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出發
作者:豆醬      更新:2021-10-02 07:28      字數:3135
  “以前老李那孩子,回來了”聶老太邊說邊給田淑珍打了個眼色。

  那眼神田淑珍懂,是讓她說話注意點,別內杠。

  她其實也就是隨口說一說,現在二房買雞還惦記著自己,更是不好意識,提著雞回自己拿院子裏拴著。

  聽說李敬修來了,老聶家女人一商量,殺雞必須的,再到附近的供銷點買一點豬肉。

  這些年村裏確實沒大變化,就是小時候一塊玩的人陸陸續續都長大了分家出去單建房子,就顯得更熱鬧了。

  以前路都是水泥路,一下雨誰都是一身的泥巴,也就是這兩年,村裏的年輕人組織起來,有錢的出錢,沒錢的出力氣,在主幹道弄了一條壓實了的石子路。

  李敬修邊走邊跟人回憶,覺得小時候的記憶沒怎麽變化,要變也是變好了。

  村裏人最多的地方,一是村門口,二是水井,三是自從有了電視的生產大隊院,前兩個芽他路過沒找見人,於是朝著第三處走。

  走到一半就瞧見聶衛平,再定眼一看,芽芽正湊裏頭看熱鬧。

  聶衛平顯然沒興趣,手裏的蒲扇一直給幺妹扇風兒,眼神往別處飄,然後就瞧見了李敬修。

  李敬修朝人點點頭算打招呼,擠進了人群裏。

  合作互助和芽芽都蹲在第一排。

  婆媳兩正在罵架。

  當婆婆的罵兒媳婦是不下蛋的母雞,這麽久了家裏就一根獨苗,聲淚俱下的跟旁人叨叨,“誰家不怕出意外啊,我們家現在就一根獨苗,等以後夫妻兩不能生了,我孫子要有個好歹,那不就是絕後了嗎?”

  村裏五十歲往上,大多當婆婆的都‘嗯嗯嗯’的點頭,說的是這個理啊。

  當媳婦的也不急,悠悠抿了口水說:“媽,您別老惦記著我兒子死,你怎麽不想想萬一是你兒子死了,我帶著兩個孩子找誰接盤啊。”

  剛結婚的小媳婦,以及沒結婚的姑娘家也‘嗯嗯嗯’的點頭。

  當婆婆的一噎,接著說:“娶了你真是倒了八輩子的黴了了,在家裏對公婆一點也不孝順。”

  媳婦嗬嗬一笑,“咋的,公公說的,他咋一點都不害臊呢,當公公的跟兒媳婦的有什麽好說的?”

  瞧見當婆婆的臉色變了又變,看樣子是要打媳婦了,大夥就給勸住了。

  芽芽頭一歪才發現竹馬就在身邊,給自己扇了許久的風。

  李敬修一身不同於鄉下的裝扮,再加上幹部之家培養出來的氣質,一來就讓接下來話題轉了個風向。

  當天晚上,老聶家開了老葷了。

  李敬修跟老聶家二房關係密切,田淑珍這回也難得真心實意的跟著歡迎人。

  她越看越覺得李敬修是人中龍鳳,以後肯定有大出息,年紀也都差不多,吃了飯回屋就攛掇閨女。

  “倒是沒想到老李家的人長得人模人樣的,連表情都沒怎麽變過,哪怕是笑也是略微的弧度,讓人看了就覺得可靠。這要是當我姑爺好得很”

  聶互助正在做芽芽帶回來的試卷。

  這年頭沒有教輔書,都是老師們按照經驗出題,再送到學校打印室內,按照班級學生的數量油印出來,學生多的都沒有。

  上回聶衛平去接芽芽的時候,聶互助就讓人跟芽芽說了,把寫過的試卷拿回來。

  芽芽帶回來的試卷裏有些是老師講完試卷後,她跟老師討回來的,老師也沒有的就拿自己做過的,一個學期一張試卷都沒有落下。

  聶互助正在做一張已經批改過的,拿作業本把芽芽的筆記蓋住,自己寫了對照。

  這邊正焦頭爛額的答題,哪裏有空搭理親媽,不耐煩的說:“世界上男人又不是都死光了,隻剩一個李敬修,我沒必要去搶芽芽的。”

  田淑珍像是聽到了驚天大消息,“你是說李敬修跟芽芽處對象了?”

  “那你去問芽芽唄”聶互助都不帶抬頭的,一點興趣都沒有。

  剛上初中那會,李敬修因為學習好確實是學校裏的名人,那時她也犯過花癡,把情竇初開的幻想全拋出去。

  奈何人家看不上啊。

  為此她討厭了芽芽好一陣子。

  經芽芽開導了以後,再加上現在上高中開智了,聶互助對以前自己死皮白賴的樣還挺看不上。

  那麽多的好男人,她就不信自己抓不到一個。

  瞧見閨女不響應,田淑珍也覺得無趣,自己搬凳子去生產大隊院子看電視去了。

  來時蔣文英特意讓孩子們代筆,給薛愛蓮寫過信,問了下芽芽生父那一支的血脈情況,聽說人丁單薄,三代單傳。

  按照當下男孩子繼承香火的說法就是淩波死了就絕後了。

  信末了,薛愛蓮還叨叨了一句:都是老迷信,絕什麽後,芽芽身上流的就是老淩家的血,她就是後!

