的專注研究,因此我才決定留下。

  ??也因此,這所研究院除非核電磁脈衝武/器的研究外,還加上了中遠程機動發射陣地模擬件,彈箭一體化發射氣動力,外能源防暴榴彈虛擬樣機,新型抗幹擾戰術通信係統……等各類未來軍工技術的研究。

  ??不過也有一點不和諧的地方——華國的研究員超員了。

  ??想要向蘇聯科學家學習先進技術的研究員太多了,但凡有點身份知道這事的人都提交了申請,而且大多是帶著團隊參與。他們都是某方麵的技術大拿,研究院根本沒法也不敢淘汰任何一名科學家,隻能都通過了。然後因為塞的人實在有點兒多過頭,害他們麵對蘇聯科學家時感到有點兒心虛。本來說好讓一部份華國研究員參與的,現在這“一部份都有蘇聯科學家的三倍之多了,大有喧賓奪主之嫌。

  ??好在蘇聯科學家們並不介意,鑒於季椽和宋冀寧的優秀與謙虛,他們對華國研究員極有好感,知道這些人不會給他們拖後腿,人多就順便多做幾組實驗罷了。

  ??季椽負責的是虛陰極震蕩器項目的研究,當初正卡在同軸諧震的問題上,剛有一些進展,之後蘇聯就解體了,研究被迫中止。

  ??國內研究院未曾小瞧他的年齡,同意讓他繼續負責這項研究。隻是……自己人好說話嘛,他所負責的部門被塞進的研究員是最多的,每個人都比他年長成就高。不敢說比過西爾多博士等人的技術水平,但給季椽當導師綽綽有餘。如果他正常讀大學的話,搞不好給這些學者當研究生都沒資格。

  ??盡管身份高但大家都很謙虛,看季椽雖然是看孫子的慈愛眼神,工作中卻很尊重他的研究水平,沒人倚老賣老。

  ??季椽前世經常參與國家級研究,很適應當前的工作環境,除了不太習慣使喚年長的研究員外——他前世參與的研究,都是博士們使喚他的——但研究員的本能讓他迅速投入工作,很快就忘了身份年齡的界限。

  ??虛陰極震蕩器同軸諧震研究有些複雜,季椽前世完全沒有接觸過這項技術,他是完全依靠自己頭腦中的知識鑽研出來的。不過由於是未來的知識,除了他自己,其他人都不了解他的研究基礎,季椽隻能在研究中一邊教一邊指導他們實驗。

  ??因此每次在正式研究前,他都要花上一到兩個小時開個學習會議。

  ??“同軸虛陰極震蕩器其實是一種新型的高功率微波器件,它比原計劃要研究的軸向技術輸出功率和效率更高。季椽在黑板上掛出虛陰極震蕩器的設計圖,這張圖已經是經過幾十次修改的最終效果圖。他看向下方端坐的研究員們,其中不乏頭發花白的學者,就連教科書上的李院士也來了。

  ??他原本參與的是核心的磁通壓縮發生器項目,然而在旁聽過季椽的會議後,他便抱著筆記本來上課了。

  ??季椽:“……

  ??欽佩於老前輩們的虛心好學,同時壓力也很大,在他們麵前總感覺自己知識淺薄,好似班門弄斧。

  ??不過工作就是工作,研究中不能存在一絲誤區,該說明的地方還是要說明。

  ??“我們在蘇聯時做過相關實驗,當時得出的輸出波導為0.04pm,頻率、峰值、陽極皆不理想。季椽在黑板上寫出了滿滿數十個公式,轉頭看向大家。不用多做解釋,所有人都能看出它的數值過低,達不到破壞軍用電子的效果——這就是所有人都是高級研究員的好處了。

  ??甚至立即有人提出解決方案:“有沒有試過tm模式?

  ??季椽點頭:“te,tm,tf模式都已試過,失敗了。

  ??所謂te,tm,tf模式是指圓波導實驗的三種研究方式,作用是研究諧振頻率的振腔長度變化,在同軸頻率研究中至關重要。可惜幾項實驗都失敗了。

  ??如果隻有這個時代的知識水平,季椽能做的也不過是重複重複再重複的實驗,好在他有未來的知識做為基礎。

  ??而且……

  ??“我認為比起研究模式,我們應該先解決波導參數的問題。根據諧振頻率的結構方式計算已證明是錯誤的,因此我們有個新的想法。宋冀寧起身,為季椽補充接下來的講解。

  ??有未來知識的,不僅僅是季椽,還包括接受他教導的宋冀寧。

  ??撇除重生這點外,季椽的頭腦其實不如宋冀寧,宋冀寧天生就是當科學家的料,當他決定好自己的人生目標時,他迅速追上了季椽。現在的研究中,很多突破性進展都來自於宋冀寧。

  ??當然,季椽不會嫉妒,他隻會為小宋哥高興。

  ??他樂於看到小宋哥走上未來的道路,並且比原本走得更高更遠。

  ??而且,隻有一個人的優秀實在太紮眼了,兩個人反而成了平常,季椽私底下經常聽到蘇聯和華國的研究員們互相問:“你們蘇聯/華國是怎麽把這兩人教得那麽優秀的?

  ??他們都以為,季椽和宋冀寧那麽優秀,一定是對方的教育水平高。

  ??一個天才是天才,兩個天才,就肯定是教育的成果了。?166閱讀網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