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比賽開始
作者:千萌      更新:2021-06-26 15:06      字數:4867
  網 ,國家製造</a>最新章節!

  ??畢竟是全國性的第一屆機器人大賽,中科協極為重視,特意派了蔣教授過來主持。蔣教授上了年紀,沒有那麽多精力管理雜事,全都交給自己的學生管理。以張立民為首的年青人們顯然幹得很不錯,體育場在他們的加班加點下,很快被分割成了數個賽場。

  ??決賽裁判是各大學電子機械或物理科的老師,蔣教授做為其中最高負責人,推薦趙瑋參與裁判。

  ??“最近這一年來,我國在機器人方麵的研究成果跨了一大步,發展極為迅速,已經超過了扶桑國,在中學生中也已經基本普及了。你多年沒有回國,正好可以來了解一下我國目前的技術水平。

  ??中學生製作機器人?

  ??趙瑋張了張嘴,忍住嘲諷的話語。

  ??別逗了,華國什麽水平他還不清楚嗎,中學生會製造機器人?恐怕又是一場吹牛會吧!

  ??就連美帝,對機器人的研究才展開沒幾年呢,華國先進到連中學生都普及了?

  ??嗬嗬。

  ??因為他是蔣教授親自推薦的,又是歸國留學生,其他裁判都沒意見,甚至還很期待,想知道目前華國的機器人水平和美帝比起來有多大差距。於是趙瑋就這麽成為了機器人大賽的裁判之一。

  ??決賽當天,季椽等人一早就被顧老師叫起床,深怕他們遲到。

  ??“快快,清醒清醒,趕緊去吃早餐,多吃一點,別到比賽了沒力氣。

  ??宋冀寧說:“老師,我們參加的不是體力比賽。

  ??“腦力也一樣,吃不飽腦子都轉不動,動作快點,晚了小心吃不著早餐。

  ??顧老師的經驗是對的,9點鍾才開始比賽,7點半旅館旁邊的早餐店已經被各個學校的學生占滿。一高已經算早的了,來了還得排十幾分鍾隊,要是晚一點,真來不及了。

  ??吃完早餐後,顧老師還一個個問:“真的吃飽了嗎?時候還有,沒吃飽就趕緊,別到了賽場嚷餓啊!

  ??確定學生們都吃飽了,兩名帶隊老師才領著他們走向體育館。

  ??比賽還沒開始,各個學校的學生在體育館外等待著,季椽看到周衝等小夥伴,遙遙向他們招了招手。小夥伴們也都招手回應,但因為要開始比賽了,沒敢過來聊天。

  ??8點半入場,按照之前的彩排,一個個學校排好隊輪流入場。主辦方給各校準備好了校牌,因為宋冀寧最高,成了一高榮譽的舉牌手。

  ??季椽跟在宋冀寧身後走入賽場,經過主席台時,意外的看到趙瑋,他桌前的銘牌上居然寫有“裁判二字。

  ??“喂喂,你們看!季椽身後的徐澤華聲音激動:“是攝影機,有電視台在拍我們!

  ??畢竟是全國比賽,有電視台參與攝影並不奇怪,能不能播出還不一定呢!但攝影機的存在讓單純的學生們都很振奮,紛紛挺直了腰板作嚴肅狀。

  ??繞場一圈後,各校走入隊伍中,很快在主席台下排成幾列。

  ??蔣教授看著主席台下的學子們,露出充滿期待的笑容。這些學生,就是國家未來科技的種子。雖然目前隻有52個學校,但相信今後會有越來越多學生參與進這場賽事。

  ??簡短的講話後,比賽正式開始。

  ??進行主持的是簡彭,他年輕活潑,在攝影機和眾多師生麵前毫不怯場,拿著話筒笑嘻嘻道:“各位同學請注意,看到場地中央的箱子了嗎?看到箱子上的編號了嗎?請各校學生選出一個代表上前進行抽簽,你們抽到的號碼對應場中的箱子。鄭重提醒,抽簽很重要哦,同學們最好找個手氣好的人上來。

  ??一席話說得同學們又興奮又不安,一高的其他人直接問季椽兩人:“季椽,宋冀寧,你們兩人誰手氣比較好?

