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精打細算就是在賺錢
作者:豆醬      更新:2022-02-08 08:56      字數:2168
  一家子就在那嘮嗑,修棚子,材料十塊錢肯定就夠了,根本就不用村委會出錢,人工都是村裏人找一個空閑的時候花上幾個小時蓋就完事了,還不耽誤回家吃飯呢。

  聽說本來是想占用老聶家的宅基地,後來沒談成。

  不過這種棚子,沒幾天就得被風雨弄得不像樣,得翻修,翻修的時候不好再跟老聶家要了吧。

  既然是老聶家出的錢,那人家平時往棚子裏放點雜物啥的,大夥也不好說什麽吧?這算不算變相的給自己找了個地?

  “他們家先出了錢,不就把後路堵死了,先占了一個理,大夥用著拖拉機還得念著他們家的好”

  “是啊,以後聶老太再炫耀自家多麽多麽牛的時候,那不得聽著麽”說話的是這家的老太。

  一家人盤腿坐炕頭上抽絲剝繭的分析,末了當家的吐出一句:“不能夠吧,老聶家的不至於想得那麽深吧。”

  一旦接受了這設定,大夥腦海裏老聶家眾人的形象都變得高深莫測起來。

  當兒子的開口說話了,道:“唉,不過人家過得好是事實,英子,淑珍都會持家。”

  女人聽了不太樂意。

  “就那點心思誰不懂啊,我看老聶家也就明麵上那些個東西來顯擺,再多可就沒有了。”

  當婆婆的深以為然,還有人說他們家藏著一捆又一捆的錢呢,要真的有,聶老太能炫得連狗都知道。

  一家人嘲了老聶家幾句,也就算了。

  這種對話在石頭村可不是一戶兩戶的。

  老聶家炫耀了兩天,大夥不僅僅沒有羨慕他們家,私底下除了覺得這一家有點飄啥的,倒也沒什麽。

  聶三牛蹲在門檻上看著又恢複寧靜的小村莊,覺得親媽有一句話說得對,這家裏大大小小的,都沒他什麽事。

  扮豬吃老虎這件事,他們家算是摸得透透的了。

  比起村裏頭那些累死累活當家的男人,他真的省心多了。

  田淑珍又在喊了:“當家的”

  聶三牛下意識就想找個縫隙鑽進去。

  別人家的男人幹完農活以後喝酒吹牛睡大覺,他還得去研究木料,那些字看得他一個頭兩個大。

  咬咬牙,聶三牛折返回屋。

  田淑珍就叨叨他,在外麵瞎逛什麽呢,趕緊看書啊,距離省裏文物局第二次放文物可沒多少時間了。

  “媳婦,要不算了吧,咱不去湊熱鬧了,老實本分種田也挺好的,咱們普通人家,會精打細算就是在賺錢。”

  田淑珍收拾炕桌的動作停了下來。

  “之前你說收木頭能行,人家芽芽書給你買了,資料給找了,寄過來的郵費都沒讓咱家出,現在你說不想幹了。”

  聶三牛趕緊說媳婦好好說話,你掰手指頭幹啥呢,又道:“咱們要不收木料,那些錢放著不會丟,但要收了木料,一不小心收錯了,那不還虧欠嗎?”

  這就抓住田淑珍的心理了。

  五十塊錢,你放不會少,但拿出去,不還有虧的風險麽。

  聶三牛又說:“對了,合作說班費要交三塊五。”

  田淑珍一邊拿錢一邊說咋的班費還漲價啊,一邊從棉被裏把她專門放錢的小布包拿出來。

  跟聶老太攢錢一樣,把套娃似的打開層層的布包,點出錢數來。

  她出門要去隔壁一趟,正好碰上兒子,就叮囑說炕桌已經鋪上了,班費在你爸那。

  聶合作進屋,聶三牛點出來兩塊五的班費,剩下一塊錢的私房錢快快樂樂的藏好。

  田淑珍喊著妯娌,進屋去,看到蔣文英握著根拇指長的鉛筆頭寫東西。

  這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

  蔣文英也不抬頭的,說給芽芽寫信呢,又問幹哈啊。

  田淑珍憂心忡忡的說了,“英子,要不收木料那事就算了。”

  蔣文英抬了下眼皮,說三伯看書不是看得好好的,咋的又不打算幹這營生了呢。

  田淑珍就巴拉巴拉的把聶三牛的話,還有自己的顧慮那麽一說。

  蔣文英道:“三伯這些年做木匠,看木料問題不大,還是試一試吧,吃不窮,穿不窮,不會掙錢一生窮,存能存下來什麽錢?”

  聶老太早就在門外偷聽好一會了,掀開門簾氣呼呼的進來。

  這倒黴吹的三房,眼界咋就跟蝦米一樣呢。

  計算他們不懂,跟著大流走,分一杯羹總錯不了,大城市裏都那麽多人收木料,那還能是個賠本買賣?

  這些年三房總是慢半拍,以至於過得跟二房是越拉越大。

  這回好不容易來了個聶三牛懂行的,這貨臨到頭了慫了。

  更重要的是,收木料雖然是聶三牛提的,但讓三房到文物局收木料卻是芽芽想的,英子讚同的,老太隱隱約約就覺得虧不了。

  “去,死了都要去,不然就別認我這個媽”聶老太落下一句就出了門,隔壁傳來聶老三嗷嗷求饒聲。

  “媽,好好說話,不帶拿鞋打人的...我都一把年紀了,你給我留點麵子。”

  蘇玉芝聞聲抱著圓圓又跑出來瞧瞧又怎麽了。

  她已經不懂老聶家了,隻要離開一會就追不上這個家出事的節奏,那劇情一會一個樣,稍不注意就連不上了!

  耳根清淨了,蔣文英剛才打斷的思路又重新清晰起來。

  那天雖然跟書記叫板,但她還真不能跟鄉親們說以後都不收菜,因為書記可說了她們家掙錢靠的都是村裏。

  對方畢竟是書記,真這麽說等於給人拉仇恨,以後老聶家在村裏還能不能好了。

  所以那天的話隻能當是放屁,風過了了無痕跡。

  但她得悄悄的準備起來,自家發展好蔬菜種植,漸漸掌握主動權,哪怕以後真有人又那麽說了她也不帶怕的。

  現在村裏剛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農民的土地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承包地,一部分是自留地

  承包地是按照每戶的土地麵積繳納公糧,他們家現在占有的土地,要繳的公糧數是兩百來斤,餘糧完成規定是兩百斤。

  賣餘糧有錢,這個暫且不說。

  自留地收的糧食不計入公糧範疇,即它是農民的口糧和菜地,這個也暫且不說。

  總之糧食還得種,但她打算專門擴大蔬菜種植。

  金針菇養著還行,她打算再跟閨女說一說,讓人整一點菜種來。

  他們這的菜種得依托種子公司,品種也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