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章 轉運病人
作者:豆醬      更新:2022-02-08 08:56      字數:2088
  說得渴了,老鍾提起牆角的暖水壺。

  芽芽看著他拿剛燒開的熱水往保溫瓶裏倒忙說:“很燙,小心”

  老鍾保溫瓶裏本來有涼水,而且又渴得慌,於是就沒有理,噸噸噸的喝了幾大口。

  芽芽整整的看著老鍾幾秒,輕聲說:“完犢子了,我們醫院有一個患者死之前也跟你一樣,喝開水沒有知覺...”

  但芽芽見人說話容易喘,而且雙眼腫脹,皮膚顏色暗淡、粗糙,典型的睡眠不足。

  “你是醫生?”辦公室裏的人頓時來了興趣,其中一個說老鍾一天就隻睡三個小時,以前還有腦出血。又問:“醫生啊,我最近感覺骨頭一動就嘎嘎響,為啥呢。”

  芽芽就說年紀大了唄,一旁的劉秀珠也晃蕩自己胳膊說:“年齡上來了是這樣的,我這一動也響,這也響,那也響”

  另一位那邊女同誌不孕不育,自己倒不覺得有什麽丟人的,說去做了手術,醫生給打了個針,問芽芽打的那針是幹啥用的。

  “控製激素,激素就是你垂體分泌的,垂體就在你腦子裏,醫生主要給你治垂體,就是你這腦子。”

  女同誌說懂了,道:“也就是說我動了個婦科手術,然後發現我腦子有問題。”

  又有人問:“醫生,我婆婆每天早上七點就大號,這怎麽辦?”

  芽芽:“準時排便很好的”

  那人歎了口氣,“可是我婆婆每天早上八點才醒啊”

  除了這一個,芽芽覺得問題都不大,一本正經的叮囑老鍾,“你有過腦出血史,平時要注意休息,最好到醫院檢查,腦溢血可不是鬧著玩。”

  大夥就笑,“這人外號叫鍾大膽,現在是因為要培育紅樹林種子才安分,再過一兩個月就要去藏采集沙棘的種子”

  從拉薩到日喀則再到珠峰大本營,海拔相差超過4000米,芽芽倒吸了一口冷氣,有腦溢血=史的人再有高原反應,那是要人命的。

  正好接待他們的人也來了,一直被偷塞苦荔枝的芽芽打了個飽嗝,依舊嚴肅叮囑,“你一定要來啊,我媽說過身體是本錢,不然一萬塊掉地上你都沒有命撿。”

  她覺得對方在敷衍自己,能聽進幾分就算好的了。

  京都蔬菜公司的品種豐富一點,但這季節大致也就慢菜,芹菜,卷心菜,蘿卜、胡蘿卜、

  大頭菜,茄瓜類,豇豆、刀豆這些。

  “最近打算流通渠道起了變化。近二三年僅采購50~60噸,隻保持門市供應,這個大蒜品質好,要了不吃虧。”

  種子員邊給他們選菠菜邊問芽芽哪來的,一聽說是北方來的就知道種的是大葉菠菜。

  “七幾年,你們北方的大葉菠菜大量容易南方采取,現在就大葉菠菜多”種子員又指著缸豆,“這叫一點紅,生長快,適應搶,新雜交品種。”

  “我們村種的油豆角,肉很多,它的豆莢上沒有筋,口感很好,無柴,吃著綿軟。”

  種子員就感慨一聲。

  “那是老品種了,以後雜交品種越來越多,老品種產量看就要逐年減少了,再也見不著了。”

  芽芽就道:“你要是想要,回頭我們家油豆角收獲了,就拿一些來給你留種。”

  種子員高興,比吃肉還高興,非要拉著他們去看新培育的品種。

  “洋白菜,也叫甘藍,二十多年前就從國外引進在南方種,結果沒種成,光開花不結球,後來一直研究,到現在都到第七代了,咱們實驗基地裏的叫8398,適合你們北方的土壤,拿回去種種?”

  芽芽高興的應了。

  要不是下午還得去農村轉運一名病人,她還能接著看。

  這年頭的醫療體係很完善,每個醫院包一到兩個縣。地方有重大手術做不了的,大醫院去人做,遇到急症轉運病人,大醫院也會派人去接收。

  單位會補貼因公誤餐,補貼標準是早中晚合計八毛錢。

  芽芽到急診科以後到也去過地方動作一兩回手術,都是比較複雜的闌尾炎或者膽囊炎。

  在別人家做手術還是很快樂的。

  在自家醫院,那就相當於是在自己家裏做飯,得買菜,做完飯還得收拾,倒垃圾啥的。

  但在別人家醫院做手術,那就相當於被人請去吃飯,別人陪吃陪聊,菜來了你出一張嘴負責吃就行了。

  而且還可以敞開了吃。

  自己家裏做飯,吃多了索然無味,還得顧東顧西,比如飯不能煮多了,菜最好也是分量剛好,免得剩飯剩菜到時候還得自己消滅掉,煮多了還容易挨家裏人嘮叨。

  在飯店就不一樣了,加菜很正常,病床夠不夠,手術室夠不夠,留觀室人多不多,壓根就不需要考慮,做完手術就可以走。

  站在別人的地盤裏,用別人家的手術器械和住院醫生,切著別人家的病人,送去別人家的病房,由著別人家的護士操心接下來的護理,簡直不要太爽。

  在劉秀珠‘這孩子真是勞累壞了’的關懷眼神裏,芽芽快快樂樂的出發了。

  京都醫院派的救護車,就是那輛需要手動搖鈴的救護車,不過後排的玻璃做了隱私保護,車頂還有大燈

  今年聽說島國那邊的豐田汽車公司跟一家醫科大學研究弄了一種醫療車,裏頭放擔架,人工呼吸器,心髒其監護器,還有除顫儀,還有跟各單位聯係的車用電話,聽說可以靠電話線路把心電圖傳到醫院,還特別的防震,當時聽的時候把大家給羨慕壞了。

  這車不防震,所以不能放脆弱的器械,一個支棱起來的擔架床占了也沒多少空間,她跟隨行護士小林隻能蜷縮在角落。

  來時已經交代過地方醫院,不要亂移動患者。

  對方是樹上墜落,轉運可是很有講究的。

  高空墜落很容易顧著,特別是頭頸,你瞧著沒什麽問題,頸椎斷了都可能。

  一旦轉運方式不合適很容易加重病情,造成二度損傷。

  芽芽點了兩個醫生,“我弄腦袋,小林你跟另一個搭把手負責腿,這位同誌,你弄著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