  蔣文英是個傳統的女人,擱自己身上那是抱著肯定要給老聶家生兒子的信念,但擱閨女身上就覺得學愛蓮說得針對。

  看了信之後對聶三牛說:“人丁要旺,咱們就大操大辦,不能讓人家看輕了你妹妹,就算那邊現在不剩親人,也不能不辦,你到時候買些鞭炮在村門口放,告訴老淩家的祖宗,他們血脈回去了。”

  聶衛平都應了。

  李敬修在老聶家修整修整,就去了S城。

  S城也屬於北方,坐火車的時候三人就發現了作物種植差不多一樣,就是這邊棉花種得多。

  現在也是棉花采摘的季節。

  下了火車正是飯點,三人極有默契,拉著人的第一句話都是:“這哪有好吃的啊!”

  這地還算繁榮,進了一家集體性質的飯館,聶衛平安置好妹妹後就起了身打算去附近的市場換糧票。

  各地糧票政策不一樣,這次出來摸不準S城糧票的情況,所以蔣文英在兄妹兩貼身的衣兜裏都放了不少糧票。

  本地拿糧食去換的糧票隻能本地流通,還得換成全國糧票。

  路上三人就商量好了,在S城怎麽都得呆半個月,把全國糧票換成本地的糧票已更劃算一點。、

  等聶衛平換完票子回來驚訝的發現幺妹餓到吃大蔥。

  以前進飯館吃飯,都是先交拿糧票和錢,等他奔進門,桌子上卻已經上了兩盤熱菜。

  店家笑眯眯的問:“蘸上大醬用剛烙好的煎餅卷著吃,好吃吧”

  芽芽豎起大拇指。

  李敬修跟聶衛平也嚐了嚐,這裏的大蔥入口是甜的,不怎麽辛辣,確實挺好吃。

  “咱們這裏的大蔥有講究,從前,天上王母娘娘過生日的時候,人間正感染著大瘟疫。百花仙子趁王母娘娘沒空管她們私自下凡了。荷花仙子來對付大瘟疫了,但是,沒管用。接著,桃花仙子、杏花仙子、梨花仙子,牡丹仙子......也來了。但是她們都失敗了。

  最後, 蔥仙子來了。她用自己刺鼻的蔥辣味對付了大瘟疫。她們又回到天上去了。可是不久,王母娘娘知道了這件事很生氣,就把蔥仙子貶下凡間。大瘟疫又來了。蔥仙子沒有了法力,無法幫助人們了。她很傷心,就哭了起來。可是,一天、一個月......蔥仙子的蔥鼻爆開了,每個地方都很辣,製服了大瘟疫,從此,就把蔥鼻說是蔥仙子的眼淚。”

  店家比劃著,“我們這裏的大蔥兩米都有,比小孩子都高。”

  聶衛平趕緊去交糧票,店家笑嗬嗬的收了,說:“不急,現在啊與時俱進,為人民服務也有了新指示,先讓老百姓吃了飯再交錢也沒問題!”

  芽芽點頭,“老百姓已經感受到了,非常好,你們貫徹執行得很徹底,向你們致敬!”

  店家就樂了,說:“以前到飯店吃飯,讓服務員給你端菜,那叫小資思想,現在服務員端菜,那才叫服務!”

  跟他們嘮了一會,飯店裏人漸漸多了以後才走。

  四盤菜,三人吃得盡心,但又不單單吃著,芽芽對把子肉情有獨鍾。

  “哥,把子肉咱那嗎沒有”芽芽正連肉帶湯澆在白米飯上香噴噴的吃著。

  李敬修也覺得不錯。“濃油赤醬,入口即化,肥肉不膩”

  聶衛平顯然專業多了,“這肉選的應該是豬身兩側的肉,一肥兩瘦或者三肥兩瘦,肉燉得很爛,為了避免出鍋散掉,提前應該捆了繩子,吃起來不膩,鹵之前應該油炸過。”

  至於醬汁,那就應該是各家有各家的偏方了。

  芽芽砸砸嘴“有冰糖,大蔥、大薑”

  李敬修品了品,“應該還有草果、砂仁、豆蔻”

  聶衛平也說了幾樣,他跟兩人的目的不同,來這不單純為了吃,更是為了學手藝來的,連存的錢都帶上了,當然是帶著品鑒學習味道吃的。

  吃完後一打聽,淩波老家還要再走上一個多小時的路。

  交通工具啥的就別想了,都沒有。

  芽芽跟聶衛平都沒往心裏去,十分輕鬆的表示爬山和走路都是小意思,然後一起扭頭瞧著李敬修。

  李敬修頓了頓,像是感受到了質疑,一句廢話都沒有:走!

  路邊的風景看多了也就膩了,再加上天氣熱,走了十幾分鍾後幾乎都沒人說話,也就隻有芽芽歇息的禍害周邊的花花草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