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 花鼓傳音
作者:甜水海      更新:2020-03-20 21:27      字數:2262
  當我準時走進學校禮堂的時候,著實吃了一驚。原以為不會有多少學生來聽的講座,結果卻出乎我意料的多,幾乎坐滿了整個禮堂。來的學生多,說明這個講座受到歡迎,我的心情也由緊張逐漸放鬆了下來。

  這次講座,是我答應旅遊學院的邀請而主講的講座。講座的主要內容是有關西藏旅遊的,遊什麽,怎麽遊,以及前往西藏旅遊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項。

  這是旅遊學院根據現在西藏旅遊熱潮方興未艾,前往西藏旅遊的人越來越多而策劃推出的一個校內講座,目的是讓學生們在假期去西藏旅遊之前,對西藏的自然景觀、人文景觀以及當地民族的風俗習慣有基本的了解,在西藏旅遊過程中能夠尊重當地的宗教信仰和民族風俗方麵的禁忌。

  自從2006年7月1日青藏鐵路開通以來,以及各地飛往西藏的航班線路開通與增多,幾條進出西藏的公路的大規模整修升級,位於祖國西南的西藏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中外遊客前往旅遊觀光和休閑探險。

  除了專業研究外,西藏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文字、照片、視頻等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各類社交網絡上,成為大家討論的熱點。

  我是華南大學副教授,研究方向是青藏高原民族及民族文化研究。

  其實,對於答應旅遊學院的邀請,我心裏也沒底,現在的學生課後還主動去聽講座的畢竟不是很多,而且是無關學科與學分的內容。

  當時,我就想,既然已經答應下來,哪怕隻有一個學生過來聽,那也是要去的。

  相對以往的講座,這次講座並不難熬,我感覺過的很快,這主要是受到了同學們興趣的影響。同學們聽得聚精會神,中途幾乎沒有人離場,這在以往的講座中倒是很罕見的,這顯示學生們對西藏話題是很有興趣的。

  大學校園是充滿活力的地方,年輕的學生們青春飛揚,與他們呆在一起,不知不覺中自己的心態也年輕起來。

  預定的兩個小時到了的時候,我有點意猶未盡,關於西藏有太多值得分享的了。在最後的現場問答環節,同學們熱情高漲,接二連三提了很多問題,我都一一針對性地解答。

  我公布了一個電子郵箱,告訴同學們以後關於進藏旅遊有什麽疑問都可以通過發電子郵件給我進行溝通,我會及時回複郵件進行解答。

  講座結束後,我漫步在校園裏的逸仙路上,微風溫柔,花香撲麵,心情舒爽,一掃近些日子忙於教學,趕寫論文,經常苦熬到深夜而不能睡的疲憊。

  正行走的愜意,我突然聽見一陣激越的“嗡嗡嗡”聲音從後麵快速地由遠及近逼過來,心裏一驚,本能反應地側身回頭看。因為穿著高跟鞋,還差點崴了腳。

  原來是一位男同學正騎著山地自行車過來。那“嗡嗡嗡”的聲音,就是那輛山地自行車發出來的。

  當這位男同學快到我身邊時,我喊停了他。

  “同學,等等,你這自行車的聲音怎麽那麽大?”我問。

  “老師,您是說這個花鼓的聲音嗎?”同學下來自行車,指著後輪的花鼓反問我。

  “應該是花鼓的聲音”我說。

  “哦,剛才我騎的快,不踩的時候,這款花鼓在高速運轉,聲音就是‘嗡嗡嗡’響,老師您聽。”同學說。

  男同學兜起自行車的坐凳,讓後輪不碰到地麵,用腳猛地踩幾下腳踏,讓後輪快速空轉。

  “哦,原來是這樣,真的很大聲。”我說。

  “車輪轉的慢的時候,花鼓的聲音是‘滴答滴答滴答’的聲音,很清脆,老師您再聽這個。”同學說。

  男同學讓後輪的轉速慢下來,花鼓的聲音變得清晰,“滴答滴答滴答”地響,不再響作一團。

  “慢的時候比快的時候要好聽,滴答,滴答,滴答,機械的動感很有節奏。”我說。

  “老師,花鼓的聲音是騙小白的,其實花鼓的潤滑度才最重要。”同學說。

  “哦,我也有一輛公路車,花鼓的聲音很小,沒有你這款這麽響亮。”我說。

  “老師,我見過您騎那輛公路車。”同學說。

  “是吧,以前有時間我就騎一下。”我說。

  “您的公路車花鼓沒有升級嗎?”同學問。

  “沒有換過零件,我整車買的。”我說。

  “老師,你喜歡聽這個聲音,那也換這款花鼓唄。”同學說。

  “哎呀,我很久都沒騎了,現在也不想動,車扔在陽台上都生鏽了,不換了吧。”我說。

  “老師,騎車是有氧運動,越騎越年輕。”同學說。

  “這個聽起來真好”我說。

  “是真的,不是我吹的。”同學說。

  我們都笑了起來。

  “同學,你真會討老師開心。”我說。

  “學校自行車協會經常搞活動,大家一起騎去玩。老師,您也來參加啊。”同學說。

  “好,等我有時間,我會去。”我說。

  “老師,沒其他事,我走了。”同學說。

  “慢點騎,注意安全。”我說。

  “知道了,謝謝老師。”同學說。

  “不客氣”我說。

  “老師,再見。”同學說。

  “同學,再見。”我說。

  雖然這位男同學已經騎出去很遠了,但是那輛自行車的後花鼓聲音卻一直縈繞在我的腦海中,揮之不去,經久不息。仿佛我的腦海已經把那‘滴答滴答滴答’的清脆聲音錄製了下來,不受控製地單曲循環播放。

  剛開始,我還以為可能是忙碌了一整天,太累了的緣故,心裏想著回去早點睡就好了。但是,走著走著,內心突然湧動,我想起了兩年多以前替同事去拉薩高原醫院看望護士梁曉雪,和在醫院遇到的那位重傷病人藍越河。

  我沒有想到,時隔這麽久,這些拉薩的往事會以自行車後花鼓的響亮聲音的方式,通過我的耳朵,喚醒我內心深處保存的有關藍越河為數不多的一些印象,攤開我內心深處已經封裝起來的關於藍越河的離奇古怪的事情。

  回到家裏,我坐在陽台上,望著無盡黑夜。好像黑夜變身電影屏幕,一幕又一幕,從頭到尾地播放著兩年多以前,我在拉薩所經曆那些事情的細枝末節。

  剛才還說今晚要早點睡的,估計又要失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