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蘇澹守鬆江(一)
作者:破賊校尉      更新:2021-12-24 14:21      字數:2172
  鬆江府城上海縣。

  鬆江府以前府治是在華亭縣。隻是二十年前,自從東海商會把通江達海的劉家港作為重要港口後,上海縣就日益繁華。

  後來陳如海與岑國璋、蘇澹等人商議後,上奏把鬆江府治移到了上海縣。

  現在上海縣城門大開,西門和南門,源源不斷地湧入難民。他們被手持火槍的鄉兵和守備兵,引入到某處棚營裏,登記姓名籍貫,再分發到各處。

  在靠黃浦江碼頭的東門,有不少錦衣貴人們,匆匆出城,坐上江邊停靠的船隻,頭也不回地離去。大部分直奔江寧,少部分右轉出了海。

  在城樓上巡視一圈的蘇澹轉過頭來,對潘士元說道:“人心有些亂啊。他們亂,你們不能亂。”

  “大人放心,我們做好了應對措施。鬆江府的四千鄉兵,三千守備兵,原本被大人訓練得差不多。再加上教導隊的軍官士官補充進去,戰鬥力已經形成。杭州失陷後,鬆江府產業公會出麵出錢雇請的四千護廠隊,都是從江淮海州拉過來,都是景都司練出來的好兵。”

  “四海公會從定海和東寧兩島的槍炮廠運來的火槍火炮,都是利器,量大管夠。”潘士元信心滿滿地說道。

  “時良啊,有信心是好事,但不能變成輕視了。守鬆江府城沒有那麽簡單。守我們腳下的這座城,隻是其一。還要守住黃埔江江口左右的寶山縣城和劉家港。”

  “大人放心,寶山縣城有劉道輔他們。而劉家港這些年在四海商會的經營下,已經成了一座要塞。六千水手已經上岸守城,他們都是海上曆練出來的老兵,戰力強悍,蘇大人不用擔心。”

  “此外四海公會調來了上百艘戰船,拱衛劉家港,巡邏劉家港到府城這段江麵。同時再過兩天,三千騎兵會從海州海運過來。那些都是從陝甘新軍輕騎兵團裏抽調出來的。”

  蘇澹點了點頭,表示知道這件事。

  “戰馬的事情,處理好了嗎?”

  “馬匹會從星羅島陸續運到,先到五千匹戰馬,還有四千匹備馬。澹然先生,星羅島怎麽養了這麽多馬?”

  “星羅島地方好,養得了那麽多馬。當年前朝和我朝兩次援征朝獻,抗擊倭寇,都是以星羅島做了水師前進基地。當時發現那個地方,種地不行,養馬最合適。逐漸變成了援征軍的養馬基地。”

  “後來東倭請降,援征軍撤了回來。星羅島隔得有點遠,便慢慢廢棄了。先是被海賊占據,後來朝獻想染指。但最後被東海商會拿下,作為經營朝獻、東倭商路的中轉站。”

  “當時恰好發現大批援征軍戰馬的後裔,於是樊會首引入大食、泰西、波斯、露西亞等優良馬種,幾經培育,培育出赫赫有名的星羅馬。現在島上有五萬多匹良馬,每年售賣到朝獻和東倭,獲利不少。”

  “原來如此,”潘士元點了點頭,繼續說起正題。

  “大人,我們的主要防線在於上海縣城到寶山縣城這一段。水路我們有炮艦,占據優勢,往來溝通無虞。再加上這三千輕騎兵作為機動部隊,隨時可以從陸路上對叛軍進行靈活打擊。”

  “嗯,萬事都要想齊全了,萬萬不可僥幸。你跟我再細細檢查一遍。”蘇澹說道。

  四天後,蘇澹從寶山縣城和劉家港回來,通訊兵送來最新軍報。

  “大人,叛軍已經攻陷蘇州。主力正揮師西進。三萬叛軍轉頭東進,奔上海縣城而來。”

  蘇澹看著這份簡單的軍報,冷笑了幾聲,轉頭對潘士元說道:“世人不撞個頭破血流,是不會回頭的。叛軍不在鬆江嚐嚐教訓,是不肯罷休的。”

  “大人,主要是鬆江這裏的好處太大了。大順朝五成生鐵,七成精鋼,出自寶山鋼鐵廠。九成棉紗棉布出自上海、寶山的紡織廠。還有其它產業。對於叛軍而言,是金山銀海,怎麽肯罷休?”

  “唉,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蘇澹輕輕地歎息一聲。

  “東寧島發展潛力大又安全,鋼鐵廠和紡織廠建在那裏最合適不過。隻是那邊人手奇缺,維持槍炮、造船和火藥等幾個工廠已經十分吃力了。所以鋼鐵廠和紡織廠,這種需要眾多人手的廠子,隻好開在鬆江了。”

  “現在事急,所有工廠的設備被轉移去了崇明島,工人和家眷被轉移去了寧國島。我們也沒有什麽後顧之憂了。就讓叛軍好好來碰一碰。”

  蘇澹想了一會,吩咐潘士元,“立即給四海公會送信,讓我們的水師在溫州、台州等方向給叛軍多施加一些壓力。有時候,壓力需要疏通引導一下才行。”

  過了兩天,叛軍占領了華亭和金山縣,兵峰向上海縣逼近。

  這天,叛軍派投降的原蘇州同知張之海前來勸降。

  “你怎麽降了?”蘇澹把勸降書放到一邊,施施然地問道。

  “我不想死。我的一家老小都在蘇州城裏,叛軍凶殘,通判、府學他倆剛說不降,就被叛軍把一家老小全部殺了。首級現在還掛在蘇州城門上。”

  張之海黯然地答道。

  “貪生怕死,人之常情。隻是張兄,你自此失節,就再無前途了。”

  “唉,能過得一日算一日吧。寧做太平犬,不做亂世官。”張之海耷拉著腦袋,有氣無力地說道。

  “列侯兄呢?”蘇澹像是無意間問道。

  “林大人?他醒目,見到大事不好,尋了個機會,觸怒了宣撫司和江南藩司。兩份奏折一遞上去,他被革職,帶著家眷連夜離開了蘇州城。聽說來了鬆江府,難道沒有拜會蘇大人嗎?”

  張之海滿腹怨氣地反問道。

  知道你們關係好,知道不少內幕,所以提前做了反應。幹脆自請處分,直接脫身,不用身負守城之責,也不用在傾巢之下殉職或者投降。

  當時自己跟同僚們還暗地裏嘲笑,說林列侯在恩師亡故後,應對失措,居然犯下如此大的錯誤。

  等到叛軍兵臨城下,署理蘇州知府的張之海和同僚們才醒悟過來,自己才是傻子。

  “張兄,雖然你身陷賊營,但是也不是沒有轉機。”蘇澹笑了笑,不再刺激張之海,慢裏斯條地說道。

  張之海眼睛一亮,遲疑地說道:“還請蘇大人指點。”