  ??經過這段時間的兩處,他們都很信服季椽兩人,抽簽這麽重要的事,自然要交給這兩人。

  ??季椽說:“我大概手氣不好,反正從沒中過獎,小宋哥呢?

  ??“還行,我去吧。

  ??宋冀寧上前抽簽,抽中了第24號箱。

  ??這是一個不大的紙箱,宋冀寧將它抱回小隊中,打開,發現箱子中是裝著上百種零散的電子元件。

  ??待所有參賽小隊都拿到箱子後,簡彭繼續道:“好,各小隊都已經拿到箱子了,我現在宣布第一場比賽規則。

  ??主辦方總共準備了52個箱子,箱子中有一張圖紙,以及上百個零件。比賽要求各小隊在規定的半小時內,找出這張圖紙所需的零件,並按圖紙組裝成型。

  ??比賽結果按照完成時間和組裝程度判定,第一場將淘汰十個學校。

  ??聽起來不難,但實際操作起來顯然也不簡單。簡彭在講解完比賽規則後,立即揚手:“開始!

  ??各校立即進入狀態,紛紛將紙箱倒在桌上進行篩選。

  ??一高這邊,季椽迅速將小組十人分成兩隊。他帶領一個小隊,宋冀寧帶領一個小隊。

  ??“我們這隊負責挑選元器件,小宋哥這隊負責組裝。

  ??“沒問題。根本不需要商量,宋冀寧立即點頭。

  ??季椽對元器件的熟悉幾乎可以說閉著眼都能摸出它們的型號,目光在一堆元器件中掃過,一下就找出十多個,刷刷刷迅速拾起,放入箱子裏推給宋冀寧。

  ??宋冀寧倒出元器件,將空箱子推回去,低頭開始研究,將能組裝的先組裝了。

  ??季椽這邊一下子又撿出了幾個元件,把其他同學看得一愣一愣的。

  ??他們什麽都沒反應過來,這兩人已經迅速上手了。再轉向其他學校,大部份都扒在桌上找元器件呢!雖然也有學校像他們一樣組成兩個小分隊,但找零件的速度沒那麽快,導致另一個小隊隻能幹站著,不像宋冀寧,他居然已經組裝好三組元器件了。

  ??季椽這邊的另外四名同學也有幫忙,但他們速度沒那麽快,認元器件也認不齊,不時還拿錯。季椽偶爾還得把錯誤的元器件拿回來:“不是這個。

  ??見一同參賽的幾個學生尷尬的站在一旁,想幫忙卻幫不上,季椽放緩了速度。

  ??對他來說,參加學生級數的比賽,名次並不重要,拿到第一名對他來說也不值得炫耀,所以幹脆放慢速度,給小組成員們講解起圖紙和元器件。

  ??小組的學長們很感激,季椽和宋冀寧雖然比他們年紀小,但相處時一直都是這兩人遷就他們,教導他們,所以他們也很尊敬這兩名師弟。尤其季椽,要不是他個子小小,他們都以為季椽才是長輩了。特別好為人師,特別喜歡教導他們,看到他們學有所成時會露出欣慰的笑容,簡直就像另一個顧老師。

  ??雖然很感激,然而他們更想要第一名,第一名高考能加20分呢,跟這20分比起來,師兄的尊嚴算什麽!

  ??“季椽,宋冀寧,不用管我們,你們該怎樣就怎樣。

  ??“你們確定?宋冀寧問。

  ??“對。眾師兄用力點頭:“我們的目標是拿到第一名,其他都不重要。

  ??“好吧!

