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投稿
作者:千萌      更新:2021-06-26 15:06      字數:3385
  網 ,國家製造</a>最新章節!

  ??季椽當初幫農場的爺爺們訂報紙時,就發現一份報紙,名為《青年科學報》。這份報紙的水準很不錯,記載著各種科技新聞,還有各種科研成果的論文。

  ??科學類的報紙似乎不太普及,季椽隻看到過這一份科學報,所以他估計,部隊的那家研究所應該會訂有這份報紙。

  ??而他便打算從科學報上做文章。

  ??本來隻打算針對數控機床進行改造研究,因為何校長的極力反對,沒辦法,還得先做出點成績來才行。

  ??在沒有數控機床的情況下,那台電子改造器需要比較多的時間和精力,季椽保守估計至少要一兩個月,如果當初老研究員沒說錯的話,或許可以再快一點。

  ??但前提是,校長得願意給他們這個機會。不然光靠周末是不夠用的。

  ??至少要加上所有晚自習時間。

  ??為了迅速說服校長,以及打算逃跑並多次被宋冀寧武力鎮壓的小夥伴們,季椽幾乎沒考慮,就選擇了製造機器人的技術。

  ??真是多虧宋冀寧的實驗室臥虎藏龍,季椽有一個關係很不錯的同事,是個機器人狂,擅長研製各種機器人,越精密越奇葩他越喜歡。季椽跟他學了幾手,不敢說厲害,但在這時代來說,絕對水平杠杠的。

  ??要知道就是扶桑國,機器人的研究也才開始不久,目前尚處於摸索狀態。

  ??當然,條件限製,季椽沒有製造太難的機器人,隻是利用收音機裏的信號接收器,加上單片機,led燈,鈕扣電池,采用螺旋軸的原理,製作了一個蜘蛛型機器人。

  ??它的啟動原理很簡單,就是小朋友們流行的發條玩具,擰動發條後,蜘蛛就能活動。唯一特別的是,機器人蜘蛛裝有信號接收器和led燈,能感應到前方1厘米左右的距離。即將撞上障礙物時,它會轉身。

  ??這是一個極為簡單粗糙的機器人,放在十幾年後,也隻能算小學生的練習之作。但在這時代則完全不同。

  ??季勇等早已過了玩具年齡的少年追著那小小的蜘蛛走,不時故意伸腳去攔它,看著蜘蛛型機器人轉向前進,笑得一臉開心。好像成功做了什麽惡作劇似的。

  ??季椽製作完成後就開始寫論文。

  ??他非常擅長寫論文,有幾篇發表在外國雜誌上的論文還被編輯評價過“雖然技術水準不是很高但因為論文寫得太棒所以還是采納了,季椽可以自信的說他閉著眼睛都能寫。

  ??然而他現在隻是名11歲的中學生,和同學們組成的學習小組剛剛玩成了一件在他們看來非常了不起的研究——他必須以這樣的心態和語氣寫一篇符合中學生的科學論文。

  ??所以這令他有些犯難。

  ??過於工整的論文絕對不行,但太過幼稚又可能上不了報,季椽看向一旁的宋冀寧:“小宋哥,幫我寫一篇論文。

  ??宋冀寧:“嗯?

