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 紅色山崗
作者:甜水海      更新:2020-03-21 20:53      字數:2203
  神仙灣,是個美麗的名字。名字裏有神仙灣的,大胡子告訴我,北疆喀納斯河那裏有一個神仙灣,是在山澗低緩處形成的一處淺灘,他就是從那裏一路南下騎下來的。還有在新藏公路的喀瓦克,我們看到了去神仙灣哨所的路口。

  神仙灣哨所,海拔5380米,1956年8月設立,曾經是中國海拔最高的哨所,就在曆史上大名鼎鼎的喀喇昆侖山口下。首長曾經說:“在這樣的地方,生存就是奇跡,躺著就是奉獻。”。

  現在中國海拔最高的哨所是河尾灘哨所,海拔5418米,高寒缺氧,四季飄雪,已經是第五代營房建設,設施比幾十年前“一頂棉帳篷、一口架在石頭上的鐵鍋”已經有很大改善。

  喀喇昆侖山脈,維吾爾語的意思是“黑石群”,高峰林立,山體黝黑,荒涼,缺氧,酷寒,與世隔絕,平均海拔超過5500米,是世界山嶽冰川最發達的高大山脈,與喜馬拉雅山脈瓜分世界海拔8000米以上高峰。

  千百年來,無數駝隊從新疆皮山縣出發,沿著桑株古道,翻過昆侖山的桑株達阪後,到達賽圖拉,然後繼續前行,翻越海拔5570米左右的喀喇昆侖山口,曆經艱難險阻,到達印度,這是古代絲綢之路南線一條古老的重要商道線路。

  據說,在喀喇昆侖山口,這條上千年的重要商道路線上,除了行人外,曾經行走過無數馱運物品的駱駝、馬、騾子、驢等牲畜,因此沿途墳塚累累,散布著無數的各種白骨,密密麻麻,延綿不絕,成為一道奇觀,令人心生“多少樓台煙雨中”的感歎。

  康西瓦,維吾爾語的意思是“有礦的地方”,柯爾克孜語的意思是“紅色山岡”。昆侖山高度不如喀喇昆侖山,但是長度勝過喀喇昆侖山,一個高點,一個胖點,昆侖山與喀喇昆侖山兩大山脈巨頭站在一起,握手的位置,就是新藏線上著名的K425海拔4278米的康西瓦達阪。

  騎到了康西瓦達阪下的時候,烏雲勢力逐漸潰散,白雲勢力逐漸占據上風,天氣往好的方向發展,天空露出不少藍色的地方,深邃的藍。

  在爬坡中,看到喀拉喀什河的寬闊河穀中有藍色細流,像藏族年輕的女孩子紮的很多小辮子散開,也像無數毛細血管從地裏吸取營養來供養雪山。右邊荒山上,雲霧繚繞的雪頂很美麗,花兒迫不及待地停在路旁,靠在青色的矮小護欄上,讓我給她拍照。

  有點逆風,騎起來很費勁,好不容易才到K425海拔4278米的康西瓦達阪。大胡子、胖子、耿哥已到頂,正在“耍帥”拍照。

  爬到康西瓦達阪,如果天氣好,不下雪,不下雨,風不變態,也沒有高原反應的話,我會找地方坐下來吃東西,這是我和花兒在騎行中養成的一個習慣。騎行路上,中午這一頓,我們都是以吃幹糧為主,路上沒有飯館,帶了氣爐也不想花時間做飯。

  “黃油麵包,銅鑼燒,威化餅,你要哪個?”在康西瓦達阪的藍色海拔標牌下坐下,我問花兒。

  “我要士力架”花兒說。

  “別吃士力架,會胖的。”我說。

  “你有注意到嗎?我已經瘦了。”花兒說。

  “沒脫衣服,看不到你瘦了。”我這話剛一出口,大胡子笑的說不出話。

  “打情罵俏,不要臉,狗男女。”大胡子大笑著說我們。

  胖子狂笑不已。耿哥臉上劃過不易捕捉的笑容,一閃而過,很快就恢複原本冷酷的表情,沒有說話。

  “神經。給我個沙琪瑪。”花兒不理他們,跟我說。

  “嚐嚐我買的鳳爪”大胡子開了一包山寨鳳爪,主動請我們大家吃。

  “你們都沒有買饅頭嗎?”胖子問。

  “沒有,幹糧都是昨天買的,早上吃完早餐就出來了。”我說。大胡子也表示沒有,隻有耿哥知道出發的時候要買饅頭。

  “這一段,葉城出來後,就賽圖拉那裏有饅頭了,所以我前一天就找好了,早上過去拿。”胖子說。

  “那你也沒有告訴我們啊”大胡子嚷著說。

  “我以為你們知道的”胖子不好意思地低聲說。

  “別以為”大胡子吃著山寨鳳爪,有點生氣地說。

  “我們也不知道”我說。

  “在318川藏線,饅頭店,那可是出了名的,我們每天都帶幾個饅頭的,再買幾包榨菜一起。”胖子說。

  “對,川藏線,中午很多騎友都吃饅頭。”耿哥也同意胖子說的。

  “因為買饅頭方便啊,如果你要去川藏線,記得早上出來買饅頭。”胖子給我們出了建議。

  “想吃饅頭,我這裏有,大家分分。”耿哥主動說。

  “你們買幹糧的時候,要注意……”胖子突然神秘、激動地說,開始了他的經驗之談,指導我們的騎行。

  “什麽?”我們幾個疑惑地看著胖子。

  “有沒有過期。川藏線上,很多東西是過期還在賣的。”胖子說。

  “在這種地方,沒有過期這種說法吧,有的吃已經不錯了。”大胡子說。

  “這是高海拔,四季溫度都不高,空氣不濕潤,過期應該問題不大。”我說。

  “一般都是真空包裝”花兒說。

  “胖子,是你太敏感了。”大胡子說。

  “最好不要吃”胖子聽了我們的意見,情緒也沒有剛開始那麽強烈。

  “留著,實在沒東西吃的時候,再吃,壓包底。”耿哥也給出了自己的意見。

  一邊吃,一邊聊,我們愉快地度過康西瓦達阪的這一次路邊餐。

  作為昆侖山和喀喇昆侖山相交處的康西瓦達阪,“有礦的地方”,對於地質學家來說應該比較有意義。作為遊客的我,隻看到了跟之前差不多的荒山礫石灰土,後方來時的公路是逶迤在河穀裏往上一個個台階地攀爬,前方公路直線下坡後是雪山環繞的康西瓦小盆地。

  新藏線行走至此,從這個康西瓦小盆地開始,方向有改變,傾斜著向南走,逐漸脫離昆侖山脈的懷抱和束縛。就像一個孩子長大了,總是要脫離父親的臂彎,走向更遠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