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氣到輸液
作者:豆醬      更新:2021-09-22 06:17      字數:2098
  “放心,除了廖同誌,其他人再問,我絕地不多說一句”

  看人眉頭依舊緊鎖,表情不快,小趙隻能硬著頭皮往深處想,虧得也是想明白了,麻溜的說:

  “小紅子那事是吧,我保證以後誰來問,我都說沒聽見,沒瞧見,當然了,要是像廖同誌那樣身份的人,我也就不能瞞著了”

  看著人略微鬆懈的眉頭又重新皺起,小趙老實的閉上嘴巴。

  拿人錢財,手短啊。

  聶海生前腳剛回家,後腳聶衛平就回來了,院子裏頭,聶老太跟老姐妹說著話,瞧見兄弟兩長得周正,就關心起來他們的終身大事來。

  看著越發穩重的弟弟,聶海生問:“你年紀也不小了,這兩年有沒有喜歡的女孩子”

  “哥,你說這幹嘛”聶衛平不自在的撇過頭。

  聶海生饒有興致,“也就是有?廠子裏的?”

  “還沒影的事,小紅子嫁人後,等泥給我找個嫂子再說,之後就是超勇...他玩心大,估摸著得找個凶悍一點的,至於芽芽”

  聶衛平停頓了相當長的時間,“她還小,嫁人還早呢!”

  “小什麽,不小了,咱們村裏頭的姑娘要是不讀書,十五十六歲就可以找婆家了”聶老太跟老姐妹們正在屋簷下曬太陽。

  她的老姐妹笑著說:“這幾個哥哥都疼妹妹,到時候芽芽嫁人了還不知道哭成啥樣呢,是不是啊,海生”

  聶海生道:“要是真找到好男人,當然歡歡喜喜送她出嫁,要是找不到她喜歡的,家裏養他一輩子也可以。”

  聶老太剛才隨口一說芽芽可以嫁人了,聽著老姐妹們鬧芽芽結婚,忽然有些焦慮。

  女孩子總要嫁人是沒錯,她老姐妹的一個閨女從北方嫁到了南方,又比如田淑珍也是遠嫁過過來的,一年到頭都回不了一次娘家。

  到了那時候,芽芽嫁給誰,怎麽嫁,嫁得好或者壞?

  女孩子的托付終生,嫁到好人家也是個命裏有無的問題。

  生兒育女,一代接這一代,一輩子就那麽過過來了。

  大多女人結婚後的日子都是一把鼻涕一把淚,哭比笑多,好好地做好人家的媳婦,相夫教子,到有那麽一天,媳婦熬成了婆 ,頭發白了,眼睛花了,一輩子就那麽過去了。

  現在想想,芽芽小不點一樣的,才五六歲,天天跟在她身後喊著‘奶奶,奶奶’牽著她的手走在鄉間小路上。

  小板凳小小的,她也小小的,就這麽坐著陪她摘豆角。

  仿佛就是昨天的事兒,沒想一晃眼,當年的小福娃也可以結婚了。

  正焦慮的時候,又聽老姐妹提起現在婆婆打兒媳。

  聶老太一想到芽芽嫁到人家家裏去挨婆婆排擠,挨丈夫打,心裏就不舒服。

  晚上睡覺時還夢見芽芽被丈夫打,猛地氣醒了,總覺要背過氣去,出去院裏頭溜達也不管事,隻好拍二房的門。

  老聶家幾乎都起來了,給老太太揉了半天手筋沒效果,趕緊送到老周家輸液。

  老太太忽然發生這事,兄弟兩一時間也不敢多說小紅子的事,怕影響人的心情。

  斟酌了下,兄弟兩跟蔣文英說樂。

  蔣文英的反應在意料之內,先去抓雞,再去摸雞蛋,打算當日把雞和雞蛋賣了,再把藏在棉被裏的積蓄再數一數,風風火火就要上京都去。

  兄弟兩以先給芽芽打電話給攔下來。

  等待話務台接線的時候,蔣文英老急了,忽然聽見叮鈴叮鈴的聲音後立刻說:“肯定是你妹,她急脾氣,跟這電話鈴一樣的”

  “媽,就算不是幺妹,電話鈴聲也是這樣的”聶衛平邊跟親媽說,邊注意拿起話筒的大哥。

  接到老家來的電話,聽說聶老太輸液,陪著芽芽的李敬修目光隨之關切。

  “我奶夢見我嫁人後被丈夫打,氣得進醫院了”芽芽把著話筒說。

  李敬修哭笑不得,看著擔心的小青梅用口型說,暑假的時候一起回去,他也許久沒瞧過聶老太了。、

  蔣文英心急火燎的搶過電話筒。

  “喂,喂喂,芽啊,我是你媽!”

  芽芽把話筒拉遠了一點,那邊劈裏啪啦的說開了。

  “好好的去爬什麽山,你們姐妹兩讓我操碎心了!”

  “那車可別騎了,摔了你姐還不夠,可不能再把你摔了”

  芽芽抽空說:

  “薛阿姨把車賣了”

  那頭蔣文英才稍稍安心,扯著嗓門說:

  “要不是你哥非攔著,我早上京都了,你們姐兩好好的,媽料理好家裏就去找你們。”

  掛了電話,蔣文英都來不及惆悵,腳下生風似的就去開店了。

  籃子裏放了一層米,將摸出來的雞蛋放進去,再倒一層米,再放一層雞蛋,足足放了二十個後才提了籃子出去,這樣的籃子提了兩個,一共有四十個。

  蔣文英並沒有做生意的天賦,小店就‘實惠’兩個字。

  別的菜攤為了讓蔬菜看起來好一點,有澆硼砂水的,有把不新鮮的菜摻在新鮮菜裏一塊賣的,蔣文英不幹那事。

  她的菜都是每天從自家地裏現扒,到店裏時還水嫩著,偶爾還會新上架一些,主婦們也就跟買盲盒似的。

  今天瞧見有農家土雞蛋,比市麵上的雞蛋貴一點,但賣得非常快,還有提來的四隻雞,沒一會也被老客買走。

  蔣文英邊賣邊跟老客知會一聲,她很快要上京都去,至少要十天半個月的不開店門。

  老客都替她惋惜,生意多好啊,這十天半個月得少掙不少錢呢。

  回村的時候瞧見了陌生人,還不少呢。

  葛家媳婦說鎮上來了一群幹警同誌,進村後帶著鐵鍬朝後山去了。

  後山擠滿了人,村民愛看熱鬧,而這種常年不常能瞧見的熱鬧,更是一定要全程追蹤。

  眾人竊竊私語,在這一群人裏頭,石頭村人隻認識老聶家的準姑爺,廖群星。

  有膽子大的,問:“小紅子的對象,啥情況,怎麽掘墳呢,那是老黃家,叫...叫小玉的墓吧”

  廖群星嚴肅的瞧著同事們挖土,因為是打過照麵的村民,便說:“當年的溺亡案,要再查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