  ??在季椽的指導下,宋冀寧寫出了一篇馬馬虎虎,看得出屬於中學生水平的論文。季椽又稍微改了改,畫上線路圖,寄給《青年科學報》。

  ??數天後,《青年科學報》編輯部。

  ??雖然被稱為編輯部,但因為報紙的嚴肅性,所以《青年科學報》的編輯們其實都是一群很有知識水平的專業人才。但正因為很專業,導致他們當編輯當得很痛苦。

  ??自從恢複高考後,民眾們暴發了激烈的學習熱情,很多知識份子迫不及待的想要挽回自己損失的時光。

  ??於是可怕的事情來了。

  ??《青年科學報》每日收到的投稿信件成百上千,好的論文多來自各大學教授,也有一些民間科學家的論文讓人驚豔。但更多的,則是胡編亂造的偽科學。

  ??比如有人聲稱研究出了諸葛亮的木牛流馬,還有人聲稱自己在研究永動機。更誇張的連氣功大師都來投稿,聲稱自己的氣功治好了精神病人。

  ??偶爾出現一兩個還可以當笑話看看,問題是這些稿件出現頻率才是最多的,光研究永動機的論文,每個月至少都能收到三五份。氣功大師的更多,基本每月不少於十份。

  ??所以《青年科學報》每期刊載稿件時,都可謂大浪淘沙,編輯們都覺得自己快淹死在這片浪裏了。

  ??“又是一封鄉下投稿。一名編輯拿起一封投稿信,看到上邊濱江鎮紅星中學的地址,本能的產生厭惡心理。

  ??不是他瞧不起鄉下人,實在是來自鄉下的稿件,一半以上屬於各鄉村的氣功大師。

  ??不過地址寫著紅星中學,看來似乎是中學老師,論文應該會寫得比較靠譜點吧?

  ??編輯撕開了信封。

  ??稿件不夠工整,寫稿的人字不太好看,也不像成年人的筆觸。

  ??標題:《機器人的簡單智能》

  ??署名:紅星中學科學學習小組

  ??內容:是否能讓機器人擁有簡單智能,我們進行了多種嚐試……

  ??編輯的身體不由自主往前傾:“這是什麽?

  ??信寄出後,季椽便不再管,他對自己的水平還是有信心的。

  ??那台粗糙的蜘蛛機器人除了會自己轉向以外,沒有任何其他方麵的用處,連發條玩具都比不上。但它帶來的好處迅速而有效,季勇等人瞬間就被收服了,表示如果是這方麵的學習小組,他們非常樂意參加。

  ??連宋冀寧都說:“緣緣,我覺得我們可以研究這個,做成玩具專門賣給季勇這類型的傻瓜,怎麽看都比研究數控機床快速容易多了。

  ??季椽攤手:“我的水平很低,讓我拿這種程度的技術製造商品,我是絕對不同意的,太丟臉。

  ??“不能做得再好了嗎?

  ??“可以再好一點,但也不夠資格販售成商品。

  ??宋冀寧失望:“好吧,反正也達成一個目的了。

  ??季勇這群傻瓜因為覺得研究機器人很酷很好玩答應了,何校長這邊卻仍舊不肯放鬆。

  ??幸好季椽很快收到了《青年科學報》的來信。

  ??來信送到學校,信封上還蓋了《青年科學報》的章,非常引人注目。因為信是寄給季椽的,李書蘭便代拆了。

  ??信中是一份工整的稿件錄用通知函:

  ??致:

  ??紅星中學科學學習小組:

  ??您好!非常高興地通知您,您撰寫的文章《機器人的簡單智能》本報已同意采用,擬於1981年10月期刊裁。特此通知。

  ??另附:您對機器人的研究令人驚歎,就我所知扶桑不久前剛提出機器人的實用性與智能性,可以肯定的說,在智能性上,您對機器人的研究已超越扶桑,但不得不遺憾您的機器人不具備實用性。

  ??為此,本報編輯部強烈向您推薦《新工業革命核心——機器人產業》,《最優控製理論》。

  ??期待與你的交流。

  ??蓋章:《青年科學報》

  ??李書蘭拿著信件發愣:“紅星中學科學學習小組是什麽?

  ??雖然論文還沒有刊載,然而這封錄用通知函的作用是巨大的。何校長在得知他們組成的學習小組研究出機器人,還得到《青年科學報》的青睞以後,自然不再阻攔。隻是多少有些不甘心,想讓季椽把其他好學生也加進去。

  ??季椽堅定拒絕,他本來又沒打算研究機器人,要不是何校長阻攔,他何必繞這一圈。

  ??編輯部熱情的來信都讓他覺得吃不消。

  ??然而更讓他吃不消的事緊接而來。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