  ??宋冀寧和季椽對視一眼,點點頭,繼續兩人的工作。

  ??這些元器件看圖紙複雜,其實組裝起來很簡單,工具隻需要幾個不同型號的螺絲刀,這些主辦方都已提供。本來最難的地方就是從上百個零件中找出自己需要的零件,但這在季椽眼裏反而是最簡單的。以前在研究院時,他們每天都要接觸成千上萬的元器件,並從中找出自己需要的那種型號。可以說,現在看到任何元器件,季椽都能立即回想起它的數種用途。

  ??當然,這也沒什麽好炫耀的,在研究院中,這也算常識了。

  ??言歸正傳,扔下小組成員不管後,就見季椽埋頭刷刷刷的從零件堆中挑揀出需要的元器件,扔進紙箱,推給宋冀寧。宋冀寧倒出,推回空箱,然後以同樣不弱的迅速找出能組合的元器件進行組裝。

  ??同組的師兄們這次真的完全跟不上他倆的速度,尷尬的站在一旁。

  ??季椽抬頭看了一眼,說:“做你們能做的。

  ??眾人才趕緊開始工作。雖然比他們兩人慢太多,但也能找出幾個元器件,或者幫忙組裝一兩個元件組。

  ??眾師兄的速度才是正常的,和旁邊所有學校的學生一樣。也因此,季椽和宋冀寧兩人在這之中顯得尤其不正常。他們的速度實在太快了,就好像流水線上的工人一樣,動作熟練而迅速。別的學校隻組成了三五個元件組,宋冀寧麵前已經組合好十幾組。

  ??連電視台的記者都被吸引,專門來到一高的賽區對季椽和宋冀寧進行拍攝。

  ??主席台上的蔣教授也注意到一高這邊的不同尋常,問身邊的張立民:“那是哪個學校的學生?

  ??張立民站起來看了看校牌,露出了然的笑容:“一高的,季椽和宋冀寧。

  ??“是他們啊!蔣教授也笑起來:“難怪。

  ??趙瑋疑惑:“這兩人是誰?

  ??因為季椽兩人背對著主席台,他們並不知道這兩人是昨天拜訪過他們的兩名少年。

  ??張立民向趙瑋介紹:“這兩個學生很不得了,他們研製的機器人曾經打敗過扶桑的機器人,現在各研究所研製的機器人,都是跟他們學的。

  ??當初陸爺爺將季椽的蜘蛛型機器人送給各研究所,沒辦法給予私人太多獎金,在感覺虧欠季椽的情況下,隻能給他足夠的榮譽和署名權。所以隻要使用了蜘蛛型機器人的研究所,都知道這是一個名叫季椽的在校學生研究出來的。

  ??這時候連美帝都沒研究出蜘蛛型機器人,趙瑋更是聽都沒聽過,見不得張立民吹牛的模樣,忍不住說:“我在美帝從沒聽過什麽蜘蛛型機器人,華國會有……?

  ??被張立民瞪視,趙瑋不屑的撇撇嘴,懶得說了。

  ??倒是蔣教授聽得樂了:“我知道,美帝當然沒有,他們現在還在研究機器人puma的進化版呢!

  ??puma是美帝幾年前研製出的第一款工業機器人,比扶桑國的工業機器人技術更成熟,可以說扶桑是完全參照puma研製的工業機器人。puma可說是美帝的機器人“裏程碑,是目前國際最先進的工業機器人。正因如此,美帝的幾間研究所都將精力撲在了工業機器人的研究上。

  ??當然,這點是沒錯的,工業機器人將來必定能取代人力勞動,華國原本也是向這方麵研究。

  ??然而仿生蜘蛛型機器人給華國的智能機器人研究打開了新的思路,他們不再拘泥於不知何時才能投入使用的工業機器人,迅速向著仿生機器人的領域邁進。

  ??所幸華國研究工業機器人不久,轉換研究方向一點不難。美帝就比較麻煩了。他們在發現華國的仿生機器人後,也想轉換研究方向,但先前在工業機器人的研究中已經投入良多,要放棄太可惜,繼續研究,就沒有多餘經費研究仿生機器人了。想到會落後華國,美帝的研究員急得差點上吊。

  ??蔣教授從美帝那邊的朋友聽到這些消息,知道有好幾所研究所都因此限入進退不得的困境,當然樂不可